查看原文
其他

有远见的父母,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转给家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钱志亮工作室 Author 钱志亮




小培老师说

舍得让孩子适当吃苦,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这篇文章,推荐老师转给家长!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本文字数:2425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霍启刚曾在微博晒出和郭晶晶带着儿子到农田体验插秧的照片,并配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都跟孩子念,但是他真的知道背后的意义吗?”


“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照片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称赞说:“让我们学会了分辨贵族和土豪”、“正能量爆棚”、“身体力行,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可以说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曾经听过不少家长说:


“我们家就一个孩子,6个人疼,疼都疼不过来,怎么舍得孩子吃苦。”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家长:


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

给孩子处理一切事务,舍不得孩子动手帮忙做事;

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不忍心看到孩子难过、失望、受委屈······


然而,哪里有不需要吃苦的人生呢?在孩子童年时代,哪怕父母可以给他无微不至的呵护,可总有一天,他需要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处理各种困难和挑战。


没吃过苦的孩子,很难拥有沉稳、坚毅、耐性这些品质,通常缺乏独立性、责任感;心理脆弱、难以承受挫折;自控力差、不能坚持。


家长过度的保护、呵护、替孩子解决各种麻烦,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是本末倒置,当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真实的生活时,将无所适从、难以适应。


有远见的父母,就应该舍得让孩子吃一些苦,有吃苦的能力,才是真正对他未来人生负责。


吃苦不是目的本身,通过经受一些“苦”,孩子的心智、思维方式、性格品质会更加趋于成熟,这些内在的品质、特点又能进一步有助于他的人生发展。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需要也没必要吃从前一代人那种物质匮乏的苦,但以下三种“苦”,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



1


独立、自理的“苦”


演员蔡少芬曾在微博上发了二女儿做菜的照片,二女儿今年刚6岁,就能做出几道拿手好菜。


为什么要教孩子学做菜,蔡少芬在接受采访时说:


“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

“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在她日常的教育下,两个女儿非常懂事乖巧,肯吃苦,适应性强。


在一档亲子节目中,为了完成任务,蔡少芬带着女儿走上崎岖的山路,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闷热潮湿的天气,可是两个女儿不抱怨不哭闹,甚至还觉得开心。


在离开妈妈身边独立完成任务时,两个女儿自己动手捡柴火,找山里的人家借食材,在烈日下来回搬水,还能高兴地对着摄像的镜头做鬼脸。


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舍不得孩子晒着、累着、碰着、伤着,不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


孩子习惯了安逸、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等到环境不那么如人意的时候,就会难以忍受、感到愤怒和沮丧。


从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孩子劳动、做家务的机会,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以独立自理,那么不管在人生的什么时候,他都能好好地照顾自己。


在动手劳动的体验中,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在遇到困境时更加积极乐观。



2


学习、自律的“苦”


教育圈中,“快乐教育”一度很流行,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轻松、快乐地成长。


于是有些孩子想学的时候学学,不想学的时候就玩;报兴趣班,三分钟热度,上几天不愿意上了就直接放弃。


然而大多数在低要求、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下长大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快乐是快乐了,却也失去了在同龄孩子中的竞争力:


只喜欢轻松的娱乐活动,对需要长时间专注、思考学习活动没有兴趣、力不从心;


对于一些兴趣爱好浅尝辄止,难以坚持,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吴奇隆有一次在节目上聊到童年,说自己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训练。


“每天五点多起床训练,放学之后接着训练,晚上十点十一点才能回家。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他们考90分就会有奖励,我考90分就会挨打。”


当时父母的严厉和心狠,如今再回忆起来时,吴奇隆却直言:


“很辛苦,但是这个阶段吃的苦,都将成为未来生活很重要的基础。让我养成了不轻易放弃、自律、坚持努力的习惯。”



很多人长大后都很后悔,童年时没有听父母的话,掌握一项技能,如画画、跳舞、钢琴等;也有一些人会埋怨父母,自己小时候不懂事,但他们为什么不逼着自己坚持下来。


任何学习、进步的过程必然是困难、辛苦的,需要经历一段枯燥、煎熬的过渡期,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专注力得以提升、意志力得以磨炼、好习惯得以养成。


孩子年龄小,不懂得这些道理,家长不能指望他们自觉,一开始还是需要家长智慧的引导,陪伴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沉下心坚持下来,深入在学习或兴趣爱好中。


只有能够经受住这种学习、自律的苦,孩子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内在的品质也得到磨炼,对他的未来影响深远。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不能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强行逼迫,而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兴趣;在他想偷懒、想放弃时,想办法陪伴他度过倦怠期、困难期。



3


受挫、失败的“苦”


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吃亏、难过,总想让孩子一直处在舒适、满足的状态里。


玩游戏时,故意输给孩子;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家长去找孩子同学理论;

本来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撒撒娇、哭一哭,就忍不住满足他······


被呵护地特别好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没有承担过自己行为的后果,心理韧性会差很多,扛不住事,容易被挫折打倒,喜欢依赖别人,缺乏责任感。


孩子经历一些挫折、真实地体会过难过、失望、生气、沮丧等情绪,才会真正地长大,认清生活的真相。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不缺挫折: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考试考砸、被朋友忽视、努力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


父母要做的不是刻意制造挫折,而是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正确引导他们。


不是帮他们解决麻烦,而是舍得让孩子体验那种受挫的感觉,帮助他们积极看待挫折、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在挫折中振作起来,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鼓励孩子多尝试、探索,允许孩子犯错,经历多了,孩子获得的经验教训也更多,内心更加强大。


记得屠格涅夫说过一句话: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早年让孩子吃些苦,孩子得到锻炼,长大后会对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掌控感、选择权、人生将更加自由。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亮“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个人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你可能还需要这些文章

点击标题阅读





◆ 学生:“我的语数英都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位90后教师令无数网友点赞!

◆ 高一学生跳操跳出网红款!引来无数点赞和模仿!网友:这才是青春啊!

◆ 语文1-6年级新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找齐了!为孩子收藏,能用六年!

◆ 舍不得擦!清华老师的板书又火了!这些高颜值板书你最喜欢哪个?

◆ 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转给家长)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rjjcpx

85后女教师小培老师

服务数百万教师家长

帮你培养出优秀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给努力帮你的小培老师

点亮下面的“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