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学习心得】王格:跟学生“聊一聊” ——观李华平老师讲《关雎》有感
跟学生“聊一聊”
——观李华平老师讲《关雎》有感
正道语文管委会成员 王格
“不准早恋!”
我记很清楚,十年前的初夏,我初三下学期学《关雎》这首诗的时候,语文老师如是说。老师还说:“这两首诗经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讲了,自己背熟。另外,风雅颂、赋比兴要知道哈……”
别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十年前的老师们就是这样对待“爱情”这个字眼的,可不像今天人人都说的:“爱情”,是个美好的字眼。十年前,我该学《诗经》两首的时候,学会了唱邓丽君的《在水一方》——老师巧妙地用这首歌代替了少男少女们对爱情的所有美好幻想。这说出来可真像个笑话,要学诗的时候竟然学了首歌!可是这并不妨碍自己喜欢《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谁叫那种朦胧的反复吟唱早已嵌入心田呢。
十年后,也就是在今年的初夏,我竟然教学生读《诗经》两首,跟学生讲上述的趣事,一起谈论“爱情”这个话题,一起探讨“君子”和“淑女”。很庆幸,那节涉及“爱情”的课并没有那么“说不出口”,学生倒是深思良久。而我能将“爱情那回事儿”传递明白,得益于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听导师李华平教授对《关雎》的解读。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关雎》还可以这样读!
几天前,有幸听李教授亲自执教这一课,反复回味,更得其中真味,因而有感如此。
关关
雎鸠
没有精美绝伦的音频辅助,没有精雕细琢的创意开场白,李老师的课一开场确实没有想象中那样给人惊喜,倒是让已经习惯了“精美”开场的我们惊讶了一番:什么?李老师的开场白是:“谁愿意和我聊一下?”惊讶的,还有学生啊。不过短暂的停顿之后,我们还是好奇李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学生总是善于抓住课堂上的小趣味,陆续有学生和李老师“聊”上了。一会儿,有小男生害羞地说:“老师,据我所知《关雎》是首爱情诗,我们现在学是不是有点早啊?”师生都笑了。课堂也轻松自在了起来。李老师旋即接话:“哦……你认为现在学有点早,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学就不早了?”学生不好意思地挠头。满堂师生又都笑了,课堂气氛也轻松自在了起来。这样三两个来回,师生便“聊”进了这节课的内容上。
在河
之州
在这一节课上,师生有趣的聊天远不止这一处,台上的掌声和台下的欢笑就是明证。估计很多观课的老师和我有同感:这种自然的导入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暗藏着魔力——既拉近了和初次会面的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巧妙地引出了学习的内容。而我们时常费尽心思的制作“开场秀”,以期能够“一鸣惊人”,却还不如这样来得自然而有效。李老师用“聊一下”的方式贴近学生,用平等对话的姿态引领学生一同探索,这举重若轻的教学智慧,在一堂课的开头便成了先声夺人的一抹亮色。诚然,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老师的。只是“聊一下”,而不用“学一下”便能收获知识,谁还不愿意跟着他一起漫游呢?
如果一节课只是“聊”得开心,那显然不是受我们青睐的好课。李老师“聊”的艺术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新鲜的。
常年的听课和上课让我们都习惯了上语文课的“套路”:讲《诗经》嘛,如此厚重的文学,那必须先呈现写作背景、文学常识,如此一讲就过了半节课,再半节课讲诗歌翻译、内容含义,课程结束。估计学生也等着老师继续呈现这一出吧。
李老师的“聊”,果然也是满满的“套路”!他竟然不讲文学常识,跟学生聊起了“淑女”和“君子”!这一聊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这一聊就“发狠”了,“忘情”了,让人陶醉了。
李老师问:“你认为,什么是淑女?”
学生说:“文静的才是淑女。”
学生又说:“不泼辣的才是淑女。”
学生还说:“端庄贤惠的是淑女。”
李老师只是一个转折,说:“同学们看看,稳重的淑女在干什么?找到和她相关的动词,再看看,什么样的女子可以称作‘淑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勤劳!”李老师只是会心一笑,一切不尽在掌握之中吗?一堂课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了“淑女”和“君子”的品行。就像这样,学生在“淑女”二字旁边记下“勤劳”一词,同样也记在了心底吧。
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后来我们发现,有些路常人都走惯了,费力不讨好却还一味坚持着。可这世上的路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要的是能够带领后来人的拓荒者。而我们也绝不会吝惜将赞美之词献给那些拓荒者。我在网上看了至少十份有关《关雎》的教学设计,都是那样让人习惯的“套路”,却没有一份是这样的拥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仅仅靠拎出几个动词,反复玩味,便能体会出这样丰富的内涵。恐怕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跟老师“聊着聊着”就渐入佳境又意犹未尽了呢?
聊出“深度”设若只是听了一场“闲话龙门阵”,留下的不过是半杯泡寡淡了的竹叶青和一地的瓜子皮。而听了一场韵味十足的深度对话,留下的则是看着笔记本上写下的数行字迹,陷入思考,而后久久地精神通透与畅快洒脱。
十年前的课堂上,“爱情”这个词语让师生噤若寒蝉。我也仅带着对这首诗美好的幻想默默喜欢着它。十年之后,当我作为教师身份接触这首诗歌的时候,却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的引领,没有浅薄地把它仅当做“爱情诗”来看。在李老师的“聊天”里,不少人如我一样获得醍醐灌顶的感受:原来,《关雎》作为“诗三百篇”之首,是因为有这种意义存在!我们带着“聊一聊爱情”的期待,却收获了更多意外之喜。我们跟着一起读“悠哉悠哉”,体会其中相思的煎熬;我们一起品“淑女”和“君子”,懂得了原来“此中有真意”;我们学习了“关键词演绎法”,而它,演绎出了生动的爱情故事和高贵的人性品质。我想,有幸听这堂课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在正合适的年纪,有一个开明的老师愿意跟你们“聊一聊爱情”;在最恰当的年纪,有一个睿智的老师巧妙地教给你们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同样,我也是幸运的,虽然该有的体会仿佛来得晚了点,但至少还是来了。
哪天,我也想和学生好好地“聊一聊”……
漫漫长路,感谢有您
编辑团队
策 划:李华平
编 辑: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万真真
终 审:唐锐 张贤洪 马 琴
投稿邮箱:
zhengdaoyuwen2014@163.com
正道语文
欢迎您正道语文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20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目前,第一、第二、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已满员,欢迎您和您的朋友加入第七区559481947。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扫一扫,您就进了正道!转一转,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
如何关注:
1.点击标题下方“正道语文”快速关注;
2.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3.微信搜索“zhengdaoyuwen”或“正道语文”。
语文人,可以寂寞的耕耘,
但不可孤独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