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月底,狗急跳墙的美国会发动对中国的雷霆一击吗?

2018-01-15 美国时刻

据日经新闻报道,作为对大幅贸易逆差的回应,特朗普将在1月底之前决定是否对中国施加贸易制裁。


上周的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11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环比增扩0.6%至354亿美元,商品贸易逆差规模创2015年9月以来最大。


去年因税改、朝鲜危机以及共和党内建制派的“阻挠”,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战威胁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美中贸易关系紧张将升级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特朗普对华贸易制裁的理由,是中美之间日渐扩大的贸易顺差。


截止2017年前11月,美国统计的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就达到了2016年全年的3470亿美元,预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将达3800亿美元。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归结为人民币币值低估,鼓吹“只要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就会消失”。


 

中美贸易顺差果真源于人民币币值低估吗?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改革开放到2005年一直维持在8.27左右。2005年中国启动汇改后,人民币开始升值。


如果按照美国所言人民币币值低估是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那么中国应该在2005年之前囤积大量对美贸易顺差,但2005年之前人民币“低估”的币值,并未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贸易顺差,实际上中国对世界的贸易逆差直到2004年才终结。


从2005年汇改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累计升值22%,在此期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却大幅飙升。也就是说,人民币币值“低估”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飙升根本无关。

 

实际上,美国支持的公知走狗一直在忽悠国内居民挤兑美元抛售人民币资产。既然认定人民币走强能够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替美国省下大把钞票,为什么又要忽悠民众做空人民币呢?美国嘴上一套背后一套,其实心里早就明白人民币与对美贸易顺差飙升无关。

 

对美贸易顺差飙升,那是中国工业制造人栉风沐雨、披星戴月、筚路蓝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取得的伟大成绩。


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中端高端发展,已经严重威胁美国制造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利润,美国企业在对华竞争中的节节败退才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美国进退维谷】其实缩减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根本方法是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力。


中国一直要求美国放开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以减小中美贸易顺差,其实这将导致美国企业在中高端科技领域的优势迅速衰减,结果是贸易顺差暂时消失,但当中国对这些高科技进行消化吸收后,贸易顺差还会再次出现。

 

美国在国际关系中,一直以来就是耍赖撒泼,将本国企业竞争力减退导致顺差归咎于别国,最简单惯用的方法就是指责别国货币贬值增加出口。


真要论货币贬值,实际上全世界贬值最快的货币就是美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到现在的1300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元正在按照废纸化的速度贬值,这还不算美国天量的金融衍生产品。

 

那么既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币值无关,美国缩减逆差的关键在提升美国企业竞争力。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拿贸易顺差说事呢?



首先,美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缩减对华贸易逆差,就必须在中低端产品上与中国竞争。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中低端产业,但美国破败的基础设施、实体制造空心化、国民经济虚拟化都极大地限制了美国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方面,美国工人工资是中国的6倍,美国工人愿意将自己的工资降低到中国工人水平来共同竞争吗?


奥巴马时期曾经提出4万亿美元基建投资,但被犹太华尔街代言人共和党否决。


特朗普上台以后,提出一万亿美元基建项目,此消息出台后美国未开工任何大型基建项目,却促使美国股市市值增长超过一万亿美元。

  

特朗普嘴炮一开,金融秃鹫闻风而动炒作基建市值,既然通过金融市场上已经获得实际基建带来的好处,谁又会实实在在做基建呢?


同时,做基建就要扩大政府对基建的公共支出,特朗普不仅不加税,反而减税,国家财政赤字扩大到7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债务规模突破20万亿美元。


请问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能够将基建提到中国水平,建成比中国更加广阔的产业集群配套?不仅疾步狂奔追不上,就是快马加鞭也追不上。


2017年,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不足以支付国债利息的美国,还能拿出钱投资基建吗?



这就是美国的两难境地,与中国企业在中低端竞争无望,人民币升值问题又无法解决。


所以美国开始倒地撒泼耍无赖,大致意思就是,你中国就是挣了我美国的钱,你就是占了我的便宜。这句话是何等的无耻啊!


中国和你进行的是合法贸易,中国拿到钱的时候难道你们没有拿到产品吗?要求我减计你的逆差,你是不是要把同等的产品还给我呢?


当然,倡导美国优先(无耻)的特朗普是不在乎这些的,只要能够找到借口对你施压就行,背后是什么原因根本无所谓。

 

贸易逆差下,美国真的吃亏了吗?

 

我们说,贸易逆差与利益逆差是两码事,中美贸易中美国是受益方。


从中美贸易结构中国看,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9%来自于外资企业,包括美国企业;61%来自于加工贸易,美国加工企业在中国加工产品,然后出口美国,等于是将美国公司的利润记在了中国贸易顺差的账上,但利润中最大头的钱却被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挣走了。


据统计,外国在华企业每年利润约为1300亿美元,所以美国威胁对华贸易制裁,等同于美国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威胁我们。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表示,美国与100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逆差。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


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所以美国动辄利用贸易顺差敲打别国,最根本的目的是既不想出钱,又想免费维持超过自己的高消费水平。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像美国这么不要脸的。

 

既然美国贸易制裁中国必然会损害自己利益,那么它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首先,中国经济处于新旧经济转换、产业升级的紧要关头,国内经济形势虽然得到缓解但是新经济增长点还没发展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系统性转好还没有出现,债务和局部地区金融风险外溢还存在。


从外部来看,在美元收紧流动性、全球主权债务爆棚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还要面临考验,未来经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旧行走在L走势的底部,内需还不足以全部消化中国产能,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必然大幅度依赖出口,这也是我们最脆弱的时候。


美国如果一意孤行是能够损害到中国经济本身的,但是美国受到的损害会更加严重,美国的做法类似于两败俱伤,此举犹如在金融战中使用金融核弹。



其次,中国的贸易顺差为中国在金融战争中加固防火墙提供了持续的弹药。2015年到2017年三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0941亿美元,中国大量使用这些美元抄底全球,甚至包括收购美国高科技公司。


现在中国每年获取大量的贸易顺差等于有了能够持续补血的血库。而美国呢?


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份美国长期资本净流入为10357亿美元,2014年10月31号美国正式结束QE3开启全面金融收割,金融吸血三年来吸引到的资本全部通过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手中。


中国不断通过贸易顺差补血,美国却在不断失血。

 

美国当然想切断中国的血库,同时阻止对华贸易逆差带来的持续性失血,否则别说剪羊毛,自己的毛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了。


三年来美国财政赤字总额为1.69万亿美元,如果不是毒品、比特币和贪腐出逃携带的黑金弥补,美国的国际收支早就崩塌了。



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是特朗普向中国开刀的深层次原因。


从全球资本流动看,中国连续多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一,每年的流入在1300亿美元左右,其中,英国、德国,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国家排名靠前,中国正在以举世瞩目的光环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黑洞,而流入这个黑洞的资本本来应该是美国的猎物,所以美国再次确认,中国是其全球金融战略最大的对手。

 

第三,美国发现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始终绕不开中国,最大的拦路虎依旧是中国。


在特朗普总统率领三艘航母访问中国以后,对朝施压步步紧逼。在最后关头中国阻拦了美国保住了半岛和平。


在朝鲜表态愿意参加韩国2018平昌冬奥会、重开板门店朝韩联络热线后,朝鲜半岛危机得以缓和。


美国搅乱朝鲜半岛原本意在勒索周边国家,但中朝俄结成战略联盟以后美国无法下嘴。


俄罗斯和朝鲜经济受西方制裁后步履艰难,要不是中国不断通过油气合同输血俄罗斯,通过粮食出口保住朝鲜,二者早被美国压垮。



在朝鲜半岛局势和缓以后,伊朗爆发全国性游行示威,游行示威愈演愈烈之际,中共最高领导人适时发表新年开训动员大会讲话发出备战最强音的第二天,伊朗全国性游行示威就迅速降温,已经进行到开枪杀人阶段的颜色革命戛然而止。


在前文中血饮说过中国的全球战略配置是以中俄协作为核心,在中东方向的配置是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伊朗-中俄,在朝鲜半岛的配置是朝鲜-中俄。


“这是一种非常灵活和有效的武力姿态,其中最弱小的因素在阵容的前列,而最强大的一个被安排在后面,这种战略部署迫使美国主要关注前线对手,同时又将其任何可能的成功最大风险化,因为,美国对最弱小因素的成功大概率会吸引下一个更大、更强大的对手”。



在这个配置中,能提供经济支撑和金融防护盾的中国实力最强。以俄罗斯和伊朗为例,在遭到西方制裁和解除制裁以后,均通过对华油气出口得以迅速恢复元气。


2014年中俄签署4000亿美元的东段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后,俄罗斯迅速超越沙特成为对华石油出口第一大国。


正是有了中国的金融和经济支持,俄罗斯经济才能在2017年取得增长2.5%的成绩;伊朗对华石油出口每天在180万桶每天,国家财政得到明显改善。能够给两个地区性大国同时输血,依靠的就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消费能力。

 

目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遭遇重创,面对的主要对手就是俄土伊叙的四国联盟。美国掰开了揉碎了分析发现,这几个国家背后都是中国在为其输血提供金融防护盾。


没有中国的金融支持,这些国家早就垮了。所以,美国再次确认中国是其全球地缘战略的最大对手。



在上面血饮说的都是中美长期博弈的结果,这是美国这次借助贸易顺差施压中国的长期原因。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选择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来施压呢?

下面来说下短期原因。

 

首先,近期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已经触及10个月高点,达到2.575%。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美国金融资产定价基准,国债收益率上涨意味着美国金融资产蒸发。


收益率上涨意味着更高的抵押贷款成本、国债利息上涨等。最要命的是美债收益率有两个点位不能突破,分别是2.7%和4%。


据美国高盛集团评估,突破2.7%,美国债市危机将向股市传导,抛售将从垃圾债向优质股蔓延,道琼斯指数将一路向下,而保美股已经成为美国全国上下的政治任务,耶伦甚至表态不惜印钱入市也要买美股;如果继续升高到4%,对不起,金融危机,嗷不,美国经济危机将全面爆发。2008年,美债收益率接近4%直接引发金融危机。



为什么4%的美债收益率就会引爆美国经济呢?


答案是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数量以百万亿美元计,庞大的数量严重压低美债收益率的顶棚。


1986年美国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到22%,现在看来当真如梦似幻,当债务大车越来越沉重的时候,美国这头老牛就再也拉不动了,于是美国声称要制裁中国,一如美国说要撕毁伊朗核协议导致欧洲公司纷纷撤出伊朗一样,美国欲故技重施恐吓国际资本从中国出逃,促使他们回流美国,帮助美国压低10年美债收益率。

 

其次,上海原油期货即将上市,本来美国想借助搅乱朝鲜半岛勒索中国,特朗普这次也明确将朝鲜半岛解决与贸易赤字挂钩,这是标准的敲诈勒索。


朝鲜半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朝鲜和美国的问题,现在美国千方百计想要让中国背锅,可谓无耻。


上海原油期货上市将全面拉开中国领导的货币起义大幕。美元的三大指标,流量、流速和流向将会受到上海原油期货的巨大干扰。


中国将正式争夺石油定价权,石油人民币诞生以后,世界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将随之变化,人民币储备将大增,国际化脚步会加快。


他国将更多采用人民币本币互换,他国贸易也将更多采用两国本币结算,那么作为与石油捆绑的美元和随之兴起的美元储备将随之瓦解。


美元流量和使用国家地区逐步缩减,中国央行对全球金融政策影响加大以后美联储政策权威受到挑战,随之带来美元流速紊乱,中国吸引全球资本进入以后成为资本黑洞,美国全球循环网络受黑洞干扰,流向将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人民币和他国货币为代表的债券成为主要融资货币纷纷起义,美元借贷也将逐渐枯竭,更多国家将跳出美元强弱大幅转换设计出来的债务陷阱。


中国目前全面拉开货币起义大幕,将伤及美国金融掠夺的根本,摧毁犹太资本构建的全球金融殖民体系,这是在挖犹太资本的祖坟,美国又怎么能不急眼呢?


军事施压朝鲜,制造半岛动荡是为了勒索中国,对伊朗发动颜色革命是为了直接搞乱石油人民币源头。


中国的全球战略突破将要从量变向质变突破,美国政府处心积虑接连发招就是为了阻挡这一切。

 

前面说过美国是中美贸易的利益顺差方,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单一经济体,美国不惜掀桌子制裁中国是一种战略恐吓,一旦发动贸易战美国损失绝对大于中国,之所以宣称贸易战是想用两败俱伤的方法阻拦中国,美国的这种战略恐吓类似于核震慑,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可能使用。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核威慑呢?


应对核威慑最好的手段就是对等核威慑。有短平快的直接反击,有长期的持续反击。 



短平快的反击最直接的就是抛售美国国债,据彭博社1月10号下午报道,中国官员考虑减持美债。


消息一出,美元美债遭疯狂抛售,仅仅只是释放消息就已经让美国债市风声鹤唳,这是对特朗普声称发动贸易战和启动对华制裁的直接回应。

 

首先科普下中国如何买卖美债。


当中国需要为其外汇储备购买故意出售美债的时候,像中国这样的大客户直接选择与一级交易商进行交易,因为后者与美联储的特权关系让其能够获得有关市场状况的最佳信息,而关系是了解市场动态的关键,中国成功打入这些关系当中,中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安装了连接瑞银、JP摩根、高盛和其他各大银行交易大厅的直线。


销售人员在拿起电话之前就已经知道中国在线上,中国通常联系多个承销商,让承销商之间竞争,由于交易数额巨大中国总能得到最好的报价。在美国允许中国使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美债以后,这一切显得更加方便了。



其次说下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美国财政部是能够掌握的。


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美国财政部早就声明并不清楚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是多少,但国内有很多人相信美国掌握准确数据。


首先并不是每只以美元计价的债券都是由美国政府发行,而且并不是每个州政府的债券都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许多美国政府债券是由房利美、房地美和其他机构发行,此外中国还持有一些银行和不属于美国政府的机构发行的美元债券。

 

大家经常听到的中国持有美国超过一万亿美元债券指的仅仅是中国购买的美国财政部债券,而不是所有美债。


另外,中国还通过英国和比利时的金融机构从欧洲的美元离岸市场购买美债,这些数据都记录在了英国和比利时的外汇储备上,但实际持有者是中国,为此中国安邦集团斥资2.06欧元购买了比利时百年银行塔尔德·劳埃德银行。在欧洲离岸美元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巨大,足以承载中国的购买,抛售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这些机构大量出售美债,市场也能够消化,避开美国监控。

  

综合起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构成是国家绝密经济情报,被对方掌握将危害国家金融安全,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美国根本无法准确得知。


中国对购买的美债保密是基于整体金融战的规划,可以认为是秘密掌握攻击美国金融系统的核武器,是否以及何时转化为阳谋,关键就在美国是否对中国发动金融制裁。



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巨大,一旦集中抛售会导致美国利率飞涨、美元在外汇市场崩溃、更高的抵押贷款成本等金融混乱。


其他国家如果跟风抛售,无疑将直接引爆美国债券市场危机。

在货币战争演习中,美国也一定预判到会出现这种场景。


不过目前在国内外有很多人相信中国不会抛售美债,他们认为中国持有的数量太多了,中国只要抛售一小部分美债,美国国债价格就会崩塌,中国是无法全部出货的,价格崩塌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将由中国自己承担,也就是说大规模抛售美债,意味着中国经济自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传播很广,受众巨大的观点,但这个观点选择性地忽视了中国人的战略思维。中国可以采取抛售成本更低、对美国造成同样破坏的其他做法。


这个做法不是从美债数量下手解决,而是从美债结构上下手,改变美债组合。美国国债以多种到期日进行出售,从30天到30年不等。


中国将持有的美债长期组合变成短期,无需出售任何债券减少美债整体数量。期限越短的债券更不容易波动,流动性更好大大有利于中国从美国国债中完全退出。


中国不会大规模一次性抛售美债,只要等着这些短期国债到期即可。其效果等于缩短导火索的引爆时间,比起集中抛售这种手法对美国伤害更大且更隐蔽。



就战略角度而言,改变美债组合收效会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开始量化宽松印钱以后,美联储进行大规模的扭转操作,就是出售短期债券买入美国10年30年长期国债,以压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防止金融危机再次爆发。


在这个操作中,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长期收益率被压低,整体呈现扁平化。


中国也跟随美联储进行美债结构调整,大量买入短期国债出售收益率被压低的长期国债,目前已经接近完成,中国持有的美债结构已经大为改观。短期国债票面收益率拉高,且波动性很小,整体收益增高。

 

这种战术曾经出现在中国对日本国债持有中。


钓鱼岛争端以后,中国整体减持日本长期国债买入短期国债,最终将3000亿美元日本国债清空完成了从日本国债市场的退出,这就是中国从美债市场完全退出的预演。


美国对中国发动制裁,中国只需放手等待短期美债接连到期而不购买,就能够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


好比用一根头发丝吊住悬在美国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中国退出以后,美联储必然再次直升机撒钱购买美债,压低美国国债长端收益率,美元指数暴跌,届时缩表加息就真的成了世界笑话,金融混乱、美元信誉崩塌恐怕不是美国所能承受。


除了购买美债以外中国还购入八千亿欧元的欧洲债券和黄金等大宗产品。2008年中国更是将1000亿美元国债变现以后购买美国储备黄金,这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是被允许的。


当时的金价为1000美元每盎司,中国当时兑换了一亿盎司黄金,大约2840吨,这相当于美国黄金储备的35%。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产品持续暴跌,中国国储局大量收购铜材、铝材等战略物资,事后证明当时的买入是多么的正确。


 

第二个应对就是地方债预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每当中美金融冲突,美国威胁要对中国核心利益动手,中国官方媒体都会对地方债问题进行预警。


实际上,这与犹太华尔街在中国的投资有关。


目前美国在华投资总额接近5万亿美元,除了一般商业性企业投资以外,主要进了房地产和地方债市场。


其中地方债市场中国已经明确中央财政不会为地方债买单,中央2014年下发43号文件中明确地方债问题由地方自己解决“谁的孩子谁抱走”是总体思路。


且允许资不抵债的地方政府和银行破产,并出台了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地方政府未必真的会破产,但破产的路已经铺好,这就是应对美国突发发动的对华制裁。


华尔街投资在地方债市场的资金接近2万亿美元,在楼市的资金也不少,地方债出问题必然传导至楼市,中国预警地方债问题就是在警告华尔街,鱼死网破的话,中国将用华尔街在华投资为债务泡沫整体买单。


这也是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恐吓的核反击。地方债和楼市泡沫如果完全刺破,中国金融风险将大部消解,完成率先着陆。


只不过我们是用了华尔街的钱做飞机着陆。中国投资美债总额再多也不可能多过华尔街在华5万亿美元投资吧。


第三点,长期看,随着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中国将更大范围内带领其他遭受美国金融掠夺的国家进行货币起义。


随着加入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将逐步组建新经济体,他们之间将更多使用人民币或者本币进行国际和国家间贸易。


1月2号巴基斯坦央行宣布在与中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随后美国宣布暂停对巴军事援助,巴基斯坦则以暂停巴美军事合作回应。土耳其倡导的D8国家之间贸易本币结算也在大幅推广,其中的土耳其与伊朗已经开展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直接绕开美元结算。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串联的国家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加入到货币起义的道路上来。


沿着一带一路、上合组织自贸区、欧亚经济组织等更多去美元化结算的区域合作会越来越多,一个新政治新经济新秩序的新世界正在中国的培养下茁壮成长,未来发展起来以后必然会替代犹太资本集团主导的金融殖民帝国。发轫于欧亚大陆的新世界种子,他的成长就是为金融殖民帝国灭亡进行倒计时。



那么,本月底美国会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制裁中国吗?

 

最着急的恐怕不是中国,美国背后的资本集团已经抢先声明。2017年9月份,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警告特朗普,若因朝鲜问题停止对华贸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下台。


阿桑奇发推文表示“朝鲜90%贸易同中国进行,如果特朗普终止中美6500亿美元的贸易,他将下台”。


作为犹太资本游离于美国国家资本之外的喉舌,维基解密在美国大选前十几天爆出希拉里的黑料,促使联邦调查局重启对希拉里的调查,导致希拉里在总统大选中失利,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


在特朗普遭民主党攻击的关键时刻维基解密也总是力挺特朗普,现在一反常态,站出来明确警告特朗普不要发动贸易战,否则必将很快下台。


这已经是极其严厉的警告,特朗普当明白这层警告背后的真意。且不论中国已经准备好了金融核反击令美国承受不起,就是资本集团内部也已经率先吵翻了,所以血饮认为一月底特朗普大概率不敢对华发动贸易战和金融制裁。



特朗普的贸易战、金融制裁与美联储加息套路一致,最多可能是为了维持一种中美随时贸易开战的预期,就像撕毁伊朗核协议的预期已经使得欧洲公司撤离一样,特朗普意图促使在华外资企业撤离,这与公知鼓吹的特朗普减税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逻辑相同。


对于这种操作,中国要强化战略定力,必要的时候可以拿共和党票仓密集州产品开刀,比如美国东部老工业区的汽车工业。

 

中美经贸摩擦不过是中美金融博弈的一个方面。


综合而言,中国领导全球货币起义的决心无可动摇,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中国都在全面统筹,展示出强大的整合能力;美国对于退出世界霸权是不甘心的,从威胁朝鲜、伊朗搅乱地区局势,到威胁贸易战金融制裁中国,背后都是美国维护霸权的苦苦挣扎。


任何旧势力退出世界舞台都不会是心甘情愿的,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敌不知其所攻。数千年文明未曾中断的中国深谙此道,展示出的国际博弈智慧熠熠生辉。


中国只要持之以恒推进一带一路,金融殖民帝国之坍塌将无可避免。


美国百年印钞史


1910年11月22日,沉沉的夜色中,纽约城外一趟列车缓缓向南驶去,在一节密封的车厢里,坐着一群“大人物”——他们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参议员,国家金融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家族的女婿,他的外孙尼尔森-洛克菲勒后来担任美国副总统;

派亚特-安德鲁(A. Piatt Andrew),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纽约国家城市银行(花期银行前身)总裁;

亨利-戴维森(Henry P. Davison),J.P.摩根公司(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的前身)高级合伙人;

查尔斯-诺顿(Charles D. Norton),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梅隆银行前身)总裁;

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J.P.摩根的左膀右臂,后来的首任美联储主席;

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库恩-雷波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的金融代理人)高级合伙人,与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密切关系,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一任美联储董事。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乔治亚州的一个偏僻小岛——哲基尔岛(Jekyll Island),在这里,他们躲开了所有媒体的干扰,在最专业的银行业人士保罗-沃伯格的起草和运作下,在尼尔森-奥尔德里奇的政治正确要求下,经过9天的讨论和磋商,他们起草了一份建议美国国会成立“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报告(之所以不叫“美国中央银行”,因为当时的美国民众普遍对“中央银行”极度反感)。


 1913年9月18日,《美联储法案》提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1913年12月22日下午,众议院以298对60票通过法案;

1913年12月23日,参议院以43对25票(27人缺席)通过法案;

1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式签署了《美联储法案》。

 

就这样,美联储成立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5年后一直到今天,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机构!


 

美联储成立之日,金本位如日中天,全球货币系统都紧密团结在以英镑为代表的纸币周围,努力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美好理想……

 

1914年11月16日,美联储开始发行叫做“联邦储备银行券(Federal Reserve Bank Notes)”的纸片片,这就是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美元的正式名称。

 

跟随着金本位,此时的1个联邦储备券的价值是0.04838盎司的黄金,相比1792年(没错,就是122年前)美国联邦政府所规定的美元价值——24.75格令(Grain)黄金价值相去不远。



众所周知,美联储刚刚成立之后的1914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元气大伤,为了购买战争物资,欧洲黄金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了美国,美联储所拥有的黄金储备,迅速超越英国央行,成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

 

按照20.67美元/盎司的黄金价格计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央行拥有黄金约10亿美元、美国约20亿美元,法国和德国也各自拥有10亿美元黄金;战争结束后,变成美国拥有45亿美元黄金,英国依然拥有10亿美元,其他国家占比都很小。

 

当初为了取信于人,美联储发行联邦储备券的规则是——

每发行100美元纸币,金库里至少存储40%的黄金。

 

随着欧洲黄金流入美国,美联储被动的发行了很多纸币——由此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物价不断上涨,黄金储备增加了一倍多,物价涨了大概6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黄金继续流入美国,美国物价又再度上涨了15%。

 

因为拥有最坚实的黄金基础,能兑换黄金的联邦储备券(Federal Reserve Note,通常所说的“美元”),迅速超越英镑,成为了全球政府和民众最想要的纸币。



根据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美国货币史》一书,1914-1929年,美联储印刷的美元(高能货币,也称基础货币)数量如下。



你会说,咦?1922-1929年货币供应也没大幅增长,美国为什么发生股市泡沫?

 

嗯,因为你没有考虑货币乘数(见下图)。



从1914年到1929年大萧条爆发前夕,因为黄金的持续流入,美元:

基础货币数量从34.7亿美元增长到71.2亿美元;广义货币数量从299.5亿,暴涨到了936亿美元,增长了2倍还多。

 

1929年股市暴跌之后,虽然美元高能货币数量维持增长,但因为货币乘数迅速下降,美元广义货币数量实际在持续下降,这正是美国大萧条持续那么多年的核心原因。



在美元广义货币供应迅速降低、大萧条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宣布私人储蓄黄金为“非法”,由此废止了传统的金本位(原来普通民众可以找到中央银行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

 

1934年,罗斯福进一步宣布,将原来含0.04838盎司黄金的美元贬值为含0.02857盎司黄金——由此实现了大幅度增加美国基础货币的目标,这样一来,凭空印刷出来的美元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资金——这极度类似于2008年之后美联储直接印钞的QE政策。

 

虽然贬值了40%左右,但截止到1941年,美元依然依赖于黄金来印刷。

 

1941年,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战争,让美元彻底改头换面。

 

参战之后,美国政府出现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在联邦政府的压力下,美联储开始无限量买入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国债)——

 

从此,美元的抵押品从黄金为主慢慢的开始变为以国债为主。

 

从1941年6月到1945年6月:

联邦政府债务从480亿美元暴增到2350亿美元;

美元高能货币从230亿美元暴增到416亿美元;

美国广义货币从825亿美元暴增到2538亿美元。

 

实际上,就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爆发之后,法国、德国、英国都由于黄金不足而不得不废除金本位,美国虽然不允许民众拥有黄金,至少在国际上,还是维持着金本位的名头(各国政府可以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实质上已经替代了英镑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最愿意拥有的货币。

 

因为美国本土并没有遭受战争蹂躏,美国的生产能力被充分发挥,各国政府为了购买战争物资,都把黄金输入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黄金储备量超过3万吨,占全世界中央银行黄金储备的63%以上。


与此同时,美国人口和土地占了全世界6%,却占有西方世界2/3的GDP份额,1/3的外贸出口份额,61%的冶炼钢铁、84%的汽车,经济上可以说一家独大、俾睨天下。



我一家顶的过全天下,哪还有什么好说的?

 

挟巨大国力、财力,再加上美元纸币可以兑换黄金的良好信誉,1944年,美国主导建立起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全球货币、贸易和经济新秩序。

 

关于全球货币这块儿,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 


美国政府承诺1美元保持0.888671克黄金的含金量,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按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


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可以储备黄金或者美元,然后通过所拥有的黄金或美元来发行货币.

 

从此,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体系的绝对核心。

 

以黄金为支撑的美元,替代英镑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纸币。

 

1945年之后,虽然美国又要搞马歇尔计划,又要打朝鲜战争,但为了美元纸币的长远价值,美国还真是约束了高能货币的发行。

 

从1945年底到1958年底——

美元高能货币从434亿美元,变化到489亿美元,13年时间仅增加了13%;

美元广义货币增速略快,从2698亿美元增加到4225亿美元,增长了57%。 



然而,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一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另一方面美国也深陷越南战争泥沼,国债发行量不断增长,货币发行量也随之升高。

 

更大的麻烦是在国际收支方面。

 

由于美国对欧洲存在长期的支付赤字,到1959年底,美国的官方外债就已经与美国的黄金储备总价值几乎相等了,两者均为2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以外的国家都过来要求美国履行黄金兑换义务的话,一度占有了全世界75%黄金储备的美国,所有黄金储备将在瞬间消失。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满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安排。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对美元霸权提出尖刻批评: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嚣张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s)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不仅仅是说,欧洲人也在做!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断将自己赚到的美元纸币送到美国财政部兑换成黄金,到了1971年8月,美国仅短期外债就达到600亿美元,而当时美国所有黄金储备按照35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只有97亿美元。

 

针对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向债权人支付黄金这一事实,当时法国经济学家雅克-吕夫(Jacques Rueff)评论:


“这就像让一名秃子去梳理他的头发一般,纯粹是无稽之谈”。


雅克-吕夫更进一步讽刺说: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沦落为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欧洲各国辛辛苦苦的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1971年8月15日晚上,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讲:


他猛烈抨击了“国际投机分子”在黄金市场上制造金融混乱,为了“保卫美元”,美国政府必须暂时关闭1944年对全世界许诺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窗口。

 

“暂时”是多久?

其实是“永远”!

 

就一个国家的政府赖账这事儿来说,世界历史上曾无数次发生,这次美国政府的赖账,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不!不!

然而,从人类货币史的角度来看,这次大不一样!



1971年之前,无论什么纸币,归根结底其背后都由坚实黄金或其他商品做支撑,理论上整个世界依然处在商品货币时代。

 

1971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黄金不是钱,纸片当钱花,“金钱”的概念被彻底颠覆。

货币成了“完全的信用”!

 

许多人都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是一个很大的金融事件,但究竟大到什么地步却没几个人真正明白。

 

要路财主来说,这事儿大到人类文明史头一遭!

 

《美国货币史》的作者弗里德曼曾经用两句话评价:


“从远古直到1971年,每种主要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种商品相联系。偶尔与固定联系相脱离的事情也出现过,但那通常都只是在危机时期。”


“(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主要货币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实行不兑现纸币本位制,这种货币体系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哪怕美元已经主要依赖于国债发行,从美国1959-1980年的货币发行上,我们就能看出(美元基础货币发行及其增长率见下图):


1965年之前,增长率一般在5%以下;

1965-1971年,一般在4%-7%的区间;

1971-1980年,增长率跃入7%-10%的区间



与基础货币的增长基本同步的是,美元的广义货币也持续暴增,到1980年底,美元广义货币(M2)已增长至1.6万亿美元。

 

哪怕脱离了黄金,美元还依然是世界货币的基础——

如此多美元涌入世界,让世界人民如何是好?

 

接下来,不仅美国出现了罕见的通货膨胀,所有西方国家都遭遇“尼克松冲击”,经济陷入长时间的滞胀状态。

 

1971年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后,黄金价格很快就涨到超过200美元/盎司;随着美元信任危机愈演愈烈,1980年初黄金价格曾一度创下850美元/盎司的新高——按照1971年之前35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黄金的年涨幅高达40%以上!

 

面对国际社会纷纷将泛滥的美元视作“麻烦制造者”的局面,如果想要改变美元的“废纸”印象,必须要找到美元的蓄水池。

 

否则,国际社会将不得不重返金本位!

 

1970年代的时候,最先进的国际经济构成是制造业,为美元找到蓄水池,必须要把美元同制造业运转的核心联系起来。

 

制造业的运转核心是什么?

是能源!是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罗斯福政府就已经和世界主要产油国沙特王室达成协议,石油以美元结算,美国保障沙特王室的政权安全。

 

但由于美元在战后一直顺风顺水,而石油生产国也越来越多,所以石油价格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每桶价格只有2-3美元左右,无法吸纳这么多美元……

 

黑金啊,该哥们你出力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以伊朗为首的11个阿拉伯产油国一怒之下,将原油价格由3.01美元/桶直接提高到5.11美元;


3个月之后的1974年1月1日,再度提高到11.65美元/桶。



短短3个月之内,世界工业的血液——石油,暴涨了4倍,可想而知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此后世界经济陷入了十年左右的滞胀。

 

到了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


接着伊朗和伊拉克两个产油国又爆发了两伊战争,油价再度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后来的巴列维承认,1973年底,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施加压力让他将石油涨价4倍的,而当时的他是欧佩克的轮值主席!

 

更绝妙的是,摩根银行、雷曼兄弟银行、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纽约主要金融机构,“适时介入”海湾国家货币金融体系,说服了沙特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将出卖石油换来的美元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稳定、绝对安全、流动性极好),支持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

 

这都是什么样天才才能想出来这些创意啊?!

 

哪个国家想发展经济,都需要和石油打交道吧?


那你就需要美元!


需要美元你又得不到(本来可以从产油国得到的),只能将商品和服务贱价出售给美国获得宝贵的美元;


这样一来,既降低了物价,美元又能维持国际货币绝对核心的地位……

 

简单展示一下美国顶级天才设计的这个绝妙循环:

世界各国用美元购买已涨价10倍的石油——

国际市场上的美元被支付给产油国——

产油国得到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国际市场美元出现紧缺——

世界各国求着美国政府赶紧大手笔花钱制造财政赤字发行国债——

美元又能增发又能升值——

……

 

1982年之后,当世界人民重拾对美元的信心之后,美国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而且以“消费型经济”为核心……

 

牛!牛!牛!

 

你觉得这已经够牛了?!

 

咱普通国家,得一个满分就已经不得了了,可人家美帝国主义,不仅满足于一个满分,人家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石油,另一条腿是金融!

 

说白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


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世界人民,拿到美元之后,不要让他们冲入现实社会的商品中买买买,而是要给他们制造出来一些数字,让他们在“数字的海洋里畅游”!

 

这就只能靠——金融创新了!

 

1971年以来,美帝政府不断鼓励金融创新,将越来越多的资产证券化,让拥有美元的人可以通过“投资”来赚钱,然后绝大多数人就会陷入赚钱的数字游戏中乐此不疲……

 

50个州先后在立法上,打破了美国金融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单一银行制度”和“单一州原则”的限制,为银行业跨州并购大开绿灯;


国会通过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允许所有储蓄机构和国民银行之间在银行合并条例的范围内进行并购;


1999年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宣告了限制美国银行业并购的、长达60多年的《1933年银行法》的终结。

 

在不断的金融创新和政策监管的放松之下,到1990年代,美国的金融市场迅速繁荣膨胀,吸引了大量的美元投入其中,成了美元最重要的蓄水池。




果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崛起,石油的蓄水池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导致石油价格在1990年代徘徊在15美元左右,难见起色(见上图)。

 

由于经济异常繁荣,19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税收收入大幅度上升,国债甚至有减少的趋势,由此导致美元无论是基础货币发行量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在1990年代中期都降低到5%以下,通货膨胀率不见了踪影。



如果用著名费雪公式(MV=PT)来解释——

货币量(M)*货币流通速度(V)=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P)*交易总量(T)

 

1973-1985年,在制造业为王的时代,主要靠提高石油价格,吸纳超发美元货币,大头由石油承担,但其有缺点,很容易造成实体经济高通胀;


1985年-2001年,金融创新之后,吸收美元主要靠资产证券化,新印刷的美元大部分进入到了金融交易而非实体经济,由此保持了实体经济连续的低通胀。

 

进入21世纪以来呢?

 

不管怎么样,美国的基础货币MB和广义货币M2,都还是在持续增加,新增加的美元去哪里了?

 

金融这么好用,当然还是靠金融啦!

而且,又加上了房地产!

 

2001年起,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的5.98%降至2003年7月的1.01%,美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负实际利率打破了谨慎储蓄与投机风险之间的平衡,刺激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投机心理。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下,房地产信贷机构不断放松住房贷款条件,房地产证券化也不断深入,再加上两个美国政府支持企业(GSE)房利美和房地美推波助澜,2001-2006年美国新一轮房地产泡沫不断形成与膨胀。

 

因为房地产直接连接着实体经济,这一轮的印钞和以前的石油经济一样,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一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由20美元/桶,一路增长到147美元/桶;

黄金价格由250美元/盎司起步,一路增长到1032美元/盎司。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在2004年6月变更了利率政策,2004-2006年先后17次加息(见下图)。



利率政策的变化导致房地产市场繁荣逆转,房地产泡沫于2006年中期开始破裂,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进一步导致2007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次级贷款违约迅速传导至次级债券(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演变为次债危机,随后向投资银行、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蔓延……

 

最终,引发了美国自1930年以来的最大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元气大伤,在2007-2009年出现严重的衰退。

 

为了救助美国的金融体系,美联储不得不向80年前学习,大肆开闸放水,而且,现在没有了黄金的束缚,放得那叫个自在、那叫个爽快……

 

观察美国2001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率,2008年的增幅能吓死你(见下图)!



没错,2008-2009年,美国基础货币增幅一度超过100%——


2001年之初,美国的基础货币仅为5913亿美元;

2008年之初,美国的基础货币仅为8244亿美元;

到了2014年9月美国结束三轮QE前夕,美元基础货币高达4.075万亿美元;

经过3年多的维持,2017年12月其基础货币仍然维持在3.851万亿美元的规模!

 

放了这么多货币,你以为美元体系又要爆发滔天通胀了?

 

错!


2009-2013年,在2008年跌入低点之后,美元和黄金确实又涨了一波,但从2014年开始,黄金和原油再度开始一路下跌,到2016年初跌至谷底,目前其价格仍处于缓慢爬升阶段……



至于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无论是互联网泡沫兴起还是破灭,无论是911恐怖袭击还是房地产泡沫兴起,无论是金融危机爆发还是QE政策推出,貌似都没有什么变化:


一如既往的稳定增加、稳定增加、再稳定增加……

 

即便是在2008-2009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翻倍的时候,美元M2也是滞后了近两年才反应过来,以至于,我觉得美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个数据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指示意义!




近10年来,美联储印刷了这么多钞票,为什么美元实体经济没啥通胀呢?

 

嗯,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膨胀,依赖于科技股的持续暴涨,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膨胀到超过33万亿美元,而债券市场 72 56616 72 41216 0 0 4223 0 0:00:13 0:00:09 0:00:04 7422 72 56616 72 41216 0 0 3830 0 0:00:14 0:00:10 0:00:04 5336 72 56616 72 41216 0 0 3504 0 0:00:16 0:00:11 0:00:05 2372 72 56616 72 41216 0 0 3229 0 0:00:17 0:00:12 0:00:05 2371 72 56616 72 41216 0 0 2994 0 0:00:18 0:00:13 0:00:05 1502 72 56616 72 41216 0 0 2791 0 0:00:20 0:00:14 0:00:06 0 72 56616 72 41216 0 0 2614 0 0:00:21 0:00:15 0:00:06 0也膨胀到40万亿美元以上……


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最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来吸收无数超发的人民币一样;美国政府靠着金融市场的数字增加,让大家继续着迷于数字的游戏,忘却真实的社会、忘却最广大的民众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如果你以为,美帝乃至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能够在尽量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从这场金融盛宴中获得点儿什么的话,那是你多想了!

 

下图是1968年迄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情况:

1985年以来,美国的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总体都处于下行趋势,最低的时候降到连2%也不到的水平……



换句话说,金融市场90%以上的收益,都被一部分看到时代变化和货币政策动向的精英们收割走了,这正是华尔街爆发所谓“我们是99%”游行的根源。

 

2008年的时候,美帝人民辛辛苦苦选了一个底层上来的黑人奥巴马当总统,他喊着“Change”的口号上来,民众期望他能够改变贫富差距,但结果呢?


 


正因为如此,美帝人民在奥黑任期结束后,脑回路急剧右转,2016年选出一个“非体制内”出来的富二代特朗普当总统,希望他能够代表选民改变所谓1%和99%的问题……

 

我认为,然并卵!

这是时代的一个大趋势!

 

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7年年终:


美元基础货币,从34.7亿美元暴增至现在的3.85万亿美元,增长了1100倍!

美元广义货币,从不到300亿美元暴涨至现在的13.79万亿美元,增长了460倍!

 

更近的,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到2017年年终:


MB,从659亿变到3.85万亿,增长了58倍!

M2,从6330亿变到13.79万亿,增长了增长了22倍!

 

这几个数据,最好的回答了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资产的数字价格如此不顾廉耻的膨胀?

 

从美联储的百年印钞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趋势,就是将越来越多的财富变成证券,变成信用,变成金钱,变成可交易的数字,而认知不到这个趋势的人,固守着原来的劳动和技能,注定会在社会财富竞赛中失败,变为微不足道的尘埃、卑贱到泥土里……

 

最多最多,我们只能愤世嫉俗的说——

我们正在将一切东西变成金钱、变成数字,而当整个世界都变为数字之后,也许世界将什么都不是!

 

那又怎么样呢?

 

不要忘了,最初说这句话的人,也是硅谷里从华尔街拿到了亿万美元的科技精英!


来源: 疾风倁劲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