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华师大:勤奋好学在校园蔚然成风


“巴山高,嘉陵长,钟灵毓秀出栋梁;众学子,来四方,进德修业当自强……”

清晨,西华师大的校园总能听到琅琅读书声,图书馆门口早晨六点就排起长队,图书馆自习室节假日也满满当当。



“这是我们学校的常态。”漫步在师大的校园,西华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说:“我们的学生勤奋、踏实,如果下午六七点来看,池塘边、教室里、大树下,全是读书的身影。”

是什么样的精神浸润出这所川北名校儒雅的书香?是什么动力让这所学校薪火相传,被社会各界誉为“读书的好地方 选才的好去处”



“读书”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从国外回来,数学与信息学院的郭科老师最喜欢在校园散步,“我喜欢看学生们读书的样子,似乎能看到当年自己的影子。”每年的6月是考试月,“我经常看到学生在路灯下看书,一问才知道,教室里的冷气太足,出来换换空气,头脑更清醒,记东西来得快。”

“别的学校学生上课的标配是书包加水瓶,我们的学生多了一样,小板凳。”西华师大学工部部长王方国说,周末教学楼的走廊里都是看书的学生,学生随身携带一张小板凳,“就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坐就是半天。”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4级校友、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赵斌回忆起母校生活时动情地说:“忘不了有着丰富藏书的学校图书馆,忘不了为了多看些书,很早就去图书馆占位置的情景;忘不了母校的路灯以及寝室卫生间昏黄的灯光,因为那是宿舍熄灯后的阅读明灯!”赵斌的这番回忆,是西华师范大学一代代学子泛舟书海的生动写照。

“大学四年,西华师大学生的属性不知不觉烙印进我的身体里。西华师大有一种好的风气,同学间不比谁吃得好穿得好,要比就比谁的学习好。我校政治与行政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蒋怡闻,去年在考研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又选择了西华师范大学。“置身于一个周围的人都非常优秀的环境里面,就自然会被一股力量推着成长。我很享受这里读书的氛围。”



“勤奋”是西华师大学子的标配


今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纷纷到校采访被誉为“中国研究大熊猫的第一把交椅”的胡锦矗教授。很难想象,这位91岁高龄的学界泰斗,至今仍每天坚持到办公室上班。他的助手、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黄燕博士前不久刚刚拿到了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正是每天在胡老师身边耳濡目染,我们年轻一代才能像他们一样,坐得住冷板凳,用奋斗书写人生。”黄燕说。

我们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接触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格局和眼光。“无论缺什么,都不能缺精神。”在胡锦矗看来,“人活着,要有一点精气神。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当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能水到渠成。”



2001年在西华师大读本科,2008年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校任教,2018年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又毅然选择回校的郑银凤说,我爱我的学校,西华师大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一路走来,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内化到我的骨子里,支撑着我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这背后,是西华师大“勤奋、求实、敬业、创新”校训精神的浸润,更是师大人“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校园精神的传承,是“陶冶化育 铸魂励教”育人理念在师大学子身上的彰显……发端于三尺讲台,熔铸于学子们的灵魂与血脉之中。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青年最好的青春年华,理当拥有伟大的梦想。我希望我们的学生爱国家爱学校,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刻苦学习、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篇章,努力成为治蜀兴川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栋梁之材!”西华师大党委书记王安平如是说。


往日精彩:闪亮的青春,涤荡的热情,“我的大学”给我梦想的舞台!

超硬核的迷彩盛典!自强不息的笑容,整齐划一的步伐,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丨这些网络安全小知识,你知道吗?

军训微笑图鉴丨爱笑的小西瓜们“最倾城”


文字 / 邓静

图片 / 王甜

排版 / 张蕊涵

责任编辑 / 陈晨

策划制作 / 西华师大新媒体中心

为梦想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