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取向的误区及重构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研究

2016-05-07 张富洪 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张富洪系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

班级是幼儿每天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幼儿的他律性和可塑性等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身心发展对班级文化具有依赖性,幼儿园班级文化能通过自身强大的感染作用,影响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其内涵及价值所在,认清当前存在的价值取向误区,建立正确的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让班级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对幼儿具有直接且重要影响的教育资源,引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所在

(一)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内涵

幼儿园班级文化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探析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内涵的文献少之又少,甚至还很难找到学者明确提出的“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定义。幼儿园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下位概念。在比较有影响的有关“班级文化”的研究中,并没有国外的学者直接提出过“班级文化”的定义,但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如美国学者杰克逊提出的“隐蔽课程”,基辛论述的“群体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日本学者片冈德雄论证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等等。明确的“班级文化”定义均来自于国内学者,蒋忠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林冬桂认为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陈国梁认为,“班级文化应该是在不同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浸染与渗透下,班级成员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教育大辞典》将班级文化界定为“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根据上述对班级文化的理解,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特殊性,笔者尝试提出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定义:幼儿园班级文化是指幼儿园班级的全体幼儿在保教人员的引导下,为实现班级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满足成长成才需要的,被幼儿认可的积极向上的美好向往、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学习态度、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的动态的文化综合体。

幼儿园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一种,它的构成与班级文化基本上应是一致的。俞国良认为,“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有班级成员集体的心理氛围、班级组织与人际交流、良好的班风、集体价值取向、正确的集体舆论等”;韩东才认为,“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存在方式,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和物质形态上的所有内容”;戴胜利认为,“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教室布置、班徽、班歌、班训、班风;班级规则、管理制度;班级目标、班级舆论、班级公平等”。综合上述观点,笔者归纳出幼儿园班级文化的构成,即幼儿园班级文化由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构成,显性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隐性文化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在师幼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共同创造和积累形成的。

(二)幼儿园班级文化的价值所在

1.社会价值:传承社会价值观念,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班级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社会价值,对幼儿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这与杜威“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即让学校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并与社会形成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在学校中就能体会到社会的需要和价值趋向,并在与社会的相互经验中获取知识及生活技能。

幼儿园班级文化的社会价值显而易见。首先,班级文化中经常会融入社会生活元素,如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民族的习俗、教育的传统等,时时刻刻都传递着社会的公共价值观,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透过班级文化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幼儿可以接受社会自由平等理念的熏陶,逐步养成民主自由、公平公正、勇于承担责任等良好的公民意识。从传承社会价值这一角度看,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陶冶幼儿形成公民价值观的过程。其次,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幼儿社会意识的萌芽,幼儿更乐于与同伴交往,更依赖并认同班级文化,他们也更容易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们在与班级文化的互动中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理念。可以说,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为社会价值观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个人价值:发挥隐性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班级文化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隐性习得是幼儿与班级文化交融的结果,幼儿正是在这种隐性的班级氛围陶冶下成长起来的。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的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强化,只凭观察学习也可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的。”

幼儿园班级文化的个人价值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班级文化促进幼儿知识的习得,独特的班级文化对幼儿而言是强大的教育力量,构成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内容。其次,班级文化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生活的乐趣,形成乐观向上的良好气氛,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再次,班级文化对幼儿的品德养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它为班级每个幼儿提供了一个融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于一体的自由空间,使幼儿的良好品行得以实现和升华。此外,班级文化对幼儿具有融合和感染的功能,在温馨和谐的班级中,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完善人格,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取向的误区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固定态度和看法。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取向指的是幼儿教师自身的某些价值观成为班级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对教师唤起教育态度、调节教育行为、指引幼儿、评价幼儿具有定向功能。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受到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的影响,这种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价值取向可以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和行为。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即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由此可见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因此,不正确的幼儿园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会成为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桎梏。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普遍忙于日常的事务管理,基本上没有形成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共识,一些基础较好的幼儿园,虽然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并不陌生,也开展过相关活动,但在调查中发现,72.5%的幼儿教师对班级文化的价值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甚至不少幼儿教师还存在比较明显的价值认识误区。

(一)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班级文化只是一种班级管理的手段

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行动”和“效果”,其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高度重视行为目的和效果,体现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关联最后的事物、收效、效果和反应”。

有这种价值取向误区的幼儿教师通常都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只是开展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把幼儿管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简单相加,认为他们是静止不变的、各自割裂的东西,在这种观念下,班级文化建设与幼儿的发展是分离的,变得与幼儿身心成长格格不入,甚至沦为约束和管理幼儿的手段,最后变为僵化和刻板的条条框框,使原本洋溢着童真、乐于探索和充满求知欲的幼儿失去了朝气,丧失了最宝贵的创造性体验,厌倦和害怕班集体生活。在班级管理调研中不难发现,当幼儿教师把良好的班级秩序作为幼儿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成果炫耀时,在他们眼中,班级文化强调的就是静态的班规、班纪以及教师的权威。可以想象,在班级文化只剩一纸空文,学习生活犹如一潭死水的幼儿班级中,幼儿是根本不可能找到“存在感”的。虽然这种静态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幼儿教师有效管理班级纪律,但抹杀了依托班级文化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这一最宝贵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班级文化的价值绝不限于班级良好秩序的维护,而是富于激励的、引领幼儿走向身心和谐发展道路的绿色桥梁。

(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班级文化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摆设

功利主义是一种规范伦理,“其实质在于能否将行为的后果或遵循行为规则的后果有助于所有当事人功利(快乐、安康、利益、益处、效用、偏好与幸福)总量的最大化视为其是否合乎道德的标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以事物给人们带来的功利的大小为标准来衡量事物价值的思想意识取向。

有这种价值取向误区的幼儿教师通常把班级文化当成是一种吸引家长眼球和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摆设,甚至简单地把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等同为布置教室环境,如主题墙、低墙面、吊饰、区域角等装饰,这些教师往往在开学时匆匆把课室的环境布置一下,以后就再也无暇顾及了。这种班级文化是预定的、外部强加的内容,与幼儿的自主参与和体验是脱节的,严格来说还不能算作是班级文化,它也不具备班级文化应有的影响力,其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管理调研中发现,不少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从设想到推行基本上都取决于幼儿教师自身的喜好或者是个人的文化取向,虽然也有一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会让幼儿参与某些环节的布置,但通常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真正的班级文化的凝练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地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而是师幼之间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师幼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思维火花的碰撞。班级文化对幼儿的内在感染力在于其参与性和生成性,它应是师幼合作共赢的成果。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认为,“学前时期儿童具备了语言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如果儿童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周围人尤其是亲人的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为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社会人奠定基础;如果成人对儿童主动性的要求不予理睬,或者是取笑甚至惩罚儿童的这种创造性做法,那么儿童就会逐渐失去信心,长大后,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班级由一群充满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幼儿组成,只有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建设和体验班级文化,彼此间有较多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形成属于幼儿自己的班级文化。

(三)经验主义价值取向:班级文化只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灵感

经验主义是一种诞生于古希腊的认知论学说,认为“人类的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它偏向于强调人类知识的本源是感觉经验而不是先天的观念,经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经验主义价值取向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

有这种价值取向误区的幼儿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时,往往拘泥于自身的经验或传统教育理念去采取行动,缺乏运用教育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理论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使班级文化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不少幼儿园教师没有阅读理论书籍的习惯,加上平时工作较忙,几乎无暇阅读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书籍。平时参加培训的机会也非常少,而且教育培训机构也很少开设与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培训项目,致使不少幼儿教师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时,只能凭感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很少主动去寻找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相关理论的支持,有时甚至将传统文化习俗奉为班级文化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化习俗”是指传统文化中传承的、具有约定俗成意义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制度手段,或者是广为流传的儿童故事、民间谚语、诗词歌赋、文明礼仪等的集合体。如“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纪律规范要求,“狼来了”等品德教育故事等。但传统文化习俗并非都是能与时俱进的,其中不乏一些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之类,明显是忽视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主体作用。如果幼儿教师在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时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容易不加思索地照搬照抄其他教师的做法,或者固执己见、随心所欲地推行自己不成熟的做法,往往导致班级文化活动缺乏自觉性,而缺乏自觉性的活动通常也缺乏持续性,容易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

三、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构

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对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着重从幼儿的需要、教师能否满足幼儿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幼儿需要的角度来呈现班级文化的价值,是实现班级文化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也是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则。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表明了幼儿教师建设班级文化的想法和主张,是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信奉且须坚持不懈的信条。幼儿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班级文化的价值目标。

基于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研究,结合当前幼儿教师班级文化价值取向的误区,笔者提出了十二字的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即有理据、重主体、多互动、促参与,作为幼儿教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性原则。

(一)有理据: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班级文化更具生命力

“有理据”这一核心价值观能确保幼儿园班级文化更具发展和传承的生命力。《指南》明确指出,“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以科学理论指导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班级文化的理论模式。

幼儿教师要通过对班级文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班级管理的实践,找到符合班级文化的指导思想,并把解决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构建班级文化理论模式。这里提到的“班级文化理论模式”是指从日常的教育、生活管理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其实就是解决班级文化存在问题的方法论,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并运用于教师日常的管理中,这种理论就成了“模式”。可以说,班级文化理论模式也是指导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幼儿教师完成任务,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少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教育理论,值得幼儿教师在构建班级文化理论模式时借鉴。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幼儿个性发展,注重健康成长环境塑造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完整细致的纪律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注重建立一套积极、果断的幼儿行为结果处理程序的果断纪律理论;强调根据幼儿认知缺陷,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调控和改变偏差行为的行为矫正理论;强调排除幼儿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满足多种多样需要的机会的目标导向理论;强调通过创造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来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发展的和谐沟通理论;强调幼儿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反对把幼儿看作互不相干的个体,割裂集体成员之间内在联系而片面突出个体特征的团体动力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人本主义理论关注幼儿的发展,果断纪律理论关注幼儿班级的纪律和问题行为的现象,行为矫正理论关注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和谐沟通理论和团体动力理论则关注幼儿人际关系的互动取向。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理论指导,再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构建适合幼儿成长的班级文化模式,从理性的角度认真思考和自觉建设班级文化。

(二)重主体: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班级文化更具说服力

“重主体”这一核心价值观能确保幼儿园班级文化对幼儿更具有说服力。《指南》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幼儿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这样的班级文化对幼儿更具说服力。

众所周知,幼儿是幼儿园中的重要主体,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他们在班级中的分享、互动和合作会充满童趣、富有个性特色,他们的学习生活成果本身就是无可替代的班级文化存在。巴特克(J.A.Badky)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儿童文化在班级内存在的必然性,同时阐明了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关系。“儿童文化可以看作为成人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文化海洋的浪潮拍打着这座岛屿的海岸,雕琢着它的周边,岛屿的其他部分则自由地滋长着。虽然成人环境施加给儿童文化以极大的压力,但正如同成人文化是成人社会的产物一样,儿童文化至少同样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的产物。”可惜的是,由于不少幼儿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时,往往把幼儿视为被加工和改造的对象,背离儿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忽视了属于幼儿个体或者群体的幼儿文化。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当下的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总是把幼儿置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误认为幼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无知,幼儿文化的主体性受到忽视和压抑。幼儿教师没有想到去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声音和他们真正的需求,也很少甚至不愿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是基于职业需要把自己认可的文化理念不加筛选地灌输到幼儿的头脑中,导致幼儿过着与小大人无异的生活,幼儿文化受到忽视和压抑。这些幼儿教师习惯采用“严防死守”的工作方法,把班级文化建设过程视为制订规则和执行规范的过程,而这些限制和惩罚幼儿的手段,在管理班级纪律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孩子的天性和文化行为表现。幼儿教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的价值并赢得幼儿的尊重。

(三)多互动:充分的师幼互动生成的班级文化更具吸引力

“多互动”这一核心价值观能确保幼儿园班级文化对幼儿更有吸引力。《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强调,“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们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与幼儿平等互动,促成师幼互动文化的生成,充分展现互动生成文化对幼儿的吸引力。

幼儿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幼儿与多层面文化的互动,包括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统称为“师幼互动”。这些人际关系的互动会生成一种文化情境,这种情境就是幼儿文化与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这里谈的“幼儿文化”是指幼儿个体或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其观念、态度、习惯、品德、学习、生活方式和个人能力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幼儿之间交往所特有的同辈群体的文化特征。“教师文化”是指教师自身的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幼儿园文化”是指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多勒(W.Doyle)提出了师生互动的生态系统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居民’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师幼互动的实质就是幼儿文化与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幼儿文化由于与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附有与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可以说,良好的师幼互动能促成幼儿文化和教师文化、幼儿园文化的同质化,生成健康的班级文化。但在实践中,不少幼儿园教师对班级文化的认识还不到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下的班级环境建设、班级常规建立,忽视班级中多层次的师幼互动关系,漠视师幼互动生成的文化,从而导致师幼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文化观念冲突,削弱班级文化的吸引力。

(四)促参与: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班级文化更具影响力

“促参与”这一核心价值观能确保幼儿园班级文化对幼儿更具影响力。《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多组织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多组织幼儿参与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力。

实践活动是幼儿园班级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幼儿与班级文化实践活动是互为作用、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幼儿在参与班级文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其身心发展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的参与也在客观上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善于探索、善于创新,他们的参与会给实践活动带来无限的活力,使班级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是实践的历史积淀和对象化;文化又构成实践活动的内在机理和方式。”实践是人的活动中最根本的“文化”活动,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彰显它的力量,身处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应对其所面对的文化。

幼儿教师建设班级文化,最佳的途径就是组织和鼓励幼儿参与各类的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包括参与游戏活动、设计主题活动、开展娱乐竞技比赛活动、组织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既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也可以彰显班级文化的感召力。李学农认为“班级是学生个体活动的最为重要的场所,班级文化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生的”。但在实践中发现,还有些幼儿教师对调动幼儿参与班级文化实践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不信任幼儿,不善于调动幼儿和放手发动幼儿参与活动,组织的班级活动常缺少目的性与计划性,为活动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也不能通过幼儿的参与体现班级文化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对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讨,是当前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对幼儿园班级文化的良性发展起着导向和保障作用。幼儿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应自觉以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有效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通过不懈的研究,不断认识、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真正成为所有幼儿教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性原则。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三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