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本”资源走向“学区”共享的路径探析 ——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为例

2016-03-19 王欢等 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王欢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校长;陈凤伟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副校长;范汝梅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副校长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近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到战略高度。教育均衡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即政府进行教育资源的调控和配置;二是自下而上的学校行为,即通过优质学校的资源共享行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践中,史家小学将这两条路径有机结合,以校本课程资源共享为切入点,以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为平台,进行让“校本”资源走向“学区共享”的路径探析,不断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创设资源共享载体

作为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与探索。但是,课程资源的缺乏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使得课程改革设想难以真正落实。在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实践中,面对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分散,缺乏校际资源共享的有效载体的现实状况,成立一个课程资源聚集与共享的实体机构,成为学区内各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迫切需要。

史家小学是东城区“朝阳门-东四-建国门”学区的一所优质教育资源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框架的和谐育人思想体系。在和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取得了诸多教育教学成果。作为优质品牌学校,史家小学有责任和义务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为学区内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支持,从而推动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实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学校提出了将“育芳分部”改造成“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基地)”的建设构想。学校本着科学性、必需性、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趣味性原则,搭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基础意义的17间专业教室和3块特色活动场地,包括机器人实验室、家艺活动室、陶艺活动室、创新思维工作室、植物组培实验室等,为学区各校提供了需要的但尚不能自我实现的课程实施空间。同时,史家小学作为课程资源中心的建设者、管理者,总体协调和安排课程资源中心的各项工作。

2009年11月,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基地)开始运行,对东城区“朝阳门-东四-建国门”学区的东四七条小学、新鲜小学、东四九条小学、回民小学、遂安伯小学、新开路小学、东总布小学、西总布小学、丁香小学、春江小学等共计11所学校全面开放。

二、集聚优质课程资源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其应有的课程意义与价值,一直是课程资源中心所探究的重要问题。课程资源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理解课程,从而赋予了课程资源新的内涵与外延。因此,课程资源中心吸纳了来自史家小学、学区校、家庭和社会的多种课程资源,为学区内各所学校的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一是学校资源的整合。为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资源的育人功能,史家小学将本部的多种教育资源纳入课程资源中心的统一管理中。如史家书院、史家传媒、史家科技馆、健康人格教育基地,与课程资源中心共同面向学区全面开放,使得整个学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史家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学区资源的引入。学区内各校有着众多优秀教师资源。课程资源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通过“小小联动模式”,聘请史家小学、东四九条小学、东四七条小学等60余名有专长的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实施“中小联动模式”,聘请学区内中学教师到资源中心任教,从而在资源中心整合和共享整个学区教师的教育智慧。

三是社会资源的引进。课程资源中心聘请科研单位、资源单位、专业团体、高等院校的专家为学生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先后与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几十余家资源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视野超越学校的围墙,享受整个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是家长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中心还充分发挥史家小学丰富的家长资源优势,开展“传媒文化与史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史家文化”“博士论坛”“史家讲坛”等主题家长论坛,陆续为1000余名家长颁发了成长导师证书,聘请家长中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授课。来自金融、传媒、外交、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的家长进入课程资源中心课堂,为学生带来视野的开拓与生命的拓展,让整个学区校的学生享受史家近8000位家长的教育智慧。

可以说,在资源集聚方面,课程资源中心以融通共享的方式,引入社会和学区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为各个学区校整体落实三级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学区共享提供了实践场所,形成学区化管理和校际深度联盟的有效途径,从而让“校本”资源走向“学区”共享。

三、构建学区共享课程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的过程,然而当下有些学校的课程状态总是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和强调儿童的经验之间摇摆,而这正源于对基础教育“基础性”价值理解的偏差。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在于课程对于学生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换言之,教育要让孩子掌握生存的能力,端正生活的态度,促使生命的完善。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课程资源中心对史家小学原有校本课程进行内容调整和结构完善;另一方面,探索实施课程开发的校际协作机制,组织各个学区校教师形成课程研发团队,积极研发符合学区学生发展需求并可以实现校际共享的校本课程,构建了符合学区学生“生存、生活、生命”价值的优质课程体系(见图1)。

一是生存类课程。生存,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课程对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注,使得学生获得“活”下来的基础。在课程资源中心通过设置“自然农场”“应急安全”课程,让孩子懂得如何立足于变化多端的生存环境;通过“攀岩”“游泳”“乒乓球”“趣味田径”“心理”“中医药文化体验”等课程让学生懂得身心成长的规律,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

二是生活类课程。人类在有了生存的基础后,就有了生产、物质享受和文化活动,即为“生活”。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强调学生生活与课程的重要关系。贴近生活的课程设置能使学生获得当下儿童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为未来生活储存能量。课程资源中心通过设置“家艺”“茶艺”“厨艺”“陶艺”“礼仪”“围棋”“形体”“书法”“传统文化”“角色体验”“英语沙龙”“走进博物馆”等系列课程,让学生由外到内地感受生活。这些丰富的生活课程并非单纯追求课程形式的花哨与热闹,其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与同伴或家人的互动中懂得当下及未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生命类课程。促使生命的成长与完善是课程的最大价值。人的生命是完整的,资源中心的课程设置不仅立足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并促进学生生命知情意行、身心智趣的有机统一。人的生命又是独特的,课程资源中心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对于显现出拔尖创新素养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注重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其张扬独特个性、绽放生命光彩的一面。此外,课程资源中心通过设置“数学实验”“模型”“植物栽培”“创新思维”“天文”“科学DV”“机器人”“无线电”“机器医院”“创意漫画”“Knex创意搭建”“JA小小企业家”“史家传媒”等课程,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整体提升,并从中不断发现自我,寻找生命的成长点。

四、探索资源共享机制

为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在整个学区的统筹利用,课程资源中心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多师制”“菜单课程”“套排课表”“走班走校”等方式,实现学区内师资队伍、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的学区共享。

一是多师制。“多师制”是课程资源中心的师资构成机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中心充分发挥各个学区校及资源单位的师资优势,形成了以史家小学教师、深度联盟校教师、学区校教师、外聘专业教师、家长义工为主体的多元师资构成。

二是菜单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在移植史家小学校本课程之外,课程资源中心还引进学区校、资源单位、蓝天工程的优质课程,例如遂安伯小学的民俗课“兔爷”,东四九条小学的校本课“智能机器人”,资源单位天福茶庄的茶艺课,JA国际青年成就组织的“JA小小企业家”,蓝天工程的“传统工艺”“植物栽培”等形成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共计30余种的“菜单课程”。学校层面,各学区校在组织学生到资源中心上课时,遵循“非必须不去”的原则,以“点单”的方式,优先选择那些在校内尚不能实现的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学区共享。学生层面,课程资源中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

三是套排课表。课程资源中心实行“套排课表”制度,即按照联盟校、学区校、全区三个层次进行整体课程安排。学期初,资源中心向各学校征集课程需求与意向,在各校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场地、时间、课程、师资,最终形成“学区选课汇总表”。各校在课程资源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共享一张课表,从而确保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

四是走班走校。“走班”“走校”制是课程资源中心教学管理的模式,即打破班级、校际界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课,跨班、跨校与兴趣相投的同伴广泛组成新的学习共同体。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一方面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彰显了学生学习自主权,让学生享受更为“适合的”教育;另一方面,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扩大学生交往范围,培养了同伴之间应有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开拓了学生视野。特别是对于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学校,走班走校的方式更是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课程内容之外的更大价值。

五、推进学区校内涵发展

自运行以来,课程资源中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受众学校从“朝阳门-东四-建国门”学区扩展至“东华门-景山”学区以及“东直门-北新桥”学区。学生上课人次从2009—2010学年度的6000余人次增长至如今的每学年近2万人次,课时数由1000余节增长至近5000节。

在这一融通共享过程中,课程资源中心促使学区各校的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实现全方位结合,促使各学区校的内涵发展。例如,东四九条小学形成了以机器人综合技术、多米诺探究等科技活动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被评为了“东城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汇文一小在北京市创新大赛中,荣获科技实践活动优秀奖。史家小学分校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一等奖,并进行了课程活动的展示。东四七条小学荣获了东城区综合评价先进学校称号,并成为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校。

得益于课程资源中心的良好运行,史家小学的整体课程建设得以不断完善。学校构建了“给成长无限可能”的“无边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主题鲜明的五大课程群:指向“文化传承”的史家书院课程群,指向“习惯养成”的青苹果中心课程群,指向“交流表达”的传媒中心课程群,指向“创新创造”的科技馆课程群,指向“视野开拓”的资源中心课程群。五大课程群在实施过程中呈现为基础性课程、多样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开放性课程等多种课程形态。

学生是优质课程的直接受益者。课程资源中心的课程异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更为强调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课堂教学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这里,学生们的创新潜质得以激发,除了有学生荣获机器人世界杯竞赛冠军、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首批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首届北京市科学建议奖等,还有众多的学生在各类科技、艺术竞赛中获得奖项。学生们的课程学习成果也得以结集出版,在《健康娃娃小人书》《科学锻炼 健康成长——少年儿童科学运动指导手册》等出版物中,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展示。

同时,学区校教师们在资源共享中实现共同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为资源的学区教师研修团队中,学区校教师的专业自觉进一步增强,教学潜能和专长得以充分挖掘与发挥,教师们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以整体提升。教师们的研究成果如《我动手我揭秘》《学生安全手册》《揭秘科技馆》《厨艺ABC》等17套校本教材得以正式出版发行。受益于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专业成长,东四九条小学评选出了一批校级骨干专长教师,形成了以8位专长教师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队伍。其中,在课程资源中心负责机器人课程的武健老师成为东城区机器人工作室指导教师,并荣获北京市第二十七届科技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可以说,在课程资源中心的共谋、共建、共享中,史家小学和各个学区校实现共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落实“学区化”管理的实践内涵。受课程资源中心模式的启发,2011年初,东城区在“安定门交道口”学区成立了第二家课程资源中心——“帽儿课程活动中心”,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2013年启动的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中,东城区计划在其余六个学区建立类似的资源中心,构建学区共享课程,推广“多师制”“菜单课程”“套排课表”“走班走校”等资源共享的“史家经验”。

总之,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是属于某一所学校的,而是服务于所在学区乃至整个区域教育的。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优质资源的集中体现,在倡导教育均衡发展及“学区制”管理的政策背景下,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中进行校际协作和资源共享,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可以说,史家小学把校本课程作为优质资源共享的切入点,创设学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载体,探索教育资源共享的新型机制,将“校本”资源不断推向“学区共享”,为实施“学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一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