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角度再看国际象棋
“下棋使人聪明。”这是美国国际象棋协会的一句口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棋类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也能提高数学和阅读考试的分数。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会下棋的小学生比不会下棋的同龄人在阅读考试中的分数要高出10%,学棋5年的孩子比那些没有接触过棋类的孩子在阅读理解方面要高出4.3个学分,而在数学方面要高出6.4个学分。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学生们每人选择一项有利于开发鉴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技巧的活动,包括使用计算机、下棋、参加创造性写作研讨班、玩电脑游戏。当实验进行了约60个学时后,下棋的孩子在各项心理测验中都处于领先,其中鉴定思维高出13%、创造性思维高出35%。
专家们把下棋者得分较高归功于这项运动给予大脑的高强度锻炼。因为下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视觉记忆力、注意广度和空间推理能力,它要求孩子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每一步棋都会帮助他们学会未雨绸缪、权衡利弊、逻辑性地决定出最理想的选择。
下棋的积极作用,只有在良好的教学方式下才能得以发挥。
学棋的压力不小,对一般的孩子来说,过早学棋可能会弊大于利。一方面,棋类竞赛给身体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有研究发现,棋手们在比赛中消耗的体能并不弱于一个拳击手。另一方面,下棋对大脑的影响取决于孩子是不是被迫去学棋。孩子下棋必须是出于自愿,基于快乐。如果父母一心想让孩子成为棋王、棋后,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只有当孩子想学时,下棋的好处才能得以发扬。
要让下棋好玩,关键在于老师怎么教学。优秀的老师在讲棋时会灵活地融进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说,会让棋子之间的厮杀充满戏剧性,而且还会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学棋不再枯燥,比如有些老师让孩子们在技巧训练的间隙,用笔纸设计自己的棋子,或者请小朋友从座位上站起来,跟随老师一起用舞蹈的形式帮助记忆走棋规则。
父母的任务就是成为好的后援和知己。
我们说“孩子不应该是一个人在学棋”,并不是要求你每天守候在教室的门外,而是希望你用心去体察并给予孩子最需要的关注、体谅、帮助和赞美。
■调整好自己的预期
即使你的孩子有成为世界冠军的潜质,你现阶段看重的也应该是他智力的启蒙、情商的培养,而不应该是胜负和名次。所以,面对孩子的赢输,你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忌讳的是,赢棋时你比他的气焰还嚣张,输棋时你先垂头丧气甚至愤怒和指责。
■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
就像前面提到的,下棋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来自胜负的压力。所以家长一定要细心体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给孩子所需要的关怀、鼓励、赞赏和一颗平常心。
■给生活增加趣味
孩子的耐力有限,所以你应该配合老师让下棋这件事更加有趣,并且让孩子下棋之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自己也投入学习
你不一定成为孩子的对手,但是你至少应该明白孩子在经历什么,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需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记住,你的目标不是伴读,而是后援和知己。
■相信你的孩子
认为只有有天赋的孩子才能下棋的想法是错误的。任何孩子都可以玩棋,而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下好。不过,即使你的孩子对比赛不感兴趣也没关系,经常下着玩也能获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