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天大转折!住房正重返“公有制”?还要不要买房?

2017-07-27 去运动

转自:财经韬略(ID:tttmoney8);作者:韬略哥

 

前两天,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在接受新华社采访的时候,给我们打了一个哑谜:他说,2017年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说,意义堪比1998年。

 

1998年,中国楼市发生了什么?那年的3月,朱镕基总理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必须把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整个房改方案已酝酿三年多。我们准备今年下半年出台新的政策,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

 

也就是说,1998年是中国楼市走向市场化的分水岭。此前,楼市基本上是“公有制”,政府建房、国有企业建房,职工以极低的价格租住。那时,中国基本上不存在“住不起房子”的情况,而只存在“分不到房子”的情况,住房矛盾非常突出。

 

市场化改革之后,房子成为商品,开发商出现了。于是,中国城镇化开始提速,“城镇化+房地产+大基建”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最重要推动力量。中国过去20年基础设施、城市面貌的大变化,都是依赖这个模式。

 

到了今天,这个模式有点玩不下去了。一是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房屋已经过剩,而人口增长缓慢或者流失;二是房价跑得远比收入快,老百姓追不上了;三是楼市积累了明显的泡沫,以及民怨。

 

所以,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及酝酿建立“长效机制”。

 

刚开始,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楼市调控,过后,该怎样还会怎么。

 

但是,他们想错了。

 

雄安新区的出现,是第一个重磅炸弹。在雄安新区,商品房很有可能不会出现,或者是被严格限制的配角。那里的房子,将来可能不赋予私人产权,而只能租用。租用的价格也未必是市场价,可跟是“内部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过去租房子,你必须在当地有工作。

 

随后,厦门开启了限售的先例,二三十个城市跟进。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追溯性限售”。也就是说,不仅仅新政颁布后买的商品房被限售,此前一两年买的也被限售。

 

有人说,这侵犯了私人财产权的完整性。但问题是,政府对房子的看法可能发生了变化——房子这种特殊的商品,可以被理解为类似柴米油盐的“生活必需品”。

 

当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影响到民生的时候,政府有没有权力干预?当然有!

 

再往后,100%的自持项目开始在土地拍卖市场上出现,直到上海直接把转让的土地性质定位为“租赁住房”。

上海楼板价不到6000元/平!你是不是觉得在开玩笑?


NO,没开玩笑。



没错!楼面价不足6000元/平

7月24日14时,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两幅土地分别位于浦东张江和嘉定新城,采取“只租不售”模式,公告显示,浦东新区张江南区租赁地块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格为7.24亿元,成交楼面单价为5569元/平方米。

 

嘉定区嘉定新城租赁地块由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格为4.24亿元,成交楼面单价为5950元/平方米。


楼板价只有一年前拍卖价的16%!短短一年,地价大跌了84%!这就是政府对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

这两天,更具爆炸性的消息来了——国家圈定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搞住房租赁的试点。9部委联名下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

 

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政府将强势介入租赁行业、设立“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而之前,这些领域都是完全市场化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住房正在重返“公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2017年的确是住房的历史性转折之年,郁亮虽然没有点透,但他点明了。

 

当然,“公有制主导”不意味着“公有制包办”,无论是租房市场还是买房市场,市场化的模式仍然存在,这叫并行不悖。

 

我的猜测是:

在住房过剩的大多数中小城市,基本上还是市场主导;

在住房供不应求的大中城市,公有制将发挥主导作用。

 

其实,什么“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满意,让大家都有“获得感”。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还要不要买房呢?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也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大家都在看

从中国首富到首负,王健林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夏天爱出汗的,快对照看看吧!


【福利】汉口居民福利已到账,游泳票免费送!



老板说了,你点一个

动妹的工资就涨5毛!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去运动 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