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苦不苦?明星爸妈体验了一天香港小学生活,直接被吓哭了…

尖叫童年 2020-02-17

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转载已获得授权


前不久,上海一个5岁男孩的个人简历

霸占了好几天的热点话题

这份简历长达15页

囊括了成绩、兴趣、奖项乃至读过的英文书

表现之优异,爱好之广泛,发展之全面

给了众多网友一记暴击

“我这辈子怕是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简历中这个孩子所阅读的英文书目目录长达5页


事实上,这份令人瞠目结舌的简历

只不过是一个学生升入名校的“敲门砖”之一

随着一线城市名校入学竞争的白热化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信奉“不要输在起跑线”

孩童之间的“军备竞争”也在不断提前


就当家长们为下一代的比拼而忧心忡忡时

TVB一部名为 《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发现

香港也有一群被压力裹挟着前进的家长与孩子

相比之下,内地父母的焦虑与纠结

也许还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我要让女儿赢在子宫里”


“在香港如果你不做两件事,会活得很潇洒。一,不要买房;二,不要生孩子。”


纪录片伊始,37岁的白领妈妈Sharoni对镜头这样说道,神情举止之间,是满满的诚恳。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听上去似乎有点夸张,但在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香港,这番话可谓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镜头一转,孕妇Irene正在做产检。她今年27岁,有一个1岁半的儿子,如今还怀着二胎。Irene在兴奋之余,却在信誓旦旦地盘算——“我要让她赢在子宫里”!



连成年人都搞不定的小学与幼儿园


在传统观念中,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应该刚好是一个孩子最天真烂漫的时候。除了学习,有大把时间可以自由玩耍,享受童年欢乐。


然而,在2008-2016年的八年时间里,有调查却显示香港儿童的“幸福感”下降了两成。



在物质选择更丰富、生活条件更好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让香港孩子越来越不开心?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纪录片中也有所揭示。


在镜头之下,两位已经结婚生子的艺人——陆永与吕慧仪,分别受邀体验了一天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体验结束,两个人都累到不行,在震撼之余,只有对孩子们深深的同情。



30岁的陆永,是两个快上小学孩子的父亲。这次他当了一回二年级“插班生”,在一位“虎爸”的带领下,领略了一把小学生的日常。


出发前,“虎爸”真正的儿子、小学三年级的Jackson对陆永进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善意”提醒:“现在当小朋友可不容易。”



别看Jackson个头不高,讲的话还挺有道理。事实证明,现在的小朋友不仅“多才多艺”到远胜于成年人,过得也比成年人累很多。


陆永“插班”的是一间排名不错的小学,尤其强调两文三语的学习。无论课上还是课间,大家都会自觉地说英文或普通话,语言能力跟不上的陆永一旦讲广东话,还会被同学们“奚落”。



超强的语言能力,只不过是小学生的优势之一而已。让陆永没想到的是,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竟然出现了中学物理才会有的电路板,而他的同学们,竟然能轻松地将它“玩转”。



午休时大家也没闲着,而是继续学习数理化与编程。大专毕业的陆永信心满满地试着解答了一下孩子们的题目,结果又以惨败收尾。



相比较而言,在得知同学们同时还在学习乐理、日文等科目时,他已经不那么惊讶了。


“太厉害了,我要是当代的小学生,估计就完蛋了…” 放学后的陆永仍旧心有余悸,可他无法预料的是,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下午两点半,守在校门接陆永放学的“虎爸”笑眯眯地拦住了他,准备带他去上兴趣班。


有调查显示,香港儿童平均每周要上3.5个兴趣班,最多的竟高达11个!而在陆永放学后,“虎爸”则为他精挑细选了4个兴趣班——升学面试、体能训练、礼仪课与萨克斯。


而这些,都是为了升入名校而做的预备。



由于课程之间衔接的时间无比紧凑,“虎爸”全程都在带着陆永狂奔。赶完一场再赶下一场,忙碌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晚上九点半,身心俱疲的陆永终于到家。他瘫倒在沙发上,累得连话都说不清楚。


节目开始前,他真的没想过如今当一个小学生会这么累。孩子们的确很厉害,多才多艺,无所不知,可每天这样赶来赶去,学这学那,再也没有片刻自由玩耍的欢乐。



和体验一日小学生活的陆永相比,化身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吕慧仪也并未好到哪里去。


节目组也为她找了一位“虎妈”,而“虎妈”真正的女儿、幼儿园在读的小朋友也奶声奶气地告诉她:“今天,你就好好享受一下吧…”



很快,吕慧仪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上学路上,吕慧仪一边吃早餐,一边就被“妈妈”要求读英文。“虎妈”善于抓住一切能够学习的机会,母女间的对话永远是在讨论生词。



吕慧仪所就读的幼儿园,倒是没有出现电路板这种“超纲”的东西,但还是有一点让吕慧仪大跌眼镜——原来,她一天需要读两间幼儿园!



对此,吕慧仪的“虎妈”解释道,本来每位香港儿童即可免费入读政府支持的公立园,但为了更好地锻炼英文能力,父母们还倾向于为孩子多报一个私立园,这样一来,“同时入读两间幼儿园”,也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在两间幼儿园都放学之后,还有编程班、游泳课与舞蹈课在等待着她。吕慧仪本来觉得,幼儿园小孩起码有机会可以去公园玩玩,结果上完一间又一间幼儿园、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别说去公园玩,连经过公园的机会都没有…



晚上回到家里,还有两间幼儿园的若干功课需要完成。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凌晨之前完成所有作业,“虎妈”强制规定——每份作业只有10分钟时间完成,话音刚落,她就开启了计时器,“虎视眈眈”地监督着孩子们写作业。



吕慧仪的儿子本身也即将升入幼儿园,而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她陷入了沉思。原来现在的幼儿园孩子是这样的,好像一个个被撑开的肥鸭,每天被强行灌输着这么多东西。


她清楚地知道,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变成这个样子,可在亲身体会过“虎妈”的教养方式后,她又觉得不甘心,“如果我不和她一样,孩子会不会在升学竞争中落败?” 放手还是从众,成了深深困扰吕慧仪的难题。



输与赢,两代人的迷局


在片中,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喜欢学那么多东西,他们大都一边在学校与兴趣班之间疲于奔命,一边在提起“公园”、“游乐场”时露出向往的笑容,虽然那些已离他们很远。



当游戏与娱乐被无限压缩,当孩子们只是被父母与学业逼迫着往前走,会有怎样的后果?小学四年级的Tessa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她是香港升学竞争之下的完美产物,年年考第一,证书奖状拿到手软,钢琴武术绘画样样精通,是无数家长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很难说Tessa开心还是不开心,因为你从这个小姑娘的面孔下,很难看到孩童应有的纯真烂漫,只有一份让人心酸的“懂事”。


“我都想早点适应竞争。”

“大家都在学习,都想赢在起跑线。”

“你不努力就会退步,不进则退。”



Tessa的话没错,不过她这个年纪更应有一份对世界的希冀和童年的乐趣。可惜在对“赢”的渴望和对“输”的恐惧中,Tessa懵懵懂懂地找不到自我,也不断给自己施加“赢”的压力。


她不能容忍自己有一丝一毫的“不行”,在一次美国夏令营选拔赛中,Tessa拿到了全香港第20名,但还是与冠军的宝座失之交臂。


她当即瘫坐在地上,哭到不能自已。



Tessa妈妈是一位典型“虎妈”,优秀的女儿是她全部的骄傲。可她教会了女儿如何获胜,却忘了教她如何正确面对竞争。女儿怕输,她也怕,可看到女儿压力那么大,她亦忧心。



过度催逼孩子成长,投身于浩浩荡荡的竞争大军,当孩子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那么拼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觉得努力是为了取悦父母,而父母却往往只想看到自家孩子强于他人。


你学5个兴趣班,我就要学10个;你99分,我就要100分;你钢琴八级,我就得十级。


焦虑与竞争像病毒一样会传染,当你身陷其中,就很难有从中抽身的理智与勇气。


在这种情形下,也难怪孩子们日益迷茫,认不清输与赢的意义,家长们也日趋疯魔。



还记得纪录片开头那位奉劝人们在香港不要做两件事的妈妈Sharoni吗?在她看来,究竟什么是输,什么是赢,其实全凭父母来定义。


“你不要跟别人比来比去,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哪里还有这么多输和赢?”



曾经的她也是一位疯狂的“虎妈”,学校、兴趣班、比赛,该落下的一个都不落下。在把5岁儿子送进名校、培养成天之骄子的路上不遗余力,直到某天她发现,儿子真的不开心。


“凌晨两点,儿子突然起来对着菲佣大发脾气,逼着她重新做大扫除。” Sharoni回忆道,“我其实理解他,他承受了太多压力,又没地方发泄,只好用这种方式。”



慢慢的,Sharoni想开了,与其逼着他做那么多不愿意的事,沦为竞争与比较的牺牲品,不如将童年还给他,让他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她不再和儿子每天疲于奔命、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再逼迫他参加为了升学竞争而准备的兴趣班、测试和比赛;即便只考入全区中等的学校,只要看到孩子笑口常开,她便安然。


“我一遍遍告诉自己,够了,够了,不比较。也许这样,孩子就会舒服许多吧。”




《没有起跑线?》虽然是一部反映香港教育生态的纪录片,但其中的种种,相信也会让内地家长找到共鸣,因为在本质上也都相通。


我们也有从小就逼着孩子上各类辅导班的焦虑,也有名校入学竞争时挤破头的疯狂。孩子之间的比较,也是司空见惯的东西。



家长们也无奈,因为社会趋势即是如此,别人都在走这条路,为何我要另辟蹊径?既然走了同一条路,为何我要比你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没错,让孩子好好学习也是父母的一番苦心,只是不该走极端,不该忽视孩子应有的天性与权利。


遗世独立也许很难,但请尽量保持清醒。


-END-


作者介绍|版权归精英说所有,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推荐阅读

本周尖叫热团:《古诗有古诗》

古诗不用背,看完自然会:孩子抢着教我学古诗!


数量:3册

(赠文艺风笔记本1本)

适读年龄:6-15岁


原价128元

尖叫团购价83元

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偏远地区补邮差)


▼长按图片识别,直接购买


已有23万+优秀父母订阅了尖叫童年

温柔地改变,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