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光旭 | 提升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的从教能力

2016-12-13 程光旭 中国教育学刊


导读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


文 | 程光旭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改变命运,教育奠基未来。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教育技术手段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创新性人才标准被普遍认同,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新教育手段和新人才需求的双重挑战与夹击。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成为教师能力发展改革的新方向。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个性品德养成和各类潜能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基石。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影响着课堂教学,掌控着知识传授,其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及道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从教能力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截至2015年,我国基础教育从教人员已超过950万人。变革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从教能力,是基础教育有效应对教育发展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教师从教能力提升,需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是改变知识传授教育,强化学习能力教育。在传统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重在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习得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在学校和课堂。然而,在科学技术知识快速膨胀、知识更替速度急剧加快、知识传递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条件下,依靠传统教师教育中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师培养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必须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跟踪知识前沿,教会学生运用新知识。

二是改变教学经验积累教育,强化教学研究能力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面对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依靠教师的直接经验已很难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需要教师深入实际活动当中,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育教学活动的这种变化,要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既要让中小学教师系统学习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又要让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掌握科研活动的具体实践技能;既要让中小学教师懂得如何开展理论研究和掌握实践技能,又要让中小学教师学会批判性思维,以便在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三是改变标准模式教育,强化个性发掘教育。新时期基础教育领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要教师”为指引,即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教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策略等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等现代教学理念。

四是改变业务技能教育,强化管理能力教育。现代新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社会学习。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管理能力,而不能仅有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去策划、指导、组织学生学习,而不是去命令、强制、压迫学生学习。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管理者转变,要从单纯的教学技能训练向教学技能与管理能力同等训练的方向发展。要重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学生学习过程引导、课堂教学秩序维护、学生主动性发展引领等方面的能力。要注重教师课外管理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策划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活动、领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五是改变传统手段教育,强化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快速改变着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师+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育手段,受到“互联网+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手段的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哪些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要话题。教师要改变不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惰性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通过开设课程、技术培训、绩效评价等方式,强化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应适应新形势、促进新变革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可直接进行刊物订阅!小店初开张,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能多提建议,我们会及时改进,以便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声明与致谢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十二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中国教育学刊采编系统已上线,请大家登录官方网站http://www.jcse.com.cn 赐稿。

感谢大家对中国教育学刊的关注与支持,也欢迎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获取更多内容请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