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校友环青海湖骑行共祝母校母院生日快乐

2017-08-22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在平均海拔4000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一个“青色的海”。有人说,它是“地球上的一滴眼泪”;有人说,它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的日月宝镜。它就是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2017年7月28日至31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校友刘明、陈婕婷、陈智一行三人,满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敬仰之情,怀揣对母校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的恭贺之心,饱含对法学院三十周年院庆的祝福之意,携手上路,一人一车环青海湖骑行,以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以对未知世界的最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致敬在母校母院发展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贤。

本次骑行活动总里程约360公里,用时4天,按照当地藏民的习俗,以西宁市海晏县西海镇作为本次骑行的起点,以顺时针方向环湖骑行,途径二郎剑、黑马河、石乃亥、哈尔盖等地。三位校友表示,本次骑行整体路况较好,陡峭的上坡路段并不多,但在高海拔地区骑行仍然是项大消耗的运动,在体力上也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作为本次骑行活动的发起人,具有丰富骑行经验的刘明校友可谓是骑行老手了。2012年,他完成了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线骑行,那一年也是他正式成为“财大人”的一年。刘明说,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神奇,国道318的起点在上海的人民广场,终点是西藏樟木,当年临时起意的“少年冲动”好像又是冥冥之中注定一般,把他和上海、和财大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川藏线让他爱上了骑行,单车成为他丈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好伙伴。刘明表示,从当年的法学院学生到现在的法学院辅导员,财大和法学院给予自己太多的机会、教育和帮助,对于财大,对于法学院,内心总有最深沉的感激无法言表,正值财大百年校庆和法学院三十年院庆到来之际,希望通过此次环湖骑行,送上自己最深深地祝福。

而作为第一次在高原上长途骑行的“菜鸟骑手”陈婕婷校友,谈到这次骑行活动时一直难掩兴奋之意。陈婕婷手舞足蹈地向我们描述着高原壮阔的风景,她说,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孩子,从未见过如此巍峨的山脉,从未见过如此湛蓝的天空,从未见过如此壮阔的草原,更无法想象在高山、草原、蓝天之下会有如此美丽的青海湖。和刘明一样,陈婕婷也在财大学习与工作,陈婕婷表示,她非常感恩法学院对自己的培养,也非常感恩现在供职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对自己的锻炼,不管是在法学院还是在研究院,财大总是给予自己最大的宽容和最大的鼓励,伴随自己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对于首次上高原的人来说,高反是最大的威胁和挑战,更别说在高原上进行骑行这种大消耗运动了,陈婕婷向我们坦言,刚开始准备骑行时确实会有担心,担心自己完成不了全程,担心自己甚至踏不上那氧气稀薄的高原。但不去实践怎知自己不行?不轻言放弃、勇于挑战自己是陈婕婷五年来身为“财大人”学会的坚持,正如财大历经百年发展,无不是诸多先贤在“坚持、秉承、创新”的信念下坚守而来的,陈婕婷希望通过自己小小的坚持,为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也为人们展示“财大人”的坚韧。

和刘明和陈婕婷不同,一直在金融行业忙碌工作的陈智校友此次环青海湖之行更是不易。陈智说,毕业两年,忙忙碌碌中感觉时间过的飞快,有时深夜加班回家不禁回想起在财大的点点滴滴。舍友、同学、老师、绿叶、梯教、图书馆、司考、旅行、生乐的猫等等,校园里无数的画面总是能串起一部青春的纪录片。所以当刘明提议环青海湖骑行来祝贺财大百年校庆时,陈智毫不犹豫的要求加入。虽然舟车劳顿确感疲惫,但是当在青海湖畔展开财大百年校庆与法学院院徽的旗帜时,身上的疲惫感瞬间一扫而空。环青海湖骑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山岳流川、蓝天白云为伴,在广阔的天地下尽情驰骋,一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重新找回当年出发时的自我,而骑行又适逢母校百年校庆和法学院三十年院庆,希望借此表达自己对母校和法学院深深的祝福。

四天的骑行,物质上是匮乏的,身体上是疲惫的,但是,三位校友获得了满满的精神食粮。与沿湖藏民的交流,充分感受到藏族人们的淳朴与善良;与全国各地旅行者的畅谈,又充分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真的情谊;一路上,面对青海湖的静谧与浩瀚,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心灵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高原的风吹向天际,与自然融为一体。一路收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骑行结束,也将永存于未来平日的工作与生活中,成为他们共同的回忆,成为他们与财大、与法学院最深深的联结。

环青海湖骑行,为百年财大庆生,为卅载法学喝彩,三位法学院的普通校友,以骑行活动作为简简单单的祝愿,祝福法学院朝气蓬勃、明天更加璀璨,祝福母校积历史厚蕴、更谱桃李华章!

供稿 | 刘明   供图 | 刘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