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意思科普丨人死后,如果从原子性质看,肉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尖叫童年 2020-02-17

授转自|狂丸科学(kuangwanplay)


人死后如果有灵魂,能穿墙么?


这个问题或许有点蠢,都是灵魂了,不会穿墙属于业务能力不行。



但很多科学爱好者并不这么想,尽管他们不会去证明灵魂绝对不存在,但如果从原子性质上来看,至少灵魂不会像大多数恐怖艺术品中描述的那样。



就比如说,如果假设你的灵魂是非物质的,那穿墙不是没有可能,但与此同时,你没法走路,因为你不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同时你也不会被人看到,因为你身体里缺乏可以反射光线的原子。


顺着这个思路,灵魂也没法发出人们可以收听到的声音,甚至作为灵魂应该没有衣服...因为我们所穿的织造品没法变成灵魂...



这么一想,突然觉得鬼怪什么的没那么可怕了...


(高兴的贞子)


关于死亡,之前我已经和大家聊过不少,不过美国作家科特·施塔格所写的《诗意的原子》又帮我打开了新大门:当你死后,体内的原子会发生什么?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它就像是乐高积木中最小的积木块,通过组合,拼出了大千世界。



同时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人死后,如果从原子性质上来看,反正灵魂不会像是恐怖片里出现的样子,那么肉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简单来说,人类死后尸体消失的过程也是原子消散的过程,例如在我们最常见的火葬中,我们身体中的大部分其实最终都将变成气体。



我们的尸体在和家人告别后就会被送入火化炉,在超过760度的高温下,只需几分钟,体内的水分子就会挣脱氢键的束缚,而当它们各自分开后,便以蒸气形式逃到了空气中。



接着失去了水分的尸体会被继续加热,碳原子将会是下一个逃离的角色,不过这个过程还需要氧气的帮助,将其变成二氧化碳,直接送上天。


通过类似的方式,氢、硫和氮原子也将以水蒸气及气态氧化物的形式从你的蛋白质与体脂中逃离。



这个画面虽然细至微观,但脑补起来,大概就像是中了灭霸的响指,我们的身体稀碎的「散开」了。



不过此时你的身体中还留存着一些原子,它们会进行一些重组结构。像是胃酸中的很多氯原子将会再一次形成腐蚀性的烟雾,就像它们很久以前从火山口喷发的那样。


另外如果修补牙齿时用过银汞合金,那么这些填充物会产生汞蒸气,并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尸体在烧烤了几个小时后,大部分原子都已经飞走了。尸体剩下的一部分则会交给家人,也就是「骨灰」了。



到此为止,火化基本完成,你的大多数原子会飘散于空中,剩下的则会交给至亲处理。但事实上,如果你将想象力再放的开一些,从这些原子的视角出发,你的死亡或许并不是它们旅程的终点,而是新的一页。


还记火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么?它们会随着风在地球上飘荡。如果你和爱因斯坦一样,在新泽西的特伦顿火化,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16天到21天内环绕北半球一圈。



有趣的是,在这期间内,大多数原子并不会再与能够吸收它们的植物有所接触。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和你的碳原子再打个招呼只需要等上几周,在火化地点向着空气挥挥手就可以了,没准就能遇到。



不过火化后的水蒸气不会停留太久,它们会融入雨雪,或者成为云层中的水滴,没准就隐藏于一片艳丽的晚霞中。


如果再等上几周,细菌将你那些氧化后的氮原子转化成光散射性的氮气,那么天空之所以格外的蓝,说不定就有你的功劳。


(图片来源自JukinVideo)


所以,这样的归宿就是终点么?仍然不是。一些远走高飞的氢原子或许会飞到大气层最上方,然后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中...这算是替我们完成了太空旅行么?


刚才提到的那些飘在空中的碳原子最后也会融入在雨滴中,更多可能会落在海洋,被海藻收集,进而成为鱼、鲸、鸟类的食物,再成为排泄物,又被细菌所拥有。


如果时间轴再向后调的久一点,也有可能会沉入海底,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在板块运动的影响下,结晶成为钻石。


(图片来源自PlanetNutshell)


这样看来,火化后的你以另一种方式走过全球,它们有可能隐藏于鸟类的羽毛中、附着在鱼类的鱼鳍上、甚至粪便里都有它们的踪迹。



至于被亲人看管的骨灰,如果它被撒入田园,那么这些矿物质元素可能会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如果让它们随风飘入河流,并顺着河水进入海洋,海藻会利用它的磷和铁,构建细胞膜与线粒体,一些贝壳类生物则会把钙吸收到外壳中。


(文中图片均来源自网络,仅作交流学习使用)


总之,死亡会带走我们的原子,并让其以各种形式踏上全新的路程。而这么看来,金庸小说中,当年李莫愁的复仇计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她为了让陆展元和何沅君永世不得相聚,将他们的骨灰一个撒在了华山之巅,一个倒入东海。


然而华山之巅的骨灰其实在风速的影响下,借助地势,可以翻山越岭,可能会以雨水的方式降到东海,然后完成两人的重聚.....尽管这个过程难度系数很高。


(李莫愁:........)


当然,这段脑补是我根据《诗意的原子》这本书中所介绍的内容瞎猜的。


-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