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在身边丨屹立在塔河岸边的“胡杨” ——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沙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强

2017-03-21 阿克苏地区广播电视台



  时代需要楷模,时代产生楷模,时代召唤榜样的力量。全国县委书记的楷模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53年了,但他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至今仍然在激励着地区各族党员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沙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强生前就是我们身边的好干部,为了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为了各族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而殚精竭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本报今日刊发追记王强同志的文章,既是对他的无限追思,也是号召全地区各族党员干部以他为楷模,做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塔里木河东侧的小城沙雅县,有一位党员干部,他像沙漠胡杨一样,不畏困苦、傲然挺立,忠贞顽强、坦坦荡荡。他叫王强。


  王强生前先后在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住建局等多个岗位历练过,2016年10月任沙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今年2月22日凌晨,由于长期忘我工作导致心肌梗塞突发,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享年45岁。

  王强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沙雅县,人们怎么也不相信他离开了大家,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离开了他牵挂的乡亲……

  出殡那天,数千人挤满了灵堂,四邻八方的乡亲们天不亮就冒着簌簌而下的雪花,从百里之外赶来为他送行。

  他昔日的战友来了,与他共同奋斗的同事们来了,村里的乡亲们来了……大家纷纷来送这位崇尚事业、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沙雅各族人民的好儿子。

  3月19日,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上追授王强同志为地区优秀共产党员。 


信条:宁可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

  王强去世前的24小时,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起床,到县城转一圈,看看环卫工人卫生打扫情况、城建上有没有什么问题。9点半,他从家里赶往住建局指导工作;10点召开干部大会安排近期工作;11点准时到海楼镇察看特色乡镇建设情况;下午3点45分到达英买力镇主持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下午6点到几个“访惠聚”驻村点察看驻村工作情况;次日(即2月22日)凌晨1点返回县城。

  王强生前的驾驶员寇宝磊说:“王主任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永远充满激情。在他的日程表上从来没有节假日,没有昼夜之分。就在他逝世前的一个小时,他仍然在走访群众的路上,一直工作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为了工作,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拼了命地干,殊不知病魔早已侵蚀了他的身体。多年来,他的血压一直偏高,心脏也不太好。一年前经常听他说头痛,妻子王金云劝他多休息,把工作的事缓一缓,抽空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可他总说请假耽误工作,老是不肯去,有时劝急了,他就说:“活着干,死了算,就算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事不过夜,案无积卷,当日事当日办,是王强一贯的作风。“宁可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人们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他办公桌上一侧放着一大堆药瓶,办公桌中间一支笔静静地躺在翻开的城镇建设规划方案上,方案上密密麻麻的画满了标注符号。

  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石勇说:“王主任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拼命地运转,他白天跑现场、看工地、忙调研,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办公室加班至深夜,他真的是累死的!”

  王强虽然走了快一个月,但石勇依然每天坚持打扫他的办公室,似乎他并没有离开,大家都期盼着他还能再回来,盼望他将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爸爸永远是那么忙碌。在乡镇工作时,他吃住在乡镇,我经常几个月见不到他一次。回城工作后,爸爸依然繁忙,每当他回来时,我已经熟睡,早晨我还没有醒来,他又匆匆离开了家门。”王强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说。 


担当:遇到“硬骨头”,他总是冲锋在前

  作为一名优秀的留疆战士,王强传承了“士兵基因”,铸就了“军人品格”。到地方工作以来,一直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形势复杂的基层一线磨砺。虽然工作领域在变,职务在变,但他永远不变的是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每到一个岗位上,他都能很快成为行家里手,工作干得风生水起。

  2004年,王强任沙雅县英买力镇党委书记,他用半个月时间把全镇所有村组跑个遍。镇里的老干部介绍,他一年的行程起码在10万公里以上,仅摩托车就骑坏好几辆,英买力镇每个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治穷先治乱,致富先治愚,我们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王强任镇党委书记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沙雅县英买力镇属于自治区重点乡镇。为了改变现状,他经常与派出所民警、乡村干部连夜研判信息、分析案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探索实践出了 “十户联防、群防群治”维稳举措,该镇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维稳形势得到根本好转,他创造的“英买力经验”在全县、全地区推广。

  去年8月担任沙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他主动请缨联系英买力镇工作,严格落实联乡包村入户要求,每月驻村调研指导不少于10天,充分发挥自身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帮助镇、村两级干部研判形势,指导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地委的一系列维稳“组合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底,英买力镇摘掉了自治区重点乡镇的“帽子”。

  英买力镇英买力村村民阿某,2009年因从事非法宗教活动被收押判刑两年,出狱后王强与他结对子、交朋友。他主动悔过、现身说教,带头发声亮剑40余场次,直指宗教极端思想之害。

  得知王强离世的消息后,他拿出与王强生前的合影泪流满面地说:“如果没有王大哥,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定要引导好亲朋、邻里,不要被宗教极端思想蛊惑,好好过幸福安稳的日子。”

  英买力镇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怎么办?王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在全镇发展红枣、核桃种植,创新红枣建园模式和“党员林果示范园”等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路子,昔日的薄田变成了果园,农民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们一到田间地头干活,就会想到王书记带我们发展红枣种植的身影。他是我们的好书记呀,我们会永远怀念他。”铁热克艾日克村村民麦合木提·艾合买提哽咽着说。

  在王强同志的葬礼上,麦合木提·艾合买提捧着一大盆自家种的核桃和红枣放在灵堂。“老书记您尝尝吧,这是您带着我们一块种的,您怎忍心撇下我们走了呢?!”

  2013年,王强任县住建局局长期间,到施工现场突击检查,他问工作人员是否做好验收工作,工作人员回答:“已全部验收完毕。”但他还是不放心,爬到三层楼顶,发现横梁浇灌前钢筋的底部有建筑垃圾。他当即就发了火:“安全检查怎能打马虎眼!马上停工!”之后他又杀了几次“回马枪”。

  有些同志“怕”在王强手下工作,因为他要求高、节奏快、加班多,有时近乎“苛刻”。但是怕他、更敬他。“王强以身作则,各项工作都能出彩,和他在一起工作学到了不少东西。”沙雅县住建局副局长谢敬仁说。在王强的带领下,金圣胡杨造粒塔、嘉兴实验学校等建设项目,先后获得“天山杯”优质工程奖,填补沙雅县“天山杯”优质工程奖的空白。


本色:他爱百姓,胜过爱自己

  王强常说:“乡亲们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他的手机里储存最多的就是农民的电话号码。不少农民也有他的手机号,大伙有难处,都愿意找他,他都热情接待,从不推辞。

  2008年,沙雅县遭遇冰雹灾害,老党员夏依甫·赫则木家的西瓜、甜瓜、棉花受灾严重,时任镇党委书记的王强在查看全镇灾情了解受灾情况后,顾不上回家吃晚饭,来到夏依甫·赫则木家看望,看着老人悲伤的样子,掏出口袋里仅有的325元现金,塞到老人手中,对老人说:“您放心,一切还有我,还有党和政府呢。”第二天,他带着从家里拿的两床棉被和农资店买的化肥、薄膜、种子来到老人家,走进田间地头,撸起袖子和夏依甫·赫则木一家将受灾棉田翻播上了玉米,老人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王强把夏依甫·赫则木视为亲人,老人家将王强看做自己的儿子,每年瓜果成熟他总会背上一个布褡裢装些给王强送去,王强推脱的次数多了,夏依甫·赫则木生气了。为了不让老人伤心,王强不再推脱,但也不忘偷偷地在老人口袋里塞上一两百元钱。有时一些干部看不下去了,总会劝他:“王书记,嫂子没有工作,你儿子也在上学,你一个人的工资要养一家人,几个瓜果都是地里种出来的,值不了几块钱,不用每次都给他这么多钱。”对于别人的劝说,王强还是坚持自己的行动。

  2012年,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喀热库热村农民李德生等数十户农民来到县农业局投诉,因购买了某公司的假种子,导致农民棉花受损面积600余亩。眼看着农民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时任县农业局局长的王强接待了他们。针对假种子案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为给农民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王强亲自联系鉴定机构对种子进行鉴定,最终检测结果为“劣质种子”。最终,某公司全额赔付了农民21万元的经济损失。拿到赔偿款的农民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英买力镇英买力村阿衣沙木·亚生的丈夫去世多年,一个人含辛茹苦将4个子女抚养成人。前两年女儿出嫁,小儿子娶妻生子,一家人仅靠4亩核桃地维持生计。王强下乡时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主动与阿衣沙木·亚生一家结为亲戚,每次下乡都从家里带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送到她家。2016年11月份,王强还将她的儿子买买提·亚生介绍到村警务室当协警员。有了固定收入,阿衣沙木·亚生家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当王强去世的消息传来,阿衣沙木·亚生一家人顿时陷入悲痛之中。70岁的阿衣沙木·亚生放声痛哭。她对儿子说:“王强主任是咱们全家的恩人,咱们一辈子都不能忘啊!”


坚守:权力,是用来给老百姓做事的

  从基层群众到机关同事,大家对于王强最多的评价就是“他是一位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他对身边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凡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王强的一生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在乡镇工作期间他视群众为亲人,为群众奔波流汗,却从不接受群众送来的任何回报,哪怕是一个瓜果也不白拿。在建设局、林业局等重要岗位,面对违法违规行为,他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从不讲情面,哪怕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沙雅镇新村果农丁忠与王强相识20多年,听到王强去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去看望他的家属,却根本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

  20多年前,王强带着丁忠等人一起从事温室大棚桃树种植。凭着十亩桃树,丁忠走上致富路。现在,他还在桃园里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30多万元。丁忠说,我们刚开始种桃树时,大家都不懂技术,王强经常在他的桃园里和大家一起研究温室大棚桃树种植技术。后来他虽然调离沙雅镇,但是每次见面也总是以兄弟相称,还非常关心他的桃园。可是每次丁忠提出要给王强家送些桃子时,都被婉言谢绝,每逢过年过节丁忠想要去王强家表示感谢,也总被王强以工作忙、不在家等理由推脱了。

  王强从2009年12月到2011年11月在县林业局担任局长期间,面对说情者,他常说四个字:“按规定办。”

  2011年9月,沙雅县森林派出所查获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涉事人员刘道军非法开荒150亩,其中林地面积76.43亩。案件办理期间,刘道军辗转找到王强的一位战友前来说情。王强严厉地说道:“不管是谁,绝不能徇私枉法。”最后,涉事人员被依法收押。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免不了有些人情往来。可在一些人眼中的“人之常情”,到王强这里却是“此路不通”。

  2015年,王强同志生前的朋友刘林涛有一套老房子要拆迁。刘林涛希望能多得些赔偿金,他买了一些烟酒去找王强。谁知,还没等他开口,王强就一脸严肃地说:“我知道你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你的拆迁房而来。你把东西拿回去,我会按照拆迁政策办理的。”


痛心:他走了,他的精神永存

  自古忠孝难两全。王强忘我工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刚刚上大学的儿子,还有体弱的妻子。

  王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7岁离家当兵。在父亲的记忆里,王强在沙雅工作期间,每次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从没有超过两个小时,而且在仅有的时间里都是在接电话、打电话。

  “本盼着过年全家可以一起吃个团圆饭,可他依然在单位值班,没能回来团聚。这孩子不容易,吃了很多的苦,这两年日子才慢慢好过点,却走了。他太累了,现在终于可以歇歇了……”王强的父亲王纯善几次哽咽,老泪纵横。

  王强去世后,他的妻子王金云一连几天水米未进,多次昏厥。“他走的前几天对我说,突然感觉到身体很不舒服。我劝他立即去医院检查。可他说,这阵子工作任务重,等忙完这几天再说。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王金云哽咽着说,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她一直没有找工作,负责照料家里。

在王强家书房墙上,挂着他写的“浩然正气”四个大字,这也是王金云和儿子王泽轩想他时看得最多的物件。

  “爸爸很喜欢书法,练习书法时经常告诉我,做人要像写字一样,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堂堂正正。”王泽轩说。

  王泽轩今年18岁,在海南三亚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上大一。他说,小时候,父亲在乡里工作,经常一周都见不到一次,总是在忙工作。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他返校的那天,父亲在值班。此前将近半个月,一家人都没能在一起吃过一顿饭。返校前夕,他专门到父亲值班的地方与他匆匆见了一面,父亲特地嘱咐他要好好学习,经常给家里打电话。他至今也不敢相信,那是和爸爸的最后一次见面。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战友们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为他举办了一个网上悼念会。出殡那天,王强生前在部队的时任指导员戴永祥专程从乌鲁木齐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举起右手代表全连98名战士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王强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好战士、好班长。在部队期间他就严守纪律、对党忠诚,今天他把生命奉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我为他感到骄傲!”戴永祥说道。

  “王强在20多年的工作中,履职尽责,一心扑在工作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他讲政治、守原则、顾大局,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他是全县党员干部的标杆和榜样。”沙雅县委书记王新革说。 


你会喜欢


1、发声亮剑丨麦尔丹•木盖提:在维稳斗争中打头阵 在引领群众上做标兵

2、发声亮剑丨决不能让恐怖主义“绑架”维吾尔族

3、评论丨发声亮剑 彰显阿克苏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朵    姐

审校:赖明婷

终审:易重庆

QQ讨论群:90708827

电话:0997— 2660110

投稿:159382844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