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回归

2016-04-06 张家军 陈玲 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张家军系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陈玲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十分注重礼节与仪式,其中仪式也因其蕴含着特定的内涵与价值而经久不衰,入学仪式、升旗仪式、毕业典礼以及成人仪式等是学校中经常可见到的仪式活动。然而,近些年关于学校仪式教育重形式、轻内涵,同质化严峻以及学生主体缺位等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去教育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的仪式教育,正确认识学校仪式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本真价值的回归。

一、学校仪式教育本真价值的应然表现

学校仪式教育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由学校主导并针对学生群体专门设计与开展的含有教育意蕴的一系列规范化仪式活动。它是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而言,学校仪式教育的本真价值主要表现为价值渗透、行为规约、凝聚情感和展现学校风貌等方面。

(一)价值渗透,提升思想认识

仪式作为由象征性、表演性和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和程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仪式承载着社会价值信念、道德语码等,并运用复述、音乐、舞蹈等方式来表述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同时,仪式的象征性、表演性“使仪式获得产生了一种知识和思想,它们具有的影响,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学生身心的物质力量”。的确,学校仪式活动通过渲染一种特殊的气氛,营造一种极具感情色彩的场域,将教育内容融于具体可感知的整个仪式情境之中。在这种具有强烈的情绪唤起和渲染作用的仪式情境中,价值、理念与情绪、感觉的交织和融合,可对场域中个体的价值观、情感以及心理意识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影响。例如,在升旗仪式中,缓缓升起的国旗、整齐划一的队伍以及振奋人心的国歌等视觉、听觉的符号共同营造了一种神圣、庄重的仪式情境,身处其中的个体不仅获得了一种象征性身份,还有一种精神上的触动,激发了为国奋斗的壮志豪情,进而达到了情感控制与教育引导的双重目的。尤其是许多仪式活动作为学校固定化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重复性和长期性,且融入全校师生的生活之中,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影响、支配着他们的言行。毋庸置疑,通过学校仪式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与行为规约,人们不会有外在压力的强迫感,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学校仪式教育具有传递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功能。

(二)行为规约,塑造“社会人”

学校仪式教育作为一种经过精心计划与设计、具有内在规范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活动,它对参与活动的个体还具有行为规约的作用。之所以作如此断言是因为:一方面,学校仪式活动具有一种内在规范性,它对参与者在仪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定与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仪式作为一种群体行为活动,具有行为参照的意义。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对参与者的个体行为具有一种行为示范与规训的功能,促使参与者个体通过模仿规范行为,并调整改变原有的不适宜行为,进而养成为社会所认可的举止言行。当然,学校仪式教育对于社会个体不仅具有行为上的直接规约作用,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思想认识并进而自觉地改进其行为。正如罗伯特·F.默菲所说,仪式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个体获得新的地位提供一种标志物,这种标志物对于个体此前的角色与身份构成一种区分和隔断,对于个体此后的角色与身份则赋予了一种新的资格,它代表了社会个体一种新的生命开端。换言之,通过学校仪式活动的洗礼,学生将脱离旧的身份或地位,逐渐获得新的身份或地位,并进入新的角色或身份带来的新的生命状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入团、入党仪式标志着学生获得了团员或党员的身份,这种角色与身份的转换要求学生能够处处、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团员或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显然,这种角色的转换从内涵上规范了学生行为,也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不断将其塑造为“社会人”。

(三)凝聚情感,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仪式作为“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活动形态”,是区别群体之间差异的重要标识之一,它蕴含着一种具有共识性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指向学校集体内部,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显然,众多人参与的学校仪式教育对有着“独处”“独学”等特点的现代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就像一个熔炉,让参与者沉醉于一个群体性的共鸣状态之中,使其确认自己和他人共处于一个群体之中,并时刻保持集体行为高于个人的意识,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和使命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则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团结、互助以及学校环境的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学校仪式教育有着凝聚情感、创造和谐校园的价值。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如爱利克·H.埃里克森所言,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同一感和确立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在集体中所占有的地位,而学校仪式教育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成人仪式等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活动,带给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往往会成为他们社会性的集体记忆。在这种共同的集体记忆的分享或角色扮演过程中,他们对“我是谁”“我应要成为怎样的人”往往会有更好的理解,进而避免社会角色冲突,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这正是构建和谐的校园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基础。

(四)文化折射,展现学校风貌

仪式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浓缩了一定的文化内容,体现了社会的主流价值,传达了社会思想,也反映了特定群体的大众心态和文化精神。从文化的角度加以理解,仪式实质上是一种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沉淀,是文化折射在人的具体行为上的表征与体现,是一种符号化的实体或实物。显然,仪式进入学校这一场域,作为一种教育,学校仪式活动便不是一种无谓、无用或自发自为的存在,而是学校基于一定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等所作出的价值选择,是在一定的文化规则约束下的具有一定时空性的全体成员互动的文化行为。学校文化往往承载着该校的价值取向、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因此,学校仪式作为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资源,其本身是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有形承载体,也是传递学校文化的有效方式。换言之,学校文化不仅可以通过学校建筑、学校制度等表达和体现,还可以通过各种学校仪式活动来加以展现。例如,仪式教育中的口号标语、演讲内容、舞台设计以及音乐选择等无不蕴含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展现着学校的风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可见,学校仪式活动是学校文化的关键要素,是学校文化的特殊“身份标识”。

二、学校仪式教育价值迷失的实然审视

仪式进入学校这一教育场域,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显性和隐性的教育作用,是学校文化和办学理念的有形载体以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故此,学校仪式一直受到学校、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例如,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等要求。然而,仔细审视我国中小学的仪式教育,其价值迷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仪式教育形式化泛滥,教育意蕴淡薄

仪式作为一种造象活动,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因而,学校仪式用种种感性的视觉听觉具象来满足其表现、展演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适当的色彩、动人的音乐这些艺术渲染的介入,有营造氛围、唤起参与者的情绪体验之效。当然,学校仪式并非仅是一种展演,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文化事件,在其意义框架内,“支配性象征符号将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法规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学校仪式教育的本然目的也是通过这种象征性符号潜移默化地传递某种理念文化、情感态度以及生命体验等正向的教育内容。然而,现实教育中不少学校的仪式教育形式化盛行,仅仅注重学校仪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对学校的仪式活动是否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否能够触及并震撼学生的心灵并提升其思想认识关注较少。《中国青年报》调查表明:69.3%的人表示当下仪式作秀成分多,铺张浪费;68.3%的人感觉仪式就是形式主义,走过场;67.7%的人认为秉承传统文化内涵的仪式太少;52.4%的人认为,当前仪式教育缺失,很多人不了解仪式内涵。显而易见,徒有美丽“外衣”而内涵空洞的学校仪式已沦为一种走秀,教育意蕴十分淡薄,参与其中的个体难以感知、体验象征符号所传达的思想与价值。更遑论,一些学校的仪式活动作为学校寻求商业赞助、谋求商业利益的渠道,已成为商家进行商业宣传的“阵地”。浓厚的商业气息不仅有损学校公益组织的形象,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学校仪式活动的教育主题,影响了学校仪式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学校仪式教育简单化、随意性盛行,规范程度不足

仪式作为由象征性、表演性和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和程序,要在整体上构建其意义结构,必须十分注重其程序与规范。因而,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仪式教育活动本然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强调仪式程序的完整性。当然,我们强调学校仪式活动的程序与规范,并不意味着其仅是一种程式、一项常规管理活动。事实上,学校仪式教育活动之所以能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规约其行为,正源于其内在规范性和程序操作性。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以考试为指挥棒,以应付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的。在此情形下,不少学校缺乏对学校仪式教育价值的清晰认识,认为学校搞仪式教育活动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耽误其学习时间而将学校仪式活动视为可有可无的“花架子”,能免则免,能简则简,还美其名曰“高效、省事”。例如,一些学校打着“节约时间”的旗号,将学生的成人礼简化为一场短暂宣誓,将表彰仪式活动之中的证书颁发环节省略为“口头表彰”。还有一些学校虽明晰学校仪式教育的重要价值,注重程序的完整性,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某些学校仪式教育的规范程度却严重不足。例如,在学校升旗仪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严肃,或是窃窃私语,或是心神游离。显然,这样的学校仪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行为规约作用必将大打折扣。此外,要发挥学校仪式活动对学生行为的规约作用,还应作好规划,注意在不同学段、不同学期有所侧重和安排,形成一种仪式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学校仪式教育工具化严重,情感体验缺失

学校仪式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群聚色彩的集体在场活动,其人员、时间、地点等的集中性构筑了师生共同的集体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产生了对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为了发挥学校仪式教育凝聚情感、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价值,学校领导需要在精心组织策划学校仪式活动、提升其教育意蕴的基础上,注重师生的全员共同参与,增强学生的“在场感”。然而,当前学校的某些仪式教育工具化严重,或是一些学校仪式成为学校领导装点门面、制造声势以展现领导权威和追求自身名利的工具,或是学生的意愿、需求被抛之脑后,成为机械的被动参与者,甚至是烘托气氛、装点门面的“道具”。例如,一些学校喜欢邀请上级领导参与学校仪式活动,为了迎合领导的欢心,不惜花费学生正常的上课时间打扫校园卫生,要求女学生冒着严寒穿着短裙等。毫无疑问,过场式的学校仪式教育不仅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虽看似普通却有着特别意义、能触动人心的生命经历,还会让其产生疲倦感,滋生厌倦、抵触等情绪。此外,受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这些观念的影响,学校仪式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主导,从最开始的设计、规划,到中间的实施过程,以至最后的评价总结,学生大多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而不是“主人翁”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被忽略,以致师生之间不仅缺乏互动合作,难以凝聚集体情感,还在学生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与教师权威之间产生冲突矛盾,使学生对学校仪式提出质疑,进行抵触,降低了其应有的教育效果。

(四)学校仪式教育同质化严峻,个性特色缺乏

有学者曾言:“所有的人类实践都是文化性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毋庸置疑,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学校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不同的学校因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在学校文化与发展愿景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学校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也应呈现出该校独有的文化风貌,成为学校文化的特殊“身份标识”。独特而又富有创意的学校仪式活动不仅会赋予学校文化新的内涵,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也会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个体深刻领会学校的文化特质,增强学生的群体归属感以及对学校的自豪感。同时,也能让校外的参与人士领略到学校的特有风貌。然而,当前学校仪式教育同质化严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学校或是将学校仪式视为一种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和常规管理活动,以致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给人以单调、枯燥之感;或是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在深度挖掘、解读自身学校文化与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学校仪式活动。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不顾不同学校之间的现实差异,简单移植、模仿其他学校的一些仪式活动,以致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文化生态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学校仪式教育价值回归的路径选择

要让学校仪式教育能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实现应然的本真价值,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进行精心的策划与组织。

(一)深化仪式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升仪式活动的教育意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要关注其教育意蕴,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学校仪式作为学校中最直观、最常见的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有形承载体,因而更应重视其教育价值。对此,学校领导在组织策划学校仪式活动时应深化仪式教育的文化内涵,将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内在发展,而非学校的利益声名、仪式场面的盛大喧嚣,以还原为工具理性所遮蔽的仪式教育理性,恢复其本真价值。学校仪式活动的本然目的是通过种种感性手段,设置具有强烈的情绪唤起和渲染作用的仪式情境,让学生个体感知并接受各种象征符号所传达的理念文化、情感态度以及生命体验等正向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间实现学生的成长进步。要改变将学校仪式活动仅仅视为一种感性手段,而非向学生传递教育思想的观念,要重视其中的教育意蕴。因此,学校领导在仪式活动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大到仪式活动的主题、流程规划,小到口号标语、背景音乐等都应符合特定的教育目标,使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对学生有所启示、有所引导的教育符号,而不是一件徒有其表的美丽“外衣”。例如,在学校捐赠仪式中,一首《爱的奉献》就可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内心的触动;在升旗仪式上,校长风趣幽默而又富有哲理的讲话就可成为一堂别具特色的“德育课”;学校领导不能因文艺会演、运动会等仪式活动的娱乐性而将其视为纯粹的娱乐活动,忽视仪式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当文艺会演融入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科技发明设计比赛等活动成为文化艺术月,运动会加入艺术体操表演、体育知识宣讲、趣味运动项目等活动而成为体育文化节时,无论是对学生的精神还是对其行为都具有不可言说的教育价值。

(二)作好仪式教育活动的规划,提高仪式活动的行为规范性

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是一种充满意义的文化实践,要发挥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规约学生行为的重要价值,要摒弃那种将其视为一种无谓、无用或自发自为的存在的观念。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需要学校系统、科学的教育与引导。对此,学校领导不仅需要转变对学校仪式教育的狭隘认识,深刻把握其内涵与重要价值,避免将学校仪式活动视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而随意简化省略,更需要在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坚持阶段性、整合性、循序性、长效性等原则,系统地组织、规划、设计好不同年级和不同时期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使每一个学校仪式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又能通过仪式活动的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其行为。例如,学校的升旗仪式活动可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行为规范的养成到中高年级学生明白升旗的深刻意义,再到中学阶段完成个人理想与爱国情感的结合,这种系统的、不断深化的活动无疑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仪式教育对学生行为的规约作用,学校领导一方面应在做好关于学校仪式活动的常识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学校仪式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程序与规范,将学校仪式教育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落实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以提高仪式活动的行为规范性;另一方面,应注重学校仪式教育的常态化管理,将仪式教育中的规范与要求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例如,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双手接过奖品或其他物品并敬礼致谢的行为习惯,知道少先队员应向颁奖领导行队礼的要求,就不会在颁奖行礼时茫然无措,出现闭口不言谢、行礼五花八门的情况。

(三)尊重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校仪式教育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仪式活动帮助学生感知集体、融入集体、热爱集体,给学生提供转换角色、扮演角色的良好契机。为了使学校仪式教育活动成为学生印象深刻的社会性集体记忆,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在场感”至关重要。当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学校仪式活动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时,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在场感”,让其更加深刻体会学校仪式的教育意蕴,也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相互理解,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因此,尊重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组织、策划仪式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具体而言,在组织、设计学校仪式活动时,学校领导一方面需要改变以往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直接设计、实施的方式,赋予学生充分的权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充分参与到活动主题的选择、内容的设计、活动的筹备、场地的布置等全过程,成为学校仪式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非单纯的参与者或旁观者。如在教师指导下,可放手让学生策划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编排班级参演节目以及设计班级活动标语、旗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当然,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拥有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可建立角色轮换机制,避免学校仪式活动中的角色固定化。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某一成长关键期来组织、策划学校仪式活动。例如,中小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毕业以及成人等时期都是其生活、学习、思想面临重大转变的时候,如果在此时组织一些生动有趣而又富有教育内涵的仪式教育活动,无疑将有助于丰富其情感体验,成为其生命中一抹亮丽的记忆色彩。

(四)注重仪式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创建仪式教育的个性特色

学校仪式教育活动需要创新,不管是什么活动,超过一定限度的重复不但不能增加学生的喜爱程度,反而会让其产生厌倦、抵触等情绪。学校仪式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活动,具有规范性、长期性、重复性等特征,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年的开学与毕业典礼、每年的成人礼等仪式活动,早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成为学校最直观生动、最常见的文化事件。然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重复率与态度改变呈倒U形曲线相关。对此,为了使具有固定程序,并不断重复的仪式教育活动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并衍生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学校领导应注重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做到传承与革新并举,常变常新。具体而言,可从加强学校仪式教育活动主题的多元性、教育形式的丰富性、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联动性等方面来加以创新突破,如在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中,当国旗下讲话的“主角”由校长变为社会各界杰出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时,就可使每周的升旗仪式具有别样的精彩。此外,由于不同的学校因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办学理念的不同,而在学校文化与发展愿景上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策划学校的仪式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特色,创造性地设计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仪式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移植、模仿。例如,位于清明寒食发源地的山西省介休市实验第二小学每年都会举办清明寒食文化节以及“慈孝礼仪我先行”等仪式活动,而以外语见长的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则会举行国际文化周系列活动。

总之,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宛如一个个美好的魔法时刻,为繁忙的学校生活增添了一抹愉悦的亮色。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必须精心组织、规划与设计好学校仪式教育活动,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效。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二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