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的教育信仰】张基广:给孩子自然适度的教育

2017-08-14 张基广 中国教育学刊

文:张基广 |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文章字数约9500字,阅读约需20分钟


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担任校长近20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是“学而优则仕”,当代教育主导趋势是“学而优则业”。一个 “读书求官”,一个 “读书求职”。两者都表现为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社会需求和世俗功利,而疏忽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揠苗助长”,“用心”地进行“过度教育”。例如,一怀孕就开始胎教,刚开口说话就进行早教,幼儿园就开始培优,小学就忙着设计人生……造就听话的“小大人”。这些“小大人”就如卢梭笔下“早熟的果实”,既不甜美,也不丰满,而且容易腐烂。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应是让学生未来活得尊严而幸福,这种尊严而幸福的生活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深度的幸福感。这些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来源于个体不同的自我实现。而现实的教育中,过度的早期开发,过多的知识学习,过强的机械训练,抑制了人的能力和创造性,形成思维固化定式,影响人的可持续发展,即使是神童,也只能“泯然众人矣”。


其实, 孩子的成长是一段长途旅行,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尤其是小学,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此时最需要的是适度的引导。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和期待的心理,营造一种野性质朴、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顺应人的自然,开发人的潜能,对孩子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一言以蔽之,给孩子自然适度的教育。这就是我所倡导并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笃志践行的教育。


校园布局原生态,引导学生“野”而有节


“野”,是孩子的天性。任何一个成年人,谈起童年时光,都津津乐道当时的“野”。人类的祖先就是从森林里“野”出来的,那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人在大自然里是很幸福惬意的。


儿童早期成长研究表明,自由活动对儿童情感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特别有益:奔跑和释放,可以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放松身心;观赏和感染,可以让孩子看到本真的自然景致,不仅有认知上的刺激,也会有审美的熏陶,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的美景、树叶的颜色、泥巴的质感都是其创作的源泉;探索和发现,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生发灵感和创造力,蜜蜂采花粉、蝌蚪变青蛙都可以成为生物课的校外课堂。因此,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不妨让他们“撒撒野”,亲近自然,接受一点危险。而我们的城镇校园大多太精致了,到处充满美感,可就是找不到让孩子们“野”的地方。城里的孩子,见到的大多是经过加工的风景,远离阳光、蓝天、动物、花草等自然因素,认不出蔬果的名称,对大自然感觉陌生,反应迟钝,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孤独、偏执、抑郁、焦虑等性格,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缺失综合征”。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怕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给学校惹上麻烦,将诸如秋千、滑梯、游泳池禁用。孩子们就像笼中的“金丝鸟”,被保护得不自在;就像温室的花朵,变得弱不禁风。


在湖北武昌实验小学,一切布局都尽可能以自然的原貌呈现。学校的土操场,秋冬季经常尘土飞扬,不少教师和家长建议,把这块泥巴土操场换成塑胶跑道。我却“霸道”地坚持:青草茂密的时候,学生在上面游戏、玩耍,那是一种草地上的自然幸福;草叶稀疏的时候,尽管晴天见土,雨天见泥,但有泥土的芬芳和泥土里的奥秘,孩子们照样可以玩得开心,那也是一种幸福。


校园围墙旁有许多高矮不齐的野树。一次,学校要迎接省里绿化评估,前来预检的绿化专家听了汇报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学校野生树种很不规整,最好清理掉,重新规划,栽种整齐的绿篱,那样才会更美观。面对专家的建议,我委婉地说:“容我们再考虑考虑吧!”后来听说因为我们动作迟缓,有点懊恼的专家换了另一所学校去评估。我们学校也因此失去了一块可能获取的先进匾牌。但我至今并不后悔。每每想起这件事,还有一丝窃喜:幸亏当初的坚守,幸亏没要那块所谓的奖牌。你看:每到春天,所有的野树都攒足了劲发芽;一到夏天,都千姿百态地撑开了绿伞;而到了秋天,五颜六色,把校园装扮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还有一棵奇特的香樟树。因为它长在教学楼的回廊中间,树身穿廊而过,直达楼顶。当初修建教学楼的时候,这棵香樟树恰好处在回廊的位置,有人建议砍掉。经过民主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把这棵树保留下来。于是,香樟树成为教学楼中间一道别致的风景,成为学校环保教育的活教材。一年可以建成一座漂亮的大楼,三年可以建成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但是,一棵大树的成长需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露的滋润,一园大树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累积啊!有树就有底蕴,有树就有人气,有树就像家园,有树就有梦想。真正的教育就像原始森林,让每一棵树、每一根草在雨里生,在风里长,在阳光里呼吸。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姿态生长!


学校还建了三个大沙坑,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每到下课,孩子们兴奋地在沙里堆“城堡”、挖“水渠”、做“蛋糕”,经常一身脏。于是有人从“建设文明校园”的政治高度建议,不要沙坑了,但我没有采纳。“玩得脏是孩子的童年本真。孩子们在玩沙时,想象力也会迸发、疯长”,我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不仅如此,我还特意找人在校园里修了兔舍,养起兔子和鸟。孩子们在观兔护鸟的过程中,找回了童真,增加了环保小常识,培养了与小动物的情感,也让校园多了一分童趣。自然、从容和本真,这就是我追求的办学理念。一切自然的、原生态的、本真的生命,在我所主管的校园里都要得到善待。


但“野”是要有所节制的。我让全校同学参与讨论,哪些地方是可以任意玩的,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通过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查找,共同确定校园内及周边常见的32个危险点及危险行为,如楼梯间追逐、推搡,走廊过道翻越、打闹,交通路口跨越护栏等,并绘制“校内外危险点示意图”进行宣传警醒。同时,在学生活动密集区域和重要危险点,安排人员值守,及时提醒和施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呵护,为学生构筑了安全防护网,撑起了安全保护伞。学生既玩得尽兴,又玩得安全。


给学生“发泄”机会,引导学生“疯”而有序


任何人都有释放的需要。孩子们感情脆弱,既要给他们欢乐的时光,也要给他们释放的机会。释放 36 42678 36 15533 0 0 2834 0 0:00:15 0:00:05 0:00:10 3037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开展活动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疯”、在活动中成长,全面释放个性、发泄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我认为,真正的儿童是可以在地上自由打滚的;真正的小学应该允许学生在地上自由打滚。但我们的教育过多地用管的办法,认为只要把学生管住了、管乖了、管听话了、管不出事了,就是成功。于是学生课间、课余活动被圈定了范围,有戴着袖章、红帽标志的师生在巡视。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学生的创造天性也就逐步被扼杀泯灭。


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操场上打滚、在沙坑里玩乐。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常开展爬树、赤足行走、扶墙走、玩泥巴等游戏。我给家长们推荐了“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在这份清单里有堆雪人、在河边草地上打滚、露营、野餐、烘焙、养小动物,还有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与同学小小地打一架等“淘气”的行为。这32件事能够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家长、亲近社会,过一个真实的童年。更重要的是,还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疯”的机会。


“毕业泼水节”是学校传统的“疯狂节”。每年夏季的毕业典礼上,几十个大水桶排列在操场上,毕业生自带“武器装备”登场。当泼水活动宣布开始时,学生们一起涌到操场打起水仗。顿时,整个操场沸腾了,水花飞溅,呐喊声、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人人都成了落汤鸡,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场面煞是壮观。


每月一次的体育游戏节,让所有学生都“疯”一把。100多个游戏节目,以中高段和低年段来区分,有吹乒乓球、夹玻璃珠、踢毽子、弹力球、打珠子、呼啦圈、跳房子、黑夜擂鼓、保龄球、筷子入瓶、青蛙过河、拖轮胎跑、一分钟仰卧起坐、30秒单摇跳绳比赛、30秒跳长绳比赛……每个孩子都有运动项目,拿不拿奖并不重要,关键在参与,在于玩得开心。


打沙袋是一项男子汉气十足的“疯”运动。每天中午大课间,在操场右边的一个大厅里,数十名学生“摩拳擦掌”,对一个个吊在大厅里的沙袋拳打脚踢,一边打、一边大声叫着,非常过瘾。


学校还推出一系列“狂欢”活动,如 “疯狂发型日”,从校长、教师到学生,人人都可秀出“不一样”的发型;“双胞胎日”,在校园内寻找类似凤凰传奇式的好朋友组合,让独生子女体验兄弟姐妹“一家亲”的感觉;“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让孩子们挑战极限,创造某方面的校园记录……


2016年元旦前夕,学校2000余名师生举行了“疯狂发型、英语跳蚤市场”迎新活动。学校操场上摆起了数百个“摊位”,教师身着长袍马褂,学生们戴起千奇百怪的发型,就地摆摊做起了“生意”。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全部用英语表达,笑声、吆喝声不断。


但是打滚得看地方,疯闹得看时候,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打滚,任何时间都可以疯闹的,得有节制和规范。我们发动全校同学参与讨论,“哪些地方是不能疯闹的”“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应该如何养成良好习惯”。通过“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的“头脑风暴”,形成了《武昌实验小学学生十项基本文明礼仪》和《武昌实验小学学生“八个好习惯”实施办法》。为把好习惯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校出台“我班最棒”评分标准和细则,各班按照评分标准评出“文明”“劳动”“健康”“智慧”等特长“奇兵”,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实小奇兵”已成为学生响亮的口号与追求的目标。


活动是最容易生产故事的。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是有传统、有故事的学校。当传统被传承、故事被传说时,这所学校就有了文化,就容易被人记住。可能多少年后,学生们把公式、定理都遗忘了,但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鲜活的故事一定会留在记忆里,成为朋友久别重逢的谈资、笑料,成为生命亮丽的色彩。



实行开放管理,引导学生“放”中发力


现代学校治理的核心思想是开放,一个开放的体系才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体系。打开学校的“门”,推倒班级的“墙”,能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参与学校治理,也能激活内部资源形成治理合力,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真实的生态成长环境。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包干式”投入的大量增长,寄宿制学校大量兴建,封闭式学校越来越多。如何在封闭的校园里实行开放式办学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一堵透明或不透明的围墙,将学校团团围住,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围城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不良诱因,增加了安全系数。但学生被封闭在校园里,按照学校的安排学习和生活,没有个人的选择和需求,表面上看“乖巧听话”“文质彬彬”,但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和沟通,也就失去学会生存、学会适应社会的机会。一些学生变得冷漠,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这些人生在苦难的旧中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而我们子孙后代生在幸福的新社会,却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封闭式管理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在固定的模式里,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发展个性、发掘潜能、培养特长的空间。因此,“那种筑起围墙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在封闭式的学校宜采用开放式管理,实行“放水养鱼”。


武昌实验小学经历了一次开放管理的探索“故事”。学校门面出租的时候,店主赠送了两架钢琴。三角的,很漂亮。钢琴送到学校时,引起了围观和讨论。有的老师说:这么漂亮的钢琴,要做个专门的琴房来好好地爱护;有的老师说:这么高贵的乐器,不能随随便便让人弹;有的音乐老师甚至说:钢琴是有灵性的,只有熟悉它的人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大家的议论引发了我的思考:钢琴在学校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是为少数人所用还是为更多的人所用?什么才是高贵,孤芳自赏才是高贵吗?什么才是真正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特别是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或钢琴家,而是要培养千千万万个音乐爱好者和钢琴爱好者。主意打定,我说服了老师们,在两栋教学楼的大厅里做了两个演奏台,允许学生自由弹琴。这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会弹的登上演奏台,神采飞扬地弹奏一曲;还不会弹的,围着钢琴转来转去,这里摸摸,那里瞧瞧;一二年级的“小不点儿”一个个踮起脚尖,眼睛睁得圆溜溜地往钢琴里面瞧,盯着一个个琴键是如何跳动的。个别调皮鬼,刚在沙坑里玩得满头大汗,一下子就把脏脏的小手印在锃亮的琴板上……与此同时,学校趁机开展了“争做小琴手,争办钢琴周”的活动,让会弹钢琴的孩子们自愿申报,争当一周的“主弹琴手”,并以该同学的名字命名为“某某钢琴周”,感染和引领更多的孩子爱上钢琴、爱上音乐,一些孩子还举办个人演唱会。看着孩子们那么热烈地痴迷钢琴,老师们也被感染了。不少老师在课后也情不自禁地登上演奏台,弹奏一曲。


其实,学校是孩子们的。学校的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一切有利于孩子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思想,实行开放办学。这种开放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应是校内、校外教育全方位的开放,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引导学生在走向社会和世界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我们还在其他方面实行了开放。如班级工作实行开放式管理。倡导各班师生和家长一起共同制订班级发展目标,使之成为教师、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愿景。每班都设计富有个性特色的班徽、班旗、班训和班规,并通过简短雅致的文字和图案呈现。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会派代表升起自己的班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悠扬的校歌声和冉冉升起的国旗、班旗,油然而生。


少先队工作实行开放式管理。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少先队员中招募志愿者,戴上印有校旗LOGO的“志愿者”徽章,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向志愿者开放;还公开征集校园小义工,向孩子们提供一些校园义务服务岗位,如图书管理员、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等。


学生社团实行开放式管理。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组队、自主管理。“两湖”文学社、管乐队、合唱队、田径队、足球队等学生社团受到广泛欢迎。学校除了提供场地外,还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志愿者,辅导和支持孩子们组建团队、自主发展。


学校工作实行开放式管理。坚持每周邀请一位在本行业、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家长参加升旗仪式。其除了要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外,还要和孩子们进行对话。在校外建立艺术教育、外语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教育五大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走进高校、工厂、部队、景区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还创办“国际教育实验班”,聘请外籍专家,并与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小学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与香港圣安东尼学校、新加坡美雅小学、日本住吉小学、英国朗力小学结成友好学校。


观念一放天地宽。充分尊重人性、尊重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变化的空间和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中探寻知识,获得全面发展,这就是开放性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武昌实验小学这所百年名校“大气优雅,实验超越”办学精神的传承发扬。


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问”中增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首诗非常质朴却哲理深刻,强调了好问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满脑子问题,满肚子好奇。正常的逻辑应是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新问题出教室,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进步。鼓励孩子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是教育的根本。


可现实教学中,我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一年级学生刚进校园时,好问、好奇、好想象、好游戏,有一万个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年级越高,问题越来越少了。唯书本,唯教师、唯标准答案,正成为一些学生的“综合征”。我们的教学就像工厂的流水线,教师按程序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授完,学生按程序上课、做作业、考试,没有多少商量和选择的余地。于是,生发疑问的脑子,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对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令人惶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来的,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却缺乏新意。


为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是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满堂灌,以问题贯穿课堂。但学生依然被教师牵着鼻子,处于一种被动应付、应对状态,难以激发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我的理想是,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学堂,让课堂从三味书屋回到百草园。于是,在学校大力倡导和推行问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先学后导,问题先行;学中求导,以导利学。主要精神是“以学为本”“以问为主”,给学生更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选择机会。


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先问后教,循向而导。基本要素是自学—质疑—合作—分享—反思。自学中提出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小组中弄不懂的,提交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梳理,提出孩子们共同面对的问题,甲组问题乙组答;最后剩下难啃的“硬骨头”,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回答。这其中,教师并不闲着,他要备课,预设同学们可能提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当学生不能提出这节课要解决的知识点或教师心目中的重点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同学们在讨论时,教师也在思考。遇到了难题,请同学们帮助解答。”教师也有不懂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的帮助。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纷纷开动脑筋想“抢头功”。教师适度引导,进行能力拓展和知识延伸。这样,知识不是硬灌进去的,是学生主动吸收的;答案不是教师说出来的,而是启发出来的。这样,让学生走在学习前头,教师站在后头;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巡回指导。变教堂为学堂,从学会到会学。


一般的课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看似小手如林,那是配合教师在表演,是虚假的繁荣;问导式教学,由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学生发现的,也基本上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教师只是一个智慧的引渡者。一般的课堂,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走;问导式教学,教师引着学生往前走,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的保护,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思维的深度、广度与原来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进行了改革。包括课堂作业、期末学科检测、试行AB题(不是AB卷)。同一知识点、同一题型,A题难度稍大点,B题难度稍低点。学生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和兴趣,自主选择。检测结果同等认可,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冲刺难关。


此外,我们还对95%的学科内容进行了重组。语文,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自主阅读课,并坚持每天练书法、诵经典;数学,每周开设一节思维训练课;英语,重视口语训练和视听;体育,让传统武术和经典游戏进课堂;美术,让孩子们每学期掌握一项技能……还开发了让学生选修的“小鬼当家”课,如缝纫、编织、烹饪、手工、创意制作、装饰等。


这样,因材施教,极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和信心,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获得感,尝到学习带来的欢畅和惬意,并有效地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内在持久的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取消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动”中提能


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做作业是学生的必修课和“天职”。然而,由于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和应有的快乐。“中小学抓成绩,大学补习惯”,成了教育“怪象”。如何切实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是全国性的难题,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2008年9月,《楚天都市报》邀请华中师大张三夕教授等名流座谈,有十多位小学生家长应邀参加。一位家长说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每天有7节课,回家还有一堆作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没有时间做,甚至连起码的休息都成了问题。另一位家长说他20世纪70年代上小学,每天只有5节课,家庭作业在课间10来分钟就能解决。张三夕教授说他上小学时就没有做过家庭作业。他们建议,可否开一个实验班,尝试取消家庭作业。


他们的建议对我很有启发,我决定做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2009年,我决定创办一个“素质发展实验班”, 实验班的学生取消统一的书面家庭作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有的家长认为,不做家庭作业简直是不负责任,是拿孩子一生的命运做赌注。有些家长虽然选择“零作业班”,但并非为了减轻孩子负担,而是挤出一部分时间来,送孩子参加各种培优、考级活动。经过宣传发动,400多名一年级学生家长中有88位选择了让孩子上实验班,原计划一个班也增为两个班。实验的双方以合同的形式予以约束,“一旦学生进了实验班,将完全按照计划进行,不能额外给孩子布置任何书面作业”。


书面家庭作业没有了,孩子课外时间一味地看电视、玩游戏当然不行。我们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设计了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六项“素质作业”。一是“劳动作业”,让孩子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等;二是“锻炼作业”,如跳绳、仰卧起坐等;三是“阅读作业”,阅读书籍,看《百家讲坛》等知识类节目;四是“思维作业”,由家长引导孩子多思考,多提问;五是“组织作业”,孩子轮流当班干部;六是“鉴赏作业”,美术、书法、乐器等,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除了劳动和锻炼,其他几项并非每天都要完成;孩子做了什么,家长在《晚间活动联系册》上签字,反馈给学校。


两年下来,实验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在晚上9点前睡觉,每天睡足10小时。家长担心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落下——实验班孩子各学科成绩在年级居于中上水平,而且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拥有了健康的体质和阳光的心态。实验班的学生表现出两个明显的优势:阅读量很大,视野开阔;身心很健康,更像孩子。无作业班和有作业班的成绩相当不是偶然的。以前教师授课都是讲整整一节,现在教师会留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对后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第三年,我打算再开3个“零作业班”,没想到报名的学生达到200多人,得开5个班。经过怀疑和争议,“零作业班”实验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此后,学校相继推出三大减负举措。2011年,推出“周三无作业日”,每周三全校不布置任何家庭作业。2012年,推出“法定节日无作业”,寒暑假不布置统一的书面作业,代之以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作业。例如,清明小长假,让学生了解相关清明习俗,和家长一起参加祭扫活动,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踏青等;春节,写一副春联,和爸妈一起包饺子,给长辈拜年等。从2014年起,教师布置假期作业不能一人说了算,必须参考学生自荐的作业。过去寒暑假作业,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抄写、计算。学生们也习惯了教师教什么学什么,讲什么听什么,布置什么完成什么,一点自主性也没有。鼓励学生自荐假期作业,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学会自主设计,提高判断和选择能力。


收集上来的“自荐作业”非常有特色。 如“自己动手包饺子”“写一副春联贴在家门上”“到图书馆看一本书” “每天做一件家务事”“采集落叶做成标本”“自己动手做一盏花灯”“编5道谜语给爸妈猜” “跟爸妈一起走访5位亲友”“自己动手做一道年夜菜”,等等。学生们做自己推荐的作业,兴趣更浓,完成得也更有质量。有的说:“我会武术、相声、写毛笔字,暑假我还学了街舞!” 有的说:“我会钢琴、滑冰、跳舞,还会游泳,还会玩呼啦圈,一次可以转200个。”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机械执行、强制推行。得动点脑筋,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减轻负担,愉悦身心。



我很欣赏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一书的结语。他说: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游戏,附近没有一个人。我呢,就站在悬崖旁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拦住。真诚地期待我们的教育,有更多的麦田守望者,懂得敬畏生命,保持信念,坚守职责;真诚地期待我们的学校,创造更多适合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多些率性和纯真,回归到自然、从容和本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七期,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学刊》正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请广大作者仔细甄别,谨慎投稿。



点击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订阅纸质刊物

坚持理论创新   彰显实践引领

发扬学术民主   萃取科研精华

中国教育学刊 一个有深度、有态度的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