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确认过眼神,是河海图书馆达人

小海螺记者团 河海大学 2019-02-15

读书月·高居榜单前列的河海人


大学四年,是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里,多读书,扎实专业知识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中,通过图书馆大数据,我们发现了许多常驻于图书馆的河海人,他们或有长达上千小时的进馆时间,或有数百册的借阅量,学习与阅读已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跟随小编深入了解一下这些高居榜首前列的河海人吧。


魏星跨专业考研期间也不忘读《冰与火之歌》的能电男


在馆时间高达1493.5个小时,位列全校第一的魏星,是来自能源与电气学院的大四学生,刚刚结束跨专业考研的他,成功被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


在他看来自己的大学四年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过程。与女朋友能够一直关系融洽的相处,彼此陪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目标所在专业的研究生是魏星最有成就感的两件事。



考研之前,他选择一直在图书馆学习,只要没有课就去,每个晚上一定都会在,假期里的他从早上开馆能够待到晚上十点二十左右闭馆,始终坚持。考研结束后图书馆里也依旧随时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馆藏的论文专业手册为他毕业设计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其它方面的书籍也让他学习更多开阔眼界。



即使是备考期间,他阅读的书籍也并不全是专业书籍,从《肖生克的救赎》到《教父》,从《龙族》到《盗墓笔记》,他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更喜欢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欣赏情节所展现的文化信仰,去思考内容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冰与火之歌》是他最想推荐的书目,在他看来也许大家最初都会惊叹书本的厚度,不能很好的适应其中的叙事手法,也不能准确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但他坚信,只要坚持看过一段时间就一定会被里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的人物刻画所吸引,魏星谈到阅读之中好像自己已然成为维斯特洛大陆上的一员,与书中的角色一起去经历浩劫得到历练。


他更表示:“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会让自己在精神方面受益很多。”书籍也是他送给朋友最多的礼物。


曾山:考取同济大学的大四学子独爱毕淑敏


2017年图书馆在馆时间为1444·6小时曾山是力学与材料学院的大四学生,3月25日他很顺利地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复试,完成自己从开始就一直坚持着的目标。他表示查到录取名单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绷了太久的精神突然间轻松下来。面对努力的结果,虽然一直都很阳光都很坚韧的他还是忍不住偷偷摸了眼泪。



回忆起自己的图书馆生活,考研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他会和朋友们一起相约图书馆学习,每天早中晚按照规定的时间,为了彼此监督还约定谁迟到就得转给对方五块钱,“最后我赚了几十块钱,折成几杯奶茶,很满足了。”


阅读是曾山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调节自我的方式,“学得烦闷了,我一般听一两首歌并且随手翻开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看书是我很喜欢的事。”



作为曾山这样的大男孩,武侠小说,侦探故事当然是绕不开的,但毕淑敏的作品对他来说却最特别。毕淑敏的《在星空与雪原之间》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用他自己话来讲:“那是一种我们见不到的生活,茫茫雪原,每天都在经历着生死,明明是一段又一段很辛苦的经历,但作者却用很平淡的笔触去描写那些煎熬,这让我触动。”



他表示毕淑敏总是会写很多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会把对亲人的感情寄托到一些物件和食物当中,不沉重但是最深刻,这让他非常喜欢。而现在的曾山在结束考研之后又开始投入自己的毕业设计中,认真享受着距离毕业不远的河海时光。


郭有晶爱读文史哲的IT男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郭有晶2017一年的图书馆借阅量高达290册 “这290册书里,大概有1/3是专业书,其他书涉及面比较广,包括历史、宗教、小说、西方文明、军事、经济学、法律等等。”



他提到,阅读是从大学开始养成的习惯。小的时候家乡的教育条件不好,书少,也没有看书、借书的渠道。上大学后,他被书的世界深深吸引了。


“因为我也不太会玩游戏,觉得读书对于我是相对轻松的事,”郭有晶羞涩地笑着说,“看书不必拘泥于本专业的,只要是感兴趣的都可以看。我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读书时间和地点,只要有时间基本上都在读书。图书馆、自习室、叠翠山,这些都是很好的读书的地方。”



他读晦涩难懂的古籍时不作深究,弄懂基本的来龙去脉即可,读鲁迅、老舍、西方文化等,可能会反复读上几遍,多次揣摩其中的内涵。


提到读书习惯时,郭有晶拿出了手机,打开了“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这两个软件里涵盖了计算机专业相关文章、成体系的西方文化摘录等。“这两个都是不错的软件,我平常基本上都用它们记录,既省时又省力。”



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郭有晶向我们强烈推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西方文明史》、《英国近代史》等书籍。


他总结说,“读书会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让自己不会被歪理蛊惑,也不会片面地看待问题。”


刘思奇:熟读《苏东坡传》的大二工科男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入馆次数601次的刘思奇是力学与材料学院的一位大二学生,谈及为何在大二就入馆次数如此之多,他谈到自己有期望达到的高度,而图书馆会让他更加集中精力地去学习与生活。



他表示在大数据出来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在图书馆待了那么久,但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



虽然才大二,但刘思奇的方向和目标却始终清晰,在学习之外,他还参与了诸多专业内创训,专业外诸如马院的社会课题他也积极参与。虽然作为一位标准工科生,但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阅读也是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表示:“从小我就很喜欢读书,尤其偏爱传记类的文学,到现在也是这样,传记类文学总会包含很多东西。”



《苏东坡传》是他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的作品。熟读传记中所涉及的人物事迹并且细细推敲其中的诗词字句,在他看来一直都韵味十足。刘思奇所热爱的传记书籍也让他拥有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逐渐懂得努力是自己一定要坚持的事情。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最后,一波图书馆美照献给你

要不要一起约图书馆自习呀?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杨懿靖 巢敏讷

图片:小海螺记者团  韦璎娜、往期微信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张淼

今日责编:小海螺记者团 龚炎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