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实践(一):选择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6-03-23 李希贵等 中国教育学刊

审视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结合对几次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北京十一学校逐步意识到基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其内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发展的方向问题,即让学生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二是学生发展的动力问题,即将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基于对基础教育的这种理解,北京十一学校提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维活跃、言行规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力图通过可选择性的课程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唤醒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发展。

一、构建可选择性课程体系,唤醒与发现学生的需求

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课程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当课程摆在学生面前,具有可选择性的时候,该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但这种理想的模式是有前提的,即假设学生清楚自己的需求,而且是真实的需求。但事实是,长期处在统一的课程和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多数不完全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此,帮助每一位学生唤醒与发现自身的需求,便成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任务。

立足学生的发展方向、学习方式和课程的难度,北京十一学校首先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传统的理科课程实施了分层设置。以数学为例,从数学Ⅰ到数学Ⅴ难度不断加深。如果一位学生打算将来做精算师这样的职业,高中数学就需要选择最高层次的数学Ⅴ;如果想成为一名工业设计师,选择数学Ⅱ的难度就可以了;如果将来想从事历史、文学等人文方向的工作,学习数学Ⅰ即可。对于语言与文学领域的语文和英语,则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况,按照必选基础课程+分类自选课程的设计思路实施。学生在一定课时内学习规定内容的同时,感觉跟不上或有难度的学生可以从补弱类的自选课程中选择,感觉“吃不饱”的学生可以从提升类的自选课程中选择。对于历史、地理和政治则按照发展方向,进行分类选择的思路设计。对于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必修要素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技术课程,学生可在选择和尝试中逐渐发现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学校还设置综合艺术模块,开设音乐剧、话剧等多种形式的戏剧课,加强学生的沟通、合作、交往,实现对其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对于体育则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分类课程设计,既让学生在选择中找到自己的运动兴趣、特长,也满足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需求。对于有些需要走出课堂、到社会上进行体验才能获得的内容,以游学课程的方式进行。除了这些学科课程之外,立足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德育活动,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课程。依托学校的高端实验室和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项目,学校还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设置了高端项目研究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学校开设了枣林村书院课程、一对一的“私人订制”课程和援助课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北京十一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包括269门学科课程、34个综合实践课程、60个自主管理课程、70个职业考察课程、250个社团课程、12个高端项目研究课程、8个游学课程和6个书院课程以及若干个援助课程等。学校希望,当这套课程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在选择与尝试中,他们那些潜在的、真实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潜质能够被慢慢发现和唤醒,选择性的课程可以帮助每一位学生慢慢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促进其发现自我并认识自我。

二、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让每位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上述这些努力和帮助,都仅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也许能够发挥一时的功效,但是很难持久。当把教育的视点聚焦在发展方向和内动力这两个层面时,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必然进入学校的视野。因此,课程改革的进一步任务就是要“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让学生发展的力量从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第一,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课程。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只有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这是适合的课程,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挑战性。弄清楚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习惯、思维品质,乃至性格、偏好、情绪、交往特性等,而这些特质需要在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与提炼。

第二,在每个人的学习链条上设计课程。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整个学习链条进行设计,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链条。这样的课程不仅能起到“脚手架”的作用,更能够真正吸引每一位学生去探索与挑战,并在遇到困难时开动脑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

第三,小班化课堂内多种学习方式的探索。为实现课堂的个别化,学校实行24人的小班教学,进行了教室分区、学生分类、任务分层、课型分设、学习自主的实践探索。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实施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课堂。例如,在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课堂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或在教师辅导下学习。教师在课前进行不同学习方式的设计,为每一种学习方式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目前,学校正在进行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实施探索,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平台和资源,为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优势领域的发展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与支持。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一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