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日报聚焦西华师大: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点亮彝区孩子梦想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7月8日,火把狂欢激情时节,凉山州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里,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此举行。51名西华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华师大”)毕业生,在学校党委书记王安平的见证下,迎来了求学生涯中的“荣耀时刻”。

坐落于川东北的西华师大,为何选择在距离学校700公里之外的凉山腹地举办毕业典礼?

因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2016年起,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西华师大对口帮扶喜德县。4年来,聚焦送教下乡、培训师资、改善硬件、扶困助学、选派优秀大学生顶岗支教,西华师大多措并举、精准施力,用知识改变凉山贫困学子命运,用教育点亮彝区孩子们的美丽人生。


(西华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教喜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汉语拼音)


补短板


改善软件硬件带来新气象



“我们优秀师资紧缺,能派老师或实习生来支援一下吗?”2017年,喜德县教体局局长车波,向对口帮扶喜德的西华师大发出请求。

不仅是喜德,基础教育优秀师资严重不足,是整个凉山的迫切问题,是凉山脱贫和防返贫路上的拦路虎。

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大凉山的呼声,萦绕在西华师大师生心头。

西华师大党委班子认为,师范院校应发挥教育扶贫特色优势,为推进教育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应有力量。于是,一批又一批优秀教育管理干部、师范专业优秀学子被选拔并奔赴凉山,担负起教育帮扶的光荣使命。

在喜德、昭觉县的28所中小学里,来自西华师大的顶岗支教老师承担着多个年级、多门课程的教学及教辅工作。“这些顶岗支教老师的到来,填补了我们师资的紧缺,对我们真的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呀!”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马海克启感慨地说。

“我特别喜欢沙马老师生动的讲课,也喜欢听她讲大学里的故事,我要像她一样,要多读书、上大学。”瓦尔学校初三年级的阿依朵口中的沙马阿各,是西华师大派往凉山顶岗支教的优秀学生之一。谈起支教的原因,沙马阿各说:“我是在西华师大帮扶下从瓦尔学校考上西华师大的,回到母校顶岗支教是我作为一名师范生的责任,我希望学弟学妹有文化,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希望。”

“西华师大派出的顶岗支教老师已经成了喜德脱贫攻坚战教育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用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教学热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喜德县委主要负责人由衷赞叹。

2019年以来,西华师大每年投入600万元资金用于支教专项支出,先后选派505名优秀大学生赴凉山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喜德、昭觉县的28所中小学内活跃着西华师大学子的身影。

为了帮助凉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西华师大还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到各中小学挂职帮扶。

“以前孩子们卫生观念薄弱,乱扔垃圾,不习惯打扫。杨校长来了后,学生们讲卫生、懂礼仪的观念大为提升了。”瓦尔学校副校长李长义说。

李长义提到的杨校长,是西华师大选派挂职瓦尔学校副校长的杨平。杨平来到瓦尔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开始创建静雅校园,施行巡课制度,开展文明就餐行动,同时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规范管理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可以说,杨校长起到了引领、督促作用,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好了。”李长义说。

在凉山,西华师大还选派了张金平挂职喜德县委副书记,选派佐宏、谢春茂、冯中华、郑帅到喜德县担任驻村综合帮扶队员,周杨到布拖县担任驻村帮扶队员。派去的老师除参与产业帮扶,还负责控辍保学、技能知识培训、移风易俗宣讲等教育扶贫的对接与服务工作,架起了西华师大与凉山州的教育帮扶沟通桥梁。

师资紧缺的短板得到了补齐,硬件设施也必须跟上。近年来,西华师大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经费为喜德中小学建设语音实验室、购置多媒体设备、更换教室课桌椅、改建学生浴室及学生食堂、建设校园安全饮水工程等,捐赠价值近400万元的学生公寓铁床,大力改善相关学校的办学条件。

如今瓦尔学校新建的学校食堂,厨房干湿分区,还装上了排气扇。“我们希望通过食堂改建和学生浴室太阳能设备安装示范项目,既保留传统又移风易俗,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生活。”西华师大扶贫办主任赵国强介绍说。

软硬件的改善,为学校带来新改变、新气象。瓦尔学校107名在职教师中,有21名是来自西华师大的毕业生,在西华师大的帮扶及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学校,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凉山州高考质量一类模式优秀奖。2018年学校126人参加高考,124人被29所高校录取,录取率达98.4%。115人被二本预科以上高校录取,录取率达91.27%。“乡亲们都说,优质学校就在家门口。”瓦尔学校校长孙吞尔史高兴地说。


强队伍


培养优秀师资激发新活力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而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

凉山地域广,下辖17个县市,教育发展基础差,教师编制少,均衡发展达标难,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升凉山州基础教育水平?

西华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华师大通过送教下乡、送培到校、邀请访学、课题指导等综合帮扶措施,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凉山培养一支扎下根来的优秀师资队伍,激发当地中小学的新活力、新动力。

“为保证培训实效,我们选聘高校理论专家、一线优质名师和本地国培班优秀学员组成送培团队,通过送教送培、同课异构,对凉山州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协同培训。”西华师大师培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兴荣说。

甘洛县初中数学教师罗燕参加培训后,感触颇深:“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课堂教学的本领提高了,我对上好课更有信心了!”

有“见”方能有“识”。西华师大还通过学科名师工作坊建设,搭建起研修学习平台。采取“请出来”的方式,组织凉山教师学员到西华师大集中研修,到重点中小学学习考察,专题学习与交流探讨相结合,聘请省内外高校或一线知名专家,通过政策解读、传播理论、分享案例、研讨问题,让学员观念受到冲击,思想受到洗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引擎,更是促进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华师大还鼓励、引导当地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将教学实践总结提炼为理性认识,并作为广泛的经验给更多教师提供借鉴。在西华师大相关科研单位的指导帮助下,2018年瓦尔学校教师成功申报到省级课题《新高考模式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现准备结题。

数据最有说服力。自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西华师大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已累计培训教师12000余人次。派出送教下乡、送培到校的专家学者近200人次,一线教育专家或指导教师近300人次,为凉山州项目县教师作专题报告近100场,上示范课160余堂,诊断指导一线教师课堂教学800余人次。

把专业的精神留下来,就把教育的根子扎牢了。如今,西华师大送教团队的足迹已遍及凉山每一个县市,累计行程逾10万公里,不仅为凉山培养了一批本土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学骨干教师,也让数以万计的普通教师得到继续教育熏陶,将教育扶贫的根深深扎入了千里凉山沃土。


抓根本


助推贫困学子放飞新梦想



要成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最根本的在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要让他们走进校园,不因贫而失学;要让他们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要让他们在自信中放飞人生新的梦想、新的希望。

来自喜德县李子乡洛乃格村的的么罗英,今年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是西华师大教育扶贫的受益者。2016年,她进入西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学习,不仅享受入学“绿色通道”,还在学习期间获得了学校的助学金。

刚开始学习时,《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这些基础课对的么罗英来说稍显吃力。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学院对她一对一帮扶,帮助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的么罗英自信地迎接新的生活。

幸运的不仅是的么罗英,还有78名西华师大喜德籍学子。学校对其中的贫困学生予以学费全减免,并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1万余元。在学校的关心帮助下,喜德学子们毕业后有的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回到家乡建设新农村,用知识的力量努力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勒格木果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他从西华师大毕业并考取了本校研究生。也让他的职业道路日益清晰——成为一名教师。“我会用热爱与担当,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每逢寒暑假返乡,勒格木果就把自己在西华师大学习生活的经历讲给小朋友们听,并身体力行帮助孩子们补功课,点点滴滴犹如投石入湖,在孩子们心中激发美好向往。

从2017年9月起,西华师大在喜德县设立了“西华师范大学喜德县高中奖助金”,奖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

如今,西华师大已连续三年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凉山150余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2019年,还组建6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喜德、美姑开展“牵手乡村教育”“科普扶志”活动,并邀请22名喜德师生到西华师大开展“牵手·圆梦”夏令营活动……

“教育扶贫是使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用知识唤起脱贫信心,用知识改变贫困现状,教育扶贫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效应将会更持续、更深远。”王安平表示,结合凉山脱贫攻坚实际,西华师大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教育扶贫之路。

当前,脱贫攻坚接近交卷,到了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作为四川教育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西华师大全体师生正凝心聚力、开足马力,助力凉山向贫困发起最后冲锋,让教育扶贫的希望之光点亮凉山学子的梦想。


往日精彩

 你想报考的西华师范大学,3分钟快速了解!


 装热水、建公寓、改球场!致敬高温酷暑下的他们~


  佐宏:大凉山里的“背包客”

信息来源 / 四川日报 作者:邓静
责任编辑 / 陈晨
策划制作 / 西华师大新媒体中心 

扶贫在路上,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