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堡子村】一则祖训传承了近400年

金都招远 2023-09-13

走进堡子村


 

  一则祖训

  传承了近400年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一则“陈氏祖训”在大秦家街道堡子村传承了近400年。

堡子公园里的“陈氏祖训”

 据史料记载,宋末(约1279年前后),最早的先人,三两户相聚此地安庄,因处“转山”南,故称“南庄”。至元代,因地处“招莱古道”要地,于此设立“急递铺”,村名演变为“铺子”,后易名“堡子”,沿用至今。

 清初(约1636—1670年间),陈勋由“转山”迁居堡子村定居,成为堡子村陈姓始祖。

 “我们村过去还有其他姓氏的族人,可最后只有陈姓流传至今。因为我们都是同一支繁衍下来的,所以全村老少遵循的是同一则祖训。”堡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立平说。


陈立平带领村“两委”讨论“族谱”


 故事在岁月中悄然发黄,家风在流传中滋养民心。近400年来,堡子村村民铭记先人祖训,沐先贤遗风,重团结、尚文明,涵养出淳朴家风、文明村风。

前些年,堡子村重新修建了文化大院,专门设立了一间“村史档案馆”,由该村书法家陈徐庆书写的“祖训”就悬挂于此。短短百余字的笔墨,道尽了堡子村村民近400年的坚守,而闪耀在这字里行间的或许就是平凡而不平庸的世代传承。






堡子公园里的“功德榜”




堡子公园里的“廉政长廊”

 “逢年过节,我们把老宗谱供养在这间屋里,同时供养的还有这则祖训。”陈立平说,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都会过来祭拜,同时,提醒后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忘祖训。


同宗同族,同心同向

在“陈氏祖训”的监督下,堡子村老老少少“劲儿往一块使”,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古色古香的堡子公园


 2020年,堡子村在村口新建了一处古色古香的便民休闲公园。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功德榜”,记录着村里发生的一件大事:村民自发捐资十余万修整村里的三条泥土路。

  这三条泥土路位于村西,严格意义上属于村内道路。“我们村因为堡子水库和河道相隔,有三四十户被隔在了最西边,他们来村委会办事或者出村,如果不走常年被水浸泡的三条泥土路,就只能围着水库绕个大圈,十分不方便。”陈立平说,“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们,我们得想办法集资修路。”

 想修路,没钱咋办?在村委办公会上,陈立平跟村“两委”成员们愁得眉头拧成一个个“川”字。

 “要不然我们发动党员和村外能人先凑点钱把路基整一下,再慢慢争取资金硬化?”苦于资金问题,堡子村“两委”成员决定先找村外能人“化缘”。


 令村“两委”们感到意外的是,他们这个决定换来的是全村老少的支持。

 村民陈增法在城里工作,听闻村里有困难,二话没说,回村捐了五万元。他说:“祖训有言:‘孝友睦姻’,这是我的老家,这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就这样,一万、三千、一千……捐赠的钱数越来越多。甚至连村里当时的贫困户也找上村委,硬塞了五十元钱,说这是他们的心意。

 不仅捐钱,施工队进村施工后,村民们主动上工地上帮着干体力活,还有村民自发轮着给工人师傅送鸡蛋、雪糕,到了饭点,拉着工人师傅就进家吃饭……

 村民陈爱云组织了一支“红歌宣传队”,经常趁着师傅们间隙休息的时候,给他们唱歌鼓劲。


“这就是我们朴素的村民。祖训让我们团结一心,快400年了,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陈立平说,干了这么多年,他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把工作干好了,老百姓的支持力度会超出你的想象。


 读书为重,这是“陈氏祖训”正文的第一句。也正是有了家风家训的引领,村里走出了博士生导师,走出了一个个大学生,走出了一个个爱好读书、写字的“文人墨客”。

 一条条家训家规,一个个家风故事,让淳朴家风、文明村风深深地镌刻在堡子村村民的血脉中,引领着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新风尚,鞭策着干部群众努力干事创业。






往期推荐

 市政府工作会议召开:大干快干拼命干、敢闯敢为敢首创  奋力开创政府工作“全面提升”新局面

 樱桃“映红”致富路!夏甸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

 2023年招远市公立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简章


◆ 【走进芮里村】乡村蝶变展新颜 文明新风扑面来


 快来报名吧!招远市首届职工羽毛球团体赛来啦


严正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来源:今日招远  记者:王志嵩

责任编辑:金霞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