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文化季丨丰子恺:孩子笑了,比我自己笑更快活

2017-02-08 中华世纪坛

古人云:“人必有家,家必有训。”由此可见,自古及今,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文艺大师丰子恺定下的家训,以及他对子女的教育和爱。

 


1935年丰子恺全家七人在乌镇

 

丰氏家族祖籍在金华汤溪,自丰子恺的九世祖丰仲颜于明朝末年迁居石门,至今已有将近四百年历史。石门丰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丰氏有尚德家风,石门丰氏的堂名是“惇德堂”,惇者,敦厚、笃厚之意,告诫子孙持德应该笃厚。

 

正直为人是丰氏家教中最为强调的重点,丰子恺一直教导子女要先学做人,方可谈学问、艺术。于是,他定下一条家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而丰氏在家庭教育中常采用现存的家训、家规、铭志、格言为教材。比如丰子恺自幼在父亲处读到的《崔子玉座右铭》,他十分喜爱并很快就能背诵。后来,丰子恺手录多份分给子女们诵读并作为一种家风传承下来。幼女丰一吟至今仍喜欢写《崔子玉座右铭》送与后辈和好友。

 

次子丰元草入高中时,丰子恺赠其手书《崔子玉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子玉座右铭》

 

丰氏的家教中还有一副对联非常有名,内容是: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

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

 

这副对联原本是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幼年时家中所挂,言简意深。李叔同将联句传给丰子恺,丰子恺便手录给子女诵读,故丰家子女都能背诵。

 

不仅如此,漫画也成为丰子恺传承家训家风,教导晚辈的独特手段。生动活泼的画面不仅是对丰家子女的教诲,更以艺术的形式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传播。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里,儿童是永恒的主题。

 

“由于‘热爱’和‘亲近’,我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我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兴奋而认真地作这些画。”

--《子恺漫画选》自序(节选)

 


1962年.丰子恺与众孩在沪丰寓楼下看画册

 

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于是在他在漫画里的描绘对象,往往就是他的几个子女。

 

《爸爸不在家的时候》画的就是长子丰华瞻小时候,趁爸爸不在家,爬上椅子胡乱涂鸦;《阿宝赤膊》里害羞的小女孩,是长女丰陈宝;还有给四条腿的椅子穿鞋的阿宝,也是大女儿……




丰子恺在幼女丰一吟12岁那年,给她画了一张像,一个齐耳短发的小姑娘正在写字,留白处题有陶渊明的一句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丰子恺曾经在文章里写道:“我真心地疼爱孩子: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

 

有这样的家风影响和家教培养,在丰子恺细腻温柔的疼爱之下,他的七个子女皆学有所成,个个都成了有用之材。有三个是老师,三个从事出版工作,另一个从事专利工作,他们都默默无声地耕耘在文化岗位,也热衷于传播丰子恺文化艺术思想和作品。



2008年11月“丰子恺后代成就展暨仿丰子恺画作品展”于桐乡缘缘堂开展

 

关于丰子恺与儿女子孙的家风故事,在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的“和合家风”主题展上还能了解更多哦!


大坛爱展览
“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

展览时间

2017.1.11-2017.2.12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

(提示:展览为免费参观,请携带身份证到售票处换取纸质门票。)


主办单位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

 

承办单位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中国民族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湖州市博物馆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