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TA上头条】| 竞赛达人孙沛钊:每学期至少参赛一项,参赛必得奖
“说比赛的事啊,那大概说三天也说不完的。”眼前的孙沛钊个子很高,身着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简简单单的的运动鞋。他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语气不疾不徐,眼神里却有着格外坚定的力量。
孙沛钊是河海大学15级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成绩排名年级前10%,同时也是土木院的辅导员助理,是4项国家级、4项省级奖项得主,是2018年江苏省三好学生的一员。提起这些闪着光的成绩,他却说:“自己不过是更加幸运而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孙沛钊对自己的承诺。大一刚一开学,孙沛钊就对传说中的“高数难”有所耳闻,有人知难而退一下子没了学习的兴趣,孙沛钊却不服气地迎难而上,想着一定要把高数学好。大一的课程较少,那时的孙沛钊长期泡在图书馆里,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在图书馆与高数为伴。
刚一开始,孙沛钊的学习还只是复习课上的知识点,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期中成绩不低,却不是自己理想的分数,在考了满分的室友的对比下,孙沛钊在大学第一次感受到了由学习成绩带来的些许挫败感,也一下子坚定了要在大学里静下心来读书的决心。他坚持早起,克制自己自习时不看手机,将高数教材后的每一道习题都做了个遍,甚至发现了很多参考答案的错误,最后期末考试的卷面,孙沛钊拿出了99分的成绩。
“行万里路”是孙沛钊对自己的希冀。大一期间,孙沛钊加入了土木院青协,参与了回收军训服、感恩节感恩活动、雷锋日学习、毕业季回收旧书、还定期访问敬老院和南京博爱中心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因为这些公益活动的“铺垫”,他又参加了南京江宁马拉松这类大型赛事的志愿活动。
随着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多,孙沛钊发现,自己并不外向的性格是个需要弥补的短板。大二,孙沛钊担任了辅导员助理和班级学习委员,提升自我的同时更是为同学们服务。帮同学们记好作业,收取作业,将老师上课所用的课件进行整理与同学们分享,收集同学对课程的疑问向老师沟通反映,甚至在考试过后,找到对考试不理想的同学,在课下一个个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呈现在书面上,与同学一起去想解决的办法。可以说,他全心为同学们的成绩着想,帮助辅导员一心营造班级学习氛围。
-远大前程,来日方长-
孙沛钊几乎每个学期都至少参加一项比赛,五个学期下来,他陆续收获了国家级4项和省级4项,共8项奖项。每一个比赛,孙沛钊和他的团队基本上都会提前三个月进行准备,这三个月,通常是让人殚精竭虑的三个月,早上6:30起床,晚上回宿舍已经是夜里11点钟。“基本上要看三个月的河海夜景。”孙沛钊笑道。
大三上学期,孙沛钊和小组同学一起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不同于之前的桥梁比赛的虚拟性,这次比赛的内容是对贫困山区的危桥进行重修或重建,也就是说,从设计、计算到细节,从图纸、桥墩到桥面,从无到有,要设计出一座真正可以投入建设的桥梁。
由于这是首届比赛,既没有详细的评分规则公布,也没有得奖的先例可以借鉴。比赛初期,孙沛钊和组员首先面对的就是,要像从前一样将桥梁造型的创新性放在首位设计一座概念桥?还是打破固定思维设计一座经济实惠的实用桥?因为大家谁也没办法妄下断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个月的耗时,工作量巨大,每一天都说明天一定要早睡,却每一天都无法做到。在即将去哈尔滨参加比赛的前两天,却得知设计图纸需要大改,除去飞到哈尔滨的路程,也就是说,只有一天时间来进行准备了。
那天夜里,组里同学准备了泡面、面包、零食,“今晚都不回去了。”大家达成了共识。改好设计图纸,排版、做答辩PPT、打印材料、做展板,那天早上7:00,组里同学分成两拨,一部分人继续工作,一部分人回去收拾行李,距离出发的时间仅剩一小时。
终于一切尘埃落定,11月的哈尔滨正下大雪。到达比赛现场,孙沛钊和组员才知道,18支参赛队伍里,自己组的桥梁80米的长度远超其他参赛队伍,所以工作量也是别人的几倍不止。最后的获奖固然是付出的回报,但这三个月努力的过程,却比获奖的收获要多的多。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放在孙沛钊身上实在再贴切不过。自己的好习惯,他将其归功于自己爱文学历史的父亲,获得的成绩,他说要感谢关心比赛进程、亲近学生的院长和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孙沛钊一直记得院长说,“我们河海土木院的学生比赛没有不拿奖的。”这提醒着他一定要做出成绩,对得起为自己付出的人。
“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是孙沛钊读过三遍的《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句话,对于温和又坚定的孙沛钊来说,不断地投入自己,准备出发,就是他自信的来源,就是他胸中的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