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与教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及教育渗透

2017-07-04 王伟建 中国教育学刊

文:
王伟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润,从而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突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传媒的助推下,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已经拉开序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纽带联结教学与德育,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推进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完美结合。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1

民族责任的文化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个浩瀚广大的整体,历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的孕育,许多具有根源性的因素铸就了中华文明,并使其不断修复、补强、再生和重生。中华文明在哪里?她就在中华传统的文化里,在古诗词的解述里,在书画的鉴赏里,在戏曲的剧情里,在我们的血液和心灵里。校园文化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精华、要智慧,有文化之根,才能圆中国之梦。

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光大的时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学生的人生目标和行为选择,是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为依据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学生要发展和进步,就必须重视文化价值取向。学校可以借助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渠道,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要基点,以对外来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发展要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神、先进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意识等传播到大众中去。学校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呼吁继承传统,实践立行,活化链接,为教育所用,使广大师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下不断前行。例如学校可以设置校训精神礼赞的“校史文化”、家校社区联动的“口述历史,行在当下”等活动。


2

爱国精神的民族之魂

爱国精神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精神。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临难不屈,前仆后继,保卫祖国,使中华民族历经万千劫难而不衰。爱国精神内容广泛,包含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民族历史、危难之时为国战斗。这些爱国精神都源自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辉煌灿烂的文化。

学校应组织和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利用革命纪念日和重要的传统节日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例如:清明节集体去为烈士纪念碑扫墓;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的大合唱比赛;组织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的同时勿忘国耻,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在每年的“一二九”这一天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设置拥有家国情怀的“根文化”,忆苦思甜的“革命传统”;开展责任和励志文化、“成人礼”文化品牌活动,热爱祖国山河,学好农耕文化。在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歌唱比赛中,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团结合作,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从而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3

传统美德的教育之风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厚德载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教育效果非常明显。要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在长期的磨合与锤炼中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志存高远、艰苦创业、敢于超越、追求至达的“搏”的传统美德。这种精神在广大师生心中孕育成长,成为无形的力量,为吸引、团结和激励师生工作、学习营造浓厚的思想氛围和精神动力。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它熏陶浸染、润物无声;传统的校园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则是一面旗帜,它引领着师生意气风发地前进。例如,在道德方面的校园文化可以设置:开悟明礼的“名人家训”、敬老助老的“孝道文化”、守护亲情的“传统家书”、笔墨珍藏的“师德师风”。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灵活运用。我们要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行活化和链接,为教育所用,鉴往知来、披沙沥金,在继承中创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要探索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分类育人,创办有固定时间的“主题展览”和地域特色文化育人品牌。组建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增设教师和学生可以体验的教育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


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积极落实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目标以及相关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因此,语文教学的新定位便成为“加强对经典文化的吸收”。“经典作品赏析”课程的前期准备和开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学,因为文学作品有其内在的完整意义,有它渗透内外的神韵。重视追求学生的鉴赏个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须激发其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进而拓展出文化熏陶的一个新时空。选文的核心内容应以“仁、义、礼、智、信”的儒学文化精髓来构建教材,力争体现中华文化的神韵,浓缩文化的精华,拓展学生的视野。

切实落实校本课程教学计划,需要教师指导性和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校本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认真上好校本课程,加固和加深对课题的研究。具体包括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确定,教学时间以及形式安排,课程评价方法等等,进而让校本课程更好地在思想保障、师资保障与制度保障下实施。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要改变以往教师强加于学生的单边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防止轻感性归纳、重理性演绎。也不要以全部训练和测试替代文化积淀的诗歌阅读方式、整体阅读鉴赏,不能因为教学思想局限与自身水平问题而造成虚耗经典问题的产生,要废止片段填鸭式的古典诗词讲解。


推进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播

学校文化的传播存在着死板的、不被学生接受的“灌输”和“说教”,学生面对这样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但不会接受反而更加反感,不利于学校文化精神的传播。因此,学校文化传播的多元平台搭建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传播内容:文化物质的体现

学校是文化的集散地,学校教育是思想养成和升华的基础。在学校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内容是一切的基础。因此,文化传播策略必须保证传播内容一定要展现文化特质。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为主题的教育资源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宣传的重点内容。例如,诗词歌赋、传说典故、典籍文献、风景名胜、节庆仪式、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体现信息化水平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形式也更符合广大学生的文化追求。

 

传播方式:体验平台的搭建

学生生活在自己构建起来的感知世界之中,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其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学校在避免灌输式教育的同时,必须为学生营造切身体验的平台,定期设置一些集体活动,再通过集体学习和征文撰写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看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保证学校文化传播。具体平台的搭建,可以开展诸如“清明祭拜”行动、捡拾白色垃圾、“保护母亲河”行动、“两地书”活动、服务孤寡老人、做家务等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把握文化的精髓,理解德育的根本,更好地从体验的世界中寻求社会文化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传播载体:媒体的议程设置

美国传播学家认为,大众传播的功能之一是形成社会“议事日程”,以传播媒介最显著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传播各种议题。学校文化的有效传播从策略上看,必须先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移动自媒体、手机媒体等)设置议题。拓宽媒介传播的渠道,特别是通过借助现代多样化媒体的及时性、多元性、互动性的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借助主题鲜明的新闻报道、论坛讨论,以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度。


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背古诗词。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国学经典,例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2009年,中小学逐步推广了书法教育,此后,书法课正式进入各学校课程表中。要主动适应学生学习需要,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由于提前读写,及早接触了大量的语文材料,开发了智力,其学习愿望、学习能力都有所增进。因此,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应结合传统文学进行广泛的改进。识字教学可采用“识写分流”、分步走的办法,对汉字的音、形、义和识、写、用分别提出要求。

此外,我们还需要社会提供能够应用于课堂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教材。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学校借助社会教育素材,与学校教育内容形成目标统一、关系和谐、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借助社会采集到的活生生的现实案例和丰富素材,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深深的触动和积极的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是生活的缩影,抓住课堂主渠道进行传统文化熏陶会事半功倍。

 

创设传统文化校园环境

传统文化只有与我们的生活贴近才能生根。这就需要传统文化教育的“神形兼备”“以人为本”和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今年的“两会”,传统文化成为热议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概括为“三句话”:“覆盖教育各个学段,看作固本工程;融汇进教材体系,看作铸魂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看作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经过历时数年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究,从理论到实践,从显性课堂到隐性教育,都证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培养学生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可以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到学校形象设计中,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直接经验、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可以深入家庭、社区调查了解地方风俗文化、民间艺术,取其精华引入校园。环境育人要注重过程、重视实践,可以体验、引发探索,用民间文化艺术点亮校园的各个角落,洗涤学生心灵。例如,在文学方面可以设置:翰墨精神的“书法绘画”、才华横溢的“原创诗词”、赏析体验的“驻校艺术家和作家”、讲究对仗的“楹联文化”、博古通今的“书院文化”。在艺术方面可以设置:校园雅韵的“戏曲艺术”、活色生香的“传统美食”、雅俗共赏的“考古文玩”、传统器械的“良工匠作”、栩栩如生的“刺绣技艺”和岐黄妙术的“校园中医馆”等。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文化传播责任。在认清我国校园精神文化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加强学校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素质教育的指向下,学校更应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同时,积极建设学校文化,使之与德育教育形成良性互动。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文化传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感恩于教育,报恩于社会。

文化传播把关,是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定位传播效果的重要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校园表达在现代通常会面临如何去糟取精、扬长避短,怎样与时俱进和当前社会价值观念接轨,如何使学生“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优质的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讲求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渗透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完善学校文化建设。

借助教师自身优势主导文化传播。校园文化传播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教师指导优势以及环境优势,将学校、家庭、社会几者都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并主导校园文化的传播。学校以社会信誉、科学性文化传播、专业权威性教育等自身优势主导文化传播,使其气氛更浓、影响更深、层次更高,效果也更明显。学校要从系统、科学角度进行学校文化传播,从条件建设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强感恩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策略的有效性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读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怡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和学习与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相结合,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基于服务学生成长需求营造文化育人环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的学校才有活力,才是真正践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所以,我们要学向传统,吸取精华,实践立行,活化链接,文化育人,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上得以渗透、为教育所用。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六期,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订阅纸质刊物


坚持理论创新   彰显实践引领

发扬学术民主   萃取科研精华

中国教育学刊 一个有深度、有态度的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