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2!河海大学在“挑战杯”中斩获佳绩!
3月26日-2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举行。河海大学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这是我校首次在单届赛事中获得2项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再次进入“挑战杯”联合发起高校序列,取得我校“十四五”人才培养工作标志性成果。比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到比赛现场看望慰问我校参赛团队,为同学们加油鼓劲。
其中,由能源与电气学院推报,刘宝稳、张炜等老师指导,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马钲洲、2017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闫晓彤、20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谌贻然等同学共同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智能变电站组合电器(GIS)状态感知与故障预警系统》参加机械与控制组角逐,获全国一等奖。
由公共管理学院推报,孙中艮、施国庆等老师指导,2019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冰青、2019级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得存等同学共同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公众社会心态与防控行为调查研究》参加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组角逐,获全国一等奖。
由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推报,张蔚、王玲等老师指导,2018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吕辉、赵润泽、2019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唐梓淇等同学共同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水利工程输水廊道缺陷检测系统》参加机械与控制组角逐,获全国二等奖。
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推报,高磊、高玉峰、潘静等老师指导,2019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曹阳、2020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徐中权、2020级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钱敏浩等同学共同完成的科技发明制作《岩土工程光纤智能感测系统》参加机械与控制组角逐,获全国二等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经过校级、省级竞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478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获奖项目介绍
智能变电站组合电器(GIS)状态感知与故障预警系统
该团队研制的智能变电站组合电器(GIS)状态感知与故障预警系统以实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典型机械故障和内部金属颗粒的带电监测与智能诊断为研究目标,开展基础理论创新研究,能够在线感知GIS的运行状态,实现故障早期预警,安装简单,无需与电力系统有电气连接,安全可靠。
项目负责人马钲洲、闫晓彤:参加“挑战杯”竞赛,让我们收获了精诚团结的团队友谊、铁杵磨成针的坚定和毅力、直面挑战的勇气和魄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 离不开指导老师的陪伴和鼓励,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为学校、为社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教师刘宝稳:在指导“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我更加注重树立学生伟大理想、激励学生科创兴趣、做好学生科研规划、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有了这次的宝贵经验,我将继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要求,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开拓创新、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同心抗疫、共克时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公众社会心态与防控行为调查研究
该团队为精准了解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社会公众的认知、心态和行为,分阶段组织了面向全国的社会心态与防控行为调查研究,据此提出制定特殊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政策、开发和启用“江苏健康码”、建立健全复工复产和人口流动支持政策等政策建议,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用。
水利工程输水廊道缺陷检测系统
该团队以水利工程输水廊道缺陷检测技术为核心,创新性地开发出三维联合缺陷检测系统,构建现场实时建模分析技术,设计出适应性强的新式仿生腿结构,检测输水廊道中的裂痕等缺陷,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为水利工程缺陷检测提供了更全面、更精准、更有效的新式检测系统。
项目负责人吕辉:参与本届“挑战杯”赛事,我认为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很重要。从校赛艰险冲进省赛,从省赛一等奖到入围国赛,从担心止步网评到闯入终审决赛,每一步若稍许松懈都可能是终点。两年多来,作品的制作离不开团队每位成员的付出,本子的提升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加班加点,PPT的打磨离不开团委老师们的一次次集训指导。
指导教师张蔚:此次参赛我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一是要充分做好学科交叉,此次我们申报的项目将水利工程和机械工程学科相结合,开发的作品做到了“在机械与控制组中有明显的水利特色,而在水利特色中机械自动化能力最强”;二是要充分与行业单位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推动学生学科竞赛,既要关注行业需求,也要在机械自动化这块充分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指导,最终使产品在水利工程行业中得以应用。
岩土工程光纤智能感测系统
该团队通过岩土工程与光学的有机结合,研发高精度岩土工程光纤智能感测系统,可对建设和运营期的桩基、边坡、地下管线等工程进行长期监测,已在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能够实现对岩土与地质灾害的安全预警,解决岩土体与光纤的变形协调问题,减少灾害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项目负责人曹阳:参加“挑战杯”竞赛是令人难忘的经历,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之旅,更是一个让我学会如何表达学术观点、积极与导师交流、锻炼团队沟通协作的人生大课堂。它让我明白了不仅要高瞻远瞩,做出一流的学术作品,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指导教师高磊:“挑战杯”竞赛成绩的取得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辛勤奋斗的结果,是全校上下众志成诚、通力协作的结晶,得到了来自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激发全校同学参加挑战杯比赛的热情,争取在以后的“挑战杯”大赛中继续为校争光!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