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能不能成为新一线城市……这还用争吗?不靠说,靠实力

成都发布 2019-05-18

最近网上又开始争论,成都能不能成为新一线城市

SO……

这还用争吗?


我们就是有这资格!

这不是靠说,是靠实力~


2016年08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成都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式迈入国家中心城市,走向全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能够进入这个行列,成都凭借的是出色的实力。


梳理一下我们的软硬件:


成都、重庆都是“塔尖城市”

中国在国家中心城市布局中选择了6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成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可以说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比肩深圳、上海浦东的机遇

人民日报微信标题:80年代错过深圳,90年代错过浦东,今天你不能再错过这里……

这条微信评价:

80年代,深圳速度成为全国样板,如今深圳是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城市;90年代,浦东成为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这片曾经的农田上,再造一个上海的目标早已实现;如今,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你不能再错过了!

看看上述评论,可以这样理解:

前面两个城市,曾经给了我们大量的飞速发展机会,如今都成为一线城市。而现在的成都,同样给大家创造出无数飞跃发展的机遇。


双核共兴的城市格局

中心城区+天府新区

这是成都的城市格局,不是单一的中心城,是两大极核!

我们正着力构建“哑铃型”城市形态;同时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建成一批卫星城。

双核周边的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和小城市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中心城区过度聚集的人口、产业和功能,这些城市的居民同样能享受到与中心城区均好的服务,在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公共配套的舒适性、交通出行的便捷性方面更优于中心城区。

的确,成都涵盖面广,那是因为我们希望城市格局更人性化。而构建网络城市群格局,正是力图破解圈层式结构和“大城市病”。 


双创指数激增3倍的科创实力

数据说话,童鞋们!

成都市发布的数据:2015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共248583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213837人。也就是说,去年有21万多人加入到“蓉漂”行列,今年一季度更提高至平均每天新增“创客”680余名。创新创业已经让成都成为了全球热点。

今年6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首次发布双创指数,成都2016年5月双创指数为279分,21个月增至基数3倍。从城市间的横向比较来看,成都目前的“双创”关注热度为18.64%,杭州为15.99%,武汉为10.55%。


“双机场”第三城的运输潜力

多的不扯了,就说两个交通要点:双机场+蓉欧快铁

仅成都双流机场,就拥有航线258条,国际航线就达98条,是“四千万级俱乐部”成员,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今年5月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自2013年4月26日至今年10月底,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共发往返班列529班列。蓉欧快铁国内互联互通已开通“厦蓉欧”“深蓉欧”“昆蓉欧”“甬蓉欧”(成都至宁波)等班列。


城市人活跃指数高达94.7%

智联招聘2015年4月发布的《2015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成都以42.5的竞争指数高居榜首。

成都每年设立两亿元人才专项基金,带动全市投入20亿专项资金跟进,通过政策优势,未来将吸引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蓉发展。而截至目前,通过“成都人才计划”,成都已引进349名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395项。

今年,成都还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着力把成都打造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第一财经的数据显示,成都人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高达94.7%,位居包含北上广深在内的第六位。


列举一些榜单来看我们微小的工作:

对于成都的综合竞争力,权威机构和各类媒体多得很,随便举几个

今年4月,《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6新一线城市排名指数中,成都位居榜首。

今年10月,华顿经济研究院(原“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发布《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其中北上广仍旧排在前三位,而我大成都从2015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6位。时隔一年,排名跳升4位。

此前,在英国经济学人发布的世界城市竞争力指数等排名中,成都均有入榜,是除北上广深以外的第二层级的世界城市。

……


这些榜单是对于成都的实力说明

但这不是小编想说的主旨——


今天,四川在线“天府评论”的一篇文章里说的话,小编很赞同:

说起来,一线城市的标准最早源于房地产市场。如果按此标准,成都当不当一线城市无所谓,但一线城市现已变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划分,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发展与规模(建设水平、人口和面积等)、辐射力与影响力、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等,都成为当选条件。 


做城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感觉网友争论“一线城市”,争的其实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优良环境,争的是我们的发展机会,争的是让我们收入增长的空间。

发展良好的城市,才能留住人, 才能和大家幸福相见~

今后我们多讨论成都人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实力、需要哪些政策和产业拉动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需要建设什么设施提升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等等等等……


所以,

按照成都人传统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吧!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如果有,那就两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