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扎心!中产父母最焦虑的2件事,被这本畅销书残忍揭开了……

尖叫童年 2020-02-17

授转自|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国儿童教育学者,精通英法德三语,游走生活于多个国家和文化,通过对无数孩子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轨迹的思考,呈现给你一副儿童教育的总体画面。



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关于所有中产家庭一听到就毛骨悚然的“跌出阶级”。


故事讲的是一个优渥体面的日本中产家庭,看似幸福美满,却处处隐藏漩涡


爸爸是日本的清华——早稻田大学毕业,是大公司的部长,妥妥的社会精英,中流砥柱;


妈妈聪明漂亮,毕业于四年国立大学,相当于一个985校花,婚后在家相夫教子。



一对儿女,大女儿遗传了妈妈的美丽和爸爸的智商,毕业于著名女子大学,她深知自己的价值,眉宇间露着锋芒和野心,是一个有王熙凤气质的大美女;



小儿子善良帅气,但却成了家庭的“老鼠屎”——他和姐姐完全相反,是个典型“废柴”,不努力,没目标,高中读着读着就缀学了。



随着儿子的辍学,家庭“悲剧”就展开了。


爸爸妈妈用尽花样,都没法说服儿子回归“正道”。于是一气之下把儿子赶出了家门。从此儿子开始了在咖啡厅的打工生涯。


儿子在网游里认识了一个来自冲绳岛的女孩:长得丑,没学历,一直在打散工,根正苗红的社会底层人士,可以说一无是处。


儿子和冲绳女同居了,还准备结婚。


妈妈和爸爸掀桌子了。


打工意味着儿子会沦为社会底层,如果再和一个“北漂女”结婚,他这一辈子——完——了!


妈妈坚决不同意结婚,见冲绳女的时候,单刀直入地喷了她一脸,简化了就是:“你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货色竟敢高攀我家?”



冲绳女怒了,为了自尊,扬言要考医科大学,让妈妈收回她的侮辱。


于是,一对年轻人开始为了幸福的共同的人生开始努力。儿子虽然不学习,但他努力帮助冲绳女,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成全她考医科大学的梦想。


话分两头,另一边,女儿大学快毕业了。她并不想找工作,而是一心想找个社会精英当丈夫,从此过上阔太太的人赢人生。


她周旋在各种联谊会上,费尽心思,终于吊到了自己中意的金融精英丈夫,成了她理想的万众瞩目的明星CP。


儿子这边,冲绳女的努力没有白费,她考上了医科大学。


没想到,提出要结婚登记时,儿子却提出了分手。他说,他不喜欢努力和成功,他就要丧丧地活着,和现在已经“成功”了的冲绳女一起,会有压力。



瞠目结舌的转折……


儿子打工的咖啡厅关门大吉,儿子交不起租,只好搬回家。


女儿这边,费尽心思嫁的精英老公却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得了抑郁症,工作丢了,回了老家休养。自私的女儿果然不愿意去乡下,狠心地回了娘家,带着一个娃。


折腾了那么久,居然一家四口以这种神尴尬的方式团聚……


儿子应该是感触最大的那个,真爱在眼前,却无能改变自己,只好继续苟活,是一天算一天。


女儿而经历了简短的幸福,懊悔不已。“机关算尽太聪明”说的就是她,最后却回到原点,还多个娃……


最后,爸爸和妈妈展开了一次深刻的对话,一切的痛苦得到了释怀:


爸爸:“我一直认为他(儿子)会自己想明白,然后奋发努力。可是我最近想通了,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明白,更不会奋起努力。”


妈妈:“那他一辈子都做打工仔吗?一辈子都不找一个正当的职业吗?”


爸爸:“他肯定会问,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正当职业?这就是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


妈妈:“你是说,要放弃他吗?”


爸爸:“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守护。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有所转变。


这个故事,来自日本林真理子的畅销书《平民之宴》。潦草几笔,只能勾勒一个大概。其中百般滋味,有丈夫冷漠的出轨,有作为母亲教育不好儿子的挫败,有年轻人打工的辛苦,有心机女功利的婚姻,有可爱女孩不懈的努力, 有大学之间三六九等的区别待遇,有不可逾越的阶层鸿沟……



这本书在日本销量破千万,因为所写的社会现状直击人心,中产阶级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无尽的焦虑。这也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氛围极其相似,我们可以从其中窥探到更多的东西。


当我读完,对于新闻中屡屡出现的天价学区房,国际幼儿园,出国游学……就一点不觉得奇怪了。一切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三种价值观


故事中有3位女性,分别代表3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 角色一:完美妈妈


“我们家,我和丈夫都是大学生。我丈夫是早稻田毕业的,一直在一流企业工作。我呢,在绝大多数的女孩上短大的年代,从四年制国立大学毕业。而且我娘家也是医生世家,父亲的兄长、妹妹的丈夫都是当医生的。”


妈妈对自己的介绍,充满了优越感。



家世良好,接受良好教育,作为“努力就有回报”的坚决拥护者,她比任何人都相信努力的意义。婚后成了别人严重分光的“太太”。


其实,丈夫收入支撑一家人开销,表面风光,暗地辛苦。因此,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她其实并不是那种拔苗助长的虎妈,她从没过分要求孩子取得和能力不相符的成绩,从未希望儿子能够考进东大那种顶级名校。也不禁止孩子玩游戏,或者强迫上各种辅导班。


她会精心地准备早餐,陪孩子吃完。周末不是逼孩子刷题,而是带他们去参观美术展或博物馆。她自己保持着克制和优雅,一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她本人,似乎已经接近“完美”妈妈。


即使这样,依旧不能掩饰她的教育策略背后的本质:


把自己的荣耀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不如说是她把人生的翻盘的期望都交给儿子。




这也难怪从小就听话的儿子会在高中时,突然逆反了。一直被别人规划要做什么,一直按照别人的想法活着,心里的压力是很沉重的。


妈妈始终无法理解,自己心甘情愿的努力,克制和付出,最后结果却相反!她不甘心,她歇斯底里。



本就摇摇欲坠的中产身份,将要因为儿子的“胡闹”,一家人跌到社会底层。自己最害怕的,成为了现实。


可以说,妈妈是最能代表现今焦虑的中产阶级,现在的一切虽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可是社会变化太快,任何一个意外,就能将自己苦心经营的生活毁掉。


她的故事教育了广大妇女——没钱别装,否则招雷劈。


  • 角色二:美女精英女儿


“披着高档开司米毛衫,在青山纪国屋的国际商城里悠闲购物的家庭主妇,在装满高级食材的手推车旁,还得跟着一个穿的私立小学校服的孩子。”


嫁个有钱人,过上“太太”的生活,就是她努力的终极目标。


从小就被周围的人夸赞,她知道美丽是自己最大的资本,所以从中学时代就在布局如何进入优质多金男士的社交圈。


女人再怎么使出全力也是有限度的,与其自己努力,还不如嫁一个收入好,有前景的男人更有效率。



她想要进入上流社会,想要所有人的羡慕,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她偏偏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因为,她觉得这样多累啊。


这种女生在现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其实很多的。她们出身普通甚至贫寒,物质欲望强烈,但是个人的奋斗不仅太累,而且也很可能不会成功。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最美的年华,把自己的性别优势发挥到极致,一步飞上枝头做凤凰。


但最后却没有逃过命运的算计,印证了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 《断头王后》


  • 角色三:草根丑女冲绳女


出身小地方单亲家庭,出身非常差,高中毕业就去东京打工,得过且过地在社会底层混了几年,长得不好看,没有学历,没有正经工作,也难怪处处被人看不起。



她就是广大底层人民的缩影。我想,如果她不是在见家长后,被毫不留情地鄙视羞辱,鼓气地说要考全世界都最难考的医大,她也会浑浑噩噩一直在底层混完一辈子。


她的母亲在她拼命复习时劝她。


只是,人总会有些怎么努力也干不成的事情。有梦想是好事,但是中途如果发现还是不行,那就尽早说出来,没有人会责怪你,笑话你的。


结局是好的,她成功的考取了医科大学,彻底改变了宿命。


她代表一类人——那些不肯向现实生活低头,奋起一搏,扭转命运的勇士。



不禁想到,现在大家都热议的大城市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过于残忍,好多踌躇满志的人都从一线城市失意而归。


而生活中仍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不听过来人的所谓人生经验,也不畏惧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们只相信自己。


往往这种人出现在社会底层,因为他们没有退路(nothing to lose),只能奋起一搏。如果中产的孩子有半点他们的勇气,那真是善哉善哉。。。


她的故事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没事自鸡一下总是不会错的。


总结


这是一本对“中产焦虑”描写深刻入骨的书——一个是财务焦虑,一个是教育焦虑。结果却是,越害怕跌落到底层,其实越容易跌回到底层。


1、财务焦虑


全球中产的财务焦虑本质是无解的,它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已经很难改变个人及其后代,因为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在于先天而非后天努力。


中产,其实无非也就是体面一点的无产阶级而已,既然是个无产,随时回到赤贫,本来就是情理当中的事儿吧。


所以,对于每一个中产,如果你是资金流充裕的中产,拼命买入资产吧,把自己从无产阶级变成资产阶级,中产焦虑就没有了,因为迎接你的,是有产阶级焦虑。(房产税正在夹到欢迎你,亲!)


如果你不是的话,那就舒舒心,强身健体,吃饱喝足,别病急乱投医,该剁就剁,该玩就玩,该吃就吃,该学习就学习,好好地生活,尽人事听天命!


毕竟你急也没用。


2、教育焦虑


中产家庭生活环境相对舒适,但因为会害怕阶级跌落,对孩子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孩子一直处于学习之中,不在辅导班就在去辅导班的路上,但却都很迷茫,我为什么要一直这么学习?顶层摸不到,中产也不见得好,底层反而很酷啊。


相反底层的孩子就很容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不学习,那我就只能种地,洗头,送快递。


所以建议中产家庭还是保持相对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产生内在驱动力和自主目标。要理解,每个孩子抗压能力不同,时刻注意孩子的状态。但也无法避免有时候就会落入恐慌区,培养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真养出了故事中儿子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解药有三个:


理解,尊重,爱!


作为父母,我们要走很多路,最后才会明白:有些东西不能强求,即使不能富贵显赫,只要好好守护自己爱的人,家——依旧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注:《中产之宴》已被改编成日剧《下流之宴》,本文配图均为剧照。


-END-


推荐阅读


已有23万+优秀父母订阅了尖叫童年

温柔地改变,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