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 “训江蹈海 红色脊梁” 来听河海大学讲述严恺院士的故事

河海大学 2022-08-31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今天,请听河海大学讲述
“训江蹈海 红色脊梁”严恺院士的故事



在荷兰,有一座能够抵御4000年一遇特大风暴的东斯赫耳特防风暴大闸。大闸由62座巨墩支撑,这些巨墩全部以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其中有一个名字叫严恺。





1935年,23岁的严恺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赴荷兰攻读土木专业的第一个中国人。1937年,苦心耕读的严恺忧心于国难日亟,主动要求回到故土报效家国。他在信中写到,“国家正当需要,拟即回国参与救国工作”。第二年,严恺克服重重困难,辗转万里回到祖国,怀着救国救民的巨大热忱,踏勘高山峡谷,测量荒漠激流,潜心探索江河安澜的良策。

严恺为国难日亟请准回国效命的信函(1937年)


信件内容:


迩来国难日亟,国家正当需要集中各项人才为国效命之时,生遥居海外,月耗国币数百,扪心自问,实属不安。拟即回国参与救国工作,尚恳钧院准予所请,则生于奉命之后,当即束装返国,不胜期待之至。


民国26年,即1937年,严恺25岁。


1937年严恺在荷兰学习时的照片


严恺留学时期的荷兰文笔记

当时勘测的照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浪潮如火如荼展开。为满足迫切的水利建设需要,1952年,在南京清凉山麓,严恺作为主要创建者,和海内外水利名师一起,筹建了新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华东水利学院。

1952年 华东水利学院校门


建校筹备委员会名单

主委 刘宠光 副主委 严恺 裴海萍

委员 梁永康 徐芝纶 张书农 裴海萍 郑肇经 刘晓群 刘宠光 严恺


华东水利学院领导班子会议

1956年,刚刚入选中科院学部委员的严恺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作为一个文教科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地争取参加到党的组织里面来”。怀揣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严恺以治水报国的使命担当、斗志昂扬的胆识魄力投入到方兴未艾的新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中。


入党志愿书
严恺在莫斯科大学访问


受周总理委托,率中国水利考察组赴美调研


严恺在第二期洪水预报讲习班

1982年,华水建校30周年之际,严恺老院长提出了“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十六字校训。这十六字校训,不仅是对学校学风的高度概括,更成为了河海人治水力行的根本遵循。
校训-严恺题词


1975年,严恺与专家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工地讨论技术问题


改革开放后,严恺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奋战在水利建设一线,践行着治水强国的初心。
为了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严恺全面负责长江口航道治理的科技工作,成功建成中国水运史上最大、世界罕见的复杂河口治理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摸清祖国的海岸滩涂资源,他担任组长,率领数万人,历时8年,脚步丈量祖国的万里海疆,为向海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天津新港严重回淤,建成深水大港,严恺承担并主持了国家重点项目“天津新港回淤研究”,参与了港口的建设并指导解决了淤积问题;

在长江葛洲坝及三峡枢纽工程、珠江三角洲治理等国家重大项目中,他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3月在黄河壶口


作为海岸工程的专家,严恺在80岁之际,还主编出版了《中国海岸工程》、《海岸工程》等著作,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这是一颗真正的大树,在科学的地平线上,他根深叶茂、高大郁葱。



1992年,严恺主持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严恺获首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


1997年严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1年严恺被颁发中国水利功勋奖


毕生奉献的严恺,在耄耋之年捐出个人积蓄设立教育基金,用以奖励河海大学成绩突出的师生以及全国水利系统的优秀科技人员。



严恺的一生训江治海,牢记“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弛”之使命;严恺的一生红漫于心,矢志“为祖国四化大业献吾余生”之诺言。



“过去中国人被人看不起,现在中国人到处受到重视和尊重。长期以来我所憧憬的强盛的中国有希望在我们手中实现。雄辩的事实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摘自严恺在1981年7月11日发表于《福建日报》的《党使我的夙愿得以实现》




党史知识天天学


1.(  ),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A.1978年12月13日

B.1979年12月13日

C.1980年12月13日

D.1981年12月13日

A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2.( )和( )成为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

A.“双百”方针;“三不主义”

B.“双百”方针;“二为”方向

C. “三不主义”;“二为”方向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 ),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进行空间物理探测获得成功。

A.1981年9月

B.1982年9月

C.1981年10月

D.1982年10月

A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辑:小海螺记者团 尤周缘;柏蓉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