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TA上头条 | 我和爸妈是校友!一家三口河海人!
今年9月,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陈卓远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与向往来到河海。26年前,他的父母也一同就读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专业。一家人的大学轨迹就这样在河海相交,串连起两代人的青春故事!
每当提起大学生活,父母总是有许多故事要说给陈卓远听。1996年来到河海后,他们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引领下学习专业知识,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更为难得的是遇到心意相通的彼此。从家乡到南京,陈卓远的父母相互信赖、相互携持,在这座原本陌生的城市扎根、立业。
谈到考试前的复习时,陈卓远的父母每每都忍俊不禁。同学们经常清早就匆匆挎上书包跑进自习教室,开始一天专心致志的学习。因机房数量有限,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和作业只能在机房完成,所以那时校园里常常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群朝气勃勃的学生们不管发型、不问形象,为了在机房的珍贵学习机会,争先恐后地大步跑着、笑着。课余时,他们也经常三两结群、提前约定,或骑车或徒步,在日落之前登上清凉山,观赏山上的风景和日落的余辉,享受忙里偷闲的惬意时光。有时候,一本书,或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或是几处奇形怪状的石头,都能引出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图为陈继文河海大学毕业证书
在陈卓远父母心中,在河海的求学时光是最为单纯美好的。其中不仅包含着大学生活的珍贵回忆,也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之后的工作和成长中受益匪浅。
左一、二为母亲与陈卓远
对于那时的陈卓远来说,大学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他喜欢河海的梧桐,也想像那些阳光活泼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听着父母和老同学追忆他们曾经在河海的点点滴滴,他想,或许未来某一天,会再一次来到这里。正是这次初相遇,在陈卓远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属于河海的种子。
从此一家河海人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高中时期的陈卓远,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学的向往努力刻苦地学习着,兴趣广泛的他还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课余时和三五好友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父母也一直是陈卓远坚实而温暖的后盾,不仅为他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还帮助他舒缓紧张的情绪,给予他坚定而有力的鼓励和支持。
6月24日,查到高考分数的陈卓远终于松了口气,迎来了完满的结果。填报志愿时,父母首先给他推荐了承载着自己青葱岁月的母校,但也把决定权交给了陈卓远自己。小时候与父母一起去河海参加同学聚会的记忆一下子涌现在陈卓远的眼前,那份幼时的希冀和向往似乎找到了依托,让陈卓远想要沿着父母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最终坚定地报考了河海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陈卓远说,他感到自己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河海也变成连结他们家庭的另一条纽带。这也让父母感到很欣慰:这是儿子对他们母校的认可,也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担当。
与河海同频共振
跨进学校大门、办理报到手续时,陈卓远油然而生一种奇妙而强烈的归属感,仿佛回家般亲切。
因为了解到所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更侧重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学习起来不乏挑战性,陈卓远暑期时就提前预习了高等数学、C语言、Python等课程。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他既有小目标,也有大方向: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地把各门课程学好、学扎实,尽快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另一方面也渴望多钻研、多探索,抓住机会去参加课外竞赛,在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陈卓远父母也一直尊重他的选择,他们希望儿子在母校认真地学习和生活,像他们一样在河海度过一段难忘且有意义的大学时光,四年后能在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同时期望儿子能够为母校增添一份光荣,为国家建设贡献河海人的力量。
百年风华的河海校园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我们的人生与河海交织相融共同续写“河晏海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