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CEO猛爆料苹果汽车 2020年量产!

2016-06-03 十四/晓寒/漠影 智东西

马斯克说苹果是特斯拉员工的坟场。


智东西  文|十四/晓寒/漠影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亮相了本周的Code Conference。这位“网红”一手建立的科技王国实在是让人惊叹:电动汽车翘楚——特斯拉;太阳能城市;太空探索,Space X;时速600多公里超级高铁……


会上,马斯克分享了自己对于太空文明、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发展的观点,最为劲爆的是,马斯克队苹果汽车进行了爆料,并详述了苹果造车与特斯拉的种种瓜葛。由此,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来还原下苹果造车的最新劲爆消息,特别是马斯克提到的几点。


如果不出意外,5年之后,你办公室窗前的马路上就会开过一辆真正印着苹果Logo的汽车。



关于EV:苹果是对手,可惜入局晚了一步


马斯克在Code Conference上表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强调这件事情了。


事实上,以谷歌目前的发展来看,汽车业务的中心集中在自动驾驶平台的研发上


年初的底特律世界汽车新闻大会上,谷歌的汽车项目负责人John Krafcik已经表示:谷歌自动驾驶,正在寻找合作方。这也就是说,谷歌并不打算自己造车,只提供技术。加之特斯拉的投资人之一就是谢尔盖,特斯拉跟谷歌基本不可能正面撕。


反观苹果,早在去年就有华尔街日报记者Daisuke Wakabayashi披露,“iCar”预计将在2019年交货。Code Conference上,马斯克则认为量产时间会在2020年。到时候“iCar”正面对上的,或是特斯拉的新跑车(Roadster)。


总之,基本这项名为“Titan”的造车计划正在紧锣密鼓之中,在科技公司之间已经不是秘密,只是苹果对Titan的进度保密的很好,马斯克认为苹果会在近期跟大众公布这事儿的。


假想的苹果汽车


从之前爆料的Titan成员来看,前Fiat搞电动项目的Doug Betts和自动驾驶研究员Paul Furgale的加入,预示着苹果将同时力挑谷歌和特斯拉。


有趣的是,Code Conference上马斯克首次在夸完苹果会成为一个很棒的汽车公司之后,吐槽了一句,可惜已经错过了先机,起步比我们晚了2年。


确实,无论是新能源方面,还是智能互联方面,各大车系都已经有较为成型的方案,尤其是奔驰、宝马的新一代量产车,今年末开始就逐渐投放市场了;而设计方面,汽车的一整套设计语言似乎与手机并不相似。


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已经高达100亿美元,马斯克预计这一数字将在2025年升至7000亿美元。2014年以来交付的汽车增加了大约40%至60%,2015年交付车辆达50580。


不过,特斯拉Modle3订单虽然不错,产量堪忧,结果特斯拉的股票有四分之一被卖空。虽然马斯克吐槽Titan是特斯拉员工的墓地,但面对苹果瓜分特斯拉市场份额的叫嚣,似乎底气也没那么足。


苹果秘密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关于苹果造车计划的蛛丝马迹,已经延续了2年,也就是马斯克所说的“硅谷的公开秘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苹果造车计划的爆料史。



苹果招揽了哪些业界牛人?


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苹果为了真枪实干地开始造车,已经找了不少业界牛人,这是其中部分:




苹果造车业界怎么看?


苹果要造车,那些奶酪要被人动刀子了的传统业界老板怎么看,听听他们的声音。



戴姆勒总裁:这不可能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集团总裁Dieter Zetsche认为苹果不会对汽车产业构成威胁的理由一样:“如果有传闻说奔驰打算开发智能手机,那么苹果公司不会失眠,反过来也同样适用。”


现代汽车美国CEO:不相信苹果会真造车


最近,现代汽车美国CEO戴夫·朱可夫斯基(David Zuchowski)公开表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最终结果就是汽车以智能设备的形式替代手机。朱可夫斯基说:“我们需要像其它企业一样拥抱技术。”


谈到自动驾驶技术及其它技术时,朱可夫斯基相信硅谷和汽车公司的距离会拉近。和汽车产业的其它同行不同,朱可夫斯基不相信苹果真的会推出汽车。他认为:“从某种程度来看,谷歌、苹果、Uber想拥有的是汽车内部组件。”它们的策略和自己制造一辆汽车是完全不同的。


朱可夫斯基解释说,一旦科技企业知道制造汽车成本高昂、过程复杂,他相信这些企业就会满足于为现有汽车提供软件,而不是自己造车。他认为,此举可以让汽车和科技产业保持共荣共存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可以让科技企业施展自己的长处,为消费者开发应用,让他们的生活更好。朱可夫斯基称:“消费者想要苹果体验,汽车就是终极移动设备,难道不是吗?”


本田英国老板:苹果还是给汽车造软件吧


本田英国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Phil Crossman认为:“苹果公司应该做的是集中于自己的专长,配合汽车公司开发信息娱乐系统。我们擅长造车,他们擅长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就这么简单。” 现在,车联网的技术正在风靡。这对于互联网和软件公司来说,是开发自动驾驶等技术,进军汽车领域的好时机。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与造汽车相比,苹果汽车下一步发展的最大机遇其实在于设计适合未来司机的汽车软件。


福特工程师:自动驾驶还很远


福特工程师Andreas Meyer表示:“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至少还有15年之远,我觉得2020年实现自动驾驶并不现实,或许能在美国部分城市实现,但也不会在所有到道路上实现。”


英伟达汽车项目经理:还要时间


Dave Anderson, 英伟达自动驾驶集成项目高级经理说道“即使是像苹果和谷歌这样富有经验的公司,想要制造一款汽车也需要假以时日。特斯拉走到现在这一步也用了十年。”



苹果造车有哪些难题?


抛开上述汽车界人士酸葡萄的口吻,理性地看,从业界人士的分析,苹果造车的主要难点在这几方面:


挑战1:研发团队难以满足独立造车需求


目前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服务于Titan项目,1000人的研发团队是否能够满足智能汽车的研发需要?以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团队规模为例,博世参与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000名。而从事汽车工业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芯片技术研究的Mobileye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则高达4000~5,000名。


因此,苹果这样的团队规模让人对于苹果能否独立开发智能汽车打上了一个问号。


挑战2:苹果的汽车项目真的能带来高额利润吗?


爱迪生投资研究的分析师理查德•温莎(Richard Windsor)认为汽车永远不可能达到像苹果智能设备那样高的利润。苹果制造iPhone 6的成本大约在200美金左右,最后以大约650美元的价格出售,利润相当高。 与智能手机相比,汽车工业要复杂数十倍,汽车生产线工序繁杂、质量要求高,再加上下属产业链提供超过1万个零部件的大批量供给,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一大难题。“苹果如何在采购钢铁、轮胎、刹车片、座椅这些零部件基础上保证毛利率在40%以上?这是不可能的。” 温莎说。如果达不到高利润率,苹果股东会非常厌恶低利润率以及业务中心分散的情形。


挑战3:动作慢、没有充电网络和电池技术


盛传苹果最早要在2019年才能推出第一款电动汽车,而那时特斯拉已经拥有四款电动汽车,建立起范围广泛的超级充电网络,其超级电池工厂也早已投产,电池配置将更加丰富并且价格低廉。苹果一旦进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将直面特斯拉强大的威胁。


不过,所有这些难题摆在苹果面前都可以通过两个东西来化解,1、不差钱。2、时间。作为全球最有钱的公司,苹果现在2013年~2015年间,花在汽车研发上的投入超过40亿美元,比全球前 14 名传统汽车厂商的研发投入总和都要多,这是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 Katy Huberty 和 Adam Jonas在研究苹果研发投入时的惊人发现。所以就如那位英伟达经理所言,只要假以时日,苹果汽车是靠谱的。


当然,除了爆(tu)料(cao)苹果汽车,马斯克也聊到了探火星计划和人工智能,很多观点也很有趣。



关于太空:SpaceX后年探火星


马斯克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第二代SpaceX将在2017年进行首次飞行,我们将在2018年发射一艘这样的飞船前往火星。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第一次载人火星任务飞行的火箭将在2024年升空,并在2025年抵达火星。


举个横向例子:NASA的火星登陆计划是在2030年。马斯克还真称得上是一言不合就“上天”。


据悉,第二代SpaceX内部空间和一辆SUV差不多大,抵达火星需要数月,暂时不会载人,因为飞不回来。


马斯克在Code Conference上声称计划四五年内亲自乘坐飞船绕地轨道航行,但并没有透露太多火星殖民计划,表示将悬念留在今年9月墨西哥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上。


关于AI:我们不能这么作死


马斯克不止一次表示做AI,我们就是在玩火。事实上,霍金、比尔盖茨等大神都曾表示过人工智能威胁论。


他们并不担忧AI的前景,事实上,本次大会上盖茨就表示:未来十年内机器人就能良好的胜任驾驶和仓库管理等工作;此外,在某些特定的知识领域,机器人也将完成对人类的超越。


令大神担忧的,其实是人类的未来。马斯克认为,一旦AI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掌握,那将是人类的灾难;此外,机器人接管世界的情况也很有可能发生。为此,马斯克还专门与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萨姆·奥特曼联合创建了非营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


有趣的是,本次大会上,马斯克表示:正在有一家公司在刀尖上跳舞,我不能说它的名字(然后盯着台下的谷歌看)。


当然,我们现在的AI环境,比如Siri,都还只是弱人工智能,哪怕是IBM利用大数据造的沃森,似乎也还没能做到模仿人脑。而AlphaGo的成功让深度学习走进我们的视野,它的目标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


如果AI突然达到了最愚笨的人类的程度,我们也许会感慨:“看这个人工智能就跟个脑残人类一样聪明,真可爱。”但一旦具备学习能力的强人工智能出现,它离成为超强人工智能,还能有多远。




每日一头条

趋势·深度·犀利·干货,最专业的行业解读

深喉爆料、投稿:guoren@zhidx.com


欢迎应聘以下职位 

记者编辑岗: 

#新媒体运营/编辑 

#VR/AR行业记者 

#智能汽车行业报道记者 

#机器人/无人机行业记者 

#智能家居/物联网行业记者 


运营岗: 

#活动/社群运营主管 


欢迎自荐/推荐,简历至guoren@m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