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小转山堡村】地窨子里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都招远 2023-09-13

走进小转山堡村

  地窨子里走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转山堡村,是大秦家街道一个普通的村庄,但这个村庄却以传统的柳条编织而闻名。

“我们村的柳编历史极其悠久,还被列入了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起柳编,小转山堡村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成满脸的自豪。

柳编

 陈洪成口中的柳编是淳朴的招远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朴实无华的民间传统技艺,旧时也叫编条货。可分为白条货(条子去皮)和黑条货(未去皮),白条货多是生活用品,黑条货多是生产用品。白条货是真正意义上的柳编,多以柳条为主,清末民初因境内桑条众多,桑条也是主要原料,并一度被称为桑条器编织。


 招远柳编源远流长。据《招远县志》(17世纪中期,清顺治本)记载:“柳……今人取其细条,火逼令柔屈作箱箧。”指的便是柳编技艺,距今400余年。清末,招远柳编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农户为了生活方便,纷纷编制笸箩、簸箕、筐、篓子、笊篱等生活用品,柳编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大批柳编村和柳编艺人。新中国成立前,《招远县志》(1990年本)描叙:“县内编织业比较发达,主要产品有条货、笆斗、席子、蒲草乾鞑子、草帽辫,其中条编业最盛。”上世纪30年代,柳编村主要有大转山堡、小转山堡、埠后、单家、原家等村。埠后、单家等村编制的笊篱、篓子,转山堡(大、小转山)、原家等村编制的笸箩、簸箕全省闻名。其他条货编制遍布全县,主要产品为装篓、抬筐、偏篓、大条篓子等。


历经时代变迁,如今还保留有传统柳编技艺的村子所剩无几,小转山堡村就是其中代表。

“因为柳条过干后,就会变脆折断,不易弯曲,编制过程必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于是,‘地窨子’便成为柳编艺人的加工场所。”陈洪成一边走一边介绍说,地窨子也是他们村柳编的一大特点。

地窨子

 在陈洪成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该村仅存的四个地窨子。

 所谓的“地窨子”就是从地面往下挖约3米深,容积约15平方米的圆洞。圆洞的项部用木板封住,中间开天窗,以便透进光亮。洞口旁开一个便于上下的小门,用木梯子攀爬。洞口的上方还要有一个立起来的三角架子门,覆盖厚厚的水泥,以便遮风避雨。

 “以前村里的地窨子有很多,现在干这活的人少了,地窨子维护起来又比较麻烦,渐渐的就没了,只剩下这四个了。”陈洪成的语气有些低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柳编制品在生活中的需求越来越少,吃这碗饭的人也渐渐少了,“目前,村里还会柳编手艺的有四十余人,可依然坚持编织的只有四人了。”

 掀开扣在地面上的“门”,60多岁的陈洪兴正坐在地窨子中间的席子上制作柳编。春日的阳光透过门和洞顶的小窗,静静地照在他身边。

 踏着木梯走下去,一股阴凉、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环顾一周,洞壁被“包浆”得很光滑,上面的青苔泛着翠绿的色彩。

划子、锥子、量尺、刀具等编织所必备的工具随意地摆放在席子上,手脚配合,偶尔还“上嘴”,柳条就在陈洪兴不断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完成它的华丽转身,变成一个个簸萁、篓子。

“年轻时,在这个地窨子里学柳编,现在,以柳编为生。”陈洪兴的话语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专注于手上的活。地窨子里很暗,他眼中专注的目光却很亮。


柳条编织是过去人们生活劳作必需的器具,而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器具大多被铁铝制品或塑料制品所代替。

传承与坚守

 “以前,我在外面跑销售,一天多的时候能卖出200个大簸萁,现在不行了,卖不动了。”陈洪成说,由于制作较慢、工艺要求高、工作环境艰苦、价格提升空间不大等因素的影响,柳编这门费时又费力的手艺,也面临着传承难的窘境,可柳编老艺人依然用勤劳的双手继续坚守着……

   





往期推荐

 【提振消费信心 “3.15”招远在行动】招远市消费者协会为2022年度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授牌

 【走进西山王家】寻红色记忆,游魅力乡村

 【便民信息】请注意!我市部分公交站点停靠有变化

 植树节 | 植下一片绿,收获满眼春


◆ 【招远好事】阜山镇龙王沟村村民王连进:勇救三名落水儿童 招远籍老人在烟台传递金都正能量


 @招远家长们,注意啦,请尽快查漏补种!


严正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来源:今日招远   记者:温好利  王志嵩

责任编辑:金霞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