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多花200万买房,才发现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学区一样重要!

2017-12-21 闫涵 尖叫童年


♫ 尖叫君语 ♫


这年头,一提到换房子,大多和孩子读书的学位脱不了关系,然而这位北漂妈妈就不一样。她在房价最高的时候卖掉了非学区房,买了一套二环边上的学区房。更让人惊讶的是,她换房子最核心的目的,竟然不是为了孩子能上好小学、好中学,而是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



第一次买房,因为刚来北京没几年,积蓄不多,首付能力有限,又想离公司近,只好买了城里一个老居民楼的两居室,建筑面积50平,没有客厅。当时孩子年纪小,没考虑到学区房什么的,却歪打正着能还说得过去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说起这歪打正着的事,同事们都很羡慕我,说一步到位了,对于居住条件要求并不高的我来说,也没有动心思换房子,毕竟高达十万一平方米的价格,哪怕我换个80平的,房子差价也有三四百万了。


但孩子准备入园前发生的一系列事,让我突然开始铁了心换房。


第一件事


一楼的邻居不知道为什么和人吵了起来,妈了个x的等带着人体器官的言语一阵接着一阵传到我们住的3楼。

从来没接触这种语言的女儿,那一天学会了好几句骂人的话,一开始我不予理会,但她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后来我告诉她这话不好听,没有人喜欢,她就反问:“为什么爷爷奶奶能说小朋友不能说?”


第二件事


年初时候共享单车可谓“百花齐放”,蓝的、桔的、黄的五颜六色很是好看,孩子很喜欢坐在车座上让我推着她走。


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月龄段的她,经常问为什么自行车不能推回家,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坐在前面车筐里她不能…


共享单车不能进小区,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则,但我们楼下,经常停着各种颜色的单车,有的少了车蹬子,有的少了车座子,有的少了车轮子,不用说也是卸下来拿到自己家了。


每次孩子问,我都有点无言以对,只能实话实话,然后告诉她这种行为不对。


第三件事


我闺女怕狗,所以出门遇到溜狗的邻居,我会先等一下。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出门,正好楼上的邻居带狗下楼,狗没拴绳,直冲冲从楼梯上跑了下来,把孩子给吓哭了。


我本能地说了一句:“阿姨您带狗出去,最好拴个绳呀。


结果,那个阿姨就火了,非常恶劣地说了一堆:“整个楼就没见过你们家这么矫情的,我们家狗从来没咬过人,它都不到你们家孩子一半高,有什么好怕的?再说我溜狗拴不拴绳,也不关你的事对吧?”


我嘴笨,加上正哄孩子,就很怂地闭嘴了。因为我见过因为被年轻人指责狗拉屎不收到垃圾筒被骂,见过因为几根葱被偷了破口大骂,见过楼道里塞满了不要的柜子、棉被、自行车…



那天,我突然觉得也许应该给孩子换一个居住环境,房子不用大,但周围的人可以用礼貌和规则影响着白纸一般的孩子。


最终,我把50平的房子卖掉,换成了有着成熟小区的次新房,65平的一室一厅,把20多平米的客厅做了个隔断,给孩子做卧室,重新贷款200多万,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划片都没变。


不理解的朋友说我真是疯了,但住进新小区后,我却一点都不后悔换房子,新邻居一些很细节的行为,深深的影响着孩子。


喝完的鲜奶瓶洗干净再放到外面


有孩子的家庭,多半会订鲜奶,以前孩子喝完我都是直接放到奶箱里。搬过来后,发现邻居每天都把空奶瓶的标签撕掉,冲洗干净,放到奶箱的上面。


聊天后明白,标签撕掉更方便厂家的后续工作,冲洗干净瓶子里不容易有细菌,放到奶箱上面而不是箱子里是方便送奶工人直接把新鲜的奶放到箱子里,也更方便取走空瓶子。


别小看邻居的这些举手之劳,如果一家省十秒钟时间,一个早上送300户,省下的就是3000秒,50分钟的时间。


溜狗会拴上绳,并且把狗堵在电梯角落


这个感触特别深,这几个月遇到的爱狗的邻居,全部拴着绳子,有的还给狗戴了口罩。


偶尔自己家的狗没牵住,蹿了出来,主人的反应一般都是说“对不起对不起”。而以前听到的声音多是:没事没事,我们家狗老实着呢,不咬人。”


电梯里大部人会主动问后上来的到几层,并帮助摁下楼层


这是一个非常日常的礼仪,如果孩子不是天天见到,他是不会觉得这种行为自然而然。


而我们说100次应该怎么做,都不如孩子耳濡目染学得更快。同样还有“先下后上”这种基本的电梯礼仪,小朋友也学习的很快。 



进出单元门,帮着后面的人开着门,受助者会回报以谢谢


这个也是基本礼仪,随便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能做到的不多。但我们楼的人,大多数都能在关门之前看一下身后。


也许最初这么做的人比例并不多,但因为大家看到了、感受到了,所以自己也开始这么去给人方便。


以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一个案例,同事3岁的孩子去我们公司玩,到一楼的时候跑得有点快。同事一步没跟上,孩子就跑了玻璃门跟前,前面的人出去时根本没有观察一下身后有没有人,直接松开了手,同事家孩子直接被门结结实实撞到了脸,当时哭得让人心疼。


那之后我养成了关门时看看身后的习惯,以防因为无意识的动作伤害到别人。


小区从没出现过一辆共享单车,门口保安对此管理严格;车棚的自行车、电动车严格分类摆放


占公家的小便宜,是容易被人接受的行为;忽视规则,也经常被人解读成有“小聪明”。


小便宜、小聪明大部分时候也许不影响其他人的判断,但如果形成习惯,总有一天会因此而受到惩罚——在猛兽区下车的女子,为了逃票而翻越围墙的男子,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规则意识从小培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每栋楼都有快递柜,跟孩子讲起来安全教育相对容易


临近年关,安全都是大家很关注的事。以前的快递不敢放到门口,放十次得丢八次。

而完善的社区,现在配了快递柜,收寄快递都不用直接和陌生人接触,孩子也顺便知道了保护自己安全的一个途径。


楼道、楼梯里没有任何杂物


以前的房子,在公共区域放杂物是非常理直气壮的行为,甚至楼梯的扶手上也锁上了自行车,每次下楼都得小心翼翼,以防孩子磕碰到。


孩子问我为什么大家会把东西放在那里,我回答“因为家里太小”;孩子接着问“咱们家也很小啊,为什么不放”,我只能说“有人愿意放,有人不愿意放”,我怕如果告诉孩子公共区域放东西不对,孩子扭头就在上下楼时说放东西不对,被人听到了也许又是麻烦。


而现在,事实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错误的做法也就远离了她小小的世界。

当然,还有——


小区就有智能阅览室,孩子看别人借书也有了看书的兴趣

小区有小小的游乐场,很容易就结交到同龄的小伙伴

邻居们大多数是年轻人,孩子也很多,会听到更多大哥哥大姐姐怎么上学

……


说这些,并不是说新小区多完美,只是在孩子成长阶段,它带给我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原来的小区。


因为小孩子就像海绵一样,接触到的东西都会接纳到生命里,当我们没有能力剔除那些不良影响,只能选择远离。


2000多年前的孟母三迁,也是想让孩子接触到更好的世界吧?


写在最后


今天的分享,来自田妈的口述,不少观点我挺赞同的。


于我自己,我从未想过孩子一定要上最好的学校,但一定不能是很次的;我也从未想过为了孩子换更好的学区房,因为我觉得身为父母,自己积极努力地生活,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比给他顶尖的学校更重要。


但同样我也不能接受孩子从小学就被半数以上的孩子甩在后面,这种群体效应对孩子的影响会很深远:把一个普通孩子放在一个差的学校,他的成绩在中游,把他放到一个好的学校,他的排名可能中等偏下,但会见识到好学校的学生是如何努力、如何学习的,各方面的发展多半也比在差学校更好


用更直观的数字说明一下,我和喆爸前后脚高考,我在县城最好的高中读书,高考那天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只有十几个本科;而喆爸在北京一所不错的高中就读,只有一二十个学生没有考上本科,而上了本科的那部分,又有半数以上读的211、985大学。


这种差距,不对比根本不知道。关于学区房,我并不太建议超出家庭经济条件太多去选择,而踮踮脚尖就能够得着的话,还是可以去试试的。


只有当孩子见识了更好的东西,才有动力去追求、去努力;当孩子看到身边的哥哥姐姐如何为了提升自己去努力,才更有动力去主动尝试更多的领域。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闫涵妈妈(ID:yanhanmama2016),尖叫童年已获授权转载。

作者简介:闫涵,专注儿童心理,做最懂孩子、最尊重孩子的妈妈;蒙台梭利育儿践行者,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


推荐阅读


想看优质绘本及文学阅读的相关分享,

你一定要关注尖叫童年的姊妹号“大绘本”哦!


想知道更多育儿新知

参加尖叫童年活动、分享会

添加尖叫君为好友


购买正版原版牛津树level7-9

请点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