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信朋友圈人格图鉴

2017-06-11 林安 土土土槽


前阵子知乎上有个问题挺火: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状态?


当微信已渗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微信产品的每一次变动,都会让不少人的社交习惯随之发生改变。而朋友圈,也越来越像一面反映大千世界复杂人格的镜子,我们在这个小社会中的一举一动,都在默默揭示着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我的朋友圈里有从加好友的那天起,就一条朋友圈也没发过的人;有每天都要长篇大论+9张图片发好几条状态的人;有每一条朋友圈都要精雕细琢,只将最好的自己(不真实的自己)展示在朋友圈里的人;也有永远只发工作状态的人和热衷于宣泄个人情绪的人...


朋友圈简直就是一场大型人格博览会,我喜欢默默观察这些人格,贴好标签分好类,然后下次新加了一个好友时,看一遍他的朋友圈,大概就能知道他是哪种人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几种这些年来我在朋友圈常见的人格,欢迎对号入座。


不发朋友圈的人


曾经我以为那些常年不发朋友圈的人很酷,只要新加了一个好友后发现他没有朋友圈,都会自动在心中给他贴上“有个性”的标签。在这个人人都有表达欲的世界,他们好像看破红尘的隐者,永远只活在真实的线下世界,无需靠虚拟的社交网络联系感情、表达自我。和那些频繁发朋友圈的人相比,我觉得他们看上去神秘很多,也高级很多。


我常常想,一个人是多渴望被人看见、被人关注才会如此沉迷于那些虚无缥缈的赞和真假难辨的夸奖呢。


后来,身边有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开始渐渐发起朋友圈了,很快,他们也成了朋友圈话唠大军的一员,从前是一言不发,一旦发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好像突然从云间掉落凡间般,他们在我心中的神秘感和高级感瞬间全无。


后来我才明白,或许,一个人发不发朋友圈,发得有多频繁和他是否高级神秘没有太大关系,有些人不喜欢发只是还没养成在线上social的习惯,或者没有表达欲而已。


一旦他朋友圈的话匣子被打开,你可能会发现,他和你想象中的他,截然相反。


爱用“分组可见”的人


“分组可见”是最能展现人际关系的功能。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大到长辈,小到晚辈,亲到挚友,疏到同事,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已经无法像最初那样,每一条都毫无遮掩的让所有人看见。


公司组织了一场团建,你明明觉得索然无味,却还是组织好语言说了一些平时不可能在同事面前说的话,默默从别人那里盗了几张图,选择对“同事不可见”,将那条无比正能量的朋友圈发了出去。


和闺蜜们参加了一场聚会,你主动提出合照,用美图相机大概照了几十张千篇一律的照片后,选出了自己最好看的几张仔细地p了一遍,然后选择“对闺蜜不可见”,将那条美得连亲妈都不认识的照骗发了出去。


刚刚在微信上给爸妈道过晚安,你将手机丢到一边又和朋友们在ktv干了一杯酒,顺便拍几张喝酒唱歌的照片,选择“对长辈不可见”,将那条已过零点的朋友圈发了出去。


周末和男友约会,你徘徊在“想秀恩爱”又怕被人嫌烦,想向认识的人展示男友又不想私生活被不熟的人看到之间,一番纠结之后,终于选择“对不熟的人不可见”,将秀一脸的恩爱照发了出去。


...


以上场景,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一定并不陌生。我常常在无意中发现有些人的朋友圈在不同好友那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有些人并不是朋友圈发得少,而是很多状态选择了分组可见而已。



当一个人在每发一条朋友圈前,都要先建立或选择好分组,再一遍遍核对分组里的人是否有遗漏时,是该感谢朋友分组这个功能帮我们梳理好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是该遗憾这一功能使我们变成了一个不那么坦率的人呢?


爱删朋友圈的人


以前,如果一个人很爱删自己的微博状态,我们会给他贴上“情绪化”的标签。现在,如果一个人爱删朋友圈状态,我觉得他除了情绪化之外,还可能是一个时常自我反省、在意他人看法、不自信且非常爱惜羽毛的人。


一个情绪化的人,往往比常人有更加强烈的倾诉欲。正常人一天的心情轨迹可能像行驶在平坦公路上的汽车跑过的路线,而一个情绪化的人一天的心情轨迹,却像公园里的过山车,一天要经历无数次大起大落,汹涌的情绪便在这大起大落间产生。常常上一秒心中还阳光普照,下一秒就开始大雨滂沱。


每天睡前是“降雨”高峰期,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刻。许多在白天不轻易表达的情绪喷涌而出,被记录在了朋友圈里。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看到昨夜写下的那些情绪,时常会脸一红,心一跳,一边在心中骂自己矫情傻x,一边默默删掉状态。



而那些每隔一阵子都会集中删掉一批状态的人,通常有时时翻阅自己朋友圈的习惯,在看到哪条互动较少、拉低了自己朋友圈平均逼格或者显得过于幼稚无知的状态时,便会像修剪枝叶般,定期将它们集中处理掉。


这是爱惜羽毛的一种表现,也是非常在意他人看法的一种表现。而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大多骨子里不自信。


点赞狂魔和从不点赞的人


在朋友圈有一条规律需要谨记:经常给你点赞的人不一定是真朋友,但从不给你点赞的人十有八九和你不熟。


朋友圈点赞看上去简单,其实背后大有学问。按照“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对方不一定也喜欢你。但当你不喜欢一个人时,对方一定马上立刻不喜欢你”的规律来看,我们往往也更喜欢给那些经常给我们点赞的人点赞。如果一个人从未给我们点过赞,我们基本也不会给他点赞。


他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他人的态度,人就是这么怕吃亏的东西,没办法,这是天性。



但有些时候,那些我们生活中十分要好的朋友,在朋友圈却很少给我们点赞评论,这对那些很在意朋友圈里每一条赞的人来说,是一件值得生气好几天的事。他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有3种可能:


1.如果他也很少给别人点赞,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常看朋友圈,不习惯点赞的人。

2.如果他经常给别人点赞,却几乎不给你点,要么是他并不喜欢朋友圈里的你,要么是他在内心深处并不认可你。

3.如果他常给关系泛泛的人点赞,越亲近的人却越少点赞,说明他觉得你们之间的关系不需在意这些“朋友圈隐形社交礼节”。


有时人就是这样,越是不熟的人越要靠点赞去维系关系,尤其在工作上。当你和一个人一起共事或合作时,看到对方发了一条朋友圈就会本能地去点一个赞,期待以后的合作能更好地进行。这种点赞,我称之为“目的性点赞”,具有时效性和周期性,一旦你们的合作关系结束,他给你点赞的次数也会随之减少。


有时,我们还能通过点赞去判断一个人的社交圈。比如关系好的几个人常常会互相点赞,我朋友圈里的某个闺蜜组织,虽然彼此都有不少共同好友,但她们朋友圈下的赞总是闺蜜圈里的那几个人点的最多。而我知道的几个不怎么喜欢她们那个圈子里人的共同朋友,几乎从未给她们点过赞;同事里,一个部门的人经常互相点赞,不同部门的人之间互相点赞的次数会普遍变少;共事时经常给你点赞的同事,一旦离职后,就会慢慢淡出你的点赞圈...


所以说,点赞不仅可以直观反映朋友圈里不同好友之间的亲疏关系,还能反映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人际关系。朋友圈早已从一个好友间了解近况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小社会。


每一条朋友圈都精雕细琢的人


如果仔细观察每个人朋友圈的状态,一定会发现有些人的朋友圈发得特别随意,从照片质量到标点符号到发布频率,都像不经思考就发出去的。而有些人的朋友圈,却十分“精致”,每一张图都经过精修调色,每一句话都经过精雕细琢,甚至连标点符号都用得十分考究。看他们的朋友圈虽然赏心悦目,却也像在欣赏一件人为加工的艺术品,完美却不真实。



这种经过精雕细琢的朋友圈其实很好辨别,那些凡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脱口而出的话,和经过调色和拼图处理过的照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包装过的。有人通过这种包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自己的朋友圈人格,而所谓“缺什么晒什么”,包装背后展示的往往是他最想成为的样子。


这种行为在民间有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装逼”。


装逼使人进步,也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很多人那么努力地工作赚钱,那么认真地制定旅游计划,那么孜孜不倦地学习p图技术,有多少动力不是为了在朋友圈里装一场高级的B?


从前,人们在同学会上装逼,在年夜饭上装逼,在前同事聚会里装逼,在街上假装偶遇前男友装逼...装逼受限于时间空间,不仅成本高效率还很低。现在,得益于朋友圈的发明,只需动动手指,发几张照片,就可以在以上所有人面前装逼,成本之低,效率之高,令人发指。


科技造福人类,这话果然不假。


不信,你只要打开朋友圈,从上往下随便翻十条,就会发现一个怪现象:怎么朋友圈里的每个人看上去都是有钱有闲有心情的人生赢家?吓得你赶紧把去年出国旅游拍的没发过的照片找出来又发了一遍,看着几分钟内接二连三冒出来的那堆赞,你的焦虑感顿时消失了,心情一片大好。



所以我说,朋友圈是一场大型人格博览会。

每个人利用其擅长的“朋友圈功能”,在不同人面前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不同人格。


而你,又在扮演着哪一种人格?哪一个角色呢?


相关阅读:

谈谈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

我们到底要不要关闭朋友圈?







「土土土槽」
日剧 电影 生活药丸


微博:土丫土丫土

知乎/简书:林安


▲接收我发出的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