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河海大学在“读懂中国”活动中的获奖作品
近日,在2020年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中,我校水文院报送的作品《八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治水兴利》和信息学部物联网院报送的作品《天下柔者莫过水,耄耋依旧济莘莘》获得最佳征文奖,水电院报送的作品《上善若水,世纪风华》获优秀征文奖,河海大学关工委获优秀组织奖。6月9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我校获最佳征文奖的两部作品进行了展播,我校公管院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八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治水兴利
征文作品《八十载春华秋实,一甲子治水兴利》访谈了水文水资源学院崔广柏教授,记录了崔教授与水结缘的65载春秋,展现了老一辈水文人严谨、务实、奉献的精神。
2020年,是崔广柏教授来到河海大学的第65个年头,也是他与水结缘的第65年。他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祖国治水事业中披荆斩棘,将自己的青春浇铸在祖国河流湖泊里无怨无悔;将自己的全部融入了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云淡风轻。
1960年,年轻的崔广柏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水文系毕业,开始了自己与水相伴的一生。如今,82岁的崔老仍然在研究团队中参与祖国各地的指导,并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他常常叮嘱学生:“要把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获得创新。”
早在17年前,崔老和他的团队由于专业上的不断探索,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太湖流域。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城市饮水困难。当时更多人把目光集中在太湖里,研究蓝藻和太湖水质,但崔老和他的团队却把目光移到了太湖周边的岸上。“水文最大的强项就是流域,所以太湖的问题,事情发生在太湖,根子肯定是在流域上。” 崔老这样说。于是,崔老带领着团队开始紧扣三个问题探寻着规律:流域和陆地上的污染是怎么进入河道的?河道里面的污染物质又是怎么输送到太湖的?在太湖里面怎么变化的?搞清楚了规律就能摸到治理目标,于是“治河先治岸”的理论应运而生。而这一理念,直到13年后“河长制”推行时,仍被广泛提及,发挥着巨大作用。
光有理念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创新还在实践上。既然要“治岸”那就从太湖岸边做起,于是崔老带领团队绕太湖周边各城市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监测和试验。到张家港时,他们发现——由于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过程中会不断破坏自然河道,依水而生的城市如何能获得持续发展呢?于是转变思维,先为张家港市做出一套完善的的水系规划,随后由地方政府根据水系规划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张家港市积极支持,大刀阔斧地做出改变。项目至今已经16年,张家港也做到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平衡。历时数年,崔老和他的团队绕着太湖,从每一个水文站获取数据、深入每一座大小城镇调研,形成了一篇篇完整数据,最终完成了太湖流域江苏省主要城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为实现治水和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之路离不开艰苦卓绝的奋斗。水文学科的工作基础都来自水文站,荒郊野岭往往只有一个棚屋,一张上下铺,每次监测都要带被子、脸盆、牙刷等基本生活用品,而且一呆就是一个月。除了生活条件艰苦,监测工作本身更加艰苦。在原型调水试验中,每一个水文站每一个潮位过程的每一组数据都尤为重要。工作人员和团队成员驻守每一个站点,时年65岁的崔老则需要同时兼顾30多个点。在30多个点监测一个潮位过程,往往需要不停轮转30多个小时,但是他依旧与学生同吃同住,不眠不休。
崔老和团队的多年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许多新理论——“政府主导、多学科整合、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思路、“大水体生态系统的学术思想”、“社会共治”模式、“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水景观统畴治理”格局……而这些都与近年来推行的“河长制”理念不谋而合。崔老团队的这些实践,成为了新的理念发现的基础,也成为了“河长制”推行以来生动的案例。
河长制推行后,崔老的讲台延伸至全国各类河长制培训班成员面前。他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梳理了我国湖泊管理的现状、问题;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典型案例讲解如何做好城市水系规划、如何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新机制……。
无论哪节课,讲课ppt都是崔老自己制作,两三个小时的讲座,始终站着讲完。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崔老总是不计报酬也毫不推脱。最忙的时候一周乘5趟飞机,连续开讲5场。近几年,累计讲座100余场,成为全国都知晓的主讲教授。他倡导成立了“全国河湖生态产业联盟”,为我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产业从单个研发、规划设计到产品企业向产业资源优势整合转化提供重要平台。
近几年,崔老的创新之路走向了西部,带着“河长制”的生动注释,投身脱贫攻坚浪潮中。2017年,80岁的崔老带领团队远赴宁夏、甘肃等缺水贫困地区进行多项研究,为当地“河长制”推行建言献策,带领40余人团队不计报酬往返数十趟。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余震之后,山体崩塌,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当地政府找来了推土车在前方推走滚落的山石开路,崔老团队的车辆紧紧跟在后面,慢慢前行。短短百余公里,硬生生走了六小时。简陋的工作环境、频发的地震和强烈的日晒给崔老和团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今,见过崔老的人都对他矍铄精神和满面笑容印象深刻,尤其是微微泛红的脸蛋。殊不知,“红脸蛋”是强烈的日晒留下的伤痕,也是崔老投身脱贫攻坚中留下的特殊的“徽章”。
如今,82岁的崔老,依旧常常从家步行到河海大学与学生们交流,正如他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水文水资源领域,聚焦治水兴利,一路踏遍祖国山川,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一路传递着对国家、对事业、对后辈的大爱,步履坚定!
天下柔者莫过水,耄耋依旧济莘莘
征文作品《天下柔者莫过水,耄耋依旧济莘莘》对河海大学退休老教师钱习之进行深入采访,极力呈现钱习之老师与河海学子之间的情谊。钱老师退休之后一直热心公益,帮困助学,无私奉献,以如水一般的柔情关怀着一届又一届的河海学子。
水,至柔,却蕴含无穷的力量能开山辟谷;水,至静,却深深流淌过每一寸土地;水,至淡,却滋润万物使之欣欣向荣。在河海校园里,就有这样一位如水般温柔、娴静、淡然的老教师。她叫钱习之,常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钱妈妈”。多年来,钱老师帮困助学,无私奉献,以如水一般的柔情关怀着一届又一届的河海学子。如今虽年至耄耋,仍默默坚持,善行依旧。
“看到有些孩子在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去上课,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钱老师说,“我想让这些孩子少受点苦,他们身上寄托的可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子的希望啊。”起初,钱老师只是向身边人募集寒衣资助给家境贫寒的学子。在感受到周围绝大部分人的善意之后,钱老师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她决定让更多人知晓和参与帮困助学。钱老师开始走街串巷,足迹遍布了龙城每个角落。到现在,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源源不断的好心人联系钱老师,愿意给贫困学子献出一份爱心。
钱习之老师与教师沟通困难学生情况
2005年,有个陈姓老板在看了常州市慈善捐助大会节目后,打电话找到钱老师,要求资助两个学生,直到他们毕业。钱老师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和以往相同的资助,没有多想便联系陈先生当面详谈。可当陈先生过来见面时,钱老师发现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便建议等他身体好了再来资助。但是陈先生坚持要求与学生见面、资助,他说:“我已经癌症晚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看到您的事迹后,我感觉我也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身体并不影响我的捐款,您不也是一直在为这些孩子们奔波嘛。”就这样,陈先生把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当作能为孩子带来希望,也能为自己生命最后期限带来意义的一件事情去做,他帮助了孩子,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一年后,陈先生病逝,他的爱人仍要坚持完成丈夫的遗愿。每每谈到此事,钱老师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说是我鼓励了他的善行,而他又何尝不是给了我支持呢。陈老板的事迹对我的教育太大,这种精神对我的信念是个很大的支持。”
因为帮助的学生越来越多,钱老师为了更有条理地开展工作,在记录簿上记下了每一位贫困学生的详细信息。“我记性不是很好,把这些信息记在本子上,就能确保不出错了。”纸页泛黄的本子上,记满了受助学生们的各类信息,一笔一划诉说着钱老师对后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钱习之老师在助困路上
这个本子上有一个被特殊标记的名字:刘春豹。刘春豹上大学期间,他的父母患癌症相继离世,在失去生活来源的同时,他的精神世界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钱老师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常州市新华书店联系,为刘春豹同学募集到了3000多元善款,解决了他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她还这样劝慰刘春豹:“孩子,你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千万别想不开。再苦再难,都会挺过去的,以后的日子,奶奶陪着你过。”此后,钱老师一直陪伴在刘春豹同学身边,给予他源源不断的温暖。
在钱老师的鼓励下,刘春豹终于走出了亲人离世的阴霾,再次将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他知道,报答钱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绝不能辜负钱老师的期望。
钱老师对生命充满敬畏,对后辈充满关怀。多年来,她不为名利,一心扑在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的事业上。尽管自己的身体长期被各种疾病摧残,但她却满不在乎,依旧坚持着自己所爱的事业。似乎在她羸弱的身体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她表示,只要能真正帮助贫困学生,育人成才、报效国家、报效人民,只要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她就愿意把帮困作为自己的义务,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钱习之老师与学生谈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钱习之老师为代表的一条条“河流”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滋润着生命中那些干涸的角落。几十年来,钱老师帮助的贫困学生涌现了许多优秀人才,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在读的学生们自发组织为下岗职工子女提供免费家教;毕业的学生们用自己的能力来回报社会,在各自的领域奋斗,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他们或许波涛汹涌,或许润物无声,或许天各一方,或许事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钱老师的孩子”。
涓涓细流汇合起来足以形成江海,点滴爱心凝聚起来足以照亮阴霾。钱习之老师的支流已经分散开来,以钱老师为代表的河海人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奉献着个人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上善若水,世纪风华
征文作品《上善若水,世纪风华》访谈了河海大学顾淦臣教授,讲述了顾淦臣教授勇挑治水报国重担,投身我国水利建设,耄耋之年又回归讲堂,教育下一代水利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水利精神的动人故事。
“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1937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少年顾淦臣途经三峡时在崖壁上看到了这段题字。彼时三峡水浅流急,两岸山峰雄伟险峻,沉醉在三峡美景中的顾先生并不知道,他此后70余载的生命与光阴,都将和中国水利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
涸鱼得水,战乱年代求学立志
顾淦臣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就读于常州中学。日军全面侵华后,高中还没毕业的他背着一个小铺盖卷、拎着一只装有随身衣物和成绩单的小皮箱,辗转去往西南,继续求学之路。
此时的中国到处枪林弹雨、民不聊生。顾淦臣先到汉口,再从宜昌走水路向上游航行入川,经过三个多月牵船作屋、食不果腹的颠沛流离,终于抵达当时省教育厅安排在四川合川的国立二中,恢复学习生涯。“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顾淦臣求学时因向往《长征两万五千里》中红军战士们为了理想信念不畏险阻、不惧牺牲的长征精神,一度想前往延安求学。但当时延安只有文科大学,没有理工科大学。在治水安澜使命的强烈感召下,顾淦臣只能叹一声可惜,前往中央大学水利系,师从原素欣、黄文熙、严恺等水利名师。求学期间,顾淦臣宵衣旰食,朝乾夕惕,始终牢记革命战士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决不气馁的精神,怀着“横流浩劫永断绝,拯救数兆黎”的一腔热血。哪怕窗外炮火连天,他仍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学业,这为他今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4年顾教授在青海水利厅和设计院讲学
治水安澜,须臾不负报国之心
1942年,顾淦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毕业,随后前往中央水利实验处就职。不甘心呆坐办公室的他,立即向自己的老师原素欣教授毛遂自荐,赴西北参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土石坝工程——酒泉市鸳鸯池水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
有了实际工程经验的顾淦臣斗志越发昂扬,在负责桓仁水电站工程续建项目时,遇到了混凝土大头坝坝面渗水问题,众多专家一筹莫展之际,他创造性地利用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渗,而这一举措也成为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我国大坝工程中应用的里程碑。“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顾淦臣工作时始终秉持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信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积累了足够的工程经验后不断总结规律,率领团队在鲜少有人研究的土工膜防渗领域不断地试错与前行。
在顾淦臣投身水利事业的70年里,他参与了鸳鸯池水库工程、大伙房水库工程、毛家村水电站工程、碧口水电站工程、桓仁水电站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祖国的水利事业在哪里建设,哪里就有顾淦臣的身影。“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不仅在实验室中穷经皓首,更在实际工程中躬行践履,真正做到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
顾淦臣教授在小干沟、大干沟坝址现场考察
厚德载物,不忘初心桃李满庭
1980年10月,时年62岁的顾淦臣渐渐有心余力绌之感,不得不从第一线隐退,投身教育行列,应邀来到华东水利学院执教。虽年过花甲,但他仍然怀着满腔热血奉献于教育事业,为水利事业继续发光发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顾淦臣的“长征”从未停下,在新的起点——三尺讲台上又重新出发。
时任教研室主任的陈久宇教授对顾淦臣来华东水利学院教书感到十分高兴。陈主任询问开设的课程时,顾淦臣想起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提议给研究生新开设《土石坝地震工程》等教学大纲上没有的课程。此举在全国都是首开先河,面对疑惑,他解释说“地震还是一门新的学科,美国已经在大学开设地震工程课,我们中国地震灾害大,也应该研究下地震,搞清楚它的机理” 。他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听新课的学生从开始的三人到教室坐不下,甚至研究生部的主任沈根龙也前来听课。河海大学开设的新课之后也得到其他学校老师的好评和认可。
顾淦臣治学严谨、钟情教育,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他的学生、现河海大学教授岑威钧回忆:“每次上课都是3节连上,安排在晚上,有一次课上,顾老师在黑板上推导基于薄膜理论的土工膜受力平衡微分方程,对各种原理图的绘制和众多复杂公式的推导都是全程脱稿的,使得当时在座的同学大为震惊。”
育天下英才,得桃李满庭,顾淦臣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水利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然而,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不懈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带着学生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地、看现场,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心系黎民,一片殷殷家国之情情系江河,百年风雨岁月,四十余载学术耕耘,须臾未忘使命,树立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
上善若水,百岁教授世纪风华
百年风华,勇挑治水报国重担;期颐之年,心系水利学子成长。顾淦臣一生风雨兼程,为祖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求学,在贫困艰苦的年代投身水利建设,在耄耋之年又回归讲堂,教育下一代水利人。经历一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后,他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斗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回首往昔,战火、贫困都如过眼云烟,只有一座座雄伟壮观的大坝记录了他的传奇人生。
公管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刘得存、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王珊参与《读懂中国》节目录制,节目于2021年6月9日13:01—13:30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首播,6月25日13:01-13:30重播。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自身事,感动影响身边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受到生动鲜活的“四史”教育。本次,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以“全面小康,奋斗有我”为主题,来自各省和部直属高校推荐的493篇征文、265个微视频、46个短视频、22个舞台剧进入评审,最终60篇最佳征文、30个最佳微视频、10个最佳短视频、4个最佳舞台剧入选2020年“读懂中国”优秀作品展播。
党史知识天天学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B.《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论十大关系》
C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2、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的集中体现。
A.性质
B.性质和宗旨
C.宗旨
B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A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来源:关工委、水文院、信息学部物联网院、公管院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卜王超;柏蓉
推荐阅读
别开生面的“音乐党史”教育,看河海人用音乐讲党史
《瞭望》走进河海大学,推出“电子号外”:河海别样“红”
快毕业了,在河海的这些小美好,你是否还记得?(内含福利)
河海大学欧美同学会(河海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
【推TA上头条】| 全员升学!河海这个宿舍的五位小伙子,犇!
徐祖信院士受聘河海大学荣誉教授
权威发布丨河海大学招生章程(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