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女子图鉴,愿你别被欲望吞噬
《东京女子图鉴》完结了,之前写到第八集的剧评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然后呢?也出乎意料地成为了网络爆文。看到各式各样的评论声纷至沓来,一时间竟有些恐慌。
那些在评论里说着“既然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的女生,我看了下她们的年龄,大约都是20岁出头的年纪。反而是那些30岁以后的女性更多会留言表示“仿佛看到了自己”。
突然想到几年前甚至几个月以前的自己,也是抱着那种“宁可高傲地发霉也不要将就”的心态不可一世,对父母说的话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觉得他们顽固、陈腐、一点都不酷。“大不了我一个人过一辈子”,这种话无数次让他们急得翻脸。
心态的改变是从近几个月开始的。一方面是身边环境的变化,结婚、买房、离京、返乡的朋友开始陆续增多;一方面是年龄渐长带来的心理变化,终于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以年纪还小当借口逃避问题了;还有一方面是最近看过的探讨大城市女青年情感生活类型的剧太多,被迫输入了一些过于残酷的价值观。内外因交替之下,才真正开始背负起了成年人该有的焦虑。
所以看到那些对《东京女子图鉴》中的女主角绫的种种选择和生活感到不解的留言,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
就像很多我们小时候无论如何也读不进去,就算读进去了也觉得寡然无味的小说一样,过几年有了丰满的人生经历之后再看,反而相见恨晚。
我们从某些书和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生高度上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东京女子图鉴》这部日剧并不适合太年轻的人看,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共鸣,还会沾染一身丧气,在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做起选择来畏手畏脚。
如果你现在去跟一个大学生说月薪上万在北上广只能马马虎虎地活着,人家会说你矫情装逼,我那些大学刚毕业的学长学姐在大城市一个月领着几千块的工资不也照样活得挺开心吗?
但是这话如果你说给一个同样在北上广深工作了2、3年的人听,人家恨不得跟你击个掌再抖擞出一堆憋屈事儿来。
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物质的要求不同。越往上看,越发现欲望无穷。而人这种动物又天生具有攀比心、嫉妒症和无穷尽的欲望。从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就是好,到工作后谁谁谁家儿子年薪高,再到结婚后谁谁谁的老公送了爱马仕。攀比与嫉妒,虚荣与不甘鞭笞着每一个想成为他人眼中人生赢家的人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就像从小想成为“他人羡慕的对象”的绫一样,40岁以后回到家乡的她,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周围人的羡慕的对象。她是老师眼里的得意门生,是一届届学弟学妹们也想成为的对象,这样的绫,却在看到自己几年前在东京杂志上留下的专访时,忍不住失声痛哭。
终于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自己的人生却并不幸福。多么可笑,是人生的目标定错了吗?还是现实本就残忍?
绫终于还是回到了东京,回到了那座每一处街角都可能藏着“时髦的让你无法比肩的女人”“丈夫送爱马仕包包的女人”“家住豪宅的女人”和“掌握多国语言的跨国商界女精英”的城市。
是啊,大城市的机遇多如石头,但别忘了还有更多即使你付出一辈子努力也望尘莫及的人。
就像穿上粉色西装、买下豪宅、挥金如土、夜夜笙歌的盖茨比一样,无论他在外人眼中多么富有与成功,在真正的上流社会眼里,永远只是一个一夜暴富、没有来历的乡巴佬。
大洋彼岸那道永远追不到的绿光,是阶层。
那么要就此放弃吗?怀念曾经被自己抛弃的渺小平凡的幸福吗?想要回头让一切重新来过吗?
对不起,时间不等人,良人也一样。当绫在自己初到东京的落脚点三茶重逢被自己抛弃的第一任男友时,还没来得及上前寒暄,就发现对方已妻儿傍身,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没有女孩的生活会真的如小时候听到的童话故事般完美,长大成人后,我们都是被社会环境推着走的,被大环境催俗,然后手忙脚乱地去应付生活。而成熟,就是一个不断认清现实,与欲望纠缠的过程。
《东京女子图鉴》的最后,绫似乎已经决定安于平凡。
然而,擦肩而过的路人幸福洋溢的笑容还是刺伤了她。
那可能是另一个平行时空中的绫,出身东京,家庭显赫,从小混迹上流社会,比大多数人赢在了起跑线。
她身边挽着的男人全身上下散发的精英气息将绫身旁的朴实男人比了下去,肩上那款Gucci限量款包包更是让人挪不开眼。目光中透露出的对中产阶级的不屑让每一个从她身旁经过的女子一边心中愤愤一边给自己鼓劲:“加油吧,毕竟想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
所以,逼迫你不断努力前进的真的是那些所谓的正能量吗?还是嫉妒、虚荣和不甘?
这场物质的游戏,无论还要玩到何时,只愿身处其中的你,别被欲望吞噬。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土土槽」
日剧 电影 生活药丸
微博:土丫土丫土
知乎/简书:林安
▲接收我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