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这些湘大对联的故事
校园春色浓 书声清朗传古韵
对联妙笔舞 诗意盎然蕴新声
湘大校园里的对联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副?
你留意过秀山游息亭上的对联吗?
今天,小湘来聊聊这些对联背后的故事
01
游息亭
沿着秀山勤人坡向东走去,树木掩映间,一座亭子映入眼帘。亭子建造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取名“游息亭”。这座亭子,与被誉为“中文四老”中的姜书阁先生和羊春秋先生有着一段佳话。
姜书阁和羊春秋都是湘大中文系教授、我国著名文史学家。“游息亭”由姜书阁先生为其命名,并题写了亭名。
“游”字源自孔子的教书育人之道,意指“游玩”,鼓励学生在自然风光里陶冶情操;“息”即安静地读书。“游”“息”两字,一动一静,承载了姜书阁先生对湘大学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认真求知求学的殷切期望。
游息亭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副对联,是姜书阁和羊春秋所作。
北面
点击查看实景
此对联篆刻于游息亭北面,由姜书阁先生所题。
1974年,湘潭大学复校之初,荒山起家,百纳人才。5年后的春末,姜书阁先生举家南迁,执教湘大,传授学识。他对教育事业怀揣满腔热情,对湘大抱有深厚的感情,他为游息亭题联:“漫天花雨传心法,镇日松风伴读书。”
那时,姜书阁先生居住在松涛村,松涛村后有山,与秀山连成一片。有次,在通过小路去往秀山的路上,他发现了一片桃花林,时值春天,桃花开得正盛,春风吹过,惊落一阵桃花雨,这便有了“漫天花雨”的景象;“传心法”是指精神财富和知识;“镇”通“整”,意为整天,当年的游息亭旁种满了松树,常有学子坐在山坡上读书,故作“镇日松风伴读书”。如今,秀山种满了樱花树,春风来临时,落英缤纷,花瓣雨美不胜收。
这幅对联含义隽永,既有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希冀,又勉励了湘大学子,更颂赞了读书精神。松风相伴,有书可读,有才子可教,字里行间,饱含姜先生对湘大的美好愿景。
南面
点击查看实景
该联被雕刻在秀山游息亭南面,由羊春秋先生于1986年所作,其行笔书法也出自羊先生之手。
“倚槛披襟挹取风云雨露,举杯邀客摘来日月星辰。”汲风云雨露,伴日月星辰,在书山学海中遨游,品味书中的人物故事……湘大如一片原野,孕育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正如羊春秋先生的弟子,曾在中文系任教的孟泽教授所说:
这是一片不失野性和宽大的原野,在原野上长出来的花果林木,总是让人感觉到健旺丰沛的草莽气息和生命力,感觉到自由和生猛,当她逐渐成长起一份精致和文雅、严密和理性时,她就不止属于湖南乃至中国了。
羊老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湘大的教育事业,对后生充满关爱之心。他为游息亭题的这一联,将湘大人的抱负与追求融入在这有力的文字之中,文字无声,却振聋发聩。历经多载岁月,至今,这副对联已有38年历史,刻于亭上的文字露出斑驳痕迹,但文字承载的精神,在一代代湘大人的传承之下,历久弥新。
02
大礼堂
点击查看实景
此对联出自羊春秋先生之手,该联高悬于我校大礼堂,是湘大的第一长联。
羊春秋先生于1976年来到湘大,到湘大后,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湘大的建设事业中。1998年校庆前夕,羊春秋先生为学校建校40周年写下长联:有高枝可依有甘泉可饮看百凤来仪今朝共唱齐天乐,学屠龙之技学绣虎之能喜群贤毕集他日都成架海梁。
从1998年到现在,这副对联陪伴着一届届的湘大学子从入学到毕业,也在日月轮换中激励了一代代湘大人。愿所有湘大人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聚焦当下,具备远识,共成栋梁之材。
03
银环花径
点击查看实景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自杜甫的《客至》一诗,题于北京路东侧的“银环花径”,位于文化广场南部,是1988级校友方明理在湘潭大学60周年校庆时捐赠。
在建校60周年喜悦之际,广大校友再聚伟人故里,重回母校。一座小亭,两句短诗,便是最好的祝福和礼物。
在校园,这两句诗象征知识的开启和智慧的传递。青枝花叶攀附“蓬门”生长,为往来师生提供了一个小憩之处,学子们在亭内读书、交谈,其乐融融。这两句诗,是校友送给湘大学子的祝福,祝愿每一位求学的学子,学有所成,前程似锦。
湘大的对联
字字有情,句句有意
影响了一代代湘大人
愿每一个湘大人
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共创美好明天!
往期推荐
🤗在湘大,精彩的不止live图!
🥇再次拿下全国一等奖‼
分享、点亮在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