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车之路 | 德系豪车中的技术狂热者!起底宝马车的智能之路

2017-04-13 晓寒 智东西

100年前的宝马是一家汽车公司,而100年后的宝马则要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智东西  文 | 晓寒

导语: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巨变,电池正在替代燃油,共享汽车正在替代私家车,人工智能正在接管驾驶——电动化、共享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将前所未有地改变这一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通过分析研究,车东西发现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集团并不情愿落后于时代——除了加速追赶外来者的脚步之外,它们反而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启了对于汽车智能化的研究之路,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对此,车东西特推出了“智车之路”系列报道,为您揭秘全球主要的12家汽车集团在汽车智能化上的探索历史。本期是“智车之路”的第四篇报道,讲述的是德国宝马汽车集团。

宝马汽车集团成立于1916年3月16日,由内燃机的发明者奥托之子创办,靠飞机制造业务起家,并逐渐扩张到了摩托车、汽车领域。2016年3月16日,宝马集团迎来了自己的100岁生日,并在当年实现了销售与收入的历史新高——集团销售收入941亿欧元,集团净利润增长8%达到了69亿欧元。

在目前世界的汽车工业格局上,BBA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奥迪是不能不提的重要玩家。在过去,BBA在推动汽车产业进步,推动新的科技在汽车的部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这一眼下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他们也在积极改变。

宝马集团董事会主席克鲁格在宝马集团的百年典礼上表示,宝马将完全专注于实施“第一战略”,向着ACES——即自动化、互联网、电气化、共享化方向前行,以期推动宝马由一家汽车公司向着科技公司转型。

自动驾驶:从联合百度到携手英特尔

自谷歌从2007年掀起了自动驾驶的研究热潮以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坐不住了,当然也包括宝马集团。虽然宝马并不是汽车厂商中最早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但是其却是较早在中国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公司。

2014年9月,宝马与百度达成协议,双方将会在中国合作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工作。双方的研究速度并不算慢,一年后的2016年12月10日,百度宣布在国内实现了城市、环路以及高速等混合路况下的自动驾驶测试。

紧接着没几天,百度又宣告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而那辆基于一辆宝马3系GT改装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也被摆在了成立仪式的核心位置——向外界宣告着宝马与百度的技术实力。百度与宝马的合作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一个负责车辆的硬件与控制,一个负责软件与算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配图为百度与宝马研发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2016年11月,双方的的合作停止。11月18日,华晨宝马总裁兼CEO康思远在广州车展上表示,宝马与百度的合作包括在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之所以停止合作,是因为双方对研发路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不过对宝马这种巨头来说,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绝对不会缺少合作伙伴。其实早在与百度分手之前的2016年夏天,宝马就与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DAS寡Mobileye站在了一起。

一方面,PC市场增长的放缓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缺席都让英特尔这家昔日巨头迫切寻找着新的机会。另一方面,Mobileye几乎控制了全球约75%的前装ADAS市场,向着自动驾驶转型也是发挥自身传统优势,拓宽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一步。

于是,三者一本正经的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2021年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打造一个开放的自动驾驶平台,制定行业标准,并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

也许你会觉得三家在夏天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画饼。但在2017年1月的CES2017上,英特尔CEO科再奇与Mobileye 董事长沙书瓦也再次聚首——两人同时来到了宝马展区站台,向外界表示三者将会在2017年投入40余台基于宝马7系打造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进行测试,并最终在2021年生产出第一辆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宝马iNEXT。与此同时,宝马也展出了一辆基于5系打造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并在CES2017的展馆附近进行了实际路测。

(配图为宝马在CES2017上展出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在三者的合作框架中,宝马负责车辆的控制与制造、Mobileye负责提供基于摄像头的环境感知技术与EyeQ芯片,而至于最重要的驾驶决策部分,将由三方合作完成。

此外,针对自动驾驶同样需要的高精地图一环,宝马于2015年还携手其老对手奔驰、奥迪以32亿美元的价格从诺基亚手中收购了HERE地图。据外媒报道,HERE为欧洲以及美国地区提供了约为80%的道路信息,并在高精地图领域拥有较多的积累。移动出行巨头Uber也曾希望竞购该公司,但遭到失败。

随后,英特尔在CES2017上发布了针对汽车行业的GO品牌,整合了旗下处理器、通信模块等诸多硬件产品,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并在2017年3月又以153亿美元收购了Mobileye——英特尔豪赌自动驾驶的决心一目了然。

当然,宝马的决心一点也不落后,除了大肆宣传合作外,其还在慕尼黑开建了一座自动驾驶研发中心,预计将于今年夏天落成。届时,宝马将会把各个部门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一起,整合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硬件以及测试流程。据预计,该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将会有超过2000名员工在此工作。

新能源汽车与共享:向着出行服务公司前进

在电气化与共享化方面,宝马主要由旗下的i子品牌以及DriveNow(ReachNow)服务体系支撑。

2007年,宝马推出了第一版的“第一战略”,强调良性发展、塑造未来、可收益性、增加客户与技术资源四大理念。这一战略催生了宝马的Project i计划,并于2011年正式成为宝马旗下的一个子品牌BMW i系列。

(左为i8,右为i3)

按照规划,宝马i项目将会承载宝马在新能源以及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方面的设想——说的大一点就是为未来而生。

目前,i系列有i3与i8两款车型,前者拥有纯电动以及增程版本,后者则是一台油电混动跑车,拥有一台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与一个最大功率96kw的电动机,两者共同工作能够达到260kw的功率,0-100km/h加速时间在5秒以内。

与一般宝马汽车相比,i系列在动力系统之外还拥有多方创新。

例如i3/i8在设计时也比普通的宝马汽车更加超前,包括采用20寸的轮圈,充满科技氛围与时尚气息的外观和内饰等。以及其车身设计采用的LifeDrive结构——包括Life与Drive两个部分。

其Drive部分指的是铝制底盘,集成有车辆的悬挂与动力系统,而Life则指是的乘员舱,它采用了高强度且轻量化的CFRP碳纤维加固材料。据了解,通过采用这种车身结构与CFRP材料,宝马成功抵消了搭载电池组给车辆带来的重量增加。

此外,宝马在i系列之外也在积极推动旗下各系列车型的新能源化,先后推出了3系/5系/7系/X系的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与旗下新能源汽车配套的ChargeNow充电服务。

虽然宝马的新能源车产品并不算多,但事实上其研究新能源汽车并不算晚,例如宝马在1972年就推出了一款1602e电动汽车,并在当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作为长跑运动员的领航车——而当时研发这辆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动车没有排放,进而不会让运动员吸入大量尾气。

再加上其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推出的一系列电动车与氢动力汽车,该公司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已经超过了40年。

随着Uber、滴滴等移动出行公司,以及car2go等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的出现,宝马也在积极布局移动出行与共享领域。

2011年4月,宝马与出租车公司Sixt合作,在慕尼黑推出了旗下分时租赁项目DriveNow,用户通过手机APP或是网站,即可在网络上寻找并租赁宝马旗下车型使用。

目前,DriveNow在德国的慕尼黑、柏林、科隆、杜塞尔多夫、汉堡以及德国境外的伦敦、维也纳、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等城市运营。累计拥有超过60万用户。

2012年8月,DriveNow进军美国旧金山,但是由于旧金山政府并不允许DriveNow在随时随地停车,该项目在美国挣扎了3年后于2015年11月2日停止运营。

不过宝马并未死心。2016年初,宝马旗下专注于互联网与创新技术的投资机构i Venturs岭投了美国移动出行公司RideCell(类似于Uber),并在其联网技术上,又换了个名字在美国西雅图重新推出了分时租赁项目ReachNow。

据外媒介绍,在ReachNow推出的一个月内,已经有超过1.3万名用户注册使用了该服务。

当然,除了自主运作汽车分时租赁/共享项目外,宝马还通过i Ventures投资了多家出行相关公司,包括Skurt、Revef、Moovit、Summon、JustPark等公司。再加上DriveNow、ReachNow、ParkNow、ChargeNow等服务,宝马构成了自己的移动出行服务体系。

智能互联:在BBA中先走一步

如果说BBA三家公司在汽车本身的竞争中处于一种各有长短、不分上下的态势的话,那么在车联网层面,宝马至少是略微处于领先位置的。

2001年,宝马推出了旗下第一代车载信息交互系统iDrive,而奔驰与奥迪也分别推出了COMMAND与MMI系统——三者在汽车领域的竞争延伸到了数字层面。

在车联网、智能化的概念还未普及的年代,iDrive、COMMAND、MMI几乎就就是汽车行业车载操作系统的标杆——其均拥有非常清晰的的功能层级与按键操作步骤,整合了地图导航、影音娱乐、车辆设置以及手机互通功能,且系统运行流畅度在业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特斯拉的出现,BBA三家的车载操作系统受到了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与新玩家的强势挑战。宝马随即又推出了Connected Drive互联驾驶的概念,并逐渐将其发展为一套涵盖车机、移动设备甚至智能家庭的体系。

在连接层面,宝马为iDrive增加了移动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车辆能够接入网络,获得在线资讯或是道路救援服务。并且在随后还上线了互联驾驶商店,车主可在iDrive系统内或是网站上购买专门为iDrive开发的应用程序,例如QQ、大众点评、微博等应用。

而在iDrive应用商店推出之前,宝马还有一个针对手机端的BMW互联应用APP,通过在手机上安装该APP,并用数据线将手机与车辆连接之后就可以在iDrive系统上使用第三方应用。

2016年底,宝马又推出了云端互联APP,将云服务、智能设备、汽车连接在了一起。

(配图为宝马云端互联APP)

首先,通过该APP,车主可以将百度/高德/苹果地图中的地址从手机发送至车辆并导航。而用户手机日程中的重要事件也会导入到APP中,云端互联APP会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与交通状况自动估算用户的出发时间并予以提醒,当用户确定出发之后,会直接发送目的地到车内导航。

其次,用户还可以可以远程控制车门解锁,查看车辆的行驶历程、车窗与门锁状态等。而对于i系列车型来说,该APP还能远程控制空调与充电器。此外,该APP也会将车辆的维修保养提醒发送至用户手机,并帮助用户找到最近的4S店并提供预估报价。

上述互联功能在目前的汽车产业来看,其实算不上超前,宝马对于车载系统的未来的设想在与将语音交互、手势识别、智能助理以及HUD-AR系统整合在一起。

在交互层面,语音与手势交互一直都是信息产业乃至汽车行业追求的热点。在最新一代的iDrive系统上,宝马已经加入了语音交互与手势识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来操作车载系统,例如打电话、设置导航地点、播放音乐、听写短信等功能。并通过手指划圈、拖拽、左右横扫等动作来调节系统音量、调节倒车影像角度、接听/挂断电话等操作。

(配图为集成在iDrive中的微软Cortana服务)

在2017年1月份的CES2017上,宝马展出了一辆基于5系改装的自动驾驶原型车,除了自动驾驶功能之外,该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整合了微软Cortana语音助手,进一步扩展了语音控制系统的外延。

而在今年3月份的宝马百年庆典上,宝马展出了一台VISION NEXT 100概念车,其在前挡风玻璃上整合了AR-HUD功能,车载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显示,并且还能够对外界的物体进行标注。

(配图为VISION NEXT100概念车的挡风玻璃)

结语:用科技成就下一个100年

综合全文来看,宝马希望抓住科技变革趋势,打造智能汽车的愿景非常明确,其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以及车联网方面进行了多方布局,包括先后跟百度,英特尔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在慕尼黑设立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推出新能源系列子品牌i与DriveNow共享出行服务,大力推动车载系统的智能化与网联化等。

“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自身的商业模式不会受到互联网模式的威胁。如果不这样去做的话,我们有可能终将和富士康一样,只能为苹果这种巨头提供金属机身。在我看来,打造出一款最智能的汽车将会为我们在未来提供更多的话语权。”

在宝马的百年庆典上,宝马集团董事会成员,研发主管Klaus Froehlich曾这样说道。



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