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怀矢志不渝的坚守,只为照亮脱贫攻坚的路

满满感动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8-21


如果远山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


12月10日至14日,西华师大党委书记王安平,副校长刘进、李敏率队赶赴喜德县、昭觉县,慰问学校派驻当地的扶贫队员、支教师生,为他们送去衣物,送去全校师生对他们的关怀与问候。在现场慰问与交流中,王安平一行深刻感受到他们在凉山脱贫攻坚第一线敬业的工作态度、真挚的家国情怀。




张金平:“当看到彝族同胞致富奔康幸福笑容,一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战斗过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张金平(中)


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喜德县委副书记张金平告诉王安平一行,喜德县将于2020年摘帽,全县所有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脱贫摘帽中心任务努力奋斗。自被学校派往喜德县以来,作为县委班子一员,既谋划全县工作,又完成省直机关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社会扶贫等具体工作。

目前张金平正全力推进所联系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等工作。惠及群众出行的通组路、入户路建设和产业发展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张金平说:“扶贫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但是,当看到彝族地区翻天覆地巨大变化,彝族同胞致富奔康幸福笑容,曾经遇到的危险、辛苦都成过眼云烟,一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战斗过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到祖国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自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脱贫攻坚一线努力工作,不负组织所托,不负全校师生希望”。


周杨:“年轻人应该有家国情怀,任何情况下要常怀感恩善良的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周杨(左二)

“年轻人应该有家国情怀,任何情况下要常怀感恩善良的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周杨把这句话当作自己刻骨铭心的激励,因为这是父亲生前对他的谆谆教诲,每每想起,让他痛彻心扉。

周杨于2018年6月研究生毕业留校,6月底就主动选择到凉山州参与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现驻村于布拖县瓦都乡先锋村,因工作出色,曾获得2019年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布拖县控辍保学先进个人。

作为家中独子,今年3月父母前往布拖看望周杨,看到艰苦的条件母亲不禁落下心疼的泪水。父亲却鼓励他道:“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坚持,为这边的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父亲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周杨说。

但今年10月30日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前后在川北医学院、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四次开颅手术,终因医治无效于12月5日去世。父亲住院第5天后周杨才赶回南充,期间第二次手术后待父亲情况稍稍稳定,周杨就急于赶回布拖工作。但刚回布拖第二天父亲又面临第三次手术,他连夜赶回已是凌晨一点多。11月26日父亲进行第四次手术,11月29日因工作需要周杨又回布拖工作了四天,直到最后病危方才返回广元送父亲最后一程。父亲刚离去,本应在家多陪伴母亲,但一想起凉山的工作,想起全乡的控辍保学工作,在得到母亲的支持后,周杨又毅然选择回到村上,回到扶贫攻坚第一线。


佐宏:“下得来,呆得住,也要干得好,这就是我的信念。”


研究生院的佐宏最初在红莫村挂职,因工作踏实肯干,又被抽调至县教体科局。在省直部门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他在喜德县城与红莫村之间往返奔波,完成扶贫相关资料的整理,最终西华师大定点扶贫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实地考核部分得了满分。

在他的参与督促下,西华师大帮扶的红毛中心小学校、乐武中心小学校的饮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在这待了一年半,每天数下去觉得日子过得慢,但一回首一晃就过去了,各项工作对我成长是一种磨砺和激励。”

在扶贫工作之余,他还把他在工作中的现实观察体验引入到理论思考之中。今年,他以西华师大和红莫镇政府联合申报了课题《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村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以红莫村为例》,2019年3月获得四川省思想政治研究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佐宏说:“下得来,呆得住,也要干得好,这就是我的信念。”


冯中华:“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在做着同样平凡的工作,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冯中华(左一)

在东河乡瓦尔村挂职帮扶的冯中华来自体育学院,今年5月,家中小孩还没满月,就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近期他正在协助开展安全住房有保障这一瓦尔村脱贫攻坚难点工作,做好对入户村民宣讲开发政策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协助协调项目指挥部、开发公司、施工单位的沟通工作,做好信息处理、村民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参加帮扶工作一年多来,他认识了一种工作模式叫“5+2白加黑”,体会到一天两顿饭中有一顿叫上午饭,明白了为什么早饭要吃饱。每天的工作,晚上八点结束就算很早的了,但他觉得很充实。“看着一天天增高的贫困户安置房心里总是充满了力量。”冯中华说,“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力量,因为有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在做着同样平凡的工作,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郑帅:“脱贫攻坚工作是繁杂艰辛的,但它和在学校里的日子一样,是有温度、有热度的。”

文学院辅导员郑帅现在东河乡加尔村参加帮扶。今年10月初,由于病毒性脑膜炎入院治疗半个月,刚出院还没完全康复,就回到工作岗位上。帮扶期间,他积极协助组织优秀团学力量支持乡村建设,协调文学院与东河乡政府签订秘书学实习基地协议,并选派学生前往东河乡政府实习。2019年全国扶贫系统中东河乡需完成1000多户贫困户、3万多条数据整理录入工作,他协调文学院学生干部在两天内远程录入完成,大大节省了乡镇基层的人力物力开支。今年暑假,文学院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东河乡陆续开展禁毒防艾、推普学普、关爱留守儿童老人、暑期课业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由郑帅导演、学院参与制作的《祖国,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微视频入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视频展播,受到人民网、四川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在《我和我的祖国》作品评选中,获得大众投票全国第13名的好成绩。7月促成文学院团委与团省委青创基金会联合开展了“带你一起看中国”凉山州喜德县东河乡学生赴三亚游学活动,该活动得到文学院秘书学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

近日郑帅改编了一首反映扶贫干部心声的歌曲,目前正在紧张制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是繁杂艰辛的,但它和在学校里的日子一样,是有温度、有热度的。”郑帅平静的说。


谢春茂:“红莫村是西华师大定点帮扶村,我一定要当好学校在红莫村的手和脚。”

谢春茂(右二)

在红莫村挂职的谢春茂来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他说:“红莫镇红莫村是西华师大定点帮扶村,我一定要当好学校在红莫村的手和脚。”他积极推进西华师大捐资的红毛小学安全饮水项目、红莫村幼教点栅栏及净水项目实施,协助扶贫办在红莫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今年7月,他协调组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两教工支部与红莫村村支部开展了支部共建活动,开展党课学习、舞蹈交流、篮球友谊赛等活动。

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常规工作中,他策划、组织了党建月会、农民夜校、坝坝会、村民代表大会、控辍保学等工作,宣讲村规民约、四好创建,宣传党的政策、禁毒防艾、防洪抗汛及演练等。在大走访、纪实系统管理、“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三落实一成效”、迎接省检等工作中表现优异。

在今年12月初省督导组对帮扶单位帮扶工作考核过程中,西华师范大学及其谢春茂准备的装订成册的迎检资料,成为全县迎检过程中的一个亮点、特色。喜德县委副书记袁欣表示,在这次迎接省检的过程中,检查组认为红莫村的扶贫资料,可以作为全县的样本,应该组织全县扶贫单位到此学习。喜德县县委书记曲木伍牛还专程到红莫村查看软件资料。


杨军:“我是一名老党员,现在党和国家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战,我又怎么能不勇担党员应承担的责任呢?”

杨军(前排左一)

国土资源学院杨军老师现正带着167名学生在昭觉的20所学校顶岗支教。作为学院一名资历较老的教师,杨军老师坦率地说,学校决定对昭觉支教并决定派出带队老师的时候,我也曾深入考虑过是否要参加这项任务,内心也挣扎过,因为自己的孩子正在上高三,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他是需要父亲陪伴在身旁的。“我是一名老党员,现在党和国家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战,我又怎么能不勇担党员应承担的责任呢?”最终杨军报名领受了这次带队教师的任务。

然而这一决定他是临赴昭觉前一天才给家人说的。最初家人非常生气,但最终表示了理解。妻子说:“你记得中途抽空回来,好好陪陪儿子。”

在半年时间里,杨军积极协调昭觉县的支教学生和受援学校的各种事宜,为西华师范大学凉山州支教工作保驾护航。167个学生分布的20所学校,最远的坐车要三个小时。“除了最远的还在封路修建的三岔河学校,其余的我都去了。我必须为这些支教的孩子们做点什么,为凉山的孩子们带去点什么。”杨军表示。


杨莉:“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责任感与使命感一次次撞击着心灵,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为了孩子们,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

杨莉(中)

生命科学学院的杨莉老师从中国林业大学博士毕业后,于今年七月来西华师大参加工作。刚到学校报到不久,就志愿来带队顶岗支教学生。现在她和杨军一样,在昭觉县负责167名支教学生的指导与管理。

对杨莉来说参加带队支教最大的困难是,其女儿今年还不到两岁,每次离家听到她哇哇大哭找妈妈的声音,杨莉作为母亲,心里满是歉疚。但想到在昭觉还有更多的孩子们等着去引领,便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杨莉看来,昭觉的老师不也是这样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献身教育事业毫无怨言、乐观面对吗,而我仅仅是半年时间算得了什么?尽管支教生活艰苦,停电、停水,晚上冷得睡不着,过敏感冒等困难时有发生,但正是这些困难磨练了支教团全体师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乐观的精神。“我们也终会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留给昭觉的孩子们。”杨莉说,“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责任感与使命感一次次撞击着心灵,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为了孩子们,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


邬倩茜:“支教生活把我们从‘温室’中带出来,让我们都得到成长。”

邬倩茜(右一)

喜德县顶岗支教带队教师邬倩茜是法学院一名教师,在喜德她是80名支教学生的指导老师、大姐姐。

“9月2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来到喜德支教的。”几个月里,她带领着80名小老师不仅按时完成了八所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任务,还在课外时间开展了很多帮扶学生的活动。思源实验学校和瓦尔学校的支教学生在课余时间用有限资源创建了两个心理咨询室,光明镇中心校的支教学生在网上发动亲朋好友及学校同学为孩子们捐书,喜德中学和民族中学的支教学生自发捐款对红莫村贫困生展开爱心活动,冕山镇初级中学的支教学生用业余时间给学校的留守儿童开展性教育主题活动,拉克乡中心校的支教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或业余爱好给学生们开展了很多有趣的社团活动,两河口中学的支教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控辍保学活动。

“我们虽然摸着石头过河,但每个同学都收获颇丰。支教生活把我们从‘温室’中带出来,让我们都得到成长。”邬倩茜说。



在听了每位教师各自的工作情况后,王安平动情地说:你们非常辛苦,学校一直牵挂着你们。你们在这儿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且各自都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你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喜德、昭觉县的脱贫摘帽明年完成,你们分别还有一段艰苦的时间,有什么困难请提出来,学校会尽全力解决。希望你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工作,将各个环节细节落到实处。结合喜德所需、师大所能,把教育帮扶、智力扶贫、技术扶贫工作做得有特色。希望你们坚持用心、用情做好扶贫这一党和政府的良心工程、德政工程,做到让老百姓认同你们的工作。希望你们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我们在学校等你们胜利归来! 


“真的教师,愿意在平淡中获取那一刹的亮光,愿意在琐碎中捕捉那一瞬的甜蜜。”九位教师在凉山扶贫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鲜活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诠释了西华师大教师情系凉山彝区、助力脱贫攻坚的大爱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感召,是引领。榜样就在身边,我们谨向九位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往日精彩

 点赞!一种拼搏无往不胜,10名学子勇夺西华师大“三好学生标兵”


 谁是你心中的三好学生标兵?今晚擂台赛上一决高下!


 100天——我与师大的故事,今天讲给你听!
文字 / 杜刚
图片 / 由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 / 陈晨
策划制作 / 西华师大新媒体中心 

为西华师大点亮“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