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服日 | 河海少年着华夏衣冠,向传统致敬

小海螺记者团 河海大学 2019-02-15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今年三月初三(4月18日),是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中国华服日” ,众多的华服爱好者穿上华服,传承传统服饰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华服日”中所指的“华服”是广义的中华名族传统服饰。不仅仅是汉服,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属于华服。


在河海的校园里,有一群人他们坚持传统,继学承用。他们以艺臻道,德艺双修。他们正衣冠,晓礼仪,习工艺,兴礼乐。他们思前人之风骨,示今人之风采。他们聚在一起,用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这个名字,着华夏衣冠,向传统致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传统艺术文创社的朱家良是行走在河海大学的华服青年中的第一人。


今年已经大四的他,将华服日常四个字刻进了他大学的每一分秒。在四年华服日常中,他遭受过质疑,也曾面临自己内心的障碍,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像只领头雁,带领着许多华服青年鼓起勇气将自己的热爱表达出来。


在河海一年四季都穿汉服是什么体验?| 推TA上头条


最开始响应的是社团内的同学:“一个人做一件事比较有挑战,但有社团的大家作支撑就会好很多。”他也正如自己所说,成为了社团内许多华服日常社员内心的支撑。


朱家良曾在社内为想要开始华服日常的同学开设华服小讲堂,在社内QQ群里进行每日华服知识碎碎念。社内许多同学都是在他耐心而细致的指导下第一次穿上华服、购买华服。


在传统艺术文创社,这样的前辈不止朱家良一位,和朱家良同级的王盈心,今年大三的严雨浩等人也经常将华服穿出门,对华服日常经验体验颇丰的她们也成为了社员们华服日常的勇气来源。


“我刚开始华服日常的时候,面临了不小的心里压力,当时学长主动找我聊,给我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建议。”一位社员如此说道。


传统艺术文创社社内存放着之前的前辈捐给社团的华服,一代一代保存至今。它们成为了传统艺术文创社社内甚至社外同学的第一件穿上身的华服。在社团里,和大家一起穿上华服,即便只是尝试,也是一种改变。



衣冠礼仪不分家,这一点,传统艺术文创社的社员们是从来自大禹院的严雨浩身上学到的。


今年大三的严雨浩曾经在她的家乡举办过祭祀先贤的活动,对各类礼仪也了解颇多。社团一起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严雨浩总会细心的提供礼仪指导。不仅仅是外表,更要在心里将华夏民族的衣冠穿戴齐整。


除了礼仪,她也带着社员学习汉舞和制作一些传统工艺品。同时,温婉的她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传统艺术文创社许多书画作品都是出自她之手。在她的一言一行中,社员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河海园的发扬与继承。



前辈们温柔耐心的指导和陪伴,让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的社员真正体会到了“同袍”二字的含义,在这里找到了展示出自己的热爱的勇气。“新人会犯错误是正常的。”朱家良说道“但只要愿意了解就好。怕的是太凶吓走了原本愿意了解的人。”


渐渐地,传统艺术文创社内偶尔穿着华服出行的同学穿着的频率慢慢变高,人数也越来越多。那些被这些前辈温柔以待过的社员,也慢慢成长为能够指导和帮助其他新人的力量。用更加成熟的方式将这件承载着传统和未来的衣裳介绍给更多人所认识。


然而他们的热爱不止于此。做到了衣冠先行,也要做到让传统复兴。



坚持传统,继学承用


在一些传统活动中,也经常可见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的身影。去年端午节前夕,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的社员顶着炎炎烈日,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小浪底音乐台举行了端午祭奠屈原活动。祭祀当天,小浪底广场上几乎没有可以乘凉的地方,但是在艳阳之下,社员们依然衣冠整齐,仪态端庄。


在短短半个小时的仪式里,有当时大二的严雨浩一遍遍查阅相关书籍指导而成的整体流程,有来自力学与材料学院的郭子贤依照楚辞体格式创作的祝词,有李沛璘、何超仪、邵云之、孙灿四位乐者现场演奏和流程相应和的乐曲。乐曲时起时落,祝词落地有声。流畅但不失考究的流程让在场前来观礼的本校和其他7个学校的同学真正体验到了传统祭祀的庄重。



为了让祭祀能顺利进行,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月,社员们就已经开始了各项准备。场地申请、流程安排、物资购置,每一步都要细细考量,有些流程还需要多次排练。


“大家的空闲时间不统一,所以基本只能在中午牺牲午休排练。”然而即使这样,每一场排练很少有人缺席。“这个活动没有学时,没有奖状。”时任负责人王子悦说道“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是因为一腔热爱在无私奉献。”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初衷。”时前任社长王盈心说道“只是想把这个仪式带进生活里,让同学们见识一下这些传统节日的仪式。”



除了传统节日,传统艺术文创社也为学校的各大演出填上一笔独属华夏的风采。


他们自学礼仪之邦、倾城曲、子衿等汉服舞蹈,为祭祀开场,也曾为各大晚会添彩。一开始只是几人参与的预备节目,跳着跳着,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秀丽风景。社员自己编排而成的汉服走秀,从一年一度的百团大绽走到了2018年河海大学的跨年晚会。一位观看过汉服展示的观众曾说“看着他们一步步走来,有种被震撼到想哭的感觉。”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走上舞台并不是目的所在。他们最终希望的,是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严格来说我们并不算表演类社团。”现任社长何超仪如此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向大家宣传传统文化。就像我们的宗旨所说的,以艺臻道,德艺双修。”


传统艺术文创社每个星期都会更新一张课表,在大家空闲的时间安排茶艺、古琴、太极、汉舞、泥塑等的修习课程。而这些课程,对于社员是全部免费开放的。不管有没有基础,只要喜欢,就可以得到学长学姐和老师的悉心指导。



一位参加过汉舞和古琴学习的社员感叹道:“本来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再碰的爱好,居然在这里找到了安放之所。”


“最初我们是靠有这些技能的学长学姐来指导,一届教一届。现在有几门课有了专门的老师来带。”现任社长何超仪介绍到“我们也接受没有入社的同学来体验,越多人体验,就有越多的人愿意了解。”


从重大节日到普通的日日夜夜,传统艺术文创社的社员们就这样一点点的用热爱把传播传统文化的种子种在了这所工科院校里。



锦年素衣,不忘初心


2017年举办的祭祀庄重而精彩,可是传统艺术文创社第一个端午祭奠屈原活动,是在2016年。


“那个时候条件困难,我们只能在学校对面的青年城那边举办。”前负责人王子悦回忆道。场地不足,观礼人员也并不很多,但是即便条件不佳,当时的他们依旧非常认真而满足的完成了祭祀。“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能够将这份热爱付诸实践是真的开心。”



而这样的曾经,这个梦想,始于2008年。


那个时候它还是几个分散各地的社团,在暗处微弱却坚定地爱着自己的热爱。那个时候它是与子同裳汉服社,是河海茶艺社,是河海古琴社。


再之后,它是锦年阁。


如今,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这个名字诞生不过一年,却承载着这个社团最具活力的记忆。



当初那个人数寥寥几近断代的社团,如今已有上百位社员。“记得2015年的时候因为各种困难我们很多活动都没办的起来。”一位已经毕业的社员苦笑道:“活动没有影响力,真的沮丧到睡不着觉。”


可是最后,这个梦还是在历届社员的坚持下被留存下来。如今,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行进。


“社团的体格变大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一直没有变。”朱家良如此说道。



 虽然名字几度更替,社员也已换了几代,但这个社团还在传承着同样的传承,坚持着那份赤忱地初心。


“优秀传统文化给人的改变不仅仅是外表和气质,还有更深层的启发感悟,这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现任副社长李沛璘由衷道。


因传播传统文化这个共同的梦结缘,河海大学的社员们也因此有了更深的羁绊。这群因为热爱相聚的人也真心把这个社团当做了自己的家。


“我是在这里第一次穿上华服,”一位大二的社员说道“也是在这里度过了我离家求学的第一个中秋。”



除了在重大节日举办祭祀等活动外,传统艺术文创社每逢中秋、冬至等佳节,都会组织社内成员一起度过一个个最为思乡的日子。


现任副社长李沛璘也提到:“感谢遇见传统艺术社,让我找到心之所属,感谢在这里遇到的所有人,他们是我坚持的后盾。”


一个人的梦苦涩而无力,但在传统文创社这个大家庭下,和众多有志的华服青年并肩,大家一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实现梦想似乎就没有那么遥远了。

 

   

今年是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华服日”的第一年,也是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从最初传承诞生至今的第十周年。


十年风雨,十年沉浮。好在在这素年锦时,他们有彼此相伴。


十年前,众多华服青年行走至此,用汗水和着热爱写下自己的渴望。


十年后,这些华服青年定将继续前进,披上那承载着传统与青春的衣裳,


哼唱一曲礼仪之邦,以年轻但不失庄重的身姿,以华夏之名,屹立东方。

 

附一组河海学子的华服毕业照:




文字: 小海螺记者团 王歆雨

图片:河海大学传统艺术文创社、往期微信

今日责编:小海螺记者团 许金玉、柏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