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先贤】走近女强人——黄道婆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一首民谣把画面拉回到了宋末元初,而民谣中提及的黄婆婆,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独立女强人、民营企业家——【四十先贤】之黄道婆。


图片来源于【四十先贤】新影像


正文开始前,我们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段子。人们常爱打趣说上海男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怕老婆,上海阿姨在家中的地位也是说一不二的,当然这有夸大的成分,那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我们在【四十先贤】之黄道婆的故事中找到了这个说法的出处——


在元朝时,江南地区大多家庭靠木棉纺织为主要经济来源,逐渐地,木棉纺织形成规模化。这种轻工业主要以心灵手巧的女性为生产主力军,所以女性成为了当时家中的“顶梁柱”,而男性除了负责耕地种植之外,还要在内照顾家庭。时间久了,打理柴米油盐的男人们就开始“谦让”在外支持营生的老婆大人。这个说法来源于“企业家”黄道婆将全新的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后,所产生的社会连锁效应,自此江南地区纺织轻工业迅速崛起。


大坛小知识


《唐六典》记载:“西州出白毡”。白毡是古时对棉布的称呼。棉布由印度传入中国新疆,新疆也是最早的棉花种植地。在唐五代后江南引进棉花种植,因为当时经济增长,原有材料不能解决穿衣需求问题,而后是江南地区人口增加,逐渐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粮食问题缺乏严重,导致原本种植棉花的农田用来种植粮食,原本用来制衣的苎麻不被种植,棉花种植则不需要良好的农田,所以棉替代麻是必然。


黄道婆是如何成为后世人们口中“布业始祖”“民营企业家”的呢?那就要从她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说起——



1

初识纺织


黄道婆童年时正值宋元更替,原本富庶的江南地区变得兵荒马乱,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受不了战乱的人们都跑去了外地生活,还有一部分没跑出去的大致有三种:一是祖业和农田在此的农民伯伯,固守死磕到底,二是家里有钱有势不在乎的,三是像是黄道婆这种,失去家庭孤苦伶仃的孩子。



没能逃走的黄道婆举目无亲,她自己料理生活,劈柴煮饭,洗洗涮涮,邻居的阿姨看她一个人生活不容易,便教她棉花纺织。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纺织,她也不会想到在多年后正是纺织改变了一个山村孩子的命运。在那个年代,一个成年的劳动者都吃不饱饭,何况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后来,被生活所迫的黄道婆嫁入地主家做了童养媳。



嫁入地主家的黄道婆一刻不得清闲,除了伺候全家人的起居,出门耕地,还要纺布供家里人穿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的纺织手艺更加熟练,有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发现了几个纺织工艺中的BUG——


①、棉花籽去除太慢。

②、弹棉絮的小弓太短,线弓要自己用手拨动,效率太低。



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


——《南村辍耕录》卷二四



2

决心离开


黄道婆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的婆婆与丈夫总是对她百般刁难,家中重活都由她来做,黄道婆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这导致一个不符合封建社会风气的想法在她心中滋生,她决心离开这里,自主创业。一天,她偷偷从家中逃出来,跟着商船逃亡到了海南岛。



海南崖州是黎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黎族的人民热情好客,这里的女性远离排挤,远离辛苦劳作,而且当地纺棉业技术发达,著名的黎、鞍搭、花被等棉纺品让黄道婆爱不释手,她当即决定这就是自己“创业” 的方向。


这里有一个问题,海南崖州地区的纺织业为什么会那么发达呢?


这和元世祖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统一大元(国号)后积极推行“优农”政策,努力削减对人民的负担,大兴水利的同时奖励农民垦荒,让农业得到了发展。而崖州临近河流,地肥田润,当地人用丰润的土地种植粮食,用贫瘠土地种植棉花,但当地的棉花种出后棉质松软,很适合纺织服装,当地人研究学习纺织技术,崖州纺织业更是早于世界各国近400年,史上对崖州“有地皆棉”的美称。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足以形容崖州棉纺业的繁忙。


黎族纺织


棉花开时花接天,侬手不离纺纱机;

摘棉花不怨苦,侬纺纱条到鸡啼。


这里纺织业发达的景象深深触动了黄道婆,她非常想学习黎家人的棉纺技术,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在棉纺事业上,这一学就是三十年,黄道婆从黑丝变白发,从“员工”做到了“车间主任”,在掌握全新技术后,黄道婆俨然已经成为在棉纺行业有话语权的大V。



大坛记者

我来采访一下黄老师学成之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我想回家~

黄道婆


黎族

不讲究~



3

学成返乡


公元1295年,此时南宋已经覆灭了二十多年,家乡的情况已经趋于稳定,黄道婆以一个“创业者”的姿态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长江之滨,准备在这里疯狂输出她多年来的所学所知,当然,她也顺带着看了一下以前公婆和丈夫,得知他们都已经相继离世,百感交集。孑然一身的她投身于家乡落后的棉纺织行业中,黄道婆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刚开始她对传统布业的影响不大,但时间一长大家发现黄道婆所纺织的布式花纹咋和我们的不一样,不搞促销都能卖的那么好,便争相去找黄道婆学习。没成想她真大方的教给大家,学徒一个学会传下一个,这样“邻里之间,能者为师”的气氛让黄道婆的名气大增,“黄道婆品牌”便趁机推出各类衍生品,样式传统却不失优雅,价格稍高更能体现手工制作的珍贵,至此黄道婆成为红极一时的民营企业家。




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一团一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


——《南村辍耕录》卷二四


黄道婆成功的秘诀在于,总结了海南的棉纺织工艺,领先于市场推出在当时非常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方法,使“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指被褥上纺织出来的图案像画在上面一样栩栩如生。同时,作为老板的她更投入一线,把“车间”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换代。



创新升级


1、根据黎族脚踏车机械原理,与木匠一起升级创造出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轧棉机,这一技术性的升级创造比美国发明的轧棉机早了400多年,它大概长这样——


轧棉机


原理是两个人共同操作,由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喂籽棉,两人一起摇曲柄,棉絮棉籽便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这样的机械设计,有点现代工业的影子有木有!



2、将原有弹棉花的线弓改为槌击弹振弓弦,将弓身由一尺半改为四尺多长,这样弹起棉来,不仅节奏鲜明,而且弹出的棉絮质感蓬松。


弹棉花


3、将原来只能纺一根线的单式手摇纺车,升级成为能同时纺三根棉线的三式脚踏纺车,后世将其称为“黄道婆纺车”,这一升级将纺织效率提高了三倍之多。


黄道婆纺车


由此可见,黄道婆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科学家,“黄道婆品牌”的创新技术从老家乌泥泾传至整个江南,以致元朝、明朝、清朝三代约600年,以松江府为中心的江南棉纺织业独步全国,成为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从种植——纺织——到出售,完全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产业链”,不过对于做进出口生意的商人来说这还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进货需求,在16世纪初的时候,经过几代设备更新的纺织户每天出布已经达到上万匹。在18至19世纪,淞江布更是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在当时称淞江布匹被称为“衣被天下”。


淞江布


崖州布被五色缫,雾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


这首诗表达了元朝诗人秦荣光对“乌泥泾”的高度赞扬。



4

贡献与精神


后世对于黄道婆的功绩赞誉已经不限于她带动一方GDP,她还有功于国家社稷,黄道婆的创业与海上的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据说,作为海运交易港口的上海,每日国内外商船流通量非常大,当时主要以瓷器、布料为主要出口商品,而这些布料商品主要以江南产为尊贵,价格更高,江南地区的出产量也能满足进出口的大量需求,黄道婆将纺织技术革新换代为江南布业带来了大量商机。在清代时人民认为“沙船之集上海,实缘布市,海壖产布,厥本黄婆”。道光年间民众更是请求将“布业始祖”黄道婆列入国家祀典,由官方加以祭祀,表达尊敬。


黄道婆的奋斗精神一直鼓励着人们进行科学创新,永攀科研高峰。在她过世后,人民为了纪念她兴立祠堂,上海地区为她修造黄道婆纪念馆,馆内陈列展品300余件,以纪念和歌颂这位棉纺业先驱,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陈列了黄道婆的塑像和淞江布,以供后人瞻仰。


黄母祠


黄道婆的事迹和形象也被收入【四十先贤】名人系列当中,名人雕像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大坛欢迎大家留言你最喜欢的【四十先贤】【中华千秋颂】系列人物与事迹,大坛会在下期选取进行介绍哦~我们下期再见吧。


四十先贤



在中华世纪坛伫立的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不仅向人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在文化、教育、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还将成为展示传之千古的伟大文化巨匠群像的艺术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文化、艺术、科技展示和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


这40位中华文化名人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在科技、教育、文化领域起到过推动作用的第一创造人,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监制:昭一

责编:旁观者清

设计:小熊、三金

撰稿:甜乐

校对:心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