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闽东行》第二集:《一封家书的情怀》

2017-12-11 幸福福鼎

一介男儿,为何告别新婚妻子,常年四处奔波,以致亲生儿子都从未见过?

一封家书,明知“边房起灶厕,家无现款”,为何又让农民兄弟到家里“借粮”?

一腔热血,“七子”如何秘密建立闽东第一个党组织,并在福建多地燃起革命烈火?

敬请收看《红色闽东行》系列

第二集《一封家书的情怀》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查看视频

解说词节选

【脚本节选,严禁抄袭】


旁白(家书):“请你告诉(她)一声,我不日又拟去上海。回来后一定回家一趟......”   

这是一封并不完整的家书,写于1931年冬,字里行间满是沉甸甸的牵挂。写信的人叫黄孝敏。那么,黄孝敏是谁?信件传递了什么信息呢?

达才溪蜿蜒东去,绕村而过,村因溪而名。信件要寄达的地方便是位于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东北部达才村。走进达才村,一座徽派古建筑特别醒目,它坐南朝北,占地300多平方米,前后三进。信要寄给的就是这座老宅曾经的主人。

达才,寓意贤达传家、英才辈出,这是一份美好的期许。到了黄氏第十二世,这座老宅的确走出了一个名人,他便是黄孝敏,闽东早期的共产党人,闽东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后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1907年11月,黄孝敏出生了。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黄孝敏自小敏而好学,在平湖公立小学接受了良好的“官学”教育。1924年,17岁的黄孝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大学中学部。这一年,他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这座老宅。

虽然生长在富裕人家,但黄孝敏并不贪图安逸,而是胸怀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在福州,他与同乡校友陈炳、陈宗远等人,接受“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积极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学生进步团体,黄孝敏成长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力量。

1926年,黄孝敏暑假回家。没想到,父亲已经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媳妇是邻乡的姑娘程惠莲。在那个年代,婚姻大事尊崇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燕尔,黄孝敏心中牵挂着的却是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婚后半个月,他就决定提前返回福州。父亲得知后,很是生气。生怕儿子不辞而别,索性把他锁在房中,一日三餐叫儿媳妇把饭菜从窗口递进去。身为一个传统而纯朴的妻子,虽然不了解丈夫的理想和抱负,但还是顺从了丈夫的意愿。一天夜里,程惠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趁公公不备,偷偷打开了门锁,让黄孝敏返回福州。

当目送丈夫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幕中时,程惠莲和家人决不会想到,黄孝敏从此告别了大户人家富足安逸的生活,走上了一条谁都意想不到的革命道路

1926年的冬天,在鲜红的党旗下,黄孝敏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我省古田籍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

1927年初,受中共福州地委派遣,黄孝敏、陈炳等人回到古田发展党组织。初春的一个夜晚,在古田旧城五保街一户人家的密室里,他们挂起了鲜红的党旗,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宣告成立,支委7个人。陈炳任支部书记,黄孝敏任组织委员,陈宗远任宣传委员。闽东从此有了共产党的组织。

1927年,国民党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面前,中共古田特支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反而逆势而上,党员发展到46人,还在邻近乡村先后建立了4个党小组,成为闽东早期共产党的有生力量。

黄孝敏还发动古田平湖一带的百姓抗租、抗税、借粮。为了打开工作的突破口,他做出表率,主动提出,农民兄弟可以去自己家里“借粮”。

1931年5月,中央根据福建的形势,决定分设福州、厦门两个中心市委,陶铸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黄孝敏任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同年12月,福州党组织指挥福清龙田、高山等地的群众发起暴动,包围了国民党驻军两个营,歼敌700余人,震动了八闽。后来担任闽东苏区领导人的曾志同志回忆,黄孝敏曾经有9个月的时间都在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上海活动。这封家书就是黄孝敏在离开福州前往上海的前两周所写的,时间是1931年冬。

1932年10月,黄孝敏受陶铸同志的委派,到连江担任闽东工农游击十三支队政委,加强了武装革命斗争的领导,为创建连罗苏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古田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他们抽调大批军警围剿特支成员,逮捕了20多名农会会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黄孝敏等特支成员只好撤离古田,向福州郊县转移。

1931年5月,中央根据福建的形势,决定分设福州、厦门两个中心市委,陶铸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黄孝敏任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同年12月,福州党组织指挥福清龙田、高山等地的群众发起暴动,包围了国民党驻军两个营,歼敌700余人,震动了八闽。

后来担任闽东苏区领导人的曾志同志回忆,黄孝敏曾经有9个月的时间都在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上海活动。这封家书就是黄孝敏在离开福州前往上海的前两周所写的,时间是1931年冬。

主持人出镜:

“俗话说得好:家书抵万金。我们知道,在那社会动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给家里寄一封书信,是的十分困难的事情。但从黄孝敏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封家书里,我们看出了作为一名革命者、一个儿子,对于家庭、对于金钱、对手足之情、邻里关系,有着不一样的襟怀。他告诉父亲“多吃点补血草药,千万不可钱钱、命命,视钱比命还要紧。”可以看出一个孝子的拳拳之心。而对家里准备 “边房起灶厕”,他思前想后,建议“千万不可动工”。那么,在他担心“家无现款”的同时,可曾记得当时发动农民去自己家里借粮的情景呢?”

1932年10月,黄孝敏受陶铸同志的委派,到连江担任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政委,加强了武装革命斗争的领导,为创建连罗苏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934年4月,福州中心市委机关遭到破坏。当叛徒带领宪兵特务到处抓人之际,黄孝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通过各种渠道通知尚未暴露的同志撤离,保存了地下斗争的火种。随后,黄孝敏来到福清,重建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他担任书记,并组建工农红军福清游击队,开辟了游击根据地。

1937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黄孝敏在莆田洪渡村开会时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6月23日,被杀害于福州西门外的鸡角弄,年仅30岁。

主持人出镜:

在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里,黄孝敏四处奔波,工作繁忙。结婚12载,与妻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半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没有回过家,甚至不知道妻子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同期声:黄孝敏儿子  黄友赠

“我是1934年出生。可我父亲并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

英雄已逝,青山肃穆,绿水长歌。流经达才村的小溪,从黄孝敏烈士纪念馆的侧畔依依流过,如玉如带,如歌如诉,哺育了沿岸的百姓,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田。每到初春,桃花盛开,怒放的桃花,如浸染了烈士鲜血,如飘扬的党旗辉映,霞光满山,绚丽灿烂,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查看视频


“幸福福鼎”编辑部

来源:宁德电视台

幸福福鼎编辑部现已向社会征稿,欢迎广大读者投稿

投稿邮箱:1653732343@qq.com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幸福福鼎】微信公众号、APP、微博及福鼎广播电视台、福鼎周刊、福鼎新闻网!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