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一诚包万有 一敬胜百邪

2016-12-15 廉政合作区 廉政合作区

马氏庄园

俯瞰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蒋村镇西蒋村,是清末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南、中、北三区六路22处院落组成,现存厅、堂、楼、廊等共计401间,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雄浑庄重。中区三路和南区一路,每路均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前后开九门,俗称“九门相照”。

马氏庄园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具有高雅的文化品味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马氏家族代表人物

马丕瑶(1831-1895年),字玉山,同治元年进士(1862年),历任山西平陆、永济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知州,太原知府,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官至广东巡抚。在任期间,皆清正廉洁,颇有作为。光绪赐匾“百官楷模”,百姓呼其“马青天”。

马吉森(1857-1912年),字子明,马丕瑶长子,清末民初实业家。曾首建豫北纱厂,积极创办工、矿业。努力践行“一等人忠臣孝子”“一诚包万有”等马氏家训,一生忠心爱国。

马吉樟(1859-1931年),字积生,马丕瑶次子。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湖北按察使等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提倡教育救国。

马青霞(1877-1923年),马丕瑶小女儿。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河南和北京创办女子学校,亲任校长,并倾力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先后将百万家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教育和修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

马恒融(1900—1971年),字载之,马丕瑶之孙。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今中国矿业大学前身)、兰州西北工学院等,是我国工矿学界先驱。海内工矿界名人,很多都是马载之的弟子。

马氏家训家规

马氏庄园主人马丕瑶十分重视教育子孙,不仅以身作则、躬身示范,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家训家规。

马丕瑶对自身要求严格,曾专门设置反省室——约斋,定期反省思过,并书写《约斋铭》作为自己与子孙律己修身、处世为官之座右铭。《约斋铭》全文共741字,包括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等十二条,思想内涵丰富。如“功名”中说“治愧循良,辜负吾民父母望”,“思虑”中说“幽独审几勿暗肆”,“处家”中说“不修己,难责人,何以使伦理正”……同时,马丕瑶几乎每条铭文都用“约约”二字来作强调,意思是对自己对家人要“约束再约束,严格再严格”。通观《约斋铭》全篇,其敬让、诚信、勤俭、积善、修身、律己的儒家传统思想十分突出。这是马氏家训中的精华,也是马世家风的集中体现。

家规屏风

除了以《约斋铭》为家训,马丕瑶后来又从《易经》中选出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作为家规。“家人卦”由离卦和巽卦组成。离卦光明而依附,象征家长操劳家务而依赖全家人员配合;巽卦有力而顺从,象征家庭成员鼎力支持家长。马丕瑶把“家人卦”作为家规,意在要求家人守制明礼,职事有司,各尽其道,和睦相处。

此外,马丕瑶还给子侄写过不少示儿诗,言辞质朴,饱含情感。在《示大儿吉森》里,他劝诫大儿子马吉森要听得进批评,“有人说你不好,是良药,要耐烦”,在《示二儿吉樟》里则教诲二儿子马吉樟要珍惜时光,勤读诗书,“古人惜分阴,惶惶为恐后”。

河南安阳马丕瑶:清廉耿介为百姓 省身律己立家规

太行之东,洹水之滨。

殷邺古县,人杰地灵。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历史文化厚重。

从安阳市区西行二十公里,进入蒋村镇境内,可以看到一片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清代庄园建筑群,这便是名震中州的马氏庄园。

庄园坐落于洹水北岸,由南、北、中三路建筑组成,占地约2万平米,青砖黛瓦、飞檐回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九门相照的四合院,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

登其堂,但见匾额楹联,琳琅满目。入其厅,最醒目的是,庄园主人自明其志的一副对联:

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

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

庄园主人马丕瑶(1831—1895年),字玉山。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生,因家道中落,入学很晚,32岁才中进士,分发山西候补知县,开始了其仕途生涯。

在山西平陆,他主抓捕盗;在永济,他大力兴学;在解州任上,他助困扶弱;在太原任上,他根治水患;在穷省贵州,他让财政扭亏为盈;在广西任上,他主抓定边圉,兴农桑,开启民智;在广东任上,他全力办团练,固海防,查赌局,斗巨贪,不遗余力,到死方休。

于公,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私,他“修己以正人”,以致其挚友个个忠良,其子弟英才辈出。在为官、交友、教子等方面,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

山西平陆县因偏处边地,盗匪猖獗,向称难治。前任县官大多百计钻营,寻求调离。后来,清廷以代理知县资格,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马丕瑶。

上任伊始,但见积案如山,百姓怨声载道。为此,他撰写了“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的长联,悬挂大堂,开始问案。不久,平陆县民众纷纷相传:“咱平陆来了个不收礼、不打板子的好官。”以致,父老乡亲不论谁有了什么事,都愿意来找马县令说一说。

乡民告诉他:“平陆匪患,皆外省大盗勾结线人所为。”马丕瑶经过明察暗访,一举将盗匪团伙一网打尽。从此,平陆盗匪销声匿迹,百姓拍手称快。“马青天”的盛名由此妇孺皆知。不久,马丕瑶升任永济县正堂。

永济县上源、下阳两村,因黄河泛滥后,滩地没有了界碑,两村争地械斗百年,几乎每年都有人命官司,历届官府无法结案。马丕瑶上任后,通过细查水文资料,精心测算,准确地挖出了地下原始界碑。百年恩仇终于得以化解。

有个人称不倒翁的永济县吏,极善奉承。他听说马丕瑶和他的子侄都酷爱养花,便搜罗奇花异草,经常来献殷勤。马丕瑶经过特意调查,果然发现这个县吏是永济百姓人人痛恨的第一“害虫”。在查清其腐败事实后,马丕瑶立即对其实行了严厉惩处,并借此告诫子侄说:“人之投吾所好者,必有所为而来。稍中其毒,与饮鸩等。”

马丕瑶向来廉洁自律,不贪一分公钱。他的俸禄,除了负责老父亲等自家五口人的生活开支外,还要时不时接济穷人,加上创办书院消耗,经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马氏庄园景区管委会讲解员 杨月:

到永济的第四年,他父亲突然病逝。马丕瑶立刻报请停薪,归家丁忧。可这时,他连买棺材、雇车马回家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全家受困,竟至无米为炊。永济人听说后,被其廉洁奉公的事迹深深感动,纷纷解囊相助,捐凑银两,这才解了马丕瑶的燃眉之急。

公元1877年,山西大旱,巡抚急令马丕瑶兼领解州,赈灾安民。马丕瑶到任后,一面派人到外省购粮,一面划分困难等级,计口给粮。同时,彻底核查地亩,从根本上解决赋税不均问题。终使解州转危为安,流民还家。次年解州全境丰收,义仓存粮万石,并开始对外支援,一举解除数州之困。光绪听到马丕瑶的政绩后,大为感动,亲赐马丕瑶“百官楷模”牌匾,以示褒奖。

通过“平陆治乱,解州赈灾”,马丕瑶勤廉之名远扬,后又历任山西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官至广东巡抚。所到之处,皆全力清除积弊,造福黎民。

1895年,马丕瑶因积劳成疾,逝于广东巡抚任上,终年65岁。

著名作家、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二月河:

马丕瑶从基层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这个高级岗位。那么在平陆、在解州,还有这个广东,这一系列,这一生的付出,受到了老百姓的称颂和当时中央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褒扬。

马氏庄园·思无邪斋

马丕瑶历来重视教子育人,无论在何地为官,都不忘以养育人才为首务。在永济从政时,他经过多次探访,以“三请诸葛”之诚意,把正在河北教书的山西鸿儒薛仁斋,请回了永济,与之共同创办了“敬敷书院”。

马氏庄园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焦会敏:

当时,薛仁斋本不为所动,但马丕瑶言辞恳切,再三力邀。薛仁斋为其诚心所感动,就答应回永济出任敬敷书院山长,并与马丕瑶约法三章:讲实学不讲八股;以道义相交不讲官仪;准带河北愿从子弟同往。

从此山西永济敬敷书院,声名遐迩。冀豫秦晋,群贤毕至。为了随时约束自己,马丕瑶特意将其书房取名为“约斋”。就是在这里,他综合挚友劝谏,反省自己过去,写出了对己对人都影响深远的《约斋铭》,并将其作为马氏家训,流传后世。

《约斋铭》全文共741字,包括 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等十二个方面。

童声诵读

有屋数椽,灯红照读。有田两顷,野绿催耕。但能克勤克俭,可免呼癸呼庚。约约退步想,勿求赢。心足福清,桃花源里听三声。

  ——《约斋铭·生业》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教授 王立群:

马氏家训中最重要的是《约斋铭》。《约斋铭》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就是慎独。严格要求自己,这是马氏家训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我们看,《约斋铭》中间,很多条里面都提到“约约”两个字。把“约”重复了一遍,这个意思主要就是约之又约,约之再约,强调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这种写法同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一脉相承。儒家认为对自己的要求要非常严,严于律己,然后你才能在外面成就一番事业。强调诚敬、自我约束、表里如一、坦荡做人,这是马氏家训最核心的观点,也是马氏家训的亮点。

通观《约斋铭》十二条铭文,其敬让、诚信、勤俭、积善、修身、律己等儒家传统思想十分突出。他是马丕瑶一生的写照,也是马氏家训中的精华。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教授 王立群:

马氏家训内容非常广泛,其中谈到处家的时候,非常强调对儿孙的教育。他认为“儿辈严课读,也要善诱循循,约约家之本在身,不修己,难责人”。意思是说,在家里面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读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治家之本,也就是说耕读传家。但是严格要求孩子去读书的时候,也要循循善诱。同时强调,对于父母来说,如果你不能加强自我的修养,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那么你很难培养出一个真诚的、合格的一个孩子,所以说“不修己,难责人”。

除了以《约斋铭》为家训,马丕瑶后来又从《易经》中选出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作为家规。“家人卦”由离卦和巽卦组成。离卦光明而依附,象征家长操劳家务而依赖全家人员配合;巽卦有力而顺从,象征家庭成员鼎力支持家长。

童声诵读“家人卦”部分内容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马丕瑶和马氏族人还把马氏家规家训中的经典语句和其它为人处世道理,制作成楹联匾额,悬挂在马氏庄园的各个地方,让族人随时可见,随处感悟。

在马丕瑶严格的家教下,子孙辈中大都学有所成,出类拔萃,见识不凡。

长子马吉森(1857—1912年),字子明,清末民初实业家。首建豫北纱厂,积极创办工、矿业,努力践行着“一等人忠臣孝子”“一诚包万有”的马氏家训,一生忠心爱国。

次子马吉樟(1859—1931年),字积生,光绪九年进士。嗜古笃学、工书法。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等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提倡教育救国。

小女马青霞(1877—1923年),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河南和北京创办女子学校,亲任校长,并倾力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先后将百万家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教育和修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

孙子马恒融(1900—1971年),字载之,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今中国矿业大学前身)、兰州西北工学院等,是我国工矿学界先驱。海内工矿界名人,很多都是马载之的弟子。

马家“一门双进士,三代五俊杰”。在马氏三代人成长成材的道路上,可以说,马氏家训家规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四季,马氏庄园的瞻仰者络绎不绝。对马丕瑶之为人,或敬其耿介,或慕其教养,或重其勇毅,或爱其忠诚。而文人墨客,则常驻足于琳琅满目的楹联匾额前,流连忘返。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后国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淳朴的家风、严谨的家训是马氏家族治家之根、为人之本。

著名作家、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二月河:

马丕瑶这个人是清廉自守的人,是恪尽职守的人。我们都读过晚清的小说和历史,对晚清政治都有了解。在那样的环境下,能够严格约束自己,同时能够努力去管理自己的家族,坚守做人的基本道德,这对于我们今天反腐倡廉,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干部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鉴古知今,百余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温马氏庄园里的家训家规和那些楹联匾额时,依然能感受到发自肺腑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启迪!

马氏庄园·龙抱槐

●马丕瑶《约斋铭》摘编

功名

十年俗吏味亲尝,不学无术空彷徨。悔从前倖博科第,求志欠精详……约约灰冷了躁进热肠,淡静中讨一个内圣外王。确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十年从政,尝够了作为一般俗吏的的甘苦,由于自己不学无术,遇事常左右彷徨、无所适从。悔恨从前只为应付科举考试而心存在侥幸心理,对儒家“修齐治平”之志,理解得不深不透……今后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冷却追名逐利的躁进热肠,以恬淡平静的心理,去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要坚定自己的主张,不要再为追名逐利而劳劳碌碌、随波逐流。

笔墨

辞达而已矣,立诚在于是。动笔万千言,几字载明理。圣贤之书不得已,愈久愈新简奥里。约约戒虚车,阐要旨,惜墨如金勿浪使。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下笔为文,重要的是能精准表达意思,而不是玩弄辞藻徒具形式。自问以往文章,动辄长篇大论,其中有多少字是讲述了智慧的道理呢?学习圣贤的经典是终生不能停止的,读的时间越久,新体会新发现就会越多。以后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为文力戒虚浮,应以阐明要旨为主,惜墨如金,一个字也不要随便浪费。

处家

儿辈严课读,也要善诱循循。约约家之本在身,不修己,难责人。何以使伦理正,族党化,僮仆驯。雍雍肃肃,和乐一家春。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对于儿孙后辈的学习,严加管束的同时,也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家庭教育的成败在于一家之主本身,不能以身作则、修身律己,便很难去指责别人。怎么能做到家庭风气纯正,乡党亲善和谐,上下团结一心呢?一家之内既有活泼的一面又有严肃的一面,才会其乐融融、温暖如春。

马氏庄园·鸱吻

生业

有屋数椽,灯红照读,有田两顷,野绿催耕。但能克勤克俭,可免呼癸呼庚。约约退步想,勿求赢。心足福清,桃花源里听三声。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有几间茅屋,不妨碍灯下读书,有一两顷土地,随季节到田野去耕作,也就够了。只要能勤劳节俭,就不会挨饿,不用去求人借贷。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贪心萌动时,要退一步想,别去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只要有书可读,有田可耕,心无愧疚知足常乐,那不就是桃花源里悠然自得的福人吗?

银钱

宝蚨飞,债猬积,勾稽茫然,笑煞痴颠。究竟得金占艮当知止,一金二戈莫腰缠……约约丈夫,穷且益坚。惟守节用之道述尼宣。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宝蚨团团飞转,赌债随时增添,费尽心机赚大钱,到头来神情茫然,被人笑话财迷痴颠。为人处世应知足,不要想着一夜暴富万贯缠……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大丈夫越穷困,志向越坚定。人生在世一定要恪守节俭,这也是孔子教导后人的道理。

享用

官气须脱然,物物周全费万千,何补性天?玉注瓦盆同一醉,绣帷莞席同一眠。 约约秀才儿,家风休改换。布被暖,菜根鲜,素位乐陶然。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

译文

必须从俗吏的官气陋习中超脱出来,八面玲珑,在讲求阔气排场上费尽心机,对自己的本性又有何益处呢?玉壶里的酒和瓦盆里的酒,同样都能醉人。躺在银床绣帐中和躺在竹帘草席上,也同样都是睡觉。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穷秀才时的家风,万万不能改变。粗布被褥同样暖人,家常便饭同样美味。做个守本位、尽本分,不变本色的官员,去享受那超凡脱俗的陶然之乐。

马丕瑶示儿诗

示二儿吉樟

立志追希文,学垂三不朽。

多读有用书,少交无益友。

文章贵经余,虚车最为丑。

古人惜分阴,惶惶为恐后。

一敬胜百邪,一诚包万有。

汝父望汝成,如泰山北斗。

示大侄吉福

汝曹尔为长,倡率一家人。

处乡要和睦,九族本一亲。

怒时须忍耐,见利防害身。

作事退步想,以屈而能伸。

勉之哉!读书第一传家法,教训诸弟耐苦辛。

马氏庄园·楹联匾额

王立群:一个大写的人——正宗儒学的践行者马丕瑶

马氏庄园是一座净化心灵的殿堂,其楹联、匾额、家规、家训和马氏轶事,承载着正宗儒学的道统,也再现了儒道践行者马丕瑶这个大写的人。

儒家的宗旨是内圣外王,终极目标是“修齐治平”。其正心诚意、幽独审己的“内圣”功夫,是关键,是根基;利济世人、致力天下太平的“外王”,则是“内圣”的必然延伸。马丕瑶的一生,都耕耘在这条道上。

他具有很强的补偏救弊的时代责任感,在“外王”的道路上可谓一往无前。无论处于什么职位,皆尽忠职守,敢于碰硬,把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马丕瑶初出茅庐,持“知县即用”批文报到第一天,遭到“即用即无用”的奚落,他以“人自不齐耳,公未用,何渠知无用邪”相答,不亢不卑,表现了一个正宗儒者的自信。

又如,他奉命到解州平息暴乱,得知饥民所以附和盐商为乱,实因豪强与官府勾结,田赋严重不均,积怨已久。以致荒年断粮,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于是,他组织力量,确保赈灾到户,全面清丈田亩。通过惩凶护善,大幅度减轻百姓负担,终使流民返乡。

不凡的政绩和清廉的官德,让马丕瑶赢得了诸多赞誉,被百姓呼为“马青天”,被朝廷称为“百官楷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获得守法循吏和干练良吏头衔的人,仍要每天把自己关到“约斋”来幽独审己,撰写出12条《约斋铭》,“一约再约”,反省惕厉,检讨自己有无“辜负衣食父母和愧对循良”之处。

对人,马丕瑶更是以诚相待。他在山西永济为官时,请薛仁斋出任敬敷书院山长,二人相约:“以道义相交,不讲官仪。讲实学,不讲八股文。”

文如其人。通观《马中丞文集》,文气畅达,没有一句套话。诚敬精神,贯穿终始。观其《珠溪存稿》和《约斋铭》等韵文,用他自己的话说,“辞达而已矣,立诚在于是”。坚持品格操守,不随波逐流,这是真儒者所独具的内功。

马丕瑶也把自身的修身律己心得传给后人,贯穿到治家教子的各个方面。除了《约斋铭》,他把《易经》“家人卦”作为家规,又专门写作训子诗词,为的是子承父训,家风不换,一个大写的人格形象世代相传。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