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美百年来首次在亚太正面硬撞,该来的迟早会来!

2018-04-12 美国时刻

作者:袁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美欲弃以往大框架


毋庸置疑,美国对华战略正在经历大辩论、大反思和重要调整阶段。这种辩论在历史上曾有三次,当前为第四次。


与以前不同的是,美国的政、商、学、军全方位参与此次辩论。


美国本次辩论朝野共赴,且政府亲自参与,甚至引领辩论,这更是前所未有。此外,本次辩论还有一个特点,声音几乎一边倒。


在过去的辩论中,有人赞扬中国,也有人批评中国,但现在,赞扬中国的声音基本消失。这几个特点加在一起,中方要予以高度重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辩论总在一个大框架内进行,认为美国对华战略应以接触加遏制为主。


然而,本次辩论认为,该框架应该彻底抛弃。过去三四十年,以接触为主、遏制为辅的大框架是失败的,这个结论目前已经基本得出。


短兵相接在亚太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既是美国的对手,又是其合作伙伴,美国在这两个角色定位区间摇摆,那么现在的结论则认为,中国就是一个竞争对手,并且是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过去,美国担心中国在亚太的挑战,但随着“一带一路”、吉布提保障基地等建设,美国越来越认为中国是一个全球性对手。这些背景叠加在一起,并不排除美国对华战略重新定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总结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结构性原因,中美实力对比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临界点。与此同时,中美战略变化,美国过去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和中东,现在转移至亚太;中国过去是韬光养晦,现在则是奋发有为。


二是美国战略收缩并没有收回去,而是停在了亚太;中国战略扩展也没有扩出去,目前仍聚焦于亚太。因此,双方在亚太地区正面相撞,短兵相接。


当前相撞无经验可寻


现在的中美“相撞”,既没有历史经验可寻,也没有现实路径可走。双方都很痛苦地寻求如何在亚太地区和平共处。


实力变了,战略变了,基础也变了。冷战时期,有苏联; 冷战后,有共同经贸;911后,有共同反恐。现在,中美之间突然惊觉,要靠什么支撑中美合作?


苏联没了,本.拉登也没了, 奥巴马时期,双方找到气侯变化,并联想下一个合作点。而现在这一联想也没了,经贸又出了问题,靠什么支撑这么大的关系呢?


中美现在就像两个没有感情的人过日子,有了“过不下去”的感觉。但是,虽然现在很痛苦,但又无法彻底分道扬镳。


现在感觉比撞机、炸馆还糟


当前,中美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中美双边关系受制于第三方。


本质而言,中美两国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矛盾,但因为受到朝鲜、日本、印度、乌克兰、伊朗等问题掣肘。


中国与第三方的矛盾,美国与第三方的矛盾,最后无一例外,都上升到中美两家之间的矛盾。


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从区域性大国变成全球性大国。


所以,实力、战略、基础、力量四大变化同时出现,导致当前中美关系早就不是过去的中美关系。


可是,当前指导中美关系的仍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现实情况中,它们实际已经指导“失灵”。因此,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是,美国没有积极呼应。


因此,当前的中美关系缺乏顶层新框架,这也导致中美关系被一个个具体领域的具体事件拽着走。虽然没有发生撞机、炸馆这样的恶性事件,但感觉比那个时候还要糟糕。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在2014年9月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现在有很多经济第一。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这次与中国打贸易战打得越凶狠,那么最后妥协中国在政治上得利越大。


直白说,美国那么凶狠的贸易战,最后特朗普面对中国反击妥协了,中国打赢了。这一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效果,是中国花多少钱、花多年时间都达不到的效果。


试想,一个世界几十年的霸主,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结果最后自己妥协战败了,那就意味着其对手至少与其力量相当,甚至比其力量更强。


特朗普不顾及中国的利益,中国对特朗普及美国的利益则进行双反击。反击的是美国经济,中国这一次是一定要“借题发挥、借机发力”,要通过特朗普的挑衅事件,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就像之前我们在东海借日本挑衅划设防空识别区、借美菲挑衅在南海大规模“种岛”、借印度挑衅在我国洞朗地区建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基地并完成军事部署一样,我们要借对手的挑衅,实现自己的发展。


来源: 国内国际爆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