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 今天,想对河海的你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11月8日
中国第19个记者节
为什么要从事记者这个行当?
每个不同的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但有一点早已成为共识
这份热忱,只为读者!
这份坚守,只为真相!
这份情怀,只为家国!
无论你已经在路上,还是正准备上路
今天都是一个温暖、闪光的日子
节日快乐!
所有怀揣梦想的中国记者!
写了这么多的稿子,采访了那么多的人,还没有写过我们自己——河海大学大学生记者团(小海螺记者团)的小记者们。
11月8日,第19个中国记者节,也许我们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记者,但我们也想把我们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河海
part1
艺琳是小海螺记者团一名普通的记者,第一次开全体大会时,她记住了“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河海”这几个字,从那时开始到现在,这句话渗透在她的每一次采访写稿中,成为她,也是每一个小海螺记者的信条。
采访、写稿对她来说,是探索和追寻。写,为了缭绕校园的种种美好,为了赐予温柔和戎装的文字,为了和有趣的你相遇。
她说:假如河海是一片密林,我要做的,就是在晨光里漫步,在夜光下吟诵,把松的苍劲、草的坚韧、花的娇艳和森林的欣欣向荣写进诗里,告诉每一缕路过的风。
part2
小高是小海螺记者团视觉设计的一员,今天她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把今天刚拍好的活动照片导进电脑,鼠标的点击声,电脑屏幕的逐渐变化, 一张张相片不断的变得生动具体,富有活力。
她站起身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她拿起手机点开熟悉的app,给自己叫了一份皮蛋瘦肉粥。随后,又继续在电脑前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裁切、调色。最后,再将照片打包好,署上姓名与日期发送出去,然后捧起她的小粥,这是小海螺摄影记者再也寻常不过的一天了。
第二天,看到自己的照片被用上了微信报道里,结尾署名着图片来源:小海螺记者团 小高,她笑着的在文章的左下角点了个赞。
用行动代替言语,将平凡的工作变成温馨的日常。
part3
小H是记者团新媒体部的一员,在7月初的时候她暗自定下了一个今年官微单篇推送阅读量达到10w+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在她看来更多的是一个愿望,是一种态度,是想要用小海螺的力量,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河海。没想到这个小目标这么快在校庆当天实现了。
今年的校庆推送基本上一个星期前就准备好了,文字、图片、编辑排版、多次的修改,在发送的前一晚凌晨一点多还在反复检查有没有错别字,然后紧张等待着一大早的发布。这一天里看着朋友圈里满满的刷屏,晚上九点半阅读量突破100000,粉丝涨了近3000,这些数字带给她和每一个小海螺的,是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
对她而言,熬夜赶推送是经常的事,很多灵感都是晚上想出来的,害怕一睡觉,灵感就没了。遇到一些大型活动或者必须当天发的新闻时,也经常争分夺秒,必须要赶着在当天24点前发送成功。每篇文章即使仔细检查检查再检查,推送发布前还是会有紧张和期待,发送后会不停地拿手机刷文章,看看阅读量怎么样,留言说了什么。不仅是她,这些也都是新媒体里每一位“小编”的日常,为想选题绞尽脑汁,“这个主题我们已经做过了” “哇,这个选题好棒,不过好像不适合发在官微上”,为找素材想方设法,“我同学的同学的学长的爸爸也是河海人!” 为修改推文焦头烂额......尽管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每当自己的成果能够通过并且被发出来,就是莫大的欢喜了。
part4
小许也是新媒体部的一名记者,她说最开始加入到新媒体部的时候还是懵懂的状态,后来在学姐的帮助下开始走进新媒体的世界。了解到新媒体是有温度的,用温暖的文字治愈每个能够看到的人。
文字、排版、编辑,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也许会让人感到沮丧,但是当她看到自己编写的文章发表到了微信上,看到评论区里温暖的评论,听到学姐的夸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许说,她永远记得第一次做推送时的紧张,记得第一次获得一万多阅读量时的开心,也记得辛苦做出来的推送被一次次打回来修改的伤心。
在新媒体的日子是快乐的,小许说在新媒体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一起讨论新的选题,一起完成推送。从大一到大二,与学姐说了再见,也与新的学弟学妹们说了你好,记者团是永远不会缺席的大家庭。看到粉丝数不断增长,看到阅读量又一次的十万加,一次的成功,是一群人的幸福。
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河海,我们做到了。
让自己看到更好的未来
part1
小N很喜欢自己校园记者的这个身份,她说:记者这两个字不仅在我心里有着很重的位置,而且也是我对于未来的追求。
“我很感谢记者这个角色,它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让我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让我懂得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人,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我很感谢这些采访经历,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让我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让我在一次又一次写稿做节目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我在一次次采访中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记者这两个字不仅在我心里有着很重的位置,而且也是我对于未来的追求。”
part2
小海,一名普普通的小海螺记者,但因为记者这个身份,她接触到了许多不普通的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身为作为河海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的一名学生记者,在接触这个工作之时,这一份责任我便选择了承担。记者二字,重在于记,记着同学们平时内心的感受,记着校园内那些奇趣的事,在平时的交流中,小海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大学的热爱,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以及对平时生活的抱怨,这就充实着记者平时的“记”。
小海还记得当初采访团体操的训练人员,跟着团体操的同学一起6点起床。看着他们一个动作,重复无数次,一次调整,持续半小时。看到了相比于其他同学们,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熟睡的清晨,甚至于有时周末的休息时间也要用来训练;但是他们却从未缺席过那一次次的排练,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表演当天,在现场的小海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河海团体操的魅力,别开生面,气势如虹。
在采访中,小海看到他们是那样的自信和自豪,小海知道,那是他们通过表演展现的河海青春与朝气,责任与担当。
“用相机留影生活,用笔尖演绎人生,我是记者,我爱记者!”这是小海记者节的表白。
part3
淮南,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记者。
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总是能穿梭在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享受着活动的同时也收集着活动参与者的感悟,把他们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想分享给更多的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总是能结识到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聆听着、学习着他们的优秀品质,通过自己贫瘠的文字重演他们努力的青春岁月。
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总是在深夜的某个时刻写着稿子,夜晚的寂静或许与文思的迸发更相得益彰,也在乐此不疲的写稿中保持自己对文学的热忱。
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总是能遇见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生活、放飞梦想,一起奔赴学校新闻的前线,为我所爱的大学奉献着自己一点点的力量。
今天是记者节,淮南希望所有的记者都能享受属于我们的节日、挚爱我们的工作;也希望自己能不忘自己初衷,继续热爱、投入、奉献记者这份所爱的工作。
part4
橙子是刚刚加入小海螺团的一员,前些日子的运动会是他的第一次采访,有点紧张也有点激动。
运动会当天,带上记者证,他早早来到运动场等候在一百米跑道的终点,跑道的另一端,参加教职工男子一百米比赛的教职工们早已调整好起跑姿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砰”,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奋力前冲,很快比赛胜负已分。虽然有点紧张,但是他还是立刻冲上前采访了一位小组赛第一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老师分享了他比赛的激动心情,而橙子也在这一次简短的采访中认识到:这次他不再是赛事的观看者,而是这美好瞬间的记录者和分享者。
橙子还记得那天采访之后看台的呐喊,运动会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他漫步在绿茵场上时,肩上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记录美好瞬间,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河海,快乐在笔尖凝聚,笑容定格成照片。
part5
门牙是一名大一新生,也是小海螺的记者,运动会是她的第二次采访。但她仍然觉得很紧张。
看着运动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冲过了终点,一场又一场比赛结束了,她依然在原地踟蹰。有那么几次,她用尽勇气瞄准了目标想前去采访他们,可其他的记者却比我更快地截住了他们,有说有笑地开始进行采访。
她看了看时间,只好硬着头皮往上闯,拦住了一个刚跑完四百米的女生。女生还在不停地喘着气,一直擦着额头上冒出来的汗。门牙猜测她大概是无法接受采访了,一时间又抱歉又懊恼。但她却欣然同意了,无论问什么问题,哪怕是一个新人记者而提出一些有点无厘头的问题,她都会爽朗地一五一十地回答。
门牙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想要一鼓作气再采访一个男生,却犹豫到了比赛快要结束。她焦虑地在目标旁边绕圈圈,几次想上去和他打个招呼,最终都失败了。等到他要走时,门牙才终于叫住了他。竟然也没她想得那么困难,最后他说,“再见啦”,门牙有些受宠若惊地朝他回到:“谢谢啦,再见!”
门牙现在想一想,当时采访的这些小哥哥小姐姐,都是很温柔的人啊。门牙说:或许下一次,因为他们,我会有更强大的力量跨出采访的第一步吧。
part6
小Y是从小海螺记者团走出去的一名记者,大一她来到这里时就满怀着理想,很庆幸,在这里,她采访了一位又一位大牛,文字出现在一篇又一篇的报道中。
后来,她从小海螺记者团被推荐到某日报做实习记者,在那里,她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再后来,她自己申请到了南方某知名媒体的实习,在哪里,她遇见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见到了许多行业内的大牛。虽然寒暑假基本都被采访、写稿占满了,甚至有时候出差的路上要去网吧写稿子、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但她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她在北京一家知名杂志社做实习记者,前段时间,杂志社的老师带着她一起去采访了一位当红的正能量演员小生,那篇演员的专访稿结尾写到:19岁的实习生妹妹在马路上又偶遇了骑车经过的某演员,某演员认出了她,远远地点了个头,又露出了小虎牙。
稿子刊登出来,她成了万千迷妹羡慕的对象。而她,又继续到下一个采访任务中去了。
让自己看到更好的未来,我们做到了。
小海螺的记者
记录过河海食堂冬日里凌晨三点的灯光
写稿写到凌晨一点半给学姐发过去
没想到居然是秒回辛苦了
原来学姐也在改稿子
凌晨3点27分发出去的推送
只为大家第二天一起来就能看到昨天活动的盛况
曾好多次23:58、23:59发出去推送
一天只能发布一次,必须争分夺秒
晚上九、十点活动结束,采访、写稿、修图、排版
零点前发出推送,已经经历过许多次了
校车一趟趟的往返
联系采访对象,甚至半夜里采访远在大洋彼岸的校友
一篇微信推送给自己预览几十遍检查检查再检查
一篇稿子被打回去修改五六遍
对于小海螺记者来说
这都是家常便饭了
但是每每看到这样的留言
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最大的肯定
记者,始终记着
记着使命与担当
也衷心希望
记着保重身体,再接再厉
再一次将祝福和敬意
送给每一位在路上的记者
给小海螺记者的记者们道一声辛苦了
给河海所有的校园记者们道一声辛苦了
也祝所有的记者们:
记者节快乐!
图片&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部分素材:新华社、微言教育等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刘照昕、龚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