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河海“焦阳”,优秀! | 【推TA上头条】
把无聊留给无所事事的人,把忙碌的身影还给自己把喧闹留给吵吵嚷嚷的人,把安静的灵魂还给自己把怯弱留给手足无措的人,把强大的内心还给自己把黑夜留给世界太小的人,把明天的期待还给自己
他就是2020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获得者——焦阳
人如其名,焦阳仿佛是一个永远精力充沛的小太阳。他会把每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使每一天过得既忙碌又充实。他说:“有事做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感到无聊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他还认为,有事做是指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尽力去做,坚持做完,有一点犹豫和后悔都不是真正的轰轰烈烈。
在过去的几年里,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焦阳积极了解同学的思想状况并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提升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和学术水平。作为院研究生会学习部部长,他带领部员认真完成工作,开展“砼启学术沙龙”和“学海争锋”等学术活动。在他看来,学生工作是提前适应社会工作的一种机会。进入社会后,每个人都会处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团队中,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对待事情的态度如何,完成工作的输出和结果如何,都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上课,其实很少有同他人协作的机会的,学生工作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
无论是作为学业压力较大的研究生,还是身兼多职的学生干部,焦阳都尽力把他该完成的事情做到最好。当面临着学业和学生工作的双重压力时,他没有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而是迎难而上,合理规划时间,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一个待完成项。比起将所有事情揉在一起,焦阳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似乎更加高效:紧急且重要的事情马上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提前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选择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利用碎片化时间做或者甚至可以不做。焦阳的时间正如海绵里的水,被他一步步“挤”出来了。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除了自我管理的能力,焦阳也提到了对于自己非常重要的一个字,那就是“思”,在忙碌中留出时间思考,在思考中调整忙碌的步调,这也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他说,“思,然后知不足,然后有得。”如何优化工作模式、时间管理,如何提升效率、提高质量,需要平时有意识地进行反思与思考。
他也会忙里偷闲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喜欢摄影,用小小镜头记录点滴生活,按下快门感受美好瞬间,“时间滴答滴答走个不停,我想留住大学里有意义的生活场景,再看时,收获满满幸福感”。他喜欢安静地读历史人文类的纸质书,“传统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深度思考,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意识”。静下心来,走进一个人的阅读与思考,是幸福,也是掌舵必修课。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听音乐,在听轻音乐和民谣时,与美妙的声音对话,和安静的灵魂相处,“音乐很有意思,心情不好的时候,它给人治愈的力量”。这些爱好,给予他一双慧眼,看到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迷茫期,瓶颈期,或早或晚,或长或短,焦阳也在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后才成长为一个目标明确的自我。相比于枯燥无味的高中时期,自由的大一生活让他很不习惯,没了堆叠的作业和满满的课表,时间表里的空白格也成为了他心头待填的一张空白页。他说:“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跨度很大,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很稳地拿捏大学生活的状态,可不是一件易事。”
但焦阳很快走出了那段迷茫期。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激情,他先确定了一些可行性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认识自我、确立目标,培养自己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心态调节很重要,一颗强大的内心会消除心理上的盈余时间”,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保持积极、乐观,永远有热情有希望,这样的心态给予人生命顽强的力量。他通过积累成就感逐步建立自信心,从心理上鼓励自己激励自己,比如每天找出十件令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
“坚持是每个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人是有惰性的,很容易会被内心的魔鬼捕获”,所以他做一件事一定会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比如他坚持把每天的生活用三四句话记录下来,一年过后便写满了一个厚厚的本子。若不坚持,怎会有积跬步达千里,汇点滴成江河的波澜壮阔?
成长的路上焦阳也尝过苦果,有一次在本科阶段,焦阳有一门重要考试,考试在即,但他却一拖再拖,拖到临考前只有闪电般短暂的复习的时间,结果和当初预期的大相径庭。这个教训让他养成了“不拖延,just do it”的做事原则,也养成了制定年规划的固定习惯。他把规划比作一棵树的主干,把枝与叶看作规划之外生活之中的期待。一方面,计划赶不上变化,明天和意外哪一个都有可能先来;另一方面,太精细的规划反而成了束缚生命的镣铐,如果明天后天都知道将要做什么,如此无趣的生活会黯淡无色,就像《阿甘正传》中所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哪种口味“。年规划恰到好处,既督促自己在每年能有所收获,也让每天不按部就班,充满期待。
当谈及在科研的道路上是否存在着记忆犹新的困难时,焦阳表示困难在科研上是一定会存在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学术上切不可好高骛远,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二的创训使他初次接触科研,但当时只是参与一些基础的实验,听一听面向研究生的讲座,小试牛刀。可科研之路一旦开始,便是一段坎坷但注定不平凡的旅程。“科研比我想象中的更累更辛苦,但是它也比我想象中的更有趣更丰富,把一项科研做好,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成就感。”
对于刚刚接触英文论文的焦阳来说,发表第一篇论文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这篇论文前前后后花了他一年多的时间,从白天到黑夜,从受挫到再出发,他一遍遍用坚持不懈向失败说不,他一次次用勇于探索向成功问好。他说:“当收到论文录用通知的邮件时,内心更多的还是喜悦。”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焦阳依托江苏省建筑物裂缝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诊治研究团队”的带领下,针对高强混凝土裂缝难以防治的难题,开展了温度、收缩、徐变和约束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内养护混凝土早龄期防裂性能研究,并提出了采用内养护和矿物掺合料防止混凝土早龄期裂缝的方法和施工技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焦阳在科研道路上坚守如一地践行着自己的准则。“热爱”是他的动力来源,“规划”是他的秘密武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终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河海骄子,心向阳光。焦阳在河海的成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未来,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大鹏展翅高飞,飞向属于焦阳的一片天地!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马惊涛
图片:焦阳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张梓淇;柏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