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年,曾颠覆过我对教育孩子认知的8个观点

尖叫童年 2020-02-17


写在前面:在生娃后的这些年,围绕孩子发生的一切,打开了我们看待人生的全新窗口;而对孩子的教育,也给我们造成了无数的困惑,思想如陷入笼中的困兽。所幸,有一些先行教育者、优秀父母分享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不仅“一见倾心”,更“反复咀嚼”,每每在沮丧、绕进胡同之时,让我们豁然开朗,对孩子的养育怀有坚定的信心。



中国现阶段的流水线教育,
并不是在培养”人”

出处:《美国教育各阶层分析》
作者:万维钢,旅美作家,物理学家


我认为,中国现阶段的流水线教育的默认生产目标,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打磨和挑选”器具”。

下等的器具,是某种实用工具,对应一般家长要求孩子有一个”容易找工作”的学历和技能

而上等器具,则是工艺品。工艺品未必能用来做什么,但是具有收藏和升值的作用。工艺品的价值可以用一系列指标衡量,如材质是不是黄金的、镶有多少克拉的钻石等。

工艺品对应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各种素质教育:会弹钢琴等才艺、学习成绩好、会英语。身体棒、长相漂亮,等等。你拥有的素质越多,别人就越觉得你好,值得拥有。

为什么说是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呢?

因为艺术品是不能用任何指标来衡量的。真正的艺术品追求独一无二,跟任何已有的东西都不一样,根本就没有标准。而不管是实用工具还是工艺品,都以”符合XX标准”“跟XX一样”为追求。这种”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便会弹琴,也只不过能把曲子弹”对”而已,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弹”好”。

大多数家长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新颖特性,只求符合各种工艺指标。当他们说”素质教育”的时候,无非是把追求从下等工具提升到了上等工艺品。

人们对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及整个的内心叙事,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好东西”,以期得到别人的欣赏。这个叙事显然与现代人常常遇到的考试制度有关,对早熟的中国人来说则与科举制度有关:好生活、好工作并非是我自己创造的,而是谁看我好,赐予我的。所以要做个好的器具,而不是做个好”人”。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本质上是被动的——外界喜欢什么,我就变成什么。永远是我去适应别人,而不敢让别人来适应我。一定要进名校、一定要进好公司、一定要得到好岗位。人与人之间攀比的,也都是这些外部光环的”加持”。

如果有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了事业,则多数人不会对他表示羡慕、与他攀比,而是把他当成跟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并寻求借他的光,比如为他打工。

换句话说,现代的流水线教育其实是奴隶教育,而古代的贵族教育则是主人教育。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的。

古之学者为己,令之学者为人”——你学这个东西到底是为了改变世界、发挥自己,还是为了适应世界、打扮自己?

主人学习审美,关心怎么评价别人;奴隶学习比美,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主人学习明辨是非,奴隶学习迎合别人的是非观;主人学习怎么找到和使用工具,奴隶学习怎么把自己变成工具;主人学习合理调动资源,奴隶学习把自己变成别人的资源;主人学习”我想要什么”;奴隶学习”我要变成什么”。

能从作为一个主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是真正的”主人翁”精神。有”主人翁”精神,你才不是一个器具。

日常文化和正统教育中,很少有“怎么主动选择、怎么审美,怎么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世界。”这样的讨论,”主人翁”精神只不过是句漂亮的空话。

比如买个房子,本来房子是自己的,应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装修、布置,但很多人想的仍然是怎么装修看起来更有”面子”。人们取悦世界已成习惯。青年导师最爱说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干什么?梳妆打扮等着别人来挑选吗?

中国因为历史原因,过去这几十年的主流文化都是贫民文化,人们对”怎么适应别人”研究的很多,对”怎么自己做主”研究的很少。我们看看网上一些所谓的”职场经验”,对工作、对上级、对同事的各种小心翼翼的算计,动辄得咎的脆弱心态,让人感觉真是非常可怜。

这一代中国人的技术很强、性格也随和,愿意与人合作,但是整体心态普遍像小孩一样,有主人翁意识的人物实在太少。

在美国硅谷,尽管来自中国和印度工程师的总人数势均力敌,但是二者地位其实有一定差别。无论是进入各公司管理层的人数,还是创业的人数,中国人都显著不如印度人。为什么印度作为一个国家落后中国很多,海外印度人却能领先海外中国人很多,难道仅仅是因为英语好?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人比较有主人翁意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很有主权意识,但是中国人作为个人的主人翁意识落后印度很多。


孩子考不上名校就完了?
父母的焦虑根本是自找的。

出处:《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作者:赵昱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硕士


孩子长大后,也许成为销售狗、程序狗、护士狗,也许成为科研狗、培训狗、创业狗。他们逐步经历过高中狗、大学狗、考研狗,有些是生物狗、化学狗,有些是历史狗、漫画狗,都要做一段时间的单身狗,大部分会变成养家狗。如果幸运的话,都是房贷狗。

但是你的孩子会到底成为哪款狗,你也不知道,就像薛定谔的猫——

邪恶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想象出一只充满暗黑能量的盒子,里面关了一只无辜的猫。这只盒子里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半的可能会触发一个机关,把猫杀死。这只猫现在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呢?

不知道。如果一定要问,答案是“既不活也不死”,或者说“既活又死”。

但如果你打开黑盒子,你会看到这只猫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去碰(观察)这只猫,它有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但如果你去碰(观察)它,它的状态就坍缩为一个了。

这个怪异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者)想出来挤兑他的学术对手玻尔(丹麦物理学家)的。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在观测时才会坍缩为一个状态。

比如,一个微观粒子的确切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函数分布在空间中,也就是说,它现在“既在这里,又在那里”,只不过在这里和那里的概率可能不一样。当人类观测它时,它就按照概率掉到某一个确切的地方,让人类能够看见。

如果你没听明白,没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正如玻尔自己所说:“如果有谁声称明白量子力学,那他一定不明白。”


其实育儿也和量子力学一样神奇。当孩子呱呱落地时,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怎么就慢慢长成了那个淘气鬼?怎么就在脑子里装进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稳重、负责、努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经常觉得,如果有谁声称明白了育儿,那他一定不明白。

薛定谔的狗,就是育儿中最神奇的一点——你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成为各种狗。也就是说,你有孩子现在是各种“狗态”的叠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身上那无限多种狗态,每天都会坍缩无限多倍。最终,他只会成为一种狗。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条“斜杠狗”(斜杠青年,拥有多种职业或多元身份的人)。

以上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的孩子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但这各种可能性每天都在降维、合并,最后在现实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

童年期的孩子,就像微观粒子一样,在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性,当然会引起你的焦虑,这无可厚非。可是请不要忘了,你要面对的问题,只是一个薛定谔的狗,而不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要面对的,是生死问题。孩子得了重病,或者吸毒、滥交、加入黑社会,这时候不确定的是他能不能正常地活下去,你应该焦虑得日夜睡不着觉。

薛定谔的狗要面对的,只是方向问题。他究竟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一个男孩子,不喜欢金融、计算机,却喜欢画画、读书怎么办?他为什么就喜欢那么平庸的一个女孩子,哪里比得上我安排的那几个白富美?

这些问题都不影响他人生的本质。文科狗和理科狗,也许一类狗比另一类狗的前途更远大,可哪类狗都可以活出精彩人生;金融狗、IT狗和美术狗、编辑狗,统计数字能显示哪一类狗能吃到更多的肉骨头,可每一种职业都可以带来乐趣和成就感。

哪一种更好?真的很难讲。也许在你的眼中,猎犬就是比哈巴狗好,黑狗就是比白狗好,可是你的狗宝宝也许不这么想。也许到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欢乐。这些选择,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沉重。


更何况,不管你怎样焦虑,你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人类的观测并不能决定粒子在哪里,你的教养也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那么,为什么不拥抱这个不确定性呢?

现代社会充满机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前你的选择非常有限,你做的包子村里的人不爱吃,你开饭店就会饿死;你写的文章乡试的主考官不喜欢,你就得回家种田。现在互联网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你很容易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好。以前那些不可能存在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孩子做的事情,只要有一千个人喜欢,每个人每年愿意付五百元购买他的服务,他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而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一千个人一点儿也不困难。

所以,请放手让孩子去做一只薛定谔的狗。让他去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让他去感受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的骄傲。每一次体验,都是无限多种可能性的一次坍缩。

既然无法预设孩子的未来,那就用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吧。你失去的是担心孩子偏离你设计的人生之路的焦虑,得到的将是孩子自己开创未来的惊喜。


教改的争议,
在于经常混淆教育的两种职能

出处:《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作者:郝景芳,「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其实,我们之所以看到教育改革主张和落地实践之间巨大的错差,是因为我们经常混淆教育的两种职能。

所有的新式教育主张,第一目标都是培养。是从人的理想出发,谈论我们期望孩子获得怎样的能力、怎样的人格。对孩子的培养目标都是以世界为舞台,以终生为目标。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系统,负担的第一功能往往并不是培养,而是选拔。选拔实际上并不涉及教育理想,而是一种资源分配。以选拔为第一目标的教育系统,最核心的设计思路必须是清晰可辨的选拔标准,通常也就是量化标准。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维度,例如团队合作、领导力与大局观、幸福感和兴趣,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为了杜绝徇私舞弊,最好是清清楚楚的数字标准;而为了获得数字标准,最好是有标准答案的题目。
以选拔为目标的教育系统设置,基本排除掉大部分人生理想。

教育最大的两难——升学系统和人生系统注定的错差:升学系统不在乎的,恰恰是对于人生成就最为重要的。


于是我们的人生被切割为两段:先用十几年学习通过考试,然后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


那应该怎么办呢?一方面,考试选拔的现状改不了;另一方面,人生最重要的能力考试教不了。那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无解的境地?


回到自身对教育的期许。我一直在心里想,自己心中期望的教育是什么样。


作为普通父母,我也和多数父母一样,还是要让孩子走普通的公立升学路线,毕竟没什么条件选择国际学校,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彻底创新,完全不考虑升学。


但这就一定意味着陷入题海不可自拔吗?意味着从此只在乎分数、不在乎孩子的个性成长吗?是不是进了应试之门就一定要同样焦虑呢?


我想,这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底限有关吧。我真的问过自己:你能接受自己的小孩考到哪里呢?我和先生是清北毕业,但我们也知道,现在北京的孩子考清北比我们那个时候困难太多了,几乎不敢期待孩子同样能上清北。


那么能不能接受孩子上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在某个其他城市,连985,211都算不上?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能接受。我期望孩子获得基本的高等教育,但是真的能接受非常普通的学校。


那我对孩子完全不做任何期许吗?也不是的。我其实对她的期许是更长久的: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期望她自立、有喜欢的事情、有自我追求的路径,能闯出自己的小天地,充实而幸福。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心目中,如果小孩发现自己的热情在于广告创意,而从一个小编辑开始兢兢业业锻炼,我觉得挺好。愿意做个手工皂品牌,或是能在创业公司谋一个技术职位,也挺好。做财务,做摄影,也都可以的。关键是有内在动力、有坚韧的心和清醒判断的头脑。我希望她能独立探索人生之路。


对于她的成长,我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是:
  • 她能做到独立自主吗?
  • 未来的商业和技术变化太快,方向在哪里呢?
  • 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吗?
  • 如果并非出身名校,她能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中获得发展和上升空间吗?
  • 她能找到人生的幸福吗?
  • 她能拥有审慎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吗?


这些疑问,考试体系给不了答案。无论她以后考试成绩好不好,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考试体系负责选拔,但不负责人生的培养。


那么,这些该去哪里寻找呢?想了很久,我发现,出路只能在于课外教育。未来的校内教育很难见到真正的改革。那怎么办?只有诉诸补充教育。


选择体制内or体制外教育?


出处:《一位教育理想者的观察与实践: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报告》

作者:佚名


体制内教育原初并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需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这样才有继续学习的基础,未来才能有能力去生活,才能更好承接国家和人类的文明。这些都是对的

但是有两样东西,让它变了味道。一是政治,二是经济。政治的味道弥漫已久,它让教育成为工具。我们这一代包括上几代人都深受影响。它把我们当作工具去培养,从思想到技能,以换得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牺牲的是个人生活的无限可能。

90年代开始,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得个体竞争日益剧烈。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知识、技能成为教育的重心。经济开放同时也带来思想、文化的开放。旧有的政治、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迎来一个信仰集体缺失的时代。旧有信仰崩塌,古老的传统精神得不到延续,个体在剧烈竞争的生存压力下成了舍得一切的自私自利者。

然而,体制的力量仍然十分巨大,仍然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知识、技能、关系,成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


于是我们看到,孩子的书包一天比一天重,报的班一年比一年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获得更有利的教育资源,几近疯狂,教育机构则从中从容不迫地获取暴利。家长和教育者教孩子的不再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考得好的分数,上得好的大学,交得对自己未来事业有帮助的朋友。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钱理群先生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还属于后知后觉者。而我们的下一批,自小接受知识、技能和关系教育的一代人,将会怎样?或者将是彻头彻尾、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

体制内教育的问题大家都有共识,体制外教育的问题则千奇百怪,乱象丛生。反映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体制内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受压抑、厌学、顽劣,体制外孩子的问题则要复杂个性得多。

教育是一件很全面又很细致工作,需要了解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又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需要大量的感情投入和理性思考。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工作之上。这体现一个教育者的专业与功力,需要你对人的成长、对世界、对人生、对具体每一个孩子和他所生长的外部环境都有清醒的理解和判断。这也是教育工作的魅力之处。

体制外孩子的问题,虽然各有不同,却有一共通问题:人的基本情感、道德的缺失。这种根源在于家庭与学校对教育根本的偏离。

回到我们熟悉的体制内教育上来。体制内教育原本没有多么严重的错误,它教孩子知识文化,教孩子品德,这些教育最基本的东西它都有。每一个师范也都会教。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另一些东西主宰了教育。但这些教育最基本的东西都还在,至少没有全部丢失。体制内的家长也人各有异,也会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家庭情况各有不同。


家长选择体制外教育有各种原因,有的是对体制内教育的不满,有的是孩子实在不能适应体制内教育。对体制内教育的不满也是多样化的。有的是对教育理念的不认同,有的是对教育方式的不认同,有的是对孩子存有特殊的期望。

不论是哪种原因,一旦带孩子离开体制内教育,便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关注体制内教育所欠缺的那部分,而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被忽视。

体制外教育机构普遍缺乏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而惯用家长喜欢追捧的各类特色招揽家长,引起关注。选择体制外的家长要么是自己对教育有主动研究,要么是因为孩子问题被动学习,最后都很容易陷入社会上流行的各类教育专家的论调里,而这些东西都是偏离教育、脱离孩子的。

如此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家长越走越偏,教育越来越怪,孩子出现千奇百怪的问题,不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儿童。

体制内的家长要尽量教孩子正确看待课本教给孩子的东西,要教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分数、名次、班级荣誉,不要在课后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多带他去认识世界的丰富多彩,保持他对世界的好奇和求索,打开他的思维,呵护他的想象。

不要给孩子报太多课外班,除非孩子自己真心愿意,这种愿意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羡慕、比较来的,也不是玩新鲜来的。对课外班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只看外在宣传,要看是不是真能给到孩子好的东西。孩子在学校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课后的宝贵时间千万不能再浪费。上浪费时间的课外班不如自己带着孩子或让孩子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自己不能判断就一定要咨询信得过的人。


如果要给孩子选择体制外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

体制外学校大多偏离教育根本,鼓吹自身特色。如果非要选择,家长要把好孩子成长的舵,对学校能给到孩子的教育要十分清楚,要清楚哪些需要自己去弥补。脑袋一定要清醒,不要被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因为接受教育的是孩子,不是你。

不要迷信各种模式(知道我们的家长经常会问:你们什么模式?在他们看来,似乎没有模式,就办不成学),那远远概括不了教育。不要相信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专家论调,那些东西都是脱离孩子的,即便专家曾是家长,那也只适用于他的孩子,不适用于你的。

多关注孩子每天发生的事情,听他聊聊他的感受,家庭教育要从孩子自身出发。

如果选择在家上学,自己一定要有这个能力,明白一个人的学习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支撑,并且能给到这些支撑。如果自己不能够支撑,要多方借助社会资源,但自己一定要有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浪费时间。自己不能判断就一定要咨询信得过的人。


暂时性的感官愉悦,
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出处:《“快乐教育”和“高成就”,哪个才是幸福童年的真谛?
作者:田倩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格曼曾经说过:暂时性的感官愉悦(巧克力、看电视、购物、畅饮、舒适等)是愉悦的生活。但是愉悦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自己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美好和丰富的满足感。

奉行快乐教育的妈妈,其实是把快乐生活等同于舒适安逸没有压力的生活:只要孩子不吃苦,她就一定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事实上,孩子已经在竞争环境中有了焦虑的情绪,在其他孩子在各自兴趣爱好引导下发展自身特长的时候,她在环境中,必然会感受到这种压力。同时,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其实也剥夺了她“自我实现“的价值。

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自我努力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会更加长远和持久。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幸福感来源于人们对于自我还有环境的控制感。练习的过程当然没有单纯的什么都不做,或者有人为你安排好一切来得轻松。

但是坚持练习就会达到精通的阶段,精通意味着你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人生,这种努力之后带来的幸福感会更加笃定。

作为父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教育方式必须合乎孩子的天性。

所有的教练会告诉你,运动员必须接受严格训练,但是温和的对待他们才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并且,爬到顶峰的方式并不是牺牲掉所有娱乐时间,不停的学习和工作。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出处:《是什么让我们活得富有,又是什么让我们贫穷?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作者:艾菲,深度思考者&思维私教,全球认证优势教练、自我成长教练、高管教练,前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


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父母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这就是典型的在自己的封闭系统里,不断的熵增带来的结果,并且熵增越多,好像越看不到自己在“危险的熵增”,直至最后,思维停滞,毫无生气的活着。


所以,想要真正活出蓬勃丰盈的人生,其实就必须要不断的抵抗熵增,增加负熵。


负熵有多重要?


如果一个普通的孩子,拥有这项优势,那么,消除最富有家庭与最贫穷家庭间的差距,就成为可能。


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带给我们的人生底层逻辑——


终其一生,我们都要对抗熵增,不然我们的生命力就会在默然中走向消亡。


而对抗熵增的方法就是:


  • 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
  • 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
  • 用“终身学习”代替“临时学习”,用“终身探索”代替“不再探索”。
  • 离开舒适区,走进学习区,甚至是恐慌区;
  • 颠覆式成长。



千万别把别人的教育经验,

作为自己的唯一标准


出处:《研究了学霸的自律,也听过了散养的惬意,但家里这个娃怎么养,还得靠自己》
作者:钱儿妈


朋友圈里各种高考状元、学霸、才女的信息霸屏,感慨别人家孩子真棒,但不必尽信他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因为往往孩子都比较优秀的父母,常被别人当作谈资被咨询,但因为时间久了很多事情淡忘了,于是记忆自动启动了美化和简化功能。而这种日积月累的重复,久而久之就固化为的认知,成为自认为的事实。
在育儿这件事上,别人的经验,永远不值得你大惊小怪,或是作为制定你行为准则的唯一标准。它充其量,只是无数个可能中的冰山一角。
而称得上永远的,有两件事:
  • 第一,一切永远要从眼前你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纳别人的从容不焦虑是对的,但保持自己节奏按部就班也是对的。

  • 第二,世事没有特例,永远别指望不努力就突变成才,那与不劳而获同理,概率极低。你想让孩子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唯有持之以恒地努力而别无他法。


可调整的,是时机、频率、心态与方法,而绝不会是投入与不投入。


游泳课上,一位女儿有点儿逆反,不想下水训练。妈妈苦口婆心,好说歹说,连激励带威胁,女儿却完全不为所动,逼得妈妈在泳池边来回走,我也苦笑着摇摇头,做父母的,大概都有这样的时刻吧。


我正要转身出去,接下来的一幕,惊得我目瞪口呆。只见妈妈毫无征兆的,在女儿身后,突然两步助跑,然后飞起一脚,直接蹬在女儿的屁股上。女儿完全没有防备,一头栽进了水里,掀起巨大的水花。


我以为女儿以这样的姿态落水,且是被妈妈一脚蹬进了水里,不知该怎样委屈,怎样下不来台,估计得大哭着爬上来吧?!但是没有。


女孩儿一落水,立刻手脚并用,游向了对岸,泳姿漂亮且标准,速度奇快,一看就是平时训练有素的专业选手。


我实在忍不住,跟这位妈妈攀谈了起来。


我试探着说,您这一脚,够重的。


不重!那位妈妈说,我没有踹,是收着劲儿蹬在她屁股上,没问题的。


我说,看起来孩子现在状态还好,游得很投入啊,您是经常对她用这个?我指了指自己的腿。


妈妈苦笑,其实这是第一次,实在逼急了。她前一阵子比赛,成绩不太好,比她自己的预期差不少,有点儿想不开,最近一直别扭,多少有点儿自暴自弃,不想游。我今天什么话都跟她说了,不管用,我发现有时候替她着想多了,安慰她多了,反而让她越来越矫情,我觉得是应当警醒她一下了,她成绩不好不是别人的问题,是她自己的问题,她要对自己负责,没有理由把情绪甩给别人。


我点点头,不过,您这一脚确实有点儿厉害,毕竟孩子的脸面和兴趣都很重要。


这位妈妈停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跟我说了一句话,“嗨,我觉得兴趣没我们想的那么管用,孩子也没我们想的那么脆弱”。


继而她又说,我们家这个六年级了,从小学游泳,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属于能吃苦也比较自律的,这么多年日复一日不间断的训练,早过了凭兴趣游的初级阶段,为了提升那零点几秒成绩,一个姿势,一个动作不知重复多少遍,我站在干岸上看着都很枯燥,很无聊,更别说孩子了。


但是她知道这就是进步之道,是我们外人看不懂的,因为一个微小的姿态变化,变成她的下意识,可能在比赛中就会产生质的改变。


按说要只是培养兴趣,或者锻炼身体,那么她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早就远远超过标准和我们的诉求了,是孩子自己参加了比赛之后,享受到努力付出所获的好成绩之后,她上瘾了,主动要求加大训练量,要求往更专业的方向去游,想要在更高等级的比赛中证明自己。


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我们尽我们所能,全力支持她,帮助她,鼓励她,我们做到了我们能做的,同时她也需要以她的行动,对她自己负责。她闹情绪可以,我们可以安慰她,尤其在她遇到挫折时,但她不能没有节制。


我这一脚就是要蹬醒她,让她知道差不多了,她该走出失败的阴影,开始全力投入了,同时我想要她明白,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能带给你强烈的成就感,也能带给你同样强烈的挫败感,很残酷,很刺激,也很有意义。它让你一步步提升自己,做到自己原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


这位母亲一席话,让我陡然觉得,她并非那种简单粗暴对孩子动武的家长,她有心理支撑。


我继续问道,不管怎么说,当着这么多人,这一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吗,虽然我看她现在状态不错。边说,我又边看了看泳池里正埋头苦练的女孩儿。


我很了解她。女孩儿妈妈说,多少次逆境中我观察她,是属于那种愈挫愈勇的孩子。她不脆弱,也可以说属于知耻后勇型的孩子,但这个「知耻后勇」,有时候需要别人推她一把。


训练之路日复一日,漫长着呢,不可能都保持好状态,好心态,有时需要雷霆手段给她提提气儿,让她放下包袱,放下功利心,放下面子,心无旁骛再投入。当然一会儿训练结束,我会跟她仔细沟通一下,把话说开,让她明白我不是被气昏了头,冲动而为。。。


正说着,下课了,女孩儿也出来了,精气神儿十足,斗志昂扬的,看起来完全没受影响,接着教练出来跟女孩儿妈妈说了几句,我隐约听到是夸女孩儿今天很投入,有突破。。。


跟女孩儿妈妈的这番攀谈,引发了我不少思考。我赞同她对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认识,她给孩子的一脚我虽不认可,却也不做更多评价,反正我知道如果我用在我孩子身上是绝对行不通的,只能适得其反。


不过,她对自己孩子的深刻了解和认知,还是让我信服的。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巨大的差异,有人需要正向的鼓励和引导,也有人适合反其道而行之的激将法,这种差异从孩童时代起就表现得很突出了,而这种差异其实才是最考验家长的,除了能因材施教,还要能依孩子秉性施法,才能帮助孩子在学习和其他专业学习上长久地坚持下去。


附一位网友“杨凌岚“的延展评论: 

兴趣没我们想的那么管用?孩子也没我们想的那么脆弱?有时候的确是这样。


我相信对大多数孩子,在大部分时候都适合“身教示范+道理浸润+共情鼓励+欣赏与肯定十耐心等待≈花开”这个公式。但是,就像自然界如果永远只有风和日丽,没有电闪雷鸣,生命亦不能拙壮。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某个点上,可能正需要这样安全而有力的一脚,给他力量,突破障碍。


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真的是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异,不敢妄下定论。



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说“当然可以啦!


出处:《当妈“20年”,才敢写第一篇育儿文》

作者:李一诺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对孩子这么好,但是这个社会对孩子不是这样的,这样的孩子以后会不适应的。对一土教育,也经常有这样的质疑,你们这么尊重孩子,真实社会不是这样的,孩子以后会不适应社会的!


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笑话。
 
让孩子能够应对不友好的,恰恰是孩子接受的无条件的爱和对自己的自信。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们认为真实社会会拿刀片割孩子的皮肤,你有两种“准备”适应的方法。一是每天在家里自己先用刀子割孩子的皮肤,另一个是让孩子健康成长,身体好,有好恢复能力。


你觉得哪个方法更有效?我想没有人会选择第一个吧。为什么到了看不见的“刀子”,就想不明白了呢? 

早期安全感和爱是很重要的。自我认同的缺失,只能让应对挑战更为困难。反而是得到了充分支持的孩子,不仅能更好的面对逆境,还会有信心和能力改变这样的环境。

还有最重要的,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变的更好,不是吗。如果只是为了适应社会,这人生有什么意思?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把人生的镜头拉远一点,不要老是特写。


从生活的广度看,把镜头拉远一点,我们会看到那些和我们拥有不同人生的人,看到他们的故事,我们会知道,这个世界是很包容的,你以为的煎熬和焦虑,换个环境说不定就是快乐。


同样的,作为父母,对待孩子,我们也应该将镜头拉远、扩大,不要拘泥于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在不断升级自己的视野、思维格局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帮助他们实现丰满、精彩而独特的人生。

作为一个已有25w+优秀家长关注的亲子号——尖叫童年(ID:jjtongnian),我们每天用心原创和精心遴选亲子教育的优质文章,为你带来高质量的童书分享会、育儿心理讲座,为你抚平焦虑,开阔视野。


欢迎加入尖叫童年,和大家一起互助交流育儿经验、亲子心得和教育资源,学会用成长思维应对各种育儿难题! 


▼▼▼
尖叫童年
和你一起高质量亲子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