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恩奋进铸未来 同心聚力育桃李



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

山海情深同奔赴,东西协作结硕果。之江小学前身是南充市嘉陵区的一所山区小学,在浙江省对口帮扶下实施迁建。20年前的5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前往嘉陵区,为学校新校址培土奠基,学校命名为之江小学,以铭记浙江的援建之情。

2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在西华师大亦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这体现了总书记对四川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四川人民一直以来的关心关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年儿童的深情厚爱,我们一定牢记嘱托,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持续用力为西部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西华师大和之江小学扎根南充这片教育热土,有着优良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情感纽带。多年来,西华师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届届学校领导和师生志愿者依托师范院校特色和优势,携手之江小学常态开展义务支教、公益课堂、科普实践、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教育的温暖和力量,与之江小学携手培育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感恩传承,共绘育人同心圆


“校初创,八角名;居花园,三十春。喜浙江,援嘉陵;建之江,校园新。习书记,曾亲临;奠基础,教育兴。好园丁,育雏鹰;好学生,知感恩……”这是之江小学一年级《感恩》校本教材的内容,是每一位之江小学学生朗朗上口的三字歌谣,也是西华师大与之江小学携手共画感恩同心圆的成果之一。

为铭记浙江援建恩情,把感恩教育代代传递,把感恩文化落实在课堂、渗透在校园、延伸到生活中,2015年西华师大老教授协会便积极行动,应邀组织冯庆煜、康纪权、冯文广、陈家诗、夏承光、杨超、贾宁、邓暑燕等十余位老教师为之江小学编写首版校本教材《感恩》,从前期准备、主题设计、大纲敲定,到编订指导历时半年之久。这一“感恩”校本教材采用便于孩子们易读易记的三字歌谣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诵读学习,不忘祖国之恩、社会之恩、帮扶之恩,把知恩、感恩、报恩作为人生准则和美好追求,激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争当少年先锋。




持续关注之江发展,致力讲好感恩故事。多年来,西华师大老教授们一直坚持发挥余热,多次赴之江小学开展教育关爱活动。2021年3月,冯庆煜和时任西华师大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王心良一行赴之江小学,指导学校感恩主题教育馆的建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冯庆煜、黄浩耘、查中林等退休教授以“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巴蜀情结”“讲中国故事”“学党史,感党恩”等为题向学生们开展主题宣讲。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积极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恩教育先行”和“学思践悟二十大,感恩励志育春苗”等宣讲活动,将“之江情”“饮水思源”等故事融入其中,先后在南充市九县市区及德阳作20余场感恩主题讲座,用生动的讲述和精美的课件向青少年学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中小学生牢记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从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受学生欢迎。



之江小学学生代表参观罗瑞卿故居展览馆


学校邀请之江小学学生代表来校参观学习


今年5月28日,学校老教授协会会同南充市关工委科技委和嘉陵区关工委组织之江小学30余位优秀学生代表,参观西华师大生物标本馆及罗瑞卿故居展览馆,让之江小学学生既受到一次大学氛围的熏陶,又接受了一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


携手前行,书写教育帮扶情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西华师大利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引领他们树立远大志向。

之江小学是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点服务学校、义务支教实践基地。2015年以来,学校不间断选拔派遣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赴之江小学开展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精心开设舞蹈、武术、绘画、书法、象棋等多门课程,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孩子们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我校在之江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在之江小学开展科技、文化、劳动等

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邀请之江小学学生代表来校参观学习


我校志愿者帮助之江小学学生进行舞蹈排练



学校猎鹰航模队为之江小学师生展示航模飞行表演,为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向往星空的兴趣。邀请之江小学学生代表赴西华师大参观大型兽类标本和神奇的植物拼图,为他们讲解亚洲象生活习性及其标本制作知识,介绍西南山地珍稀兽类分布情况等,让孩子们陶醉于大自然的奇妙世界。学校青年志愿者帮助之江小学排练感恩节系列活动文艺节目,青马班等学生干部和党员代表为小学生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国旗护卫队战士受邀在之江小学举行升旗仪式,为孩子们献上一场场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实践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和对四川教育的深切关怀融入课堂、融入教学,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期望嘱托,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关怀。



我校国旗班在之江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以文化人,唱响少年奋发曲


沐浴新时代的阳光,广大少年儿童奋发有为、向阳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总书记的浓浓关爱以及对做好少年儿童工作的深切厚望,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听到习爷爷殷殷嘱托大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之江小学的学生们感到非常的幸福温暖。“嘉陵长,之江清,德智体美爱劳动,知行合一会感恩。”之江小学的校园里再次回荡校歌《巴山少年》的动人声响。

这首校歌创作于2014年,由原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时任南充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冯文广作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曾晓安、硕士生导师毕波作曲。

冯文广还记得关于这首歌背后的创作故事。十年前他参观之江小学与时任校长唐文东交流中,得知学校原是山区小学,因浙江省对口帮扶迁建而定名为“之江小学”。唐文东表示,学校还缺一首校歌,希望冯文广教授帮助创作。对比照片中简陋的旧校舍,看着眼前标准化的美丽校园,冯文广感慨地说:“一所学校,要有特色文化,确实需要有一首校歌。之江小学更需要一首校歌,让孩子们去铭记感恩、勤学奋进。”他当时欣然答应。


之江小学校园


几天时间内,在冯文广脑海里,浙江的援建之情映照出的人民团结一心与祖国欣欣向荣,还有孩子们的蓬勃笑脸与未来拔节成长的少年形象交相出现,令他感悟深切。“之江长,嘉陵清,共建学校兄弟情。我们是巴山好儿郎,书声琅琅高如云。长大做个英雄汉,美丽家乡满园春……”很快,辞藻简约又寓意丰富的歌词跃于纸上。随后,他联系我校音乐学院教师谱曲,得到音乐学院时任院长曾晓安、青年教师毕波的热情支持。结合歌词中洋溢的感恩之情、奋进之志,以及儿童们的声音特点,两人很快创作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旋律。这首《巴山少年》作为之江小学的校歌,在巴蜀大地一唱就是十年。





未来,西华师大将继续携手之江小学,蓄势赋能,续写教育新篇章,让两校友谊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彩。学校将继续矢志不渝服务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祖国的栋梁之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荣耀时刻——西华师大人最近很赞!(四十)

20个美好瞬间,重温一起走过的师大时光!

文字 / 陈晨 蒋怡闻 王磊 刘雪苗 
图片 / 部分来源于校团委
责任编辑 / 陈晨策划制作 / 西华师大新媒体中心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华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