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博士自杀、小学生怒喊“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比我好?”父母一句话让多少孩子崩溃过

尖叫童年 2020-02-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霍老爷 Author 霍老爷


授转自 | 霍老爷(ID:ddz_233)



前几天,有一条“常春藤名校女博士自杀”的微博,引起人们热议。



“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无论做得多好,都无法取悦父母,无法得到赞赏。
 
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而言,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学习好,有才华,有礼貌……是那么地优秀,那么地完美。这仿佛就是一个无法挣脱的噩梦,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就像这位优秀的常春藤名校女博士,这在外人眼里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别人家的孩子”,可她妈妈也有不满意的地方,甚至还说“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么?”
 
一句话,让孩子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我很能理解这个博士的挫败感。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存在吗?


芒果卫视近期有一档节目《少年说》,鼓励学生走到天台上,当着众人的面喊出自己的心声,第一期节目《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比我好?》激起了热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8697qf75&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来自《少年说》


视频里的这个女孩吐槽自己的妈妈,总是在拿自己和自己的一个学霸女闺蜜对比,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每次成绩下来,一定会先说自己差的那门,永远不会鼓励自己……她站在天台上用尽全力问妈妈,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可是你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呢?



袁景颐虽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可在其他同学眼里,尤其是她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闺蜜女学霸眼中,她却是一个善良、大胆和热情的女孩。



后来妈妈也说了,袁景颐善良、口才很好、学习不错。



但妈妈还是不满足,只因为女儿不是第一名,就一直打击她,还经常说: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吴迪)会和你做朋友?



在景颐妈妈眼里,吴迪学习好,就是完美的“别人家孩子”,而景颐也仅仅因为学习没有吴迪好就一无是处。
 
更吊诡的是,那个“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被很多妈妈视为“别人家孩子”的吴迪在自己妈妈看来也是一无是处。


她说,我妈妈经常跟我说,你看看你们班的那些同学,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所以,“别人家的孩子”也有“别人家的孩子”。
 
但“别人家的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呢?在绝大多数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被符号化的认知标签,
听话懂事、能干乖巧、学习成绩优异、特长爱好广泛……


被符号化的“别人家孩子”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是父母在其生活工作范围内接触到的好孩子的所有优秀品质的集合,是群象意义上的“别人家孩子”。
 
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这个完美的孩子比较,无限地放大自己孩子的缺点,忽视他们的优点,所以,在父母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完美的,不优秀的。
 
越来越多单个“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品质组成一个活在父母心中的完美的“别人家孩子”的构型。
 
实际上,这些家长根本不在意是不是有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要单纯打压自己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我是你爸爸/妈妈,我有权力控制你的人生。


中国式家长与棍棒式教育 


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走哪儿都要论资排辈,在家庭里也是一样,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训斥声中,“你给我听着”、“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喝的米多”、 “我是为你好”、“我是为你着想”……
 
袁景颐妈妈说,我之所以把你和吴迪比较,是为了打击你,
因为,不打击你,你就会飘。



这句“我就是要打击你”, 说的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义正严词,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与那位跳楼的女博士的母亲那句“你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么?”简直如出一辙。
 
家长们每天打着爱的幌子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却很少会鼓励一下,在他们眼里,孩子再优秀也是没努力,如果努力努力还能更优秀;在他们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只能他律,不能自律,必须打压着才能进步。
 
他们永远只相信,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正如易中天说,国式教育,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
 
邻居家的小女孩,今年上初一,面容姣好,从小学舞蹈的她气质与众不同,在外人眼里,她很优秀,会唱会跳,善于沟通,很有领导能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她妈妈每天都在指责她,嫌她学习不好,写字不好看,脑子不好学不会数学,心术不正,每天的口头禅就是,你能不能用点心搞搞学习?跳舞能让你考上好高中,好大学?还报了各种补习班,每天就看孩子在不停地学习,学习,学习……
 
我最惊讶的是,一次社区聚会,那个小女孩穿了一身很漂亮的连衣裙,她妈妈在大庭广众之下忽然开始厉声呵斥她:“你为什么要穿这身裙子?你光知道穿衣打扮,你浪给谁看?”



很难想象,这样恶毒的近乎诅咒的话竟然出自一个母亲之口,对象是自己的女儿,而这样的教育方法,居然有很多家长认为她母亲家教严,而那位妈妈也乐于得意洋洋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这种家长非常常见,其实她们根本不是教育,
她们更注重施展自己的权威,而这种权威展示往往是致命性的
 

孩子往往没有自我定位能力,需要通过成人权威人物的评价来确定自我表现,而父母、老师一味地把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毫无根据地夸赞他人,指责孩子,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我不行”的“自我否定意识,更重要的是,很容易让孩子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概念模糊,今天夸别的孩子穿着朴素是对的,明天夸别的孩子打扮得体是对的,孩子本来没有对错概念,这样只能让她在成长中更加迷茫。
 
越对孩子压制,孩子越易形成奴性气质,做什么事都唯唯诺诺,没信心做好就越做不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就像这位艺术家妈妈一样,其实在外人面前,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夸上天,为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骄傲自豪,而在孩子面前,她却永远只是放大孩子的缺点,忽视孩子的优点,“你觉得自己做的好吗?”言外之意就是,在我心里,你做的从来就不好!
 
她以为,压力产生动力,可是长时间的心理压力积蓄,会让孩子充满挫败感,否定自我,因为看到的始终是别人的背影,听到的是给别人的掌声,而自己一无是处,哪里都不好。既然什么都不好,那么肯定会想当然认为自己是平庸之辈。
 

不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而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让父母满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连最亲近的人都在排斥你,嘲讽你,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成长,从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孩子,既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也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有着自身真实的状态与需要,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属性,不存在于父母的观念中。
 
将近100年前,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了中国式代际关系:本位应在优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他主张:
父辈对于子女“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

 


中国觉醒的父母,就是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但是,现在的家庭代际关系却是本末倒置。父母成功地越位于孩子之上,以他们自己的意念主导着孩子的成长发展,女孩要学跳舞、学弹琴,男孩要学跆拳道,学吉他,每天下课后补习题,周末补英语,寒暑假补特长……孩子就像一个个没有思想的木偶,任由父母主宰。
 
中国的家长愿意花高价钱让孩子学艺术,学奥赛,学英语,却从来不愿意,让孩子学学怎么做自己。
 
我曾亲耳听过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温顺地对他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把语文作业写完了,回家只需要辅导数学作业就行了,明天周末,我要早早起来学习英语。也许,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但我却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这样的孩子只知道顺从他人意愿,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即使优秀,和机器人有什么两样?
 


电影《阿甘正传》有一段经典对白,有人问阿甘:“你将来想成为像谁那样的人?”阿甘答道:“难道我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是的,一个人,应该成为自己,也只能成为自己。勇敢的做自己,不要为任何人而改变,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人生!
 
一个总是在父母的淫威下瑟瑟发抖,总是在自我否定中长大的人也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这样的人长大以后,同样也很难赞美别人,我们中国人是一个不善于、不喜欢赞美他人的民族。
 
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一种赞美,就是对上位者的赞美,而对于自己的平级和身份低于我们的人,我们最擅长打压。
 
而这都来源于我们冷漠的家庭文化,这样的孩子长大,在生活中也常常是拙于团队合作,冷漠自私,漠视他人价值的人。
 
中国的父母,该学会赞美自己的孩子了。 


-END-


推荐阅读


作者简介:霍老爷,在人际相处、个人管理及成长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文章被收藏数百万次,曾创作数十篇100000+阅读量文章,文章被其他公号转载累计超过上万次,长按文末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这位优质大咖。

购买正版原版英语童书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业务联系请在公众号

回复关键字 转载 或 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