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2018-01-21 林安 土土土槽


1.


最近新学了一个词:“占用公共资源不害羞”,指的是那些在公共场合尽情表现, 把别人的焦点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而不感到害羞或难为情的心态。


这个词出自窦文涛的谈话节目《圆桌派》——“身世决定你多少”那一期里蒋方舟之口。节目里,窦文涛坚持“一个人的出身会影响他的性格和后天成就”的观点,为此还特地举了一个例子。


以前他的家乡石家庄举办霹雳舞比赛,面对比赛黑幕,石家庄的孩子们表现得比较忍气吞声,而北京的孩子们在知道有黑幕拿不了冠军的情况下,依然充满自信、活力满满地跳完了全程,跳完后甚至不等公布结果就集体撤了。有种“管他黑幕与否,我们最棒”的气魄。


窦文涛就此认为北京孩子的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性格,和他们出身京城,从小见多了世面多少有些关系。相比之下,河北这座城市由于一直以烘托北京的身份而存在,使得城市里的河北人也显得自卑、怂了那么一些。出身自河北石家庄农村家庭的窦文涛,就声称他自己一直以来都不好意思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事情,觉得不会有人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


蒋方舟称窦文涛举的例子里北京孩子的行为为“占用公共资源不害羞”,它代表着不害怕成为人群焦点的某种自信。


我一下就被这个词吸引住了,作为一个非常害臊于占用公共资源的人,我既不喜欢在人群中成为焦点;也不喜欢在任何公共场合大声讲话或者谈论私事。甚至在人满为患的电梯间,我一般会尽量不说话,在办公室也不习惯在会议室以外的公开场合大声聊工作。一方面是不想私人想法和信息透露给太多无关的人,另一方面也害怕影响到无关之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空间。


但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在公开场合无所顾忌地大谈特谈个人私事的人,在地铁和公交车上、在电梯间、在办公室...每每和这些人一起共处于开放的公共空间时,局促和尴尬之余也总不禁好奇:这种行为上的差异,究竟是出于天生性格使然,还是受后天环境影响?抑或如窦文涛所言,一个人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养成也和出身有关?


2.


“家世”这期《圆桌派》的嘉宾里,马未都和演员柯蓝都有着出身北京,又红又专的家庭背景:一个是空军大院的干部子弟,一个的爷爷是开国元勋之一。而窦文涛和蒋方舟则出自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家庭,他们一个来自河北农村,一个来自湖北襄樊的铁路家庭。


柯蓝健谈、直爽、有啥说啥,有种侠女风范;马爷健谈、诙谐、语气中带着京腔中独有的“混不吝”;窦文涛逗趣幽默,但三句话不离出身不好的自卑情结;蒋方舟则直接坦诚出身不好的自己感到自卑,小时候写作文都曾写“我想出身在北京”。


圆桌上每一个人的性格展露无遗,似乎性格的养成似乎真的与出身有那么些关系。但排除正常的占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有些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争吵而全然无视周围人目光的低素质表现,却往往也出自一些所谓的“出身不好之人”,这样想来,一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养成似乎也并非完全受出身影响。


那么,出身不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究竟能影响什么呢?是个人成就吗?



柯蓝认为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更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虽然蒋方舟出自铁路家庭,但她有一位非常开明、知书达理的母亲,这对蒋方舟的个人成长产生了非常大的正面效应。尽管蒋方舟说自己出身自小城市铁路家庭的出身,使她有一种冲破这种“失败者氛围”的动力,自卑的驱动力让她走到了今天,但直到今天她的性格中也有“讨好型人格”的烙印,总想让别人高兴而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和想法。网络上对《圆桌派》中蒋方舟的表现的讨论声中,反感蒋方舟的那一拨人对她的评价也多集中在:自卑、局促、唯唯诺诺。


蒋方舟,90后青年作家,《新周刊》主编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和家世出身都在蒋方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作用力。但相比之下,我更赞同马未都的说法:一个人的性格是与生具来的,和家世无关。一个人所能取得的后天成就,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之外,还有社会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成分在。



为此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受邀参加一场饭局,邀请人告诉他请客的人是“贺老”,参加饭局的人也都是开国元勋的后代,一开始以为是“贺龙后代”请客的他稀里糊涂地参加了,去了以后才知道所谓的“贺老”原来是“鹤壁煤矿的老总”。也就是说那次饭局其实是煤老板做东请一群开国元勋的后代去吃饭。


“当时知道后把我给恶心的。”马未都操着一口北京腔在节目里逗趣地说,“这群人出身都好,但是没一个有出息。有出息的谁会去参加这种饭局?”


柯蓝也说起她20岁出头时在香港 Channel V 做主持人时,每天一群年轻人花枝招展地乐呵,她母亲见了批评她:“你们这群人以后没一个有出息:贪图享乐、胸无大志”。


确实,良好的出身会使部分人赢在起跑线上,但一个人后天所能取得的成绩,却更多受个人约束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其中,我觉得个人约束起到的作用更大。


3.


无论是官二代背景的柯蓝、马未都,还是普通平民背景出身窦文涛、蒋方舟,他们如今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我等凡人望尘莫及的,也更加无从判断谁更有出息。


但无论出身如何,他们如今都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名人,走到了大屏幕前,围坐在一起,讨论出身这个话题,这本身就像对“唯出身论”的一次打脸。


所以如果一定要谈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我觉得:


出身对家世良好的人来说,是一套好用的资源包。他带着优渥的社会资源优势降临于这个世界,在配置上优于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下,如果他善于好好利用既有资源的同时,还是一个有理想、有行动力的上进青年,那么他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应该是出身一般但同样有理想、有行动力的上进青年所无法达到的。


出身对家世一般甚至有点糟糕的人来说,却是一剂催化剂。因为出身劣势所带来的与上层社会的落差,更容易激发一个人内心向上的斗志。我一直觉得,负面情绪往往比正面情绪更能推动一个人不断进步。自卑、屈辱、不甘、虚荣、欲望、不满...从古至今有多少成大事者背后不是被这些情绪驱动。


古有“愤怒出诗歌”,今有“忧郁出诗人”;古有司马迁宫刑后愤怒出史诗,勾践卧薪尝胆后一举灭吴;今有女生失恋后的脱胎换骨、蜕变女神,还有小李子陪跑奥斯卡多年后,终于抱得小金人归...负面情绪鞭笞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不容小觑。


就像《圆桌派》里柯蓝评价窦文涛:如果一定要谈出身,出身不好的人明明更有竞争力。


出身优渥的人因为见过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好的东西,心态上更容易贪图享乐,小富即安,这会使他们停止进步,失去竞争力。而出身不好的人,反而有虚荣心或自卑感或其他情绪的驱动,促使他们不断向前。


对不起柯蓝,懒得重新截图


毕竟成功最大的敌人不是资源配置差,也不是没有天赋,而是“知足”。一个人一旦对现在的生活感觉知足,就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毕竟兔子跑得再快,一旦睡起大觉来,也会被乌龟超越;一个在德州扑克中握得一手好牌的人,即使有再大的获胜性,如果好胜心和冒险精神不强,也可能将手中筹码拱手让人。


所以说到底,出身对一个人有影响吗?


当然有,出身可以决定一个的起跑线在哪儿,身上的装备有多齐全。但至于最后谁能跑到终点,更多还是看一个人的体力、耐力与好胜心。


这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懂,但如果能做选择,你更愿意出身显赫还是出身平凡?相信99%的人会选择前者,因为白手起家太苦,许多人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也不过是为了“胸无大志地衣食无忧”。人群中10个嚷嚷着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你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有9个人不知道,剩下一个给他100万让他放弃理想享受人生去吧,他拿着钱转身就走了。


读了这篇文章的你们,虽说网络上整天嚷嚷着“阶级固化”,但希望你们还是有能力冲出现有阶层,为将来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出身。又或者,小富即安也挺好的。


平凡快乐和伟大痛苦选一样就好。最怕的就是既平凡又痛苦,人活一世,如此自虐又是为何?



其他胡诌诌: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焦虑些什么?

这个时代再low,那也是你的时代

被上进心卡住时,怎么办?





「土土土槽」

日剧 电影 生活药丸


微博:土丫土丫土

知乎/简书:林安


▲接收我发出的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