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正值河海大学建校107周年暨纪念华东水利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中国水利报》整版刊发“河清海晏谱新章——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07周年暨纪念华东水利学院建院70周年”,全文如下。
水是生存之源、文明之本,水利事业关系着国家战略全局、长远发展、人民福祉。1915年,著名爱国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在南京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创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1952年,华东水利学院应需而生,接续引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发展;1985年,学校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掀开了治水兴邦的新篇章。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从风雨砥砺之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含英吐华之华东水利学院,再到蓬勃兴盛之河海大学,“河海”传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引领着中国水利高等教育滚滚向前。她融入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汇入中国水利事业磅礴征程,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她的成长亦是中国水利高等教育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生动写照。
辉煌的历史从来都是由人来书写的。1949年,初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江河堤坝千疮百孔,中国人民受尽了水旱灾害的折磨。淮河、黄河、海河等流域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自1950年起,毛泽东主席相继对治理淮河、黄河和海河做了亲笔题词和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中,佛子岭水库、丹江口水利枢纽、青铜峡水利枢纽、刘家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陆续上马,掀起了大兴水利的热潮。轰轰烈烈的水利“大建设”,呼唤着人民自己的水利“大院校”。
1952年5月,中央教育部提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原则和计划,明确发展工业院校,尤其是单科性专门院校。在赓续“老河海”血脉基础上,吸纳了华东地区名校优秀水利基因后,华东水利学院应时组建而生。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担任首任院长,严恺、徐芝纶、刘光文、黄文熙等一批大师云集景从,秉承“河疏湖蓄水利兴”的信念,承担起新中国防治水害、兴修水利、为国育才的重担。
华东水利学院在全国院系调整后率先开学开课,成立4大系科和10个教学研究组。学校注重学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学,还注重科学实验、实地考察、野外实习及开展调査研究,大力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汪胡桢主持设计建设的佛子岭水库、三门峡水库,在治淮工程和治理黄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俞漱芳和吴溢主持建设梅山水库;赵钟灵担任总工程师,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刘钟瑞主持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骆锡寿担任总工程师设计湖南柁溪水电站……正如钱正英院士说:“在遍布我国江河湖海的大中小水利建设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河海所培养的人才。” 由于办学成绩骄人,1960年学校就被确定为全国 32 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在1952至1985年的华东水利学院办学期间,学校为国家输送了 14000 多名毕业生,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两院院士、部省级领导、部队将军和大型水利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在葛洲坝、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等中国最大、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负责人中,在大江南北、大河上下的水利建设一线里,到处都有河海毕业生。华东水利学院也是当代水利科学的孕育地,学校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首创教研组与生产部门联合科研模式。严恺院士以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华东水利学院院长的名义率“中国水利技术考察组”赴美考察,为我国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和水电建设引进国外先进科技,为开展中美水电科技交流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徐芝纶院士率先引介的有限单元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赵人俊教授等在对新安江水库作入库流量预报工作中,提出的新安江模型,被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广泛应用,后来被评为“新中国成立40年来100项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学校牢记治水兴邦使命,瞄准行业需求,制定科研计划,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国家科委下达的30多项三峡工程项目中,学校参与承担了 25 项。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有9项科研成果获得表彰,“六五”期间,有100多项科技成果受到国家和部省奖励。学校解决了一大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难题,第一条大坝、第一座水库、第一个水电站、第一次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新中国每一个水电事业的丰碑里,都留下了河海人的汗水与足迹,记录下河海人的心声与歌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中国水利高等教育迎来了春天。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水利事业开始从保江河安澜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开始注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水工程的全面管理,对现代水利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华东水利学院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立足于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依托水利专业相继发展了地质、测绘、环境、电气、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的专业,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成为了国家大江大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中坚力量。从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到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名师大家率身垂范,潜心立德树人,学校育人质量广受好评。
1996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积极服务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深度参与大江大河综合治理,三峡工程、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沿海开发、现代交通工程等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成为我国水科学领域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培育基地、水循环与水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基地、重大水工程关键技术的研发基地和水科学领域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基地,为中国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响应中,学校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大坝安全理论与技术,并将其成果直接应用于三峡、龙羊峡等几十座大坝工程,为提高我国大坝安全监控水平提供了源头性技术支持。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总设计师郑守仁院士,三次成功解决截流长江世界难题,在超大水深和软淤沙、龙口合龙单宽能量等领域取得突破。三峡工程跻身于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列,斩获国家优秀设计奖金奖,并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严恺院士数十年投身于中国投资最多、工程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运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被追授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杰出人物”,学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在11位“杰出人物”中有5位是河海教授或校友。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水资源规划、水环境监测、水行政管理等多个学科,学校组织大批专家学者解决了工程中多学科的科技难点。改革开放以来,在水利建设实践中,学校培养出6位院士。河海人与时舒卷,谱写着“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奋斗的身影;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大学做出的贡献”的水利传奇。
2007年,太湖大规模爆发蓝藻,学校组织专家第一时间深入调研,形成了“太湖引水条件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状态的模拟计算分析报告”,并提出了水质应急处理组合技术方案,为太湖治理送去了“及时雨”。2009年,为了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沿海开发研究机构,一批专家学者入选江苏省沿海开发咨询库,学校主持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73”计划项目“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口环境生态安全”和“江苏省海岸带与海岛资源调查”等项目,均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撑。承担的大亚湾核电站港口和取排水口布置、沪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等科研项目,成果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学校坚守着“天下有溺犹己溺,毋负邦人期”的使命,把奋斗的身影深深镌刻在重大工程和国家水网之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服务“国之大者”,顺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瞄准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学术前沿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江河战略”和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河海智慧与力量。面向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学校加快“水”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步伐,打造水教育、水科技、水论坛世界高地,进一步强化特色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竞赛提升、创业孵化相辅相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河海学子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河海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融合、与志愿服务融合,全面培育社会责任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潜心育人的名师。“十三五”以来,学校国家级人才计划数增长至39人次,新增省部级人才计划数241人次,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7支,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典型。学校社会服务品牌更加响亮,成立全国首个河(湖)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破解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技术壁垒,参与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为中组部、水利部开办省市级和基层河(湖)长培训班,累计培训两万多人次。学校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高端智库,成立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建设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流域研究中心,构建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中心、技术高地和人才基地。同时,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主动融入国际主流学术圈,加强与世界一流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学校设立4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学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水电开发领域开展人才订制培养。“十三五”以来,学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入新的建设序列,省部级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增长为13个,高水平国际合作伙伴增长为115个,新增10位国际组织主席、副主席以及21位国际期刊副主编、编委,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更加彰显。
2019年,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在河海大学揭牌成立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建设新兴交叉学科,推动“水利特色、工科为主,基础学科有效支撑、相关学科协同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内涵建设,学科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的拓展,新增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长到16个,省重点学科增长到10个,本科专业增长到71个。此外,还打破学科、学院壁垒,积极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增设智慧水利、智能制造工程等本科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移民科学与工程等3个交叉学科,2个学科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强化科研组织,以需求导向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筹建“水利部水循环与水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瞄准水利工程国际学科前沿,面向流域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等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数字孪生”“四预”等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重点建设目标,聚焦水循环与水动力系统新理论和新技术,系统开展四个方向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长江水科学联合基金、黄河水科学联合基金等重大项目80余项,攻克水利工程安全保障、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和防洪减灾等关键核心技术,主持获国家科技奖励近10项,高质量论文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显著增长,科研合同经费稳步增长,服务支撑国家水安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建设中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2023年9月正式启用踏上新征程,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更加聚焦服务国家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更加聚力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河海力量。
- END -
来源:中国水利报编辑:小海螺记者 曾兰茜;张然、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