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高中历史课堂充满“人性”

2016-03-20 刘兴法 张永谦 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刘兴法系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张永谦系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教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高中历史课堂中仍存在“人性”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历史课程育人价值,必须还历史以“人”的主体地位,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性”,让“人”的历史激发和引导“人”(师生)的发展。为此,本文拟从历史中“人”的视角,探讨和构建“人性化”的历史课堂,以回归教育的原点,提高高中历史教育价值。

一、高中的历史课堂应是充满“人性”的课堂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性”

“人性”指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也指人所具有的感情和理性。这也说明“人性”是一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人的本性也会发生变化。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它包括人的生物性和人的精神性,包括人的基本需要、欲望以及心理能力,即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全部精神生活。马克思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将历史学与“人性”关联起来,在我国历史悠久。如唐代刘知几说:“盖史之为用也,纪功思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劝后。”宋司马光把“善可以法,恶可以为戒”作为“资治通鉴”的目的。梁启超也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之心源泉也。”英国历史学家罗宾·乔治·科林武德说:“历史学就是人性科学所自命的那种东西。”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也曾强调:“人类文明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历史。人性是构成文明的基础,这既表现在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进步,也表现在由人性所决定的精神文明进步。”

在西方,苏格兰历史学家大卫·休谟曾以“人性的科学”重新阐释历史学。他认为,“人性由两个主要部分……那就是情感和知性”。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所谓的人性,人性是心灵用以思想和行动的方式,因而历史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类理性活动在现实的展现过程。柯林武德在继承和批判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历史的变化和发展是人性本身的量变,提出“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认识自己……不仅仅是认识个人的特点,他与其他人的区别所在,而且要认识他之作为人的本性”,力求在历史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获得对历史的真正理解,即“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展现的历史。人性融合了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信仰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是一个人的完整体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性”主要指人的认知(智慧)、道德(行为规范与准则)、情感(审美)和理性(思维取向或价值观)。同时,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历史教学对于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

(二)历史课堂走向“人性”之必然

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历史课堂更应该从“人”出发,使课堂充满“人性”。

首先,从教育观来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高中历史教育理应追求灵魂震动和精神熏陶,即用历史人物的奋斗,激发学生追求理想;用历史思想的境界,引领学生理性思考;用历史转折的魅力,启迪学生生命智慧。

其次,从课程观来看,历史教育的首义是“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要实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我们就要走出那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学误区,把历史教育植根于“人”,建构具有“人性”的历史课堂。

再次,从教学观来看,教学是一种文化,是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关系文化的统一体。文化的核心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的价值理念、塑造人的个性品格、提升人的生命意义。其核心是教学思想、教学价值观和教学信念。这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逐层深化,都以教学行为为表征。

最后,从学生观来看,顾名思义,“学生”是学“生活知识、生存能力、生命意义”。这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意志行为的规范,领悟生命内涵和启迪自由天性。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唯有通过自我活动将内容化成自身的东西,才能形成活的智力、真的学力,才能有助于实际生活”。因此,走出“说教”的误区,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提升,应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

二、走出说教“误区”,回归“人性”历史课堂

人类历史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意义之一就是要展现人的生存状态,透视人的情感生活,理解人类的不同情感和个性,辨明是非,扬善惩恶,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心灵和生命受到触动和撞击,提升生命境界。历史学习需要理解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从中受到感染、感动和熏陶。然而,当前的历史教学缺乏“人性”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种缺少历史感染、感动和熏陶的课堂教学,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达成。

(一)当下“无趣”“无情”,缺乏“人性”的历史课堂

现实中高中历史课堂上经常存在的只重视历史知识、史料的堆积,忽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现象,导致历史课堂的“人性”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于知识梳理,缺乏“人”的踪迹。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史实教学中。其教学行为只是罗列一个个客观史实,只见事件不见人,只见物质不见人,只见“自己”不见他人。把“人类过去整体的知识”与人性展开的历史过程割裂开,不能彰显“人”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缺失了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智慧。

二是囿于价值判断,缺少“情”的感染。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研读史料(理解史实)的教学中。其教学行为是孤立解读史料,或单纯印证教科书的史实与观点,或局限于价值判断。把材料反映的外在历史事件(现象)与内在思想和动机割裂开,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的思想、活动及其过程,缺少了对历史的“理解之同情”,忽视了道德判断的情感熏陶。

三是惯于空洞说教,缺失“魂”的追求。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史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中。其教学行为或是“照本宣科”,缺少教学“思想”主题;或是缺少历史演进的思维逻辑,僵硬地输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或是缺少“移情体验”和因势利导的情绪渲染。把历史思维活动与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过程割裂开,缺失了用历史点燃激情,用思想引领思想,用智慧铸就生命辉煌的追求。

长此以往,这些缺乏“人性”的历史课堂,既无人的“趣”,也无人的“情”,更无人的“神”,有的只是一堆堆“秦砖汉瓦”和一串串“死人”的名字。这些缺乏“人性”的历史课堂,导致“学生看到日本兵用刺刀活活杀害中国老大娘时,居然觉得好玩,能哈哈大笑起来”的“可怕”悲剧。因为,这“感觉”和“笑声”起源于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根源于对生命与尊严的横遭践踏。面对这些情感世界已渐麻木的学生,我们应当反思什么?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缺失了生命的个体,失去了历史教育所固有的丰富的生命意蕴,漠视了“人性”教育。

(二)从“人性”出发,探寻“人性”历史课堂的本真意蕴

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性”,需要我们从“人性”出发,从教育哲学的高度,结合教育的本质和历史课程价值,建构“人性化”的课堂。“人性化”的历史课堂,在教学上应具有如下五方面特征。

一是生命化。“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我们研究历史的任务是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单做事实的传播、记忆、叙述,绝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事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因此,历史课堂的“人性化”,必然体现在历史知识所蕴涵的“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等方面。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

二是思想化。“历史是人事的历史,历史过程的本质是思想。”历史上“人”的行为构成历史事件,但行动的起点是思想,行动的目的既是原因,又是思想的产物,即“个体的生存受到来自外部的制约,并且向外作出自己的反应”。“单纯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并不理解,只有作为思想的外部表现时才是可知的。”因为“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所以,离开了人及其思想和动机,就没有行动。没有了人的行动,历史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人的本质决定的。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人的本质,历史就是这个本质的展现。

三是情境化。“历史都是由各种生命构成的。”“只有通过再现这个事件所具有的各种联系系统和发展阶段的记忆,对各种事件的过程进行重构,人们才有可能理解历史上的生命。”“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这就是说,“历史学的特点是,历史学家在他自己心灵里重演他所叙述的那些行动者的所作所为的思想和动机”。“如果我们仅仅以研究性的审查方式探寻的话,也看不见大人物的存在。”“情境化”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受“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感受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追求,领悟历史人物行为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四是审美化。“审美判断力是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座桥梁。”“历史与审美有着同一的判断与取向”,即史学研究也是一个审美过程。“在历史审美中,主体心灵的出发点应该是善的情感。……将社会道德意义上的‘善’与伦理化的心理美感视二为一。”历史审美“在于揭示历史人物人性复杂而生动的原生状态,展示对历史心灵世界巡礼与思想的审美立场。史学对象(特别是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愈是处于巨大的历史与道德、英雄与厄运的矛盾困顿之中,给审美主体的认识就愈深刻,情感跌宕也就愈大”。因此,“从历史美学意义上看,历史中人性复杂构成所形成的历史与道德的冲突,性格与命运的冲突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冲突……(更)能激发审美主体的情感震撼,促使人的自省和完善”。

五是情感化。人类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爱与恨、骄傲与谦卑、悲伤与喜悦是两类最主要、最强烈、最普遍的情感模式。“我们平常所谓情感,是指任何福祸呈现出来时,心灵所发出一种猛烈的和明显的情绪;或者当任何一个对象呈现出来、借着我们官能的原始结构特别适宜于刺激起一种欲望,这时也有情感发生。”“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与感情方面二部去说。从感情方面说:……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得兴奋起来,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

当然,上述教学行为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例如,对教学而言,“生命化”是基础;“思想化”是主线;“情境化”“审美化”“情感化”是手段与方法。而对学生而言,“生命化”“思想化”“情境化”赋予了理性(智慧),“审美化”赋予了自律与修养,“情感化”赋予了激情和价值追求。整个行为体现了“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与目标,赋予了教育“超越自我”的现实意义,即对个人来说,“人性化”的课堂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修正自我,使自己成为有理性、有道德、有情感的人;对于民族来说,“人性化”的课堂可以促进民族品格的健全和成熟,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三、让高中历史课堂充满“人性”地展开

历史是人的活动。“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性”需要突出历史人物的主体地位,在体验和感悟历史中,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追求。连云港市“刘俊利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对“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性”的教学探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师生的成长。

(一)理念:以“人”的历史激发和引导“人”,还历史以“人”的主体地位

“人性化”历史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人性化,更主要的是以人性解读历史,实现历史中“人”的人性与现实中学生的人性相融合,让学生通过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理解人性的积习、超越和光辉。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会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即还历史以“人”的主体地位,让“人”的历史激发和引导“人”(师生)的发展。具体说来,它包括这样几个理念:一是立足历史中“人”的正常理性和情感;二是把历史中的“人”与群体、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三是用历史中“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信仰等,激励、感染、熏陶和引导学生发展;四是突出历史中“人”的情感经历,理解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合理性,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其人格魅力。

(二)展开:以教学主题为灵魂、“三史”为核心,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完善人格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连云港市“刘俊利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建构了如下模型(见图1)。其中,教学主题是灵魂,“史实、史料和史感”是核心。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整体感知史实、在研读史料中体验和理解史实、在反思学习内容与过程中感悟和升华情感”,即师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与历史中“人”的融合。它是一个由史实整合到史料研读,最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用“人”的历史激发学生发展的实施路径有二:一是主题引领—史实铺垫(自主学习史实)—情境创设(史料研读)—细节感染(史料熏陶)—感悟升华(情感提升);二是主题引领—自主学习—强化重点—体验探究—感悟升华。这些路径彰显出三大特征:突出历史学的认识路径(史实—史料—史论);突出历史人物的主体性(事迹—细节—感染);突出历史服务人性的价值性(细节感染—心灵震撼—价值提升)。


首先,在教学主题的揭示过程中引导学生心灵转向。教学主题即教学思想,它属于“史感”范畴,主要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它既源于具体历史知识所共同蕴涵的情意,也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生存所需的伦理道德素质、心理品格素质等,是历史蕴涵的情意与学生人格发展的契合点、融合点和生长点。揭示教学主题的过程,引导着学生心灵变化、震撼、熏陶、内化和升华,是学生感悟历史、完善人格的过程,也是教师享受历史教学智慧和学生发展带来的喜悦的过程。例如,教学“百家争鸣”,可以确立“走近先贤,学会做人”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儒、道、法、墨的思想主张,体会对己、待人和处事原则。

其次,在“三史”的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人格超越。一切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都必须源于史实。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单纯的史实,要有宏观的时空意识,把史实植入历史人物的痛苦或喜悦、彷徨或欣慰、愤怒或高兴等情绪中,植入历史人物认知、心理、意志、思维等思想演变中,植入历史人物展开“人性”的社会环境中。使史实与历史过程浑然一体,彰显出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主观动机和意图,以及在客观上的作用或影响。以此引导学生感觉、交流、体悟、认同和顺化等,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感染。

研读史料,不仅仅是理解史实的过程,还是提升生命境界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移情体验、“重演”心灵、品味意境、感受历史变化奥秘的手段,还是学生品味人生、领悟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升华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出示“南京大屠杀死难”材料、“徐向前善待日本小姑娘”图片、演唱《黄河大合唱》歌曲等,能够让学生受到心灵体验:鞭挞侵略者人性的丑恶、赞美宽容者人性的高贵、传颂抗争者人性的尊严。似乎不经意间,善恶标准、是非观念、人生境界、民族情感如同血液一般流入学生的心田。

史感最能体现教育追求。它主要依托于史实和史料,史感的提升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和示范,更要通过学生的感受、领悟、认同和内化。“史感”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体验历史发展变化,感悟为人原则,形成正确态度,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生命境界。例如,复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通过史实学习和研读史料,透过问题引导、点拨、熏陶后,学生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杰出人物,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就是一种社会责任;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国请愿,为民呐喊,不怕牺牲,就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高度认识;今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奠定基础。

(三)效果:在充满“人性”的课堂中,使师生共同成长

在“人性”历史课堂的实施中,可以明显感到师生的心灵成长,如灌南中学吴兆祥老师在博文中写道:“教学折射着教师的人格。一个敬畏人性的人,对生命会更加尊重和珍爱,对学生的成长会更加呵护和珍惜。史实的“植入”、史料的研读、史感的提升,演绎着人性跨越,涤荡着心灵澄澈,放飞着人生梦想,彰显着历史智慧和教育追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敬畏人性,克己修身,示范引领,勇担责任,让梦想由历史走进现实,走进心灵,走向未来。”

再如,教学“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后,有学生写道:“从华盛顿的足迹中,我知道了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安逸与艰辛、欢乐与痛苦、磨难与奋斗,懂得把握机遇和正确做人。”也有学生写道:“华盛顿追求人生的理想,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信念,交出军权、拒当国王、毅然引退的胸怀,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情操,永远激励着我学习做人、学做学问、学做事业。”

总之,我们学习的历史是“人”的历史。时代造就的历史人物,或伟大,或平凡,或睿智,或敏锐,他们都以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我们所承袭的世界,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映射着他们的追求和探索。我们学习历史应该引领学生“知道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即在历史上“人”的足迹中,汲取智慧,感悟精神,提升生命境界。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一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