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文化季 | 《浮生巴黎》观展准备:有哪些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isdom文泽时代 Author 文泽时代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开展在即

此次展出的罗特列克代表性作品

涵盖商业海报设计、书籍杂志插图、

珍贵手稿、亲笔信和旧照片等

更有由他创新的技艺精湛的彩色石版画


在看展览之前

让我们先来做一下“石版画”的功课

让看展更有收获哦!


温馨提示:

距离展览开幕仅剩 1 

早鸟票也即将停止发售

还没有购票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啦~

(点击链接立即购买)






 #1

石版画

是一种什么样的画

石版画与木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组成了四大版画种类。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木版画或铜版画,石版画不属于凹凸版画,而属于平版版画,顾名思义,它的版面没有凹凸,而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来制作完成。石版画起源于18世纪末的德国,它的制作过程也非常缜密和复杂,需要经过打磨石板、绘制画面、腐蚀石板制版、油墨印刷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一幅石版画,而这个过程还包含了长时间的等待和大量的体力付出。


磨制好的石版,采用特殊的油性画笔材料进行画面绘制,由于石版材质的特殊性,必须小心避免沾到其他油性物质污染画面。



打磨石版使用的工具,配合不同目数的金刚砂,可以磨制出或细腻或粗砺的颗粒感版面。

石版画的一大特色就是画面的颗粒感,它来自于石板材质的特殊性,而颗粒的粗细则取决于打磨石板时所采用的颗粒目数,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画面的需求选择或细腻或粗砺的目数进行打磨。不同于丝网版画直接转印的制版方式,传统的石版画需要艺术家更多地参与版面的绘制,多数石版画都是艺术家亲自在石板上绘制而成的,而绘制所需的时间就相当于一幅完整作品的创作时间。石板材质和画材的特殊性,也使得整个绘画过程不允许进行涂改,石板完整地记录了艺术家画下的每一笔。这一特质对罗特列克来讲却非常有利于彰显他绘画的优势,他娴熟流畅的笔画线条简直就是为了石版画而存在。


艺术家趴在石板上绘制石版画的印版。



制版完成后的油墨印刷依然需要消耗大量体力,除了用胶辊打墨,还需要通过石版印刷机施加压力印制版画,而早期的石版机都是通过人力来操作的。即使是国内的美术院校,也是2000年后才有了电力辅助的石版印刷机。

不同于其他版种,石版画的印版多数都没有办法保留下来,因为制作石版画使用的石板是重复利用的,每次印完之后都会把原来的画面磨掉,重新绘制新的版画,所以石版画多数都没有机会再增印,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2

套色石版画

是怎么做出来的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版画之美》封面

彩色石版画,1893,750 x 965 mm


比较常见的石版画都是黑白单色的,而彩色的石版画存量要比黑白的少很多,多色的石版画就更少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石版画的套色印刷难度大,每一种不同的颜色都是分开制作与印制的,一幅套色作品的工作量不容小觑,彩色套印要将若干块石版上的图像准确重合,每增加一种颜色就要增加一块版,技术难度和失败率也就随之增加一成。除了重复的打磨、绘制、制版、印刷,对于不同颜色的分版,色彩重叠的预设,都需要艺术家有充分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制作出符合预期的画面效果。

黑白单色的石版画是比较常见的。制作工序也比彩色的要简单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


彩色石版画需要绘制多个不同颜色的版面。并且通过版面的套印对稿标记来完成套色印刷。(图片来自网络)

套色石版画在制作多个颜色的印版时,很多时候会采用同一块石板,一是因为石板数量有限,二是因为石板尺寸、形状一致,在套色对版的时候比较不容易出现偏差。在印制完一个颜色后,把画面磨掉,再绘制下一个颜色并进行制版印刷,一旦出现错张,也没有机会再重新印制上一版颜色,这就使得最终成品的数量非常有限,所以彩色石版画的存世量远远少于黑白石版画。而在这次的展览中,我们可以观赏到数十幅罗特列克技艺精湛、巧思设计而配色大胆前卫的彩色石版画,不妨在观看过程中细细分辨一下画面的色彩呈现是如何做到的。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骑师》,彩色石版画

1899,777 x 622 mm



 #3

大尺寸的石版画

到底有多难得


石版所用的石头十分昂贵,它们是一种颜色极为纯净的石灰岩,整洁无暇,地质上称为“泥晶灰岩”。世界上最优质的版画石材产于德国的弗兰克尼亚地区,巴伐利亚州著名的松耳霍芬矿床。这种石材生成于距今约1.95亿年的侏罗纪,由于当时极为罕见的静海水环境,海水中的碳酸钙在没有生物和水流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一种纯净、均匀细腻的微晶灰岩。它的纯度和精密的颗粒能够达到绝佳的印刷质量,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石头都无法企及。但由于曾经的开采带有破坏性,导致了最终的资源短缺,石头价格极其不菲也是因为如此。目前一般只有在学院或专门的版画机构中才会存有恒定的数量,这些石头被重复使用着,而其中大块的石头更是少之又少。


产于德国弗兰克尼亚地区巴伐利亚州松耳霍芬镇的石灰岩,是品质最好的石版画原材料。

石版画使用的石板特质,使得这个版种的制作过程就是个艰苦的体力劳动,每一个制作步骤都需要搬抬厚度可观的石板,对艺术家和制版工人都是一个体力考验。(图片来自网络)

石版画使用的石板特质,使得这个版种的制作过程就是个艰苦的体力劳动,所以我们看到的石版画,一般都不会太大。长边超过80厘米的画作,就已经是石版画里的大制作了,如果这幅石版画还是彩色的,那更是难得一见的巨制。而这次展览中罗特列克的作品,包含了多幅超过1米的彩色石版画作品,甚至有套印六色的石版画作品,由此可见此次展览作品的分量之重。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埃尔多拉多:阿里斯蒂德·布鲁恩特》

彩色石版画,1892

 1850 x 1338 mm




 #4

水墨石版画

为什么更珍贵


罗特列克的许多石版作品不同于埃舍尔和杜米埃,他喜欢使用的是石版的水墨技法。“水墨技法”简单来说就是用特种墨汁在石板上画画然后制版印刷。如果说采用素描技法绘制的石版画需要艺术家投入的是时间与绘画技巧,水墨技法的随机状况更多,则需要艺术家在绘画技巧之外,还要把握这种油性墨汁在浓淡呈现上的精准控制,制版难度也更加难以掌握。


杜米埃的石版画作品,与他的速写漫画风格一致。

(图片来自网络)

埃舍尔的石版画作品,看起来更像是素描。(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体现水墨晕染的效果,罗特列克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把大面积的平涂色块应用到石版画中,“水墨技法”恰好非常适用于这种色块的绘制。但是在制版过程中,却也要求制作者准确掌握色块的深浅色值,才能保证在印制不同颜色的色块时,可以达到完美的配色效果。罗特列克的彩色石版画,以厚重的黑色块及线条为主,结合或鲜明或淡雅的色彩,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时尚风格,这种色彩风格即使到了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欢乐女王》,1892

 136.2cm × 93 cm,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5

艺术家的手稿

有什么值得看的


艺术家的手稿一直都是艺术史研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鸿篇巨制的油画、壁画等完整作品,艺术家的手稿是艺术家即时思想的反映,是梳理艺术家创作脉络、探寻艺术家生活轨迹的重要史料。最著名的艺术家手稿应该是达芬奇留给世人的主题庞杂而如百科全书一般的大批手稿,带着他毕生的研究记录,带着种种让后人无法破解的谜题,至今仍在影响着科学研究。除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丢勒、拉斐尔等大师的手稿也是各大博物馆的珍藏,艺术家手稿的文物价值从来都没有被低估,以大师手稿为主题的展览也往往吸引了不少观众。




达芬奇的手稿是艺术家留给世界的一份巨大财富,也是后人一直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的科学研究。

手稿就是罗特列克的日记本,随时记录着他所处所在的生活点滴,也是他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所做的准备。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老故事,德斯热·迪豪的肖像》,1893,385 x 318 mm

在艺术家的系统作品展览中,手稿也常常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此次罗特列克的巡回大展中,更是包含了多幅艺术家的手稿。一是因为手稿就是罗特列克的日记本,是他随时记录自己所处所在的“vlog”;二是因为,相比于工序繁复并有工人辅助完成的石版画,手稿更等同于艺术家原汁原味的“原作”,不管是寥寥数笔的半成品,还是反复描画的同一个主题,我们都能看到艺术家为在石版上创作所做的准备,我们甚至还能在其中找到某一幅作品的草图,这也是看展的乐趣之一。




 大坛展讯 


世界文化季2023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

2023.4.20-9.3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二层 世界艺术展厅西厅


购票方式

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即购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